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9  2023-11-20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当前,认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的思想道德资源,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是我们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当努力做好的一件大事。这里谈谈中华传统美德中“为而不争”的思想。
为而不争,是蕴含于中华传统美德之中的可贵思想,若究其渊源,这一思想可以追溯至《老子》。《老子》最后一章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这里说的“不争”,以“为”作前提。为而不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所谓的“为”是“为人”“与人”,即有利他人、给予他人;第二层则是该书二十二章所言四个“不自”,即“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也就是说,人生在世,既要做有利于他人的事,也要做好自己,不要因“争”损害了自己的人格、品性等,这才叫做“为而不争”。孔子也主张“君子无所争”,只是讲法略异于老子,说的是“矜而不争”,也就是说,不争的前提是“矜”。同一个“矜”字,老子作“夸饰、尊大”用,主张“不自矜”,孔子则作“庄敬持己”用,虽讲法各异,但皆从严格律己出发。唯其如此,也就有了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正是弘扬先贤思想,孟子才会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古往今来,为而不争的思想若春雨润物,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先人。然而近些年来,这样的思想被一些人渐渐淡忘了,许多人对无序竞争、损人利己之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更有甚者,为了谋求一己私利,竟然践踏道德底线,损害国家、民族利益,弄虚作假,伤天害理,长此以往,势必导致民族道德素质下降。
凝聚人心、扶正风气,这是中国学人数千年一以贯之的社会责任意识。北宋张载执著追求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早成旷世箴言,不胫而走。清代学者顾炎武著《日知录》,用整整一卷篇幅集中探讨历代社会的人心风俗问题,发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呐喊。近世学人据以归纳,遂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强音融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之中。见贤思齐,亡羊补牢,当前学人似有必要多讲讲“为而不争”的道理,多谈谈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可贵思想。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经过较长一段时期努力,定然能使中华传统美德深入人心。
(摘编自陈祖武《谈谈“循序渐进”与“为而不争”》,有删改)
材料二:
大千世界,熙熙攘攘,争或不争,都是自己的选择。争,既要念着自己,还要防着别人,必然掺杂许多不必要的情绪,心就安不下来。不争,如果是彻底不作为,那么心安就没有了支柱,即便暂时心安,也无法长久。那么,该怎样“不争”呢?


浏览完整试题古人说“为而不争”,意指处世之道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凡事可为,而不去争。我的理解就是不管别人是否要和你争,把你当对手,你自己都先放下,不把别人当对手,而是沉浸、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按照做人做事的内在规律去办,不求谁来认可,但求尽心尽力。在放下内心纷扰、屏蔽外界负面影响、保持内心平静的同时,要把应该做的事做好,成功了自然高兴,不成功也不必太沮丧,相信自己,相信坚持,这样心就安稳许多。
所以,“不争”不是“躺平”放任,而是指为而不争,自己要有所作为。如果把“不争”视作随波逐流或放弃,做事的标准降了,干劲减了,精气神没了,甚至把“不争”作为偷懒和放纵的理由,都是对“不争”的错误理解。不争,是不刻意地跟别人争,但不是不跟自己比。杨绛先生曾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颇有同感。对别人的争,我们不必在意,做人做事保持非功利心,但要有自我认定,要有内在的价值追求。与其与他人争,搅得心烦气躁,不如做好自己,不断进步。
如果想做到为而不争,那么不妨下决心远离一些热闹的消遣,保持一些对应酬的疏离,让自己拥有更多独处的时间,提升自我。如此,心会获得安定和自在,读书、学习、工作、生活会更舒心和踏实,幸福指数自然也会上升。为而不争还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把盯住自己的对手剔除,把真心帮助自己的朋友和伙伴留下来。如此,静下心来,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点实事。在喧嚣里,为而不争尤为难得,它是宽容处世的姿态,是良好修养和人生智慧;“为”是超越过去的自己,只要尽全力努力过,即使没有成功,也没有遗憾。
(摘自陈启银《为而不争心自安》)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蕴含着丰富思想道德资源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B. 《老子》最后一章提及“为而不争”,孔子主张“君子无所争”,这里说的“不争”,前提条件相同。
C. 不管别人是否要和自己争,一个人只要自己先放下,不把别人当对手,就会得到安稳的人生。
D. 为而不争,可以拥有更多独处的时间,可以提高幸福指数,也可以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奋斗。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从当前不良社会风气写起,在指出危害的基础上,阐释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为而不争”思想。
B. 材料一运用张载、顾炎武等古代学人的事例,证明中国学人一直将“为而不争”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和社会责任。
C. 材料二第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为而不争”进行了多角度解读,使其内涵更加丰富,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
D. 对“为而不争”的理解,材料一侧重分析《老子》书中的思想,材料二则侧重谈作者的主观解读。
3. 下列不符合材料一中“为而不争”思想的一项是( )
A.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清•车万育《增广贤文》)
B. 不与人争得失,唯求己有才能。(某网友)
C. 勇者无惧,我们应该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某网友)
D. 水利万物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道德经》)
4. 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为而不争”内涵的具体阐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5. 老子的籍贯历来争议颇多,尤以安徽省涡阳县和河南省鹿邑县争议较大。2022年1月1日,河南省盐洛高速鹿邑收费站更名为“老子故里”站,引发两地网友新一轮“名人故里”之争。请结合材料,给两地网友写一段话劝说其停止争论。不写称呼。
【答案】1. D 2. D 3. C
4. 同:两则材料都认为“为”是“不争”的前提;“为”均有严格律己之意,需要做好自己。异:材料一认为还有对别人有利的含义,材料二无此含义;在“做好自己”层面,材料二更强调做好自己的事,专注于自己的事业。
5. 示例:既是老子乡人,应懂“为而不争”。老子故里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共同做好老子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既利己,也利他利国。何乐而不为呢?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偷换概念,材料一是“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可见“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指的是“中华传统美德”,而不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前提条件相同”错。材料一中老子的“不争”“以‘为’作前提”;孔子的“不争”“前提是‘矜’”,可见二者前提条件不同。
C.“一个人只要自己先放下,不把别人当对手,就会得到安稳的人生”断章取义。材料二是“我的理解就是不管别人是否要和你争,把你当对手,你自己都先放下,不把别人当对手,而是沉浸、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按照做人做事的内在规律去办,不求谁来认可,但求尽心尽力。在放下内心纷扰、屏蔽外界负面影响、保持内心平静的同时,要把应该做的事做好,成功了自然高兴,不成功也不必太沮丧,相信自己,相信坚持,这样心就安稳许多”,可见要想“安稳”,除了“自己先放下,不把别人当对手”之外,还有“沉浸、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按照做人做事的内在规律去办……”等其他条件。选项表述不全面。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从当前不良社会风气写起”错,材料一首先明确话题是谈中华传统美德中“为而不争”的思想,然后分析了“为而不争”思想的渊源,再指出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因此不是从当前不良社会风气写起的。
B.“一直将‘为而不争’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和社会责任”偷换概念,原文是“凝聚人心、扶正风气,这是中国学人数千年一以贯之的社会责任意识”,选项将“凝聚人心、扶正风气”换成了“为而不争”。
C.“正、反两个方面”错,材料二第二段“古人说‘为而不争’,意指处世之道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凡事可为,而不去争。我的理解就是……”是在古人“为而不争”的基础上谈了自己的理解,二者没有形成对比。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老子的“为而不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即有利他人、给予他人;第二层即人生在世,既要做有利于他人的事,也要做好自己,不要因“争”损害了自己的人格、品性等。孔子的“为而不争”意思是君子无所争,强调庄敬持己。


展开余下试题A.意思是自身要多做义举,做好当下。符合“为而不争”思想。
B.意思是不和他人去争名利上的得与失,只求自己能够具有智慧与才干。符合“为而不争”思想。
C.强调勇敢、创新与突破。与“为而不争”无关。
D.意思是水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正因为它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符合“为而不争”思想。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同:
结合材料一“这里说的‘不争’,以‘为’作前提”“虽讲法各异,但皆从严格律己出发”,及材料二“‘不争’不是‘躺平’放任,而是指为而不争,自己要有所作为”“对别人的争,我们不必在意,做人做事保持非功利心,但要有自我认定,要有内在的价值追求。与其与他人争,搅得心烦气躁,不如做好自己,不断进步”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为”是“不争”的前提;“为”均有严格律己之意,需要做好自己。
异:
结合材料一“为而不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所谓的‘为’是‘为人’‘与人’,即有利他人、给予他人……也就是说,人生在世,既要做有利于他人的事,也要做好自己”可知,材料一认为还有对别人有利的含义;材料二无此含义;结合材料二“不把别人当对手,而是沉浸、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按照做人做事的内在规律去办,不求谁来认可,但求尽心尽力”可知,在“做好自己”层面,材料二更强调做好自己的事,专注于自己的事业。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注意题干中是安徽和河南两地“争”老子的籍贯,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给两地网友写一段话劝说其停止争论。不写称呼”。“结合材料”就是利用材料一中老子的“为而不争”的含义领会老子的思想,从而找到劝说双方的着力点;“劝说其停止争论”是目的;注意“不写称呼”的要求。
两地争的是老子的籍贯,而材料一中老子却恰恰主张“为而不争”,既是老子乡人,应懂“为而不争”。
老子的“为而不争”中以“为”作前提,意思是“‘为’是‘为人’‘与人’,即有利他人、给予他人”“人生在世,既要做有利于他人的事,也要做好自己,不要因‘争’损害了自己的人格、品性等,这才叫做‘为而不争’”。对于两地来讲,老子故里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共同做好老子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既利己,也利他利国。何乐而不为呢?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选文一:
说也奇怪,自从聂赫留朵夫认识到自己的卑鄙因而憎恨自己那时起,他就不再憎恨别人。
同米西结婚,昨天他还觉得很称心,今天却觉得根本不可能。昨天他认为就自己的地位来说,她同他结婚无疑将得到幸福,今天他却觉得他不仅不配同她结婚,简直不配同她亲近。“只要她知道我是个怎样的人,就绝不会同我来往了。我却还要埋怨她向那位先生卖弄风情呢。不行,就算她现在嫁给我,而我知道那个女人关在本地监狱里,明后天就要同大批犯人流放出去服苦役,难道我能幸福吗?不仅不能幸福,而且内心也不能平静。那个被我糟蹋的女人去服苦役,我却在这里接受人家的祝贺,还要带着年轻的妻子出去拜客。或者,我瞒住首席贵族,同他的妻子无耻地勾搭,同时又同他一起出席会议,统计票数,看有多少人赞成、多少人反对由地方自治会监督学校和类似的提案,事后又约她幽会,这是多么卑鄙呀!”他自言自语,由于内心发生的变化而暗自高兴。
“首先得去找律师,”他想,“听听他的意见,然后……然后到监狱里来看她,看昨天那个女犯人,把全部真相都告诉她。”
他一想到怎样跟她见面,怎样把心里话都讲给她听,怎样向她认罪,为了赎罪他什么都愿意做,甚至愿意同她结婚,——他一想到这儿,心情异常激动,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有删改)
选文二:
“您说了好多话。上次您说了些什么呀?”玛丝洛娃一面说,一面不停地微笑,脑袋一会儿转到这边,一会儿转到那边。
“我说过,我来是为了求您的饶恕。”聂赫留朵夫说。
“嘿,何必呢,老是饶恕饶恕的,用不着来那一套……您最好还是……”
“我说过我要赎我的罪,”聂赫留朵夫继续说,“不是嘴上说说,我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我决定跟您结婚。”
玛丝洛娃脸上顿时现出恐惧的神色。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发呆了,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
“这又是为什么呀?”玛丝洛娃愤愤地皱起眉头说。
“我觉得我应该在上帝面前这样做。”
“怎么又弄出个上帝来了?您说的话总是不对头。上帝?什么上帝?咳,当初您要是记得上帝就好了。”她说了这些话,又张开嘴,但没有再说下去。
聂赫留朵夫这时闻到她嘴里有一股强烈的酒味,才明白她激动的原因。
“您安静点儿。”他说。
“我可用不着安静。你以为我醉了吗?我是有点儿醉,但我明白我在说什么,”玛丝洛娃突然急急地说,脸涨得通红,“我是个苦役犯,是个……您是老爷,是公爵,你不用来跟我惹麻烦,免得辱没你的身份。还是找你那些公爵小姐去吧,我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
“不管你说得怎样尖刻,也说不出我心里是什么滋味,”聂赫留朵夫浑身哆嗦,低声说,“你不会懂得,我觉得我对你犯了多大的罪!……”
“我觉得我对你犯了多大的罪……”玛丝洛娃恶狠狠地学着他的腔调说,“当初你并没有感觉到,却塞给我一百卢布。瞧,这就是你出的价钱……”
“我知道,我知道,可如今我该怎么办呢?”聂赫留朵夫说。
“如今我决定再也不离开你了,”他重复说,“我说到一定做到。”
“可我敢说,你做不到!”玛丝洛娃说着,大声笑起来。
“卡秋莎!”聂赫留朵夫一面说,一面摸摸她的手。
“你给我走开!我是个苦役犯,你是位公爵,你到这儿来干什么?”她尖声叫道,气得脸都变色了,从他的手里抽出手来。“你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玛丝洛娃继续说,迫不及待地把一肚子怨气都发泄出来,“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那副眼镜,讨厌你这个又肥又丑的嘴脸。走,你给我走!”她霍地站起来,嚷道。
(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有删改)
选文三:
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
正面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只休信他。”


展开余下试题……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急想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 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久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有删改)
6.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糟蹋无辜少女玛丝洛娃到无耻地勾搭首席贵族的妻子,聂赫留朵夫这个贵族出身的纨绔子弟身上充满了贵族阶级的罪恶。
B. 玛丝洛娃眼睛发呆的表情是因为当听到聂赫留朵夫决定要跟自己结婚的表白后,再次唤醒了她对肉体和情感遭受践踏的屈辱和恐惧。
C. 文中两次写到玛丝洛娃说自己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是“一百卢布”,这既是她对聂赫留朵夫侮辱自己尊严的控诉,也是职业性的表达。
D. 林黛玉拜见王夫人,看到的多是“半旧的”引枕、坐褥、椅袱等,这和那些家私全新的暴发户、全旧的破落户相比,更能显示贾府的贵族之气。
7. 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昨天与今天、两种不同感觉的鲜明对比中可以看出,聂赫留朵夫意识到阶级地位的差别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和底层人民的苦难。
B. 作者巧妙地把对话安排在玛丝洛娃酒醉的状态下,表面上是交代她激动的原因,实际上是为玛丝洛娃无所顾忌地发泄压抑已久的情感创设条件。
C. 王夫人让座时再四携黛玉上炕,黛玉再三推让的描写,表现出林黛玉进贾府后,“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这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有关。
D. “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为下文《西江月》词写贾宝玉“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埋下了伏笔。
8. 选文二是聂赫留朵夫再次去监狱探访玛丝洛娃时与她的对话,试结合文本简述玛丝洛娃的心理变化过程。
9. 选文一、二、三在表现男主人公人物形象时写法各有不同,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 C 7. A
8. 当听到聂赫留朵夫要娶她时,内心是恐惧与愤怒的;当聂赫留朵夫回答在上帝面前应该娶她时,内心是隐忍的;当聂赫留朵夫让她安静,她强调“一张红票子”“一百卢布”时她是愤怒的;当聂赫留朵夫说“决定再也不离开你了”“我说到一定做到”时,她内心是瞧不起聂赫留朵夫的;当聂赫留朵夫一面说一面摸她的手时,她是愤怒的。
9. 选文一中,“他自言自语,由于内心发生的变化而暗自高兴”“他想”“他一想到怎样跟她见面”,是运用了心理描写与主人公的自言自语来描写的。选文二主要是通过与玛丝洛娃的对话来表现聂赫留朵夫内心的救赎的,也有动作描写。选文三是在王夫人与黛玉的对话中,借他人之口来介绍宝玉的,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C.“也是职业性的表达”错,“职业性”是指玛丝洛娃作为妓女时,而文中两次写到玛丝洛娃说自己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一百卢布”,是玛丝洛娃对往事的回忆对聂赫留朵夫的痛恨,那时的玛丝洛娃可不是妓女。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A.“聂赫留朵夫意识到阶级地位的差别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和底层人民的苦难”拔高了,文中“说也奇怪,自从聂赫留朵夫认识到自己的卑鄙因而憎恨自己那时起,他就不再憎恨别人”可知,昨天与今天的不同只是聂赫留朵夫认识到自己的卑鄙后憎恨自己,并没有意识到阶级地位的差别。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和心理变化的能力。
当聂赫留朵夫说要与她结婚时,“玛丝洛娃脸上顿时现出恐惧的神色。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发呆了,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与“玛丝洛娃愤愤地皱起眉头”可知她内心的恐惧与愤怒;
“她说了这些话,又张开嘴,但没有再说下去”可知她内心强忍住自己的哀痛;
当聂赫留朵夫让她安静时,“玛丝洛娃突然急急地说,脸涨得通红”,她强调“一张红票子”“一百卢布”时可看出她是愤怒的;
“可我敢说,你做不到!”“玛丝洛娃说着,大声笑起来”可知在她内心对聂赫留朵夫的轻视与愤怒;
当“聂赫留朵夫一面说,一面摸摸她的手”时,“她尖声叫道,气脸都变色了,从他的手里抽出手来”“她霍地站起来,嚷道”以及对聂赫留朵夫说的话,说明她的内心是愤怒到了极致。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选文一,“他自言自语,由于内心发生的变化而暗自高兴”及自言自语的内容,关键词“他想”“他一想到怎样跟她见面”等可看出是运用了心理描写和主人公的自言自语。
选文二,“聂赫留朵夫一面说,一面摸摸她的手”是动作描写,其余主要是与玛丝洛娃的对话来塑造人物的。
选文三,王夫人说宝玉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等,黛玉听母亲所说与王夫人所说,这都是借他人之口介绍宝玉,是对宝玉的出场做铺垫,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女子必自择丝麻,良工必自择完材,贤君必自择左右。劳于取人,佚于治事,君子欲誉,则必谨其左右。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六马之乖离,必于四达之交衢;万民之叛道,必于君上之失政。爱之则存,恶之则亡,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宁波”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