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1  2023-11-12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PDF版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 150分)
命题学校: 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命题教师:孙乃基 审题教师: 刁海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两大部类,它们的分别发展看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科学
技术作为最富革命性格的生产力,改造着世界,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提供日益增多的方便与享
受,使人类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19世纪以降,尤其是20世纪,相当多的人把
科学技术视作全知、全能、全在的救世主,以为所有难题,包括精神、价值、自由都可以经由科学技术获
得完满解决。
但由于科学技术是从研究自然界(尤其是物理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物质化”方法,或“非人格化
”方法,其应用显然不足以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各种问题。用池田大作的语言来说,“科学之眼”自有其
限定性,因为“科学的思维法产生了轻视生命的倾向,容易忽视活生生的人的真实风貌”,因而有赖人文
的思想及方法的补充与矫正。
这首先表现在,对人类的生命意义而言,科学技术的健康走向,有赖人文精神指引。诚然,科技是“
价值中立”的,但是作为社会人的科学家却不应是价值中立的,二战期间,爱因斯坦与“原子弹之父”奥
本海默联袂反对使用原子弹,便是从人类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的。
科技需要人文文化弥补的又一理由是:科学技术可以提供日益强大、有效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
类对于政治理念、伦理规范和终极关怀等层面的需求,总之,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
而现代人类所面临的诸多困扰,往往发生在价值理性”管辖的领地,发生在“意义危机”频频袭来之际。
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也是在道德层面,有若干超越性的意义,可以成为文明人类公认的生活准则。诸
如不忍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都是贯通古今、中外认可的。“人无信不少”,何尝不是
成熟的现代市场交易所应遵循的经济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古代社会人际关系须臾不可脱
离的黄金法则。
人文文化的不可或缺,还在于它能够提供人类所心向往之的审美情趣,这便是中国人将其与“礼”并
称的“乐”。这种功能并不能用现金额度核算,但对于人类而言是绝对需要的。
从人类整体而论,必须协调发展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对立,是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产物,但二
者间达成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关系又是完全可能的。费孝通借鉴科学实证主义方法论开展人类
学实地调查和研究,便是人文学者借鉴科学实证原则的成功一例。
二者之中,人文文化发展尤其需要关注。科学将继续长足进步,这是可以预知的,因为人类创造的“
工具理性”已经赢得了无可阻遏的前行势能;而人类的“价值理性”还较为脆弱,我们并未寻找到安身立
命的精神家园。这便是古人所云“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而今天的中国人应当有此“百年
积德”的自觉。
(摘编自冯天瑜《两种文化协调发展的随想》)
材料二:
半个世纪前,斯诺《两种文化》一书指出,人文科学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以及各自代表的文化正


浏览完整试题日益分化,彼此逐渐疏远,有无法沟通之势。今天,这一隔膜却似乎变薄了。相伴科学而发展的技术已渐
渐深入一般人的世界,科学似乎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高深研究。与此同时,人文学界开始从哲学、文学、史
学各个角度,仔细审察科学在人类世界的角色。库恩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指陈一代又一代的科学研究经
常受当时一些主题的约束。在主题转变时,科学研究的思考方式甚至表达思维的语言,也跟着转变了。于
是,表面上看来是纯粹独立的科学研究,其实往往不能避免受社会的制约。
相对地说,人文与科学两个文化之间的樊篱必须拆除。将来的世界,文化既是多元,而文化体系与社
会体系中的各个部分又会有更多的互依与纠缠。有些学者,尝试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以了解不同
学科的语言观念。另一方面,科学家也正在从人文的角度,尝试说明数理科学的内容。杨振宁先生在《美
与物理学》中借用诗人布莱克的诗句,形容物理学的浓缩性与包罗万象的特色: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把无穷无尽握在手掌,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
他认为,数学与物理的关系就像是在茎处重叠的两片叶片,重叠的地方同时是二者之根,二者之源。
人文与科学之间又何尝不是人类心智中分离而又叠合的两个园地呢?
{#{QQABYYQQogCAABIAAQhCQwUQCEEQkACCAAoGwAAMsAABwQFABAA=}#}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6 页
我们注意科学各部门间的对话,也在尝试使不同学科中已经发展的一些观念彼此对比,找出跨越学科
的若干观念。我们的目的,只在提示同学们,学科的界限其实是暂设的,寻求知识的过程不过在设法了解
自己及观察四周的世界;许多学术的术语,也不过是我们为了方便观察而设计的视角而已。
(摘编自许倬云《人文与科学之间》)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技术因具有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而让人们盲目崇拜,在较长时间内被许多人认为是能解决所有难题
的有效途径。
B.与科学技术相比,仁爱、诚信等中国古代优秀的大文传统,能够为解决现代人类的“意义危机”提供更
大的帮助。
C.科学技术渐渐从实验室深入一般人的世界,科学研究往往受到时代主题的影响和制约,这都说明科学越
来越依赖人文。
D.人文学者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审视科学发展与社会的关系,而科学家也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说明科学的
某些内容。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细密的社会分工造成科学与人文相对立,但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将来文化体系和社会体系之间的紧
密互动,要求人们设法减少这种对立。
B.人类的“工具理性”发展迅速,“价值理性”发展则相对滞后,要求人们的关注点要从物理世界转移到
精神领域上来。
C.人们只要更多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或广泛运用人文的方法来开展科研,就能跨越人文与科学
之间的鸿沟。
D.我们要注意科学各部门之间的对话,努力找出跨越学科的观念。想更好地求取知识,就要忽略学科的界
限,抛开学术术语。
3.关于材料中所引用的论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用池田大作关于“科学之眼”的论述,是为了证明科学应用不足以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各种问题。
B.叙述爱因斯坦与奥本海默反对使用原子弹的事例,是为了证明科学家无法保持价值中立。
C.举费孝通借鉴科学实证主义方法开展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研究的例子,是为了证明科学和人文完全可能实
现良性互动。
D.杨振宁在著作中借用布莱克的诗句,恰当地形容了物理学的浓缩性与包罗万象的特色。
4.同是讨论两种文化的关系,两则材料的侧重点却有明显的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5.“科学崇拜”主要体现为:相信科学的完美,视科学为万能,只关注科学自身的发展。请结合材料,分
析“科学崇拜”的危害。(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东南亚餐厅的歌手
朱宏
第一次听见他唱歌就是在这家东南亚风格的餐厅。他坐在餐厅一角——那里并没有舞台——怀里抱着
把吉他,悠悠地唱着歌。然而在喧闹的餐厅里,谁在认真听呢?
我注意到他并不是因为歌唱得有多好。那会儿他正在唱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中式英语从音箱里
发出来,像一粒粒炒黄豆击中我的耳膜。我于是去找发出这个声音的人,看见他戴着眼镜,仍凑近了看乐
谱,把一首好端端的歌唱得像醉汉骑车。
我以为可能是因为他不太熟悉这首歌,可是我错了,他可能根本就没有一首熟悉的歌。偏偏,他还唱
了一晚上的英文歌曲。请他驻唱,不知道饭店老板是怎么想的。
但是那儿的饭菜太好吃了,我舍不得因为歌手的原因而抛弃它。每次我来的时候他都在,似乎他是这
家饭店里唯一的歌手。时间一长,我也就习惯了,甚至产生了一个错觉——《加州旅馆》跑调的那几处本
来就应该这样唱。就这样,我听他唱歌听了将近五年。在这件事上,我最佩服三个人:①一个是歌手,坚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安徽省合肥”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