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53 2023-07-15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3]
2024年新高考课标I卷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
(仿2023年新高考I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本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
首先是地理的江南,唐代以前,古人对江南的看法基本上是地理意义上的。先秦及秦人眼中的“江南”,主要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楚地(今湖南、湖北)。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的地域更有扩大,指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之外的广大地区,实际就是字面意义的“长江之南”。晋室南渡以后,“江南”地理概念所指的中心,逐渐由西向东,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其次是政区的江南,从唐代开始,江南逐渐演变为一个行政区。安史之乱之后,作为监察专区的“道”逐步实体化,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区。宋代改道为路,设有江南东、西路。元代之后,江南主要是作为经济区的江南。明清之后,环太湖地区的东南区域成为备受国家倚重的经济区,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当时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
三国孙吴立国,特别是永嘉南渡之后,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的江南渐次形成。周振鹤在《释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经济和文化三层内涵。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
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先生认为在唐人心目中,江南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区。作为独特的文化区域,“江南”是“佳丽地”,是“好山水”,江南的山、水、特有的物产植被以及经济地位是形成其特有文化品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唐代人心目中这个文化区域所独有的特点。美学研究者刘士林先生则认为“诗情”与“审美”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文化江南”应当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这里的“诗”是指广义的文学,“书”则是指与书籍撰写、制作、流通、存藏有关的技术、产业与运作制度。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就是江南山、水不断对象化、审美化、人文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诗”与“书”是山、水审美化、人文化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作为审美对象与自然禀赋的山水,也为江南文学的发展与书籍产业的勃兴提供了滋养与资源。山水与诗书互相形塑,造就了风格独特的“文化江南”。作为客体的自然山、水与作为主体创造物的文学、书籍互相成就,互相促进,而作为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即是这种互相交融的原动力。“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是作为主体的人发现、创造江南的山、水、诗、书的过程,也是江南山、水、诗、书滋养、形塑“人”的过程。
晋室南渡之后,陶渊明在九江发现了田园;谢灵运、孙绰则在浙东发现了山水的价值。“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诗人将山水客体化为认识的对象,发现了山水的价值,而山水融入了主体,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信州所写“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则更是将山水主体化,让人处于客体的位置,人成了山水的对象。
浏览完整试题
对于山水与诗(文学)的关系,刘勰《文心雕龙》提出文学“得江山之助”的命题。中古以降的诗人文士对此多有阐发,认为山、水不仅提供了文学创作的素材,也形成了文人独有的风格特征。浙江省近年也提出“以诗(诗词曲赋)串文”“以路(水系古道)串带”,分别绘就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正是走在历史的延长线上。这一计划为文化浙江,也为文化江南提供了经济一体化之外的文化一体化的尝试。然而,作为重要文化符号的“书”的研究与开发,还有不小的空间。
书籍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中国的书籍不断向东亚与世界传播,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江南自中古以降即是书籍生产、流通、存藏的重要区域,造纸、制墨、制笔以及活字印刷、饾版工艺的产生与改进皆与江南地区紧密相连。从这个意义上说,“书”又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文化元素,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江南地区与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至迟在南朝就非常发达。为何江南书籍业如此繁盛?当然也与江南的山、水、诗有关。一方面,书籍生产依赖于造纸,江南繁茂的竹、木、藤为造纸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材料,江南的水资源也是造纸、印刷业所必需;另一方面,文化、文学创作的繁荣也为书籍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
同时,书籍业的勃兴也造就了大量的文化人与文化世家,江南地区也成为藏书之地,文献乡邦。乾隆年间,四库七阁,江南独有其三既是朝廷对文化江南的肯定与表彰,同时也刺激了江南文化的发展。除此之外,江南还是书籍东传的重要枢纽。我国的书籍通过江南这个区域向整个东亚传播,远传日本、韩国,形成了王勇先生所说的“东亚书籍之路”。
唐代诗人殷文圭《题吴中陆龟蒙山斋》:“万卷图书千户贵,十洲烟景四时和。花心露洗猩猩血,水面风披瑟瑟罗。”说明在唐代人眼中,江南吴中的代表元素便是“万卷图书”与“十洲烟景”。乾隆年间朱象贤《闻见偶录》云:“专以鬻书为业者谓之书坊,江南、江西、浙江省有之,他处则无,偶有店铺,亦此三省人也。”此皆足以说明,无论是实际的情形,还是在人们的认知与期待中,“书”都是“文化江南”的组成元素与重要表征。
(摘编自冯国栋《江南的山水与诗书》)
1.(3分)下列对材料加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包含地理、政区、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含义的复杂概念。
B.“书”在文中是构成文化江南的一个维度,是与书籍相关的技术、产业与运作制度。
C.“阐发”指中古后的诗人文士在刘勰之后对山水与文学的关系做出的进一步的阐释。
D.“尝试”在文中指浙江省“以诗串文”“以路串带”,绘就“四条诗路”的实际做法。
2.(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以外的广大地区,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江南,但是地域要比先秦、秦人眼中的大。
B.文化江南在孙吴立国、永嘉南渡后渐次形成,其过程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江南山、水不断对象化、审美化、人文化的过程。
C.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这里他把山水当成了客体,而人仍然是主体,但人成为了山水的对象。
D.从书籍与文明的关系以及江南与“书”的关系看,“书”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文化元素,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有重要意义。
3.(3分)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理解“文化江南”首先要探求“何处是江南”,然后再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
B.在介绍了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和美学研究者刘士林的观点之后,作者对文化江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且观点与两人毫无二致。
C.如果陶渊明没有发现田园,谢灵运、孙绰没有发现山水的价值,山水有可能融入不了主体,也就不能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
D.唐代诗人殷文圭《题吴中陆龟蒙山斋》一诗可说明,在人们的认知与期待中,“书”是“文化江南”的组成元素与重要表征。
4.(4分)江南为什么会成为“书籍东传的重要枢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4分)本文是一篇社科类学术文章,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本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洋淀上①(节选)
关仁山
这个秋天是令人陶醉的。
秋分这一天,白洋淀的芦苇熟了,空气里流荡着芦苇成熟的气息,甜丝丝、醉醺醺的。
早上,褚忠良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准备德县地下管廊招标。这次工程量大增。大吨位吊装还在这里进行,冲击新的标高。
技术总监肖寒一走,谁来弥补这个技术空缺?王决心心里犯了嘀咕。这时,一个声音出现了,王决心扭头一看,路海生推着鲁大林师傅进来了。
“决心,决心。”鲁大林喊着,喉咙口一热。
王决心异常地惊喜,急忙扑了过去:“师傅,我可见到您啦!”
王决心看着鲁师傅瘦了,脸色蜡黄,但师傅的眼睛依然炯炯发光。
鲁大林说:“海生、决心你们两个好好谈谈。”
路海生微笑着说:“决心同志,我们的项目负责人,祝贺你的飞跃式的进步。”
王决心愣了愣。他皱着眉头苦苦地思索,路海生怎么变了?他离开的半年,都经历了什么?
一个傲慢自私的人,怎么从里到外全变了?
鲁大林说:“决心,你协助肖寒突破大吨位技术的时候,海生去巴基斯坦找我了。他在那里,摸爬滚打,任劳任怨,真正长大了。”
“原来是这样啊!”王决心吃了一惊,“过去我对路总有误解,多有冒犯,盼路总多多包涵。”
路海生内心隐隐作痛,咧着厚嘴唇说:“决心,不是误解,我踩到红线啦,你做得对,如果不是你及时提醒,我说不好就被别有用心的人给套牢啦!我应该谢谢你。”
王决心瞬间明白了。看来总部决定,接替肖寒的是路海生。能够跟路总比肩搭档,王决心忽然感觉有些得意,非常自豪,仿佛自己像个大人物了。他当年,就像一块生铁疙瘩,锉了又锉,逐渐成形了。如果在“千年秀林”工程建设的时候,他想都不敢想啊!人的变化,是一个问题,很复杂,一言难尽。他也是一路蜕变,终于从危险的思想怪圈里走了出来。
展开余下试题
王决心微笑着说:“路总,我也是在反思自己,对不起。我们都在成长啊,我真心为你高兴。
这次我们跟吊装行业龙头老大哈特集团竞争,一定要打败他们!”
路海生望着王决心说:“决心,我回到白洋淀,感觉真的大不一样了,不是多了工地,不是立起了多少楼房,而是我的内心。我也要跟你说,这次我们并肩作战,意义重大。”
王决心说:“是啊,我们有骨气,我们有信心。”
路海生说:“我过去年轻气盛,傲慢,随性,如今我都明白了,一切都是虚的。在央企干,像大林兄一样,凭的是实干,凭的是业绩。决心,你走得很稳,我祝贺你的成功。”
路海生从包里拿出了一盒画轴,说:“决心,这是我送给你的见面礼,也是咱们哥俩握手言和的见证。这幅(梅花》来自北京一个名画家。‘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你的身上就有这个劲头,我要送给你。”
画轴哗地打开,一幅国画《梅花》。
王决心接过画轴,分外感动:“谢谢路总,我珍藏。我要送你一幅我们白洋淀的芦苇画儿,就是洁白的荷花儿和鲤鱼,年年有余。”
鲁师傅欣赏着梅花图,眯着眼笑一笑:“决心,还有一层意思,梅花香自苦寒来,决心为了练电焊,吃了不少苦。”王决心说:“应该的,向师傅学,干一行爱一行。这回我要好好向路总学习,提高技术水平。水平提高了,既是对工友们的保护,也是对国家财产的保护。”
下午突然来个任务,地下管廊即将交付使用,还有几处需要焊接。王决心、齐师傅和小四川十几个人接受了任务。
下了地下管廊,王决心推着鲁师傅走。鲁师傅不错眼珠地看着错落有致、雄浑壮观的管廊,想象着艰苦的吊装,脸上有泪痕闪烁。
值班工人将王决心他们领到了通气管子焊接的地方。齐师傅和小四川打开焊枪,即将操作。王决心嗅了嗅鼻子,感觉味道不对,大喊一声:“停,有情况。”他扑了过去。
突然唰的一下,地下管廊没电了,周边异常黑暗。
王决心喊了一声:“师傅,我闻到了甲烷的味道。”王决心打开手机照亮,凑到了鲁大林身边。鲁大林说:“这种气体不能焊接,容易发生爆炸。决心,赶紧给路海生打电话,尽快关闭阀门。”
管廊里的毒气越来越浓。
王决心脑袋开始晕眩,对小四川说:“我处理漏气,你带师傅上去,我去寻找。”他说这话的时候,来电了,灯唰地亮了,管廊依旧看不清晰,像飘着厚厚的雾。
王决心检查带下来的包裹,找到了气体测试仪,埋头测试。这个时候,突然一声巨响,有地方爆炸了。水泥板啪地拍了下来。王决心一滚,推开了鲁大林师傅,他的身体没有被砸到。
王决心终于找到了漏气的地方。漏气口很大,他拿湿衣服缠上,拿铁丝扎紧。人们松了口气,又一块水泥板砸下来,砸在钢管上,火星飞溅,像夜萤的光亮。
王决心接到了路海生的电话,他说明了紧急情况,路海生马上关掉阀门,组织救援。
王决心猛烈地咳嗽着,他感觉气体越来越浓,有爆炸的危险,必须赶快找到疏通口。
鲁大林极为清醒,水泥制件是他一手盯着浇筑的,他知道紧急通风口位置。他抬手指着,王决心就爬上去极速打开。
王决心感觉有硬东西挤了手,双手鲜血淋漓,他大口喘气,随时就要晕倒。飞过来的东西将他们拍晕了。王决心醒来发现自己脸上流血了,他带着几十个人往外闯。
由于事故,地下管廊出口堵住了。褚忠良等人现场组织救援,水和气体阀门关闭了,工人们用机械打开通道。
王决心背着鲁大林往外走,一点一点爬上来。他的身后跟着十几个工人,路海生都分不清他们的模样了。
人们热泪盈眶,欢呼起……
这个秋天,王决心迎来了人生两大喜事。他和路海生主导的管廊投标,一举击败了德国哈特公司以及国内同行,成功中标。还有一个喜事。王决心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听说王决心入了党,二叔王永山从望乡岛匆匆赶回来。
王永山郑重地说:“我娘走之前,有一样传家宝留了下来,决心,我今天要送给你。”
王决心愣了愣,看着二叔。王永山缓了缓,小心翼翼拿出一个画轴。他徐徐打开画轴。玉决心不错眼珠地望着,心里紧张起来,他琢磨可能是奶奶留下来的名画,像那只值钱的大碗一样。画轴在阳光里展开了,一团模模糊糊的红色从暗中浮现出来。
画轴出现两个红色的大字:信仰!
王决心和乔麦都愣住了,“信仰”两字,写得不是那么端正,颜色发黄,却是那般耀眼。
王永山脸色变得庄严,严肃地说:“决心。这是咱祖上的英雄王学武就义前,咬破手指写下的血书。解放后,你奶奶托人在保定莲池书院装裱好。虽然发黄,血失去了它的味道和鲜红的色泽,但是,这个颜色是真实的。”
“你奶奶再三叮嘱,咱们王家的后代,谁入党了,就把这个画轴交给谁。没有牺牲的信仰,不叫信仰。王学武做到了,你爹王永泰做到了。我看好决心,你能在央企入党,证明王家后继有人。我就遵照娘的旨意,交给你吧,你再一代一代往下传。”
王决心喉咙一热,鼻子酸酸。他庄严地跪地,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他将画轴高高地举过头顶……
[注]①《白洋淀上》是一部全景式表现新时代华北社会生活变革的鸿篇巨制,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获2022年度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全书三卷百余万字,以2017年至2022年白洋淀新区成立和乡村振兴为大背景,讲述白洋淀王家寨打鱼人王永泰、王决心父子投入家乡建设,以及由此展开的生活新变,反映时代变化和本质。
6.(3分)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描写白洋淀的自然环境,具有显著的地域色彩,笔调清新自然。
B.小说中王决心与路海生的一番对话,见出二人的成长变化,形象立体丰满。
C.小说插叙王家祖上王学武的英雄事迹,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题。
D.小说着重描写了三个场景,并通过场景中的人物活动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7.(3分)关于文中两次写到画轴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A.路海生赠送王决心画轴是为了赞赏王决心“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精神品质。
B.二叔送王决心画轴的情节中。两次写到王决心“愣”的神情,其反映的内心活动是不一样的。
C.写画轴“信仰”两字失去“鲜红的色泽”,“却是那般耀眼”,看似矛盾。实则寄寓了深情。
D.“王决心喉咙一热,鼻子酸酸”,此处细节表现了王决心听了画轴的来历后内心复杂的情绪。
8.(6分)作者关仁山说王决心是其塑造的“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新人”。你如何理解王决心的“新人”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6分)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历史、现实、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现场感;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新传说。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
(本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沉难见,时人不知问。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
论者皆云:“孔门之徒,七十子之才,胜今之儒。”此言妄也。彼见孔子为师圣人传道必授异才故谓之殊。夫古人之才,今人之才也。今谓之英杰,古以为圣神,故谓七十子历世希有。使当今有孔子之师,则斯世学者,皆颜、闵之徒也;使无孔子,则七十子之徒,今之儒生也。何以验之?以学于孔子,不能极问也。圣人之言,不能尽解;说道陈义,不能辄形。不能辄形,宜问以发之;不能尽解,宜难以极之。皋陶陈道帝舜之前,浅略未极。禹问难之,浅言复深,略指复分。盖起问难此说激而深切、触而著明也。
展开余下试题
孔子笑子游之弦歌,子游引前言以距孔子。自今案《论语》之文,孔子之言多若笑弦歌之辞,弟子寡若子游之难,故孔子之言遂结不解。以七十子不能难,世之儒生,不能实道是非也。
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问难之道,非必对圣人及生时也。世之解说说人者,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也。苟有不晓解之问,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谓问孔子之言,难其不解之文,世间弘才大知生,能答问、解难之人,必将贤吾世间难问之言是非。
(王充《论衡•卷九》)
文本二:
子之武城①,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②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篇》)
【注】①武城:鲁国的城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南。《论语•雍也》中说“子游为武城宰”,即做那里的县长。②子游:孔子学生,姓言名偃,字子游。
10.(3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
彼见孔子A为师B圣人传道C必授D异才E故谓之F殊。
11.(3分)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信师而是古”中“信”意思是“相信”,与《兰亭集序》中“信可乐也”的“信”含义不同。
B.“用意详审”中“审”意思是“周密”,与《归去来兮辞》中“审容膝之易安”的“审”含义不同。
C.“不能尽解”中“解”意思是“解决”,与《师说》中“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解”含义相同。
D.“子之武城”中“之”意思是“到”,与《鸿门宴》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的“之”含义相同。
12.(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充认为,圣贤们文中写的东西未必全都正确;匆忙中说的话也不能都对,所以当今的学者才会追问和反驳先贤。
B.王充用七十弟子向孔子学习时不能追问责难孔子的事实反驳一般评论者的观点,认为七十弟子未必胜过今天的儒生。
C.文本一作者以禹追问和责难皋陶为例,说明追问和责难能够让道理说得更明白,讲得更深刻,强调问难的重要性。
D.子游用孔子以前说过的话反驳孔子,指出用礼乐之道教化百姓能使君子与小人各安其分。王充对子游持赞赏态度。
13.(8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
(2)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14.(3分)王充强调问难的原因有哪些?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概括。
(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①仲蒙夜坐
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注】①题中“和”,读hè,指唱和,和答。仲蒙是诗人的友人。
15.(3分)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断雁”“尘劳”等词写出孤雁哀号、尘世烦劳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孤寂困苦的沉重心情。
B.颔联对仗工整,视听结合,描写了窗外北风呼啸,霜气肃杀,阴云密布,大雪将至的景象。
C.“灯花”指灯芯燃烬所结成的花状物,“砚冰已合灯花老”说明诗人夜深难眠,读书时间之长。
D.这首酬和诗结构严谨,前两联侧重写景,后两联侧重抒情,前后内容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6.(6分)黎靖在《人生之贵》中提到“人以正为贵,心以静为贵,欲以寡为贵,学以精为贵,情以挚为贵……”,在这首诗中,能看到哪些可贵之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7.(本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借助车马和舟楫的结果分别是“ ”和“ ”的形象说法,论证了“善假于物”的道理。
(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先列举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在厄境中的事例,后总结他们著书立说的目的是“ , ”。
(3)诗词中“四万八千”这一数词,体现出对仗的句式美和平仄的音韵美,是李白在古诗中惯用的夸张用语,如“ ”和“ ”。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2022年7月7日,湖北省丹江口市引江补汉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全长194.8千米。据测算,工程建成后, ① ,水量将由95亿立方米增加至115.1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7年多来,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累计调水540多亿立方米,沿线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用上南水,受益人口超1.4亿。与此同时,水源区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建设,也对汉江流域水资源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专家指出,一旦汉江遭遇特枯年份,丹江口水库的来水量在不影响汉江中下游基本用水的前提下,就难以充分满足向北方调水的需求。
当北方大地被南水润泽时, ② ;水源地是否有充足的水,能让南水如此源源不断、“不舍昼夜”地北上?开源,摆上了重要议革日程。从哪里开源? ③ 。如果将多年平均入库水量达374亿立方米、总库容339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90.5亿立方米的丹江口水库比作汉江流域的“大水盆”,那么,多年平均入库水量超4000亿立方米、总库容450亿立方米、调节库容221.5亿立方米的三峡水库则是长江流域的“大水缸”。
18.(6分)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9.(3分)文中“不舍昼夜”和“大水盆”都使用了引号,请分别分析其原因及表达效果。
(本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80年代,刚参加工作的赵昌平便下定决心,“再难也要攻克”“要搞就搞最难的——杂交小麦”。杂交小麦曾被国际作物界专家描述为小麦科学中的“最终前沿”,它是一项需要攻破科学原理和技术瓶颈两大难点的复杂系统性工程。为攻克难关,赵昌平夜以继日地工作,翻阅此前30多年的研究,开拓性地提出了“小麦雄性育性的相对性原理”,是杂交小麦研发的理论基础。解决科学原理后,紧接着要攻克技术瓶颈。缺钱、缺地、缺人、缺理解,在最低谷的10年,赵昌平从一个性格“open”的人变得沉默寡言。所有的成功都不是 ① 的,直到2011年,以赵昌平为第一完成人的“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创建”终于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正式引领全世界杂交小麦研究方向。
这三十年来,赵昌平研究团队从未轻松过,而商业化的过程尤为艰难,仅用种量一项就能难倒“英雄汉”,因为杂交小麦的用种量是杂交水稻的近十倍。但赵昌平团队 ② ,终将制种亩产增产20%以上,长达百年的科学
上一篇:
2024届新高三语文开学摸底考试卷(三)
下一篇:
2023-2024学年新高三暑期第一阶段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24年新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