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④所谓“情意境”,也叫“情境”,就是以“情”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抒情诗、抒情小赋、抒情散文和音乐、戏曲中多有此类意境。在古典诗歌中,有直抒其情成境者。如赵嘏《忆山阳》:“折柳城边起暮愁,可怜春色独怀忧,伤心正叹人间事,回首多惭江上鸥。”金圣叹评云:“看他四七二十八字,中间杂用‘愁’字、‘怜’字、‘忧’字、‘伤’字、‘叹’字、‘惭’字, 凡若干悲苦字成诗,知先生怀忧,真有甚深者也?”但更多的是借景抒情而成境者。如汉乐府《西洲曲》:“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又如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李白是写情境的圣手,他有许多这方面的名句,诸如:“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在李白笔下,风、水、月皆成为情的化身,而又是那样亲切自然,尽情尽理,真是大家风范。 ⑤所谓“理意境”,也叫“理境”,就是以“理”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如果说“情境”的审美特点是求“美”的话,那么“理境”的审美特点则是求“真”。玄言诗、哲理诗、议论散文、寓言、写意画中多有此类意境。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都是直言其理的名句,还有借景言理的,如崔颢《黄鹤楼》一诗,金圣叹评云:“他何曾是作诗,真是直上直下放眼恣看,看见道理却是如此。”什么“道理”呢?就是“黄鹤” 飞了,“昔人”去了,甚至他们早都死了,而“楼”还存在着。生命是有限的,空的,只有“楼”是无限的,实的。所以,感叹生命无常、人生短暂,便是这首诗的道理。这些道理是通过昔人、黄鹤、楼、白云、此地、千载等时空意象表现出来的。前者所举名句,或理,或意,都浸泡在浓郁的感情里;后者所举的“道理”则隐含在意象之中。所以朱光潜先生说:“诗有说理的,但是它的“理”融化在赤热的情感和灿烂的意象之中,它绝不说抽象地未受情感饱和的理。” (选自古风《意境探微》)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与境交融之后生成意境,意境可以超越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 B. “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这一比喻的意思是象生于境,没有境就没有象。 C. “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特殊手法的作用,旨在表明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D.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可见意境的形成不一定借助特殊的艺术手法。 2. 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物境”讲究的是逼真如画,历历在目,具有令人身临其境的“形似”的审美特点。 B. 《长恨歌》体现了一首诗是一个贴近现实生活的事境,可给读者“亲切不泛”的美感享受。 C. 抒情诗、抒情小赋和抒情散文中多有“情境”,这种“情境”有的是直抒其情,有的是借景抒情。 D. “情境”求“美”,“理境”求“真”,“情”“理”在同一诗作中不能兼而有之。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理意境”观点的一项是( ) A.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B.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C.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D.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4. 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三段的论证思路。 5. 杜甫诗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崔颢有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请结合材料分析以上诗句中境与象的关系。 【答案】1. B 2. D 3. C 4. 材料一的第三段首先指出“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然后点明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这是西方英美意象派的看法,接着作者举出了中国古诗中大量的例子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是错误的。 5.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写了木叶和江水意象,无边的空间,无尽的时间,因空间的寥阔、时间的绵亘而易悲凉为悲壮;“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通过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交融,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意境。 ②“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描写了黄鹤、白云、千载等意象。诗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通过这些意象,让人感到生命是有限的,空的;通过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交融,为读者营造了生命无常、人生短暂的意境。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这一比喻的意思是象生于境,没有境就没有象”错误。由原文“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可知,这一比喻的意思是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情’‘理’在同一诗作中不能兼而有之”错误。由原文“诗有说理的,但是它的‘理’融化在赤热的情感和灿烂的意象之中,它绝不说抽象地未受情感饱和的理”可知,“情”“理”在同一诗作中可以兼而有之。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从“榆柳”“桃李”等可判断出属于“物意境”。 B.从“怆然”“涕下”等可判断出属于“情意境”。 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哲理是: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高度决定眼界。属于“理意境”,“理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