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9  2023-12-19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
《谏逐客书》课后练习
《谏逐客书》课后练习
【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蹇(jiǎn)叔  邳(pī)豹 西戎(rónɡ) 傅玑(jī)之珥(ěr)
B.范雎(jū) 鄢(yān)郢(yǐnɡ) 黔(qián)首 宛珠之簪(zān)
C.成皋(ɡāo) 灵鼍(tuó) 犀(xī)象 击翁(wènɡ)叩缶(fǒu)
D.外厩(jiù) 搏髀(p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来:招致、招揽 B.至今治强 治:治理
C.弹筝搏髀 搏:击打、拍打 D.故能就其深 就:成就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②损民以益仇
B.①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 ②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C.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①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②秦以城求壁而赵不许,曲在赵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遂散六国之从 B.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C.而陛下说之,何也 D.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
5.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取由余于戎(状语后置句)
B.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省略句)
C.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判断句)
D.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宾语前置句)
6.下列“所以”的用法与其他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B.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C.所以饰后官、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下列各句词类活用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百姓乐用 ②西取由余于戎 ③遂散六国之众 ④逐华阳,强公室 ⑤蚕食诸侯 ⑥却宾客而业诸侯 ⑦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⑧服太阿之剑 ⑨树灵鼍之鼓 ⑩遂霸诸侯 来邳豹、公孙支于晋 包九夷,制鄢郢 侣鱼虾而友麋鹿
A.①/②⑤⑦/③④⑥/⑧⑨⑩ B.①/②⑤⑦/③④⑥/⑧⑨⑩
C.①/②⑤⑦/③④⑥⑩/⑧⑨ D.①/②⑤⑦/③④⑩/⑥⑧⑨
8.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不是书信,而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与“表”性质类似。
B.丹青: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可指代史册、史籍。
C.陛下:当帝王与臣子谈话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称“陛下”。
D.纵横:即合纵连横,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
9.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指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也指外出或寄居旅居他乡的人。《谏逐客书》中指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B.《谏逐客书》中“六国”和苏洵《六国论》中的“六国”都指齐国、燕国、赵国、韩国、魏国、楚国等六个诸侯国。
C. “五帝三王”,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王,指秦惠王、秦昭襄王、秦王嬴政。
D.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谓。当时平民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
10.下列对《谏逐客书》文意的理解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列举了秦国历史上穆、孝、惠、昭四代国君任用客卿而国富兵强的史实,用充足的事例说明客卿对秦国帝业的建立是有功的,从而证明了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一中心论点。


浏览完整试题B.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意在表明逐客不仅会导致本国人口减少,造成内部空虚,还会使敌国人力增加,而且客卿被驱逐出外必投奔其他诸侯,从而构树新怨。
C.本文在论证的逻辑上步步推进,层层深化。时间上由远及近,先言古代,次论现实,再言及未来。在论逐客的危害时,程度由轻及重:如果没有客卿,秦国就不会富足强大;不仅不能统一天下,还有亡国的危险。
D.文章重笔浓墨,铺张排比,列举出秦王所喜爱的珍宝、美色、音乐等大量的生活享用,目的是批评秦王快意当前、耽于物质享受、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
1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李斯的《谏逐客书》中,作者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为了说明:“         ,          。”
(2)在李斯的《谏逐客书》中,开篇即直入主题、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        。”
(3)在李斯的《谏逐客书》中,作者以事实为依据,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善于接纳外来人才的君主为例,并用假设的语气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                    。”
(4)在李斯的《谏逐客书》中,作者立足现实,通过对比论证一针见血地指出,同样
是非秦国的,如果国君对待外来物和对待外来人采取不同的态度的话,会给人“            ,            ”这样的不良印象。
1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国君得知秦国有攻战韩国的野心,便派“水利专家”郑国赴秦为间谍,劝说秦国开凿泾水,从中山西起一直到瓠口,开一条河渠,沿着北山向东注入洛水,长三百多里,可用河渠之水灌溉田地。以此达到消耗秦国的国力,使秦国没有余力攻战韩国。后来阴谋败露,震惊朝野,引起轩然大波,于是秦国贵族 ① ,认为外国人不会真心为秦国着想,都暗地里忠心于他们的祖国。自然李斯也在驱逐之列, ② ,这篇文章不但文采斐然,而且说理性极强,从历史上列举实例,并用了许多非常恰当而有创意的比喻,可谓精美绝伦,无懈可击, ③ ,平息了秦国贵族的排外风波。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谏逐客书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注释:①纤离:骏马名。②鼍,亦称扬子鳄,爬行动物。皮可以蒙鼓。③駃騠:骏马名。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过:错误
②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 举:攻占
③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渐侵占、侵吞
④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服:服饰,饰品
⑤而陛下说之,何也 说:说到,提及
⑥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让:拒绝
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赍:给予,送给
⑧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宝:珍视
A.①⑧ B.②⑦ C.③⑥ D.④⑤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B.孝公用商鞅之法 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
C.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今逐客以资敌国
D.江南金锡不为用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列举大量历史事实证明来自他国的客卿曾对秦国的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不能驱逐客卿。
B.作者极力铺陈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音乐,表面是赞美秦国富足,实则是在批评秦王声色误国。
C.作者将秦王取物与取人的态度做了对比,指出秦王重色乐珠玉而轻人民,认为这样不能使秦国强大。


展开余下试题D.作者认为秦王辞退客卿,使得天下士子不敢向西人秦、与诸侯结怨的做法会使秦国处于危难之中。
4.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②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5.秦王看了李斯这篇《谏逐客书》后,“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请从所持立场、文章内容、语言运用、论证方法等角度各选一点分条简述李斯这篇文章能够令秦王接受的原因。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
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仆射周青臣等颂称始皇威德。齐人淳于越进谏曰:“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丞相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曰:“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明年,又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抵琅邪。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始皇有二十余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
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群臣皆莫知也。李斯以为上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秘之。置始皇居辒辌车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宦者辄从辒辌车中可诸奏事。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B.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C.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D.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巡狩”即“巡守”,意为天子出行,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即邦国州郡。它是上级对下级的关系。
B.崩:古代指帝王或王后去世。诸侯和大夫去世称“薨”。
C. “四夷”是古时华夏族(汉族别称)对中国四方边区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D. “五刑”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的统称。先秦以前的五刑是指墨、劓、剕、宫、大辟;自隋律起,正式形成了笞、杖、徒、流、死的新五刑体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斯借秦始皇让他处理淳于越谏言的机会,促使秦始皇没收并焚烧《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言论文章。
B.李斯为秦初统治秩序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修明法制、制定律令、统一文字、平定四夷等,他都出了力。
C.李斯的大儿子李由请假回咸阳,在家中摆酒宴,百官都前去向李由敬酒献物,祝他长寿,李斯慨然长叹,不知道归宿在何方。
D.秦始皇死后,李斯认为皇帝在外面去世,又没有正式确立太子,所以要保密,于是跟宦官赵高等人一起隐瞒秦始皇病逝的消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丞相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
译文: 
 
(2)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
译文: 
【片段写作】
正反对比手法是《谏逐客书》突出的表现手法之一。请仿照此文正反对比说理的方法,自定立意,写一个说理的片段,250字左右。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谏逐客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