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35  2023-11-13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
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3学年第一学期温州环大罗山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②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群形,纠纷舛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
③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④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选自袁行霈《境与象》)
材料二:
①诗歌意境,从表现对象分,有“物意境”“事意境”“情意境”“理意境”。
②所谓“物意境”,也叫“物境”,就是以“物”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山水诗、咏物诗、山水画、花鸟画中多有此类意境。“物境”具有令人身临其境的“形似”的审美特点。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这些都是“物境”名句,一个个逼真如画,历历在目,令人有“处身于境”、目悦神怡之美感。
③所谓“事意境”,也叫“事境”,就是以事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叙事诗、咏史诗和写人诗中多有此类意境,此外古典戏曲、小说和散文中也往往有此类佳作。事境有大有小,有时一句诗就是一个事境,如“少小离家老大回”“风雪夜归人”“落花时节又逢君”;有时一首诗是一个事境,如《孔雀东南飞》《长恨歌》和《卖炭翁》。事境的审美特点是“近”,贴近生活,真实可信,所以才能获得“亲切不泛”的美感享受。


浏览完整试题④所谓“情意境”,也叫“情境”,就是以“情”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抒情诗、抒情小赋、抒情散文和音乐、戏曲中多有此类意境。在古典诗歌中,有直抒其情成境者。如赵嘏《忆山阳》:“折柳城边起暮愁,可怜春色独怀忧,伤心正叹人间事,回首多惭江上鸥。”金圣叹评云:“看他四七二十八字,中间杂用‘愁’字、‘怜’字、‘忧’字、‘伤’字、‘叹’字、‘惭’字, 凡若干悲苦字成诗,知先生怀忧,真有甚深者也?”但更多的是借景抒情而成境者。如汉乐府《西洲曲》:“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又如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李白是写情境的圣手,他有许多这方面的名句,诸如:“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在李白笔下,风、水、月皆成为情的化身,而又是那样亲切自然,尽情尽理,真是大家风范。
⑤所谓“理意境”,也叫“理境”,就是以“理”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如果说“情境”的审美特点是求“美”的话,那么“理境”的审美特点则是求“真”。玄言诗、哲理诗、议论散文、寓言、写意画中多有此类意境。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都是直言其理的名句,还有借景言理的,如崔颢《黄鹤楼》一诗,金圣叹评云:“他何曾是作诗,真是直上直下放眼恣看,看见道理却是如此。”什么“道理”呢?就是“黄鹤” 飞了,“昔人”去了,甚至他们早都死了,而“楼”还存在着。生命是有限的,空的,只有“楼”是无限的,实的。所以,感叹生命无常、人生短暂,便是这首诗的道理。这些道理是通过昔人、黄鹤、楼、白云、此地、千载等时空意象表现出来的。前者所举名句,或理,或意,都浸泡在浓郁的感情里;后者所举的“道理”则隐含在意象之中。所以朱光潜先生说:“诗有说理的,但是它的“理”融化在赤热的情感和灿烂的意象之中,它绝不说抽象地未受情感饱和的理。”
(选自古风《意境探微》)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与境交融之后生成意境,意境可以超越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
B. “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这一比喻的意思是象生于境,没有境就没有象。
C. “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特殊手法的作用,旨在表明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D.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可见意境的形成不一定借助特殊的艺术手法。
2. 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物境”讲究的是逼真如画,历历在目,具有令人身临其境的“形似”的审美特点。
B. 《长恨歌》体现了一首诗是一个贴近现实生活的事境,可给读者“亲切不泛”的美感享受。
C. 抒情诗、抒情小赋和抒情散文中多有“情境”,这种“情境”有的是直抒其情,有的是借景抒情。
D. “情境”求“美”,“理境”求“真”,“情”“理”在同一诗作中不能兼而有之。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理意境”观点的一项是( )
A.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B.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C.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D.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4. 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三段的论证思路。
5. 杜甫诗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崔颢有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请结合材料分析以上诗句中境与象的关系。
【答案】1. B 2. D 3. C
4. 材料一的第三段首先指出“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然后点明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这是西方英美意象派的看法,接着作者举出了中国古诗中大量的例子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是错误的。
5.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写了木叶和江水意象,无边的空间,无尽的时间,因空间的寥阔、时间的绵亘而易悲凉为悲壮;“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通过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交融,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意境。
②“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描写了黄鹤、白云、千载等意象。诗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通过这些意象,让人感到生命是有限的,空的;通过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交融,为读者营造了生命无常、人生短暂的意境。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这一比喻的意思是象生于境,没有境就没有象”错误。由原文“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可知,这一比喻的意思是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情’‘理’在同一诗作中不能兼而有之”错误。由原文“诗有说理的,但是它的‘理’融化在赤热的情感和灿烂的意象之中,它绝不说抽象地未受情感饱和的理”可知,“情”“理”在同一诗作中可以兼而有之。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从“榆柳”“桃李”等可判断出属于“物意境”。
B.从“怆然”“涕下”等可判断出属于“情意境”。
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哲理是: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高度决定眼界。属于“理意境”,“理意境”。


展开余下试题D.从“逢冬至”“影伴身”等可判断出属于“事意境”。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在材料一的第三段中,作者一开始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属于提出问题部分。
其次分析问题,先从否定或者“破”(批驳)的角度指出错误认知——“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然后与中国对意象的理解加以对照,“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这就阐明了作者认为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这是西方英美意象派的看法,而中国古典诗歌并不符合这种理论。
接着从正面论证,依然是分析问题,作者举出中国古诗中大量的例子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比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诗句的意境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从而得出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是错误的这一结论。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写了木叶和江水意象,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徘不尽,驱赶不绝,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交融,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意境。
从“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中不难找出“黄鹤、白云、千载”就是其所描绘的“象”。而这些“象”的结合,则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读者产生了“生命无常、人生短暂”的境,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留下的只有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更加催生了乡愁。所以此处的境是对具体的“象”的升华,给了读者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给我一枝枪
茹志鹃
我赤手空拳,紧贴在绝壁上,面前是万丈深渊,战斗机笔直地俯冲下来,在我头上掠过,接着,咯咯地射来一串机枪子弹,第二架又怪声啸叫着,从我头上擦过去,接着第三架,羞辱我,威吓我,而我只有怒目相对。我要是有一枝枪,哪怕是一枝短枪,我也不会遭到这样肆无忌惮的欺凌,我愤怒地大喝一声:“强盗!”
我从床上直坐了起来,犹觉得心在乱跳。好熟悉的梦啊!它又不是梦,是我在熟睡中重新记起的十几年前的一次经历。
那年,我从文工团下到营部,是营里唯一没有枪的兵。在一次回营部的路上,我碰到了三架战斗机的围攻。最后,是沂蒙山的臂膀掩护了我。我回去,跑到营长面前:“发我一枝枪!”
营长朝我看看,没有说话。我们是没有枪的,我们的枪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于是,我仍是全营中唯一没有武器的人,穿着军装,但没有枪。
“我一定要一枝枪。”这一要求在我心中越来越强烈起来。
钟敲了十二下,已经是半夜了。我重又躺下,感到一种夜的馨香,纯洁恬静,自由舒畅。我越发想起了枪。
“我要一枝枪!”这声音好像就在我的跟前,不是十多年前的。是小鲁,我明白了,是他引来这难以平伏的思潮。
小鲁是战友的儿子。昨天傍晚,小义惊喜地跳进来报告,“妈妈,小鲁大哥哥来了!”小鲁站在房门口,穿着簇新的军装,帽沿压到眉上,拘束地在我身边坐下。
孩子扒在他膝上,尊敬而又羡慕地端详他。“叔叔!”突然,孩子改变了对他的称呼,道:“你怎么没有枪?”
我看见小鲁的脸慢慢地红了,停了半晌,才说:“我说我要一枝枪,他们说还要慢一慢。”当然,现在给新战士发一枝枪,已经不是问题了,从第一批工农拿起系着红缨的梭镖起,我们就知道,没有枪,要付出什么代价!
我伸手开了灯,床前的玫瑰花儿立即跳回窗帘上去了。小鲁明天就要出发,昨晚硬给小义留了下来,说是要和解放军叔叔睡一夜。我走到外间,电灯还亮着,柔和地照着两个人。小鲁眉毛乌黑,舒展两臂,像要展翅奋飞。孩子那毛茸茸的头,略仰着脸,似乎在问:“叔叔,你有枪吗?”
我第二次向营长要求一枝枪,是在同年的秋末。我们部队过沂水,进入了鲁西南。四处没有庄稼,村里没有树,屋上不冒烟,路上不见人。那一天,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村庄,宿营住在一位以前的村干部家里,家里没有男人,房东是位大嫂。
“大嫂,你家大哥呢?”
她没有回答,用嘴向村外呶了呶。村外是光秃秃的一片,村边上拱起几堆新土。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问道:“他?……”
“牺牲了,一起七个。”大嫂的脸呆呆的,好像总结似的说:“没有枪!咱们没有枪!手榴弹也没有……”
忽然,小鲁在梦中皱了皱眉,一个翻身,把小义抱在怀里。年轻的战士,你梦见了什么?梦见自己还没有一枝枪吗?我给他们关上了半扇窗。窗外是洁白的月光,一只纺织娘时断时续地在唱。生活在行进,时而严峻、鲜明,时而又温和、含蓄,絮絮地向我们披心沥胆。
我们的队伍集合出发了,房东大嫂抱着孩子,站在门口目送我们,我对营长说;“让我上去缴一枝枪。”营长轻轻说道:“这次战斗下来,给你想办法。”
战斗结束,敌人被歼的消息传来,通讯员突然给我送来一枝枪。小巧的左轮枪,用一块大红绸子包着,装着六颗子弹,正是营长皮带上的那枝。
“营长牺牲了。”通讯员垂下眼。
一枝左轮,六颗子弹,用一块大红绸子裹着,这就是我拿到武器时的情景。小鲁,年轻的战士,不用我说,你能懂得我当时的心情……
一点了,生活已经进入了新的一天,我们离过去又远一天了,但是,历史是不会消亡的,也决不重复。小鲁,现在你不会等自己同志牺牲以后再有一枝枪的。
我有一枝枪了,我到底有一枝枪了。我揣着它,日夜不离,一直到我转业的时候,交给组织,一把左轮,五颗子弹。还有一颗,我用了。
虽则是轻风徐来,但凉气更重了。电灯光温柔地照着战士和孩子。他们盖得很好,睡得也很好。我拉直小鲁挂在椅背上的军衣,轻轻地给他们关上了电灯,掩上了门。
回到床上,我却无法入睡。一闭眼,又仿佛看见战斗机在我头上盘旋、低飞,侧着身子俯冲、扫机枪。我伏在一片开阔地上,还带了一个妇女会的姑娘。敌机没有遭到任何抵抗,越飞越低,毫无顾忌地在我们头上削过去,搅起地上的灰土。姑娘脸色有点苍白,伏着一动不动。我愤怒,但没有屈辱的感觉,因为我想起我有一枝枪,我到底有了枪。我朝那直插下来的飞机打了一枪。子弹不知飞到哪里去了,但是我在战斗,在保卫自己,保卫解放了的土地。敌机尾巴一沉,朝上飞去,小心地在上空盘旋扫机枪。他怕了,他胆怯了。


展开余下试题钟敲两点了,窗帘上的玫瑰已悄悄地爬上了墙。真是该睡了,天明还有工作呢!我们的夜纯洁恬静,自由舒畅,她守护我,我也守护她。
天亮了,小鲁穿着簇新的军装,向我告辞。小义眼睛焕然发亮,从身后拿出一朵花来,花是普通的纸做的,每一个花瓣都涂了不同的颜色,他踮起脚,把花插在小鲁的胸前,欢快地喊道:“敬礼,解放军叔叔!”
小鲁低下头,摘下那朵花,小心翼翼地放进内衣口袋里。我看见在那穿着军装、束着皮带的身影上,仿佛已经背上一枝枪……
1962年1月5日(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仍是全营里中唯一没有枪的人”,“仍是”“唯一”表达了“我”作为文工团的兵不受重视的抱怨和委屈。
B. 小义一开始叫小鲁“大哥哥”,后来又突然改称“叔叔”,这种称呼的改变,表现出小鲁因没有枪受到孩子的质疑。
C. “四处没有庄稼,村里没有树,屋上不冒烟,路上不见人”,鲁西南 这种景象,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的苦难。
D. “呶了呶”“呆呆的”可以看出大嫂的痛惜和悲伤,而“没有枪!咱们没有枪!手榴弹也没有……”写出了她的愤怒与不甘。
7. 下列对“枪”在句子中的内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要是有一枝枪,哪怕是一枝短枪,我也不会遭到这样肆无忌惮的欺凌”,这里的“枪”是实指,指一枝用来射击的枪,是抵抗敌人、保家卫国的武器。
B. “‘你怎么没有枪?’我看见小鲁的脸慢慢地红了”,小义认为军人都应该有枪,小鲁虽然是一名军人,可他还没有枪,因而脸红,这里的“枪”是军人身份的象征。
C. “我有一枝枪了,我到底有一枝枪了。我揣着它,日夜不离”,“我”接过的枪是营长的那枝枪,这枝“枪”也意味着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D. “我看见在那穿着军装、束着皮带的身影上,仿佛已经背上一枝枪……”,这是“我”在脑海中想象的画面,旨在表达“我”相信小鲁终有一天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枪。
8. 本文结尾处写到的“花”,与《百合花》中写“我”看见通讯员“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中的“花”,有什么不同?
9. 茅盾评价茹志鹃的小说风格近于“静夜箫声”,可见其具有“诗化”特点。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诗化小说”的理解。
【答案】6. C 7. D
8. ①本文结尾处,小义送给小鲁纸花,代表了和平年代小义对解放军的敬意;小鲁小心地把花放进内衣口袋,包含着对自己解放军身份的珍视。
②《百合花》中,“枪筒里插了一枝野菊花”这一细节使小通讯员形象更饱满鲜活,虽然是战争年代,残酷的战争没有泯灭他对美的追求。
9. ①淡化故事情节。文章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也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用一连串的生活、回忆、梦境的画面串联情节。
②虚化人物形象。用简笔勾勒人物,不过多着墨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将人物交融到小说的情境氛围里。
③文章语言富有诗意,抒情性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玫瑰花图案“从床前跳回窗帘”“悄悄爬上墙”,运用比拟手法,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增添了文章的灵动气息。
④作品主题不着力揭示战争之恶,而是凸显了不管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都要保家卫国,展现了战争中的人性美。
⑤叙事方式采用现在的生活与回忆、梦境交织穿插的叙事方式,虚实交融,意境诗化。⑥视角选材方面,通过女性视角,描写温馨的夜色和孩子们安睡的场景,笔触细腻。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
A.“‘我’作为文工团的兵不受重视的抱怨和委屈”理解错误,“我们是没有枪的,我们的枪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可知抱怨是因为资源短缺,发不出枪。
B.“小鲁因没有枪受到孩子的质疑”理解错误,称呼的改变表现的是孩子对解放军的敬重,表现了小鲁作为解放军在孩子心中的份量。
D.“愤怒与不甘”理解错误,是对抗战资源短缺的无奈。
故选 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及其内涵的能力。
D.“旨在表达‘我’相信小鲁终有一天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枪”理解错误,这里的“枪”象征着小鲁的在军旅生活中磨炼的坚强意志和保家卫国的本领。
故选 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本文结尾“小义眼睛焕然发亮,从身后拿出一朵花来,花是普通的纸做的,每一个花瓣都涂了不同的颜色,他踮起脚,把花插在小鲁的胸前,欢快地喊道:‘敬礼,解放军叔叔!’”“小鲁低下头,摘下那朵花,小心翼翼地放进内衣口袋里”写小义送给小鲁纸花,代表了和平年代小义对解放军的敬意,小鲁小心地把花放进内衣口袋,包含着对自己解放军身份的珍视,“我看见在那穿着军装、束着皮带的身影上,仿佛已经背上一枝枪……”代表了美好的希望,预示了小鲁美好的前途。
《百合花》中通讯员“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支野菊花”这一细节使小通讯员形象更饱满鲜活,枪筒里插了一支野菊花,代表了通讯员对美的追求,虽然是战争年代,残酷的战争没有泯灭他对美的追求。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手法和审美特点的能力。
①淡化故事情节。文章从“我”的梦境开始,回忆当年自己没有枪、向连长要枪等情景;接着写战友的儿子小鲁到来,他也没有枪,引发我的回忆,当年房东大嫂叙述她家大哥和另外七个人牺牲也是因为没有枪;接着回到现实,写自己给儿子和小鲁关窗子等,回忆其营长牺牲,自己得到了一支枪,以及自己带着一个姑娘遇到敌机,因为有枪并不畏惧,向敌机开枪;最后回到现实,写小鲁辞行,自己对他的祝福。总之,文章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也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用一连串的生活、回忆、梦境的画面串联情节。
②虚化人物形象。用简笔勾勒人物,不过多着墨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将人物交融到小说的情境氛围里。文中涉及到的形象,如营长,只是简单写“我回去,跑到营长面前:‘发我一枝枪!’营长朝我看看,没有说话”“营长轻轻说道:‘这次战斗下来,给你想办法。’”“战斗结束,敌人被歼的消息传来,通讯员突然给我送来一枝枪。小巧的左轮枪,用一块大红绸 子包着,装着六颗子弹,正是营长皮带上的那枝。‘营长牺牲了。’通讯员垂下眼”,至于营长如何牺牲等都没有涉及,描写很简单;房东大嫂也一样,只是写她的语言和表情“‘牺牲了,一起七个’大嫂的脸呆呆的,好像总结似的说:‘没有枪!咱们没有枪!手榴弹也没有……’”。
③文章语言富有诗意,抒情性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玫瑰花图案“从床前跳回窗帘”“悄悄爬上墙”,运用比拟手法,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增添了文章的灵动气息。还有“虽则是轻风徐来,但凉气更重了。电灯光温柔地照着战士和孩子。他们盖得很好,睡得也很好”,渲染一种温馨恬静的气氛,表现和平年代生活的安稳美好。
④作品主题不着力揭示战争之恶,而是凸显了不管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都要保家卫国,展现了战争中的人性美。文中没有残酷的战争过程描写,而是围绕当年“我”需要一支枪跟敌人斗争,如今的小鲁也会有一支枪保家卫国,从而凸显了文章的主旨。关于人性美,如营长牺牲后把他的枪给了“我”,牺牲之前还在惦记“我”要枪的事。
⑤叙事方式采用现在的生活与回忆、梦境交织穿插的叙事方式,虚实交融,意境诗化。小说开篇前两段写梦境,“我”因为没有一枝枪而遭到敌机的欺凌,引发了回忆;然后转入对十几年前经历的回忆“那年,我从文工团下到营部,是营里唯一没有枪的兵……‘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温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