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⑦在城中村的改造及变迁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城中村作为人民城市的一部分,原有的村民及其他不同主体作为重要治理主体的参与。这就需要将城市更新和城市变迁等作为一个社会工程,从社会联结的角度去讨论如何实现社会的有机更新及有效治理。这种有机更新和变迁不只是产业和空间的改变,而且是城市区域的全方位更新和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从空间和社会动力的角度去看待城市发展和城中村的变迁。 (摘自黄晓星《城市快速变迁中的村落与人群》)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城中村土地利用低效会导致城市空间发展不足,进而制约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B. 城市空间的局部改造通过小范围拆除、修缮等有机方式,提升社区的宜居水平。 C. 城中村的社会经济与人口结构都是城中村变迁的动力,会对改造方案产生影响。 D. 城市更新与变迁,需要从空间和社会动力角度去关注城市发展及城中村的变化。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宗明义,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凸显了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中村的变化。 B. 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详细论述了城中村的空间类型、现实问题及治理措施。 C. 文章第②段列举握手楼、自建房等,论证了自然发展的城中村治理难的观点。 D. 文章第④段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论证了城中村人口、空间结构复杂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城中村空间和人口结构变化能反映出城市发展的特点以及城市治理能力。 B. 城中村改造无论采用局部改造还是全盘改造,都应重视提升土地的效益。 C. 北京、广州等很多城市全盘改造城中村,能够推进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 D. 城中村居住的不同主体是配合城市发展的劳动者,也是改造治理的参与者。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城中村土地利用低效会导致城市空间发展不足,进而制约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错误,理解不当。原文是“在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原有的城市空间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则需通过城市更新等方式盘活低效利用的土地,提升土地效益”,由此可知城市空间发展不足的原因应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不是城中村土地利用低效。 B.“城市空间的局部改造”错误,范围扩大。由原文“第二种是经局部改造的城市村落空间。这一类城中村空间改造采取更为有机的方式,主要着眼于提升部分土地利用的有效性,对村落中的局部区域进行拆除,对一些楼宇进行修缮,提升社区的宜居水平”可知,原文为“城市村落空间的局部改造”,而不是“城市空间的局部改造”。 C.“城中村 社会经济与人口结构都是城中村变迁的动力”错误,曲解文意。由原文“改造方案与城中村的经济社会变迁,尤其是人口状况的变化关系尤为密切。空间与社会的互构是城市社会变迁的动力,随着城市的整体发展,城中村成为容纳大量外来人口的空间,人口结构也越发复杂”可知,城中村变迁的动力是“因为城市的整体发展,城中村成为容纳大量外来人口的空间,人口结构也越发复杂”。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详细论述了城中村的空间类型、现实问题及治理措施”错误,文章没有详细论述“治理措施”。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能够推进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错误。由原文“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空间的有效利用,包括北京、广州、深圳在内的很多城市开始对城中村进行全盘改造”可知,北京、广州等很多城市全盘改造城中村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空间的有效利用。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作为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成功投产后,彼时的中国核电人在思考——什么时候中国能拥有自己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秦山核电二期工程设计顺利完成后,时任中国核动力院副院长的张森如召集十多位技术骨干,经过一系列讨论、计算、验证,开展了设计自主知识产权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的研究工作,最终确定了“177堆芯”设计、更大尺寸压力容器等重要技术参数,形成了CNP1000技术方案,也就是“华龙一号”的雏形。 ②相较于二代和二代加核电,“华龙一号”在“177堆芯”创新之上,为达到全球最高安全要求,开创性采用了“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2021年,“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第一方阵。福清核电全面总结“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出版中英文《华龙一号标准化管理手册》《华龙一号标准化技术手册》,形成一整套可复制的标准项目管理体系,为后续核电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华龙模式”。 ③核电技术创新,还体现在关键设备及安全管理系统的进步。漳州核电是“华龙一号”首个从示范工程走向批量化建设的项目。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华龙机型核电机组。漳州核电一期工程在安全性和性能提升上实施了重要设计改进49项,运行优化156项。 ④蒸汽发生器是核电站的主要设备,被称为“核电站之肺”。蒸汽发生器结构复杂,内部零件达上万个且价格昂贵。以往大型核电站蒸汽发生器设计技术及知识产权只掌握在几家国外公司手中,他们长期封锁此项技术。于是,中国核动力院坚决启动了蒸汽发生器技术攻关项目。“自主研发时,条件很艰苦,没有经费自己筹,没有试验设施自己建,我们第一个大型试验装置就建在河南南阳油田里,用他们的高温高压蒸汽做试验。”“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设计总师张富源说。27个月后,用于“华龙一号”的第三代核电ZH-65型蒸汽发生器问世,而美国、法国制造首台三代核电蒸汽发生器用了将近40个月。与国外相比,ZH-65型蒸汽发生器蒸汽压力更高、湿度更低、经济性更好。蒸汽发生器不是孤例。“华龙一号”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内构建、控制棒驱动机构等关键设备也都实现了“中国造”。如今,“华龙一号”作为“国家名片”走出国门,成功落地巴基斯坦等国。中核集团也与多个国家确立了核电项目合作意向,实现互利共赢。
展开余下试题⑤同时,令人欣喜的是,我国核电已走上了从“零的突破”到“核能+”产业的发展之路。 ⑥作为南方首个核能供热项目,目前秦山核电核能供热项目已实现海盐县3个居民小区稳定可靠安全供热。“核电机组产生热能,通过多道热闭式循环送至用户。过程只有热量交换,没有介质交换。同时,利用回路压差设计、设置高精度监测装置等措施,确保核能供热安全可靠。”秦山核电科技创新处主任工程师张云华介绍。根据规划,核能供热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可满足400万平方米供热需求。这样每年可节约电能消耗1.96亿度,相当于每年可减少燃用标煤约2.4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817吨、氮氧化物908吨、二氧化碳5.9万吨。 ⑦作为目前我国堆型最丰富的核电基地,秦山核电三期重水堆除了发电,还可用于医用同位素生产。碳-14同位素在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如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等。之前,我国碳-14同位素供应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供应无法保障。秦山核电辐照生产碳-14同位素投产后,年产量既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支撑部分出口。 (摘自杨晓冉《实地探寻中国核电自主创新之路》,有删改) 4.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设与运行管理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一座核电站。 B. “华龙模式”包含核电技术、项目标准等要素,是由中国牵头、多国合作完成的。 C. 作为“华龙一号”首个示范工程,漳州核电项目在安全性与性能上实现重大突破。 D. 中国科研人员攻坚克难,开展蒸汽发生器的技术攻关项目,缩短了它的研发周期。 5.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核能医学诊疗神经疾病”这个例子能支撑我国核电已走上“核能+”产业发展之路。 B. 第④段中“华龙一号”的引号表“特定称谓”,与“核电站之肺”的引号用法相同。 C. 发展核电,技术创新 关键,安全管理是基础,需要经济、科学等领域多方合力。 D. 作者在文中使用的数据,都表现出中国在核电自主创新之路上的艰辛与卓越成就。 6. 核电发展是中国发展的缩影,纵观核电发展历程,中国为世界核电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结合文本概括。 【答案】4. D 5. A 6. ①为世界提供中国理念、标准与智慧; ②为世界提供“中国造”优质产品; ③为世界提供合作共赢的机遇与平台。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一座核电站”错误,过于绝对。由原文“作为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成功投产后”可知,原文没有说“世界上最先进”。 B.“是由中国牵头、多国合作完成的”错误,无中生有。由原文“‘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第一方阵。福清核电全面总结‘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出版中英文《华龙一号标准化管理手册》《华龙一号标准化技术手册》,形成一整套可复制的标准项目管理体系,为后续核电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华龙模式’”可知,原文没有说“是由中国牵头、多国合作完成的”。 C.“作为‘华龙一号’首个示范工程”错误。由原文“漳州核电是‘华龙一号’首个从示范工程走向批量化建设的项目”可知,原文为“首个从示范工程走向批量化建设的项目”。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B.“与‘核电站之肺’的引号用法相同”错误。“华龙一号”中引号表示“特定称谓”,但“核电站之肺”中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C.“技术创新是关键,安全管理是基础”错误,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核电技术创新,还体现在关键设备及安全管理系统的进步”可知,并没有说“技术创新是关键,安全管理是基础”。 D.“都表现出中国在核电自主创新之路上的艰辛与卓越成就”错误。文中有些数据不能表现“中国在核电自主创新之路上的卓越成就与艰辛努力”,例如“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华龙机型核电机组”等。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华龙一号’在‘177堆芯’创新之上,为达到全球最高安全要求,开创性采用了‘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福清核电全面总结‘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出版中英文《华龙一号标准化管理手册》《华龙一号标准化技术手册》,形成一整套可复制的标准项目管理体系,为后续核电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华龙模式’”可知,为世界提供中国理念、标准与智慧。 根据材料“‘华龙一号’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内构建、控制棒驱动机构等关键设备也都实现了‘中国造’。如今,‘华龙一号’作为‘国家名片’走出国门,成功落地巴基斯坦等国”可知,为世界提供“中国造”优质产品。 根据材料“中核集团也与多个国家确立了核电项目合作意向,实现互利共赢”可知,为世界提供合作共赢的机遇与平台。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村史馆的那张犁 蒋巍 中学时,我从哈尔滨下乡赴北大荒,下了绿皮火车再上大解放汽车,穿过莽莽苍苍的兴安岭大森林,历时一天一夜,和上千名同伴抵达黑龙江边的嘉荫农场。一路上,我第一次看到那些穷困寂寥的乡村,那些破旧的村舍,内心之震撼、情感之忧伤,至今难忘。 有一次赶马车,去岗下为食堂拉井水。马太饿了,见墙根堆着一些馒头和豆腐,便瞭蹄子突然拐过去,把我甩到车下。眼瞅着大车轱辘朝我滚滚而来,幸亏我反应快,猛一翻身从车下滚了出来。旁边晒场上的几十名同伴一起惊呼:蒋巍,你捡回一条命啊! 我的八年青春岁月,都献给了黑土地。每每忆及这些,我对乡村生活总涌起亲切感。这些年,从黑龙江到海南,从新疆到东南沿海,我走了许多乡村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之伟业,彻底撕去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绝对贫困”的标签,那些偏远贫瘠、人迹罕至的地方,眼瞅着一个个红瓦白墙、大路朝天的新村拔地而起。 让我印象最深也最为感动的是,许多更新改造或迁入新址的村庄都办有一个村史馆——这是全体村民的意愿。馆里陈列着很多旧农具、旧物件,有硬木车轮、纺车、蓑衣、草鞋和公社的账本、算盘之类,都是村民们捐的。其中,让我久久端详、不舍离开的,是一张张饱经风霜、布满裂痕的木犁! 犁,历史由它而起,梦想由它而起。它的犁铧,最初是刀耕火种的石片,后来是青铜,再后是钢铁,在中华大地留下五千多年的年轮。一张犁,它朴实得像一头躬身向前、埋头苦干的牛;它英勇得像一张坚忍的弓。而今,无论多么现代的大机械代替了它,无论它现在多么寂寞,它都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 我到过乌江畔的一个小山村,村边是几十丈高的悬崖峭壁,下边就是大气磅礴、激浪滚滚的乌江。那里耕地极少,山上山下全是石头,拢一把土、摘一筐玉米棒都是难事。许多人家便外出谋生,或坐到江边峭壁下等活儿——为逆流而上的大船拉纤。我走过那些纤夫身边,望着他们乌黑的身躯、深弯的腰身和紧绷在肩头的纤绳,听着他们一声声高亢而有节奏的呼吼,蓦然忆起《黄河大合唱》中的那些山呼海啸。一根粗糙的纤绳,将他们弯曲的身影连成一串,看上去就像一张张犁——这就是中华民族埋头苦干、自立自强的精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