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4  2023-10-12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2023年秋期六校第一次联考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学校:社旗一高 命题人:李红波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本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021年新高考Ⅱ卷)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但需要有什么样的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具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
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任,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没有造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围攻。
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而这种基准意识可以通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来具体体现。
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所谓“反身意识”,可以说是等效意识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上的延伸,即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有了这样的反身意识,就会自觉抵制许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就不会到网上去传播谣言。“价值意识”在网络行为中有多方面的体现:第一,它表现为对他人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比如尊重知识产权;第二,重视信息内容的文化意义,从而积极传播内容健康的信息;第三,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由于技术普遍是负载价值的,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出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青年是网络空间的参与主体,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和管理网络。
B. 网络上充塞的垃圾信息消耗了人们的认知盈余,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
C. 青年在进入网络空间时首先应遵从“五不”底线,明确在网络中不能做什么。
D. “等效意识”要求网络行为的主体在现实和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五不”是从否定性角度对网络行为作出的规范,如违反可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B. 基准意识是对网络行为的积极要求,说明“能做什么”,比“不做什么”更重要。
C. 中国传统美德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助于我们理解何谓“反身意识”。
D. 网络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产生了一些传统信任机制框架内无法解决的新问题。
3. 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A. 没有健全而成熟的网络立法,违法的网络行为不被惩治,文明的网络行为就得不到保护,诚信社会也难以建成。
B. 网络行为必须要有文明的观念意识加以引导,而“等效意识”“价值意识”等能够规范人们的网络文明行为。
C. “五不”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上网的负面清单,可以为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提供重要参照。
D. 引导青年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念,有助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健康成长。
4.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分)
5. 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延国
战地救护所被罩在浓雾中,像裹着一层又一层的纱布,扯不开,拉不断。
我和师政委刘彬在这迷迷蒙蒙的“纱布层”里摸索着,脚下高高低低,好不容易找到了被伤员称为“死亡转运站”的一号病室。
一团雾气被我们带进屋里,竟然没有散开,缓缓地、无声地飘忽着,有如海浪般地翻动。病室中间有一个钢丝床,看上去像一艘白色的小舟,上面安详地躺着一位年轻的伤员,这艘小舟即将载着这个十八岁的生命驶向永恒和寂灭。
在他身边,那桅樯一样的吊瓶架上还挂着红色血浆袋和生理盐水,这对于已经报过病危的年轻生命都无济于事,医护人员只不过在尽他们的人道主义义务罢了。
他的伤势太重了,腿上、腰部、胸部、左臂都缠着绷带。我最不忍心看的是那张我曾经熟悉的红润的娃娃脸,变得那么苍白和短小——敌人的地雷炸掉了他的下巴。
因此这个叫周小波的战士,无法讲出他英雄壮举的动因——他们班在插入敌人雷区之后,他第一个滚下身子,压响了一串地雷。作为随队的师组织干事,我有幸看到了这撼动心魄的壮举,那映在拂晓的霞光中的身影,使我终生都不能忘怀。
“你是英雄!”刘彬俯在他的耳边,透过绷带,传达着对这位士兵的嘉奖,“你是人民的好儿子。我们要给你报功!报军区、报中央军委……”
周小波很少有机会和师政委靠得这样近,目光里透着拘谨,也有一些迷惘,也许他没有听清师政委讲的话。
我灵机一动,从文件包里拿出了由我起草的《关于报请授予周小波同志滚雷英雄称号的决定》复印件给他看,以便让这个即将远行的农民儿子得到一些心灵的慰藉。
我想他是看清了,目光里却没有我想象的那种喜悦,有一层雾样的东西罩在他的瞳仁上,他的头还微微一动,似乎要说点什么。
我猜想那是一个要求。
战斗打响之前,他也像那些老兵一样,咬破了中指写了一份决心书。他把血书交到我这个“师里来的首长”手里,却还磨磨蹭蹭不肯走。
“有事吗?”我问。
“我……我有个要求。”他涨红了脸。
“什么要求,提吧。”
“我妈妈……生癌呢。”他垂下了头,有些慌张,“没有钱看大夫……”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哥哥。他是个哑巴。队里办工厂不要他,在家种地呢!”他忽然异常赤诚地望着我,“李干事你看着,这回打仗我不会怕呢,要是我……回不来了,能不能让我妈妈……住上部队医院……”
我许久没有吱声,只觉得嗓子眼里发哽。
他似乎觉得自己提的条件太高了,低声纠正着:“看看大夫也行……”
“组织上会考虑这个问题的。”不知怎么搞的,我的嗓音里带上我平时最深恶痛绝的官腔。可是,在我小小的职权范围里,我又能怎么说呢?
今天,作为一个即将闻名于全军、全国的“滚雷英雄”,他的夙愿可以偿还了!
师政委听了我的叙述为之动容:“让他放心,组织上一定设法安排!”
使我不解的是,当我向他转述之后,他眉头微微一展,又痛苦地板到一起。那一定是还记着他的哑巴哥哥。我又冒昧向他许愿:“你哥哥的工作,我们也会想办法的。”
他眼睛里的雾仍未散去,我惶惑了!
“该不是对他战斗情况的补充吧?”师政委眼光亮亮的,“他能写么?”
“他的右手还能活动。”一直守在旁边的护士轻声说。
我拧开钢笔,塞到周小波的手里;护士递过病历夹做垫板,我双手为他托着……汗水在他额头上沁出来,足足十五分钟,他写下了十五个字,那是使我瞠目结舌的十五个字:“我不是滚雷英雄,我是被石头绊倒的。”
师政委脸色陡变,久久地盯着我的脸。
“我是千真万确亲眼看到的,连里的同志也都亲眼看到的……”我执著却又无力地辩解着。
师政委在屋里踱了一会步,看看护士,看看我,沉重地吐出一句:“当然喽,我们要实事求是喽!”


展开余下试题我像失落了什么,泪水涌上了眼眶。
透过那晃动的晶体,我看到周小波的眼睛像散了雾的天空,那么明净,那么清澈,并且有一缕柔情彩云般向我飘来。我能读懂他:可爱的世界,我去了,我没有给你留下一句假话,我的一生都是真实的……
6.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死亡转运站”暗示了周小波伤势过重,生命垂危,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从“似乎要说点什么”这句话可以推断出周小波在得知要为他报请军功时想澄清事实真相。
C.战斗打响之前“我”和周小波的对话,既交代了周小波的家境,又丰富了人物的性格。
D.“组织上会考虑这个问题的”说明“我”会在考虑后解决周小波的后顾之忧。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政委的嘉奖,写“我”为周小波报请军功的决定和思想活动,都为结尾做铺垫。
B.周小波说出事实真相的一瞬间,使情节发生突转,产生了十分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C.“我”作为小说的叙述者,在文中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增加故事真实性的作用。
D.“雾”是这篇小说的线索,贯穿始终,具有象征含义,能引起读者丰富联想。
8.周小波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在写给儿子信中说:“真正的英雄, 决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征服罢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英雄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材料一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祐二年,试礼部。殿试中乙科。
轼见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因试进士发策,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恒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为问,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元佑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材料二
公之于文,得之于天。少与辙皆师先君,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乃出《中庸论》,其言微妙,皆古人所未喻。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先君晚岁读《易》,作《易传》,未完,疾革,命公述其志。公泣受命卒以成书然后千载之微言焕然可知也。复作《论语说》,时发孔氏之秘。最后居海南,作《书传》,推明上古之绝学,多先儒所未达。既成三书,抚之曰:“今世要未能信,后有君子当知我矣。”至其遇事所为诗、骚、铭、记、书、檄、论、撰,率皆过人。公诗本似李、杜,晚喜陶渊明,追和之者几遍,凡四卷。幼而好书,老而不倦,自言不及晋人,至唐褚、薛、颜、柳,仿佛近之。
(节选自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公泣A受命B卒C以成书D然后E千载F之微言G焕然H可知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皇帝主持。
B. “因试进士发策”与“因为长句”(《琵琶行》)两句中的“因”字含义相同。
C. 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D. “疾革”与“革故鼎新”(《水浒传》)两句中的“革”字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苏轼自幼聪颖,博闻强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
B. 苏轼因势利导,关爱百姓。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 苏轼直面饥疫,救灾济民。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 苏轼天赋异禀,精研学术。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涉猎儒释道典籍,基础坚实,终成一代文宗。
13.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和教材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4分)
(2)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穆吟留别》)(4分)
14.苏轼的学术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注】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今昔对照,虚实交错,表达出作者对洞庭湖的向往之情,同时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
B. 颔联紧扣上联“水”字,写出洞庭湖波浪滔天,浩瀚无边,境界广阔,充满诗意,令人回味。
C. 颈联对仗工整,写诗人老病孤苦,漂泊在外,其凄凉落寞之境,哀痛伤感之情,不言自明。
D. 尾联运用比喻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16. 这首诗的颔联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恶以及对田园的向往。
(2)乐曲演奏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的作用。如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年间北伐,本希望能够“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那些流落在外的文物有了生命和意识,他们是否和我们一样有着回家的期待?最近,一则网络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给出了答案。
杯杯盏盏念故乡,相碰低吟诉衷肠。赋予文物以生命,( A ),想必也会有“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视频中文物的“虽身在万里,仍不坠,爱国之心”的“内心独白”不禁令人 ① 。这正是流淌在中国人血脉里千年不变“落叶归根”“一个人都不能少”的精神基因,那文物何尝不是“( B )”,那时因家国破碎而被迫 ② ,此时盛世如斯令“游子”眷恋神往。文物是一个民族文化文明的沉淀,何尝不是一个国家历史变迁的记载?


展开余下试题我们生逢伟大新时代,那些先辈先烈替我们经历了过去、铺就了道路、填平了坎坷,我们与这个美好时代“不期而遇”,每一帧都是“人间值得”。凝聚在文物身上的厚重和历史,是我们无法体验又 ③ 的过去,而这正是我们灵魂和精神源头活水,我们之所以泪目,也正是身为中国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有一代代中国人为之舍命前行、奋不顾身的民族复兴之梦。
18.请在文中划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漆漆的夜,独自走在路上,一点的星光,月光,灯光都没有,我们心里真有些怕。夏天的暴雨之前,天都乌黑了,无论孩子大人,心里也总多少有些凛凛然的,好像天空要有什么异样的变动。山寺的幽斋中,接连的落了几天的雨,天空是那样的灰暗,谁都要感到些凄楚之意。
但是太阳终于来了。接着夜而来的是白昼,接着暴雨而来的是晴光,接着灰暗之天空的是蔚蓝色的天空。那时,不知不觉的会有一阵慰安快乐的感觉,渗入每个人的心里,会有一种勇往活泼的精神,笼罩在每个人的脸上。在黑暗中走着的人,在夏雨中走着的人,在灰暗的天空之下走着的人,总要相信光明必定到来。因为继于夜之后的一定是白昼,继于阴雨之后的一定是阳光之天。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22. 请仿照画波浪线的语段,写一段文字。要求句式大体一致,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6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 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劳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也塑造着人的思想品格。无论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劳模张秉贵、时代楷模“探界者”钟杨等杰出劳动者,还是如教过两代人的山村小学教师、抗击疫情护佑生命的医护人员、春耕秋收辛勤劳作的农民等普通劳动者,他们无不彰显了劳动的崇高与美丽。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河南省南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