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不管发生了多少事件,我们也会很快就明白其中哪些才是重要的。一般来说,作者在这一点上都会帮上很多忙。他们并不希望读者错过主要的情节布局,所以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铺陈。但我们的重点是:就算一开始不太清楚,也不要焦虑。事实上,一开始本来就是不清楚的。故事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在生命中,我们不可能期望了解每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或把一生全都看清楚。但是,当我们回顾过去时,我们便了解为什么了。所以,读者在阅读小说时,全部看完之后再回顾一下,就会了解事件的关联与活动的前后顺序了。所有这些都回到同一个重点: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小说之后,才能谈你是否把这个故事读通了。 (选自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有删改)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说性作品旨在传递知识、教导原理,提供阅读者已经有的或通过阅读能获得的知识和基本原理。 B. 阅读论说性作品时,读者应该像只捕食的小鸟,经常保持警觉,以主动姿态,随时准备获取知识。 C. 与想像文学不同,论说性作品都注重逻辑性,这些作品的作者都会用文字将单一的意义说明清楚。 D. “对任何大部头的小说阅读而言,都是如此”中的“此”指许多读者会因繁杂的人物关系放弃巨著。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第二段 内容可以看出,通过阅读论说性作品认识现实的世界比通过阅读想像文学塑造内在的真实世界更为重要。 B. 论说性作品不会提供我们新奇的经验,不能带给我们愉悦,因为这些作品所指导的经验是我们已经有的或可以获得的。 C. 评价论说性作品时,我们要采用与真理一致的标准,而评价想像文学作品时,则需要把写实和神似的真实作为标准。 D. 解剖学、地理或历史作品是专门的论述,像做研究或实验一样来形容生活事实、揭示社会真相,要避免技术上的错误。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毕飞宇在《〈水浒传〉的逻辑与〈红楼梦〉的反逻辑》中表达了这样的认识:小说语言第一要准确;准确是美的,可以唤起审美。 B. 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它影响着人类对抽象世界的认知。 C. 余光中在《乡愁》中借助邮票、船票、坟墓等意象,通过时空的变化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抒发了思念亲人、眷恋故土的深情。 D. 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庄》,讲述动物领袖在农场建立一个动物社会后却成为比人类更独裁的统治者的故事,攻击了极权主义。 4. 阅读“想像文学”要注意什么? 5. 作者采用哪些方法对“想像文学”作相关阐述?请根据文本概括。 【答案】1. C 2. D 3. D 4. ①阅读时要打开心灵,接纳它,融入它。②应该以形成某种深沉的经验为目标。③用我们已有的经验再创作。④坚持读下去,读完它,然后再回顾一下。 5. ①借助名家观点来阐述,比如第五段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证明想像文学和论说性作品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②借助对比的方法来阐述,比如第二段用论说性作品和想像文学的不同作用来阐述想像文学的写作目的。③借助形象化的解说来阐述,比如最后一段把故事比喻成人生来阐述阅读小说这一想像文学的方法。④借助具体的事例来阐述,比如倒数二、三两段以《战争与和平》为例,来阐述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答出3点即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论说性作品都注重逻辑性,这些作品的作者都会用文字将单一的意义说明清楚”错,文中无依据。原文第三段“想像文学会尽量使用文字潜藏的多重字义,好让这些字特有的多元性增加文章的丰富性与渲染力。作者会用隐喻的方式让整本书整合起来,就像注重逻辑的作者会用文字将单一的意义说明清楚一样”,可看出文中并未说论说性作品都注重逻辑性,是说想像文学会用文字将单一的意义说明清楚。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通过阅读论说性作品认识现实的世界比通过阅读想像文学塑造内在的真实世界更为重要”错。在第二段中“偶尔我们也要摆脱一下这些东西”并不能说明通过阅读想象文学塑造内在的真实世界不重要。作者也没有表达要比较哪一类作品更重要的意思。 B.“不能带给我们愉悦”错,在文中无依据,“论说性作品不会提供我们新奇的经验,不能带给我们愉悦,因为这些作品所指导的经验是我们已经有的或可以获得的”,一二句和第三句之间无因果关系。 C.“评价想像文学作品时”错,原文为“对一个好故事来说,所谓‘真理’就是一种写实,一种内在可能性或一种神似的真实。”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三段强调了两个观点:想像文学会尽量使用文字潜藏的多重字义增加文章的丰富性与渲染力的观点,作者会用隐喻的方式整合全书的观点。 A.“小说语言第一要准确;准确是美的,可以唤起审美”强调了小说语言的准确性,与观点无关。 B.“隐喻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它影响着人类对抽象世界的认知”在说语言的隐喻性。 C. 《乡愁》通过邮票、船票、坟墓等意象、时空的变化表达思乡之情是说诗歌的意象内容,无法体现观点。 D.“讲述动物领袖在农场建立一个动物社会后却成为比人类更独裁的统治者的故事”,是通过隐喻方式整合故事,可以支撑材料观点。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原文第一段“在阅读一个故事时,我们一定要让故事在我们身上活动。我们要让故事贯穿我们,做任何它想要做的事。我们一定得打开心灵,接纳它”。据此分析出,阅读时要打开心灵,接纳它,融入它。 ②原文第二段“我们应该感激论说性的作品,哲学、科学、数学这些学科塑造出我们活着的真实世界,……阅读想像文学会使我们平时未曾接触的部分自我获得深深的满足。阅读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应该以形成某种深沉的经验为目标”。据此分析出,应该以形成某种深沉的经验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