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6  2024-03-15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
青海省西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六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纵观中国文学史,诗与酒好似一对孪生兄弟,难以分离。从司马相如到曹操,从阮籍到刘伶,莫不以诗酒相伴随。如果再往下延伸,把李白、李清照等人都拉进来,这个名单恐怕要难以控制了。而在中国士人酒文化的历史中,陶渊明的意义非同寻常。
酒从产生之时起,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重视。但从先秦到两汉,酒文化的属性基本被锁定在社会层面的功能上。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便是饮酒活动在宗教祭祀、礼制文化、政治兴亡等重大社会问题上的需求和使用。对于个人来说,先民们认为饮酒活动对个体最大的好处是养生和治病。魏晋开始,把饮酒文化与士人人格精神建设相衔接,改变传统饮酒文化内涵的首创者为竹林七贤。他们把以往酒文化中的宗教祭祀用途修改为士人对于逍遥境界的追求,把先民饮酒文化的礼制文化作用修改为反礼教的工具,把殷周时期因政治兴亡对于饮酒活动的限制改为自己用醉酒来遮掩真实政治面目的“漫形之具”,把先民饮酒的养生治病功能翻改为及时行乐的工具。如果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把饮酒活动士人化的起步的话,那么陶渊明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起到了推波助澜和全新诠释的作用。
陶渊明把刘伶提出的“以酒为名(命)”全面加以贯彻落实,使酒成为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在彭泽县令任上所得一百亩公田,竟然要全部用来种植酿酒所用粘高粱(秫),声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在妻子再三请求下,“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稻米)”(见萧统所作《陶渊明传》)。可见饮酒在其生命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然而陶渊明对于士人饮酒文化的全新诠释,还在于他把饮酒活动作为自己在隐逸人生中所获得的快乐与慰藉得以释放的催化剂。可以说,如果没有饮酒活动,他在隐逸人生中所获得的那些幸福感和舒畅感,就难以被他感知和体会。
酒中的“深味”,就是《饮酒》所谓“此中有真意”。亦即因饮酒活动所激发的人体生理上的兴奋反应。他把这种愉悦的生理反应理解和诠释为:因隐逸生活而与世隔离脱节,完全没有世事干扰,能够全身心地在山水田园中尽情享受“身与物化,物我两冥”的回归自然之乐。但是,这种美好的感觉似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佳境,所以只能“欲辨已忘言”。这种佳境不但别人难以理解体悟,就连陶渊明自己在正常情况下也是难以体会和感受到的。只有饮酒进入微醺状态之后,那种缥缈悠然的飘忽感,才是他自己对于隐逸人生乐趣的真实和具体感受。这种把隐逸之乐与饮酒之乐的融汇与对接之后的美好感觉,才是陶渊明生命中最为幸福和最为美妙的时刻。同时,这也是陶渊明对于士人饮酒文化的新体验和新发现。
(摘编自宁稼雨《陶渊明:士人文化人格精神的转折人物》)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好似一对孪生兄弟,难分难离,而陶渊明在中国士人酒文化的历史中的意义非同寻常。
B. 从先秦到两汉,酒文化的基本属性被锁定在社会层面的功能上,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便是饮酒活动在重大社会问题上的需求和使用。
C. 陶渊明把饮酒活动作为释放自己在隐逸人生中所获得的快乐与慰藉的催化剂,这是他对于士人饮酒文化的全新诠释。


浏览完整试题D. 陶渊明饮酒进入微醺状态之后所得到的缥缈悠然的飘忽感,才是他对于隐逸人生乐趣的真实和具体感受。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通过对诗酒人生的全新诠释,有力地论证了陶渊明是士人文化人格精神的转折人物。
B. 文章第三段引用萧统《陶渊明传》中的语句,论证了饮酒在陶渊明生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C. 文章末段论证了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佳境”,不但别人难以理解体悟,就连陶渊明自己也是难以体会和感受到的。
D. 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让文章内容更丰富、更深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提出“以酒为名(命)”的刘伶是把饮酒文化与士人人格精神建设相衔接,改变传统饮酒文化内涵的首创者之一。
B. 作者认为,如果离开了饮酒活动,陶渊明在隐逸人生中所获得的幸福感和舒畅感,就很难被他感知并体会。
C. 陶渊明能够全身心地享受“身与物化,物我两冥”的回归自然之乐,因此他的隐逸生活完全没有世事干扰。
D.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既是陶渊明生命中最为美妙的时刻,也是他对于士人饮酒文化的新体验和新发现。
【答案】1. B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酒文化的基本属性被锁定在社会层面的功能上”错误,原文第2段的相关表述为“酒文化的属性基本被锁定在社会层面的功能上”,“基本属性”与“属性基本……”不同。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有力地论证了陶渊明是士人文化人格精神的转折人物”分析有误,文章论证的中心是“陶渊明对诗酒人生的全新诠释”。
C.选项所表述的内容不是文章末段要论证的内容,应该是论证“这种把隐逸之乐与饮酒之乐的融汇与对接之后的美好感觉,才是陶渊明生命中最为幸福和最为美妙的时刻。同时,这也是陶渊明对于士人饮酒文化的新体验和新发现”,“就连陶渊明自己也是难以体会和感受到的”分析有误,原文中有“在正常情况下”的条件限定。
D.“对比论证”错误,文章中有举例论证“从司马相如到曹操,从阮籍到刘伶,莫不以诗酒相伴随。如果再往下延伸,把李白、李清照等人都拉进来”,有引用论证“在妻子再三请求下,‘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稻米)’(见萧统所作《陶渊明传》)”,并没有使用对比论证。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因果颠倒。应为“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完全没有世事干扰,因此他能够全身心地享受‘身与物化,物我两冥’的回归自然之乐”,且此为陶渊明对饮酒活动所激发的人体生理上的兴奋反应的理解和诠释,这种回归自然之乐,是他自己在正常情况下也难以体会和感受到的。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线教育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相关供应商,例如云计算、通讯技术等技术供应商,以及师资课程和配套设施的资源供应商;中游从产品形式来看,有直播、录播、学习工具等;从课程类型上看,有低幼教育、K12教育、职业教育等;下游主要是用户,包括B端用户和C端用户。

(摘编自《在线教育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材料二:
如果说,疫情间接推动了在线教育市场的繁荣,那么信息技术,尤其是5G网络的普及和使用则是在线教育行业“提质”的最大支撑力量。
一是5G+AR使远程教育的场景更加多元。只要戴上头盔,不仅可以将传统的视频演示和虚拟事物更真实地呈现在学生的眼中和现实场景中,还可以进行互动。二是5G+AI将使教育更智慧。各种在线教学设备,可以使教学更加个性化,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等。与此同时,5G也将为远程教育提供更强大的数据支撑。
当然,一个行业井喷式发展的背后必然存在一些乱象,而在线教育行业同样存在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教学效果很难考量。在线教育强调的是“一人讲课、几万人听”的规模效应,这与当下倡导的“小班化教学、导师制教学”明显相悖,对教学质量来说,很难说是一种优势。第二,消费维权难。中国消费者协会梳理出的“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指出,在线教育消费维权问题频现,在线教师资质造假、机构无证办学、诱导消费、虚假宣传、霸王条款、解除合同退费难等行业乱象丛生。第三,平台重营销而轻教学质量。铺天盖地的在线教育平台广告,是“烧钱式营销”。如果没有过硬的教学质量,靠营销推广获得的用户流量缺乏黏性,即便是掏出真金白银购买课程的消费者,上完课后继续掏钱买课的比例也不高。
无论是商业在线教育平台,还是传统公立教育的线上化,其本质上都是教书育人。短期来看,疫情促进了在线教育的发展,但中长期看来,在线教育能否走好下半场以及未来如何破局,是所有市场参与者需要思考的方向。
(摘编自吴晓芳《在线教育市场火爆,5G将推动行业从量变到质变》)
材料三:
在流量红利和资本裹挟之下,融资、流量、变现能力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在线教育机构动作逐渐“走形”。近日,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指出,在线教育不是靠课程品质、教学效果等获得市场的选择与青睐,而是被资本逐步主导和影响。很多“走形”动作都似曾相识:请“网红”充当“教育专家”输出价值观,一会儿在这家充当数学老师,一会儿在那家充当英语老师,类似早年保健品行业请演员扮演“神医”的桥段;不断融资大手笔打广告,是当初外卖APP“百团大战”以及共享单车、网约车烧钱营销的翻版;线上“教育顾问”实际是以“促单”为目的的销售,制造焦虑、诱导网贷、退费困难。烧钱模式下,有在线教育机构高峰期广告费一天投出2000万到3000万,各家都在亏钱抢市场,一些机构所谓的“巨额教育研发资金”实际投在营销上。
声音越大,内在越虚。在资本簇拥和畸形竞争之下,在线教育行业面临诸多问题:获客成本过高、流量转化为付费用户难、内容模式同质化严重、规模越大教学质量越难保障……一旦资金链断裂,机构关门跑路状况频出,危机四伏。当资本冷静退潮后,野蛮生长带来的“硬着陆”可能使行业一片狼藉,最终损害广大学生及家长的利益,成为一大社会隐患。


展开余下试题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确实迎来了发展风口和历史机遇。风物长宜放眼量,如何借助网络、科技、传统教育、资本等各方力量,盘活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开创世界未来教育新模式,让教育公益覆盖更深远更广阔,才是在线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慰问中提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中国“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置身于全球独一无二的试验场,中国在线教育已经占得先机,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正当其时,也应担负起引领世界同业发展的使命与任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行业最忌喧嚣,需要沉下心来,久久为功。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加强在线教育行业监管是亟需应对的时代课题。让在线教育回归教育本身,才能真正赢得时代、赢得发展、赢得信赖。
(摘编自尹孔阳、钟勇《“在线教育”应回归教育本身》)
4.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线教育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相关供应商,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供应商和师资课程等资源供应商。
B. 在线教育行业产业链中游,从产品形式来看,有直播、学习工具等;从课程类型上看,有低幼教育、职业教育等。
C. 在线教育行业产业链下游主要是用户,包括以学校为主的B端用户和以个人学习者为主的C端用户。
D. 在线教育教学效果很难考量,这是因为在线教育强调的是“一人讲课、几万人听”的规模效应。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疫情有助于在线教育市场的繁荣,而5G网络的普及和使用则是在线教育行业更加繁荣的最大支撑力量。
B. 一个行业井喷式发展的背后必然存在一些乱象,但在线教育行业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乱象丛生。
C. 请“网红”充当“教育专家”输出价值观,不断融资大手笔打广告等,都是在线教育被资本逐步主导和影响的必然结果。
D. 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迎来了发展风口和历史机遇,回归教育本身,才能使在线教育真正赢得时代、赢得发展、赢得信赖。
6. 在线教育如何才能担负起引领世界同业发展的使命与任务?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D
6. ①在线教育要靠课程品质、教学效果等获得市场的选择与青睐,回归教育本身;②借助网络、科技、传统教育、资本等各方力量,盘活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③加强在线教育行业监管。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以学校为主的B端用户和以个人学习者为主的C端用户”表述有误,从材料一“在线教育产业链”的图示分析可知,产业链下游的B端用户和C端用户中,各类用户之间是并列关系,并非主次关系。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疫情有助于在线教育市场的繁荣”与文不符,材料二第1段中的相关表述为“疫情间接推动了……”,而非“有助于……”。同时,选项中的“更加繁荣”与文中“提质”的说法有区别。
B.“但在线教育行业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乱象丛生”于文无据,材料中并没有相关表述,材料二中仅提出了问题“第二,消费维权难”。
C.“都是在线教育被资本逐步主导和影响的必然结果”分析有误,“必然结果”的说法过于武断。原文“在流量红利和资本裹挟之下”“被资本逐步主导和影响”“在资本簇拥和畸形竞争之下”等内容没有必然导致什么的意思表达。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三第1段中提到“近日,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指出,在线教育不是靠课程品质、教学效果等获得市场的选择与青睐,而是被资本逐步主导和影响”,这说明在线教育要想担负起使命和任务,则不能被资本主导和影响,不能忘记教育立身之本,即课程品质、教学效果等,也就是要回归教育本身,据此可概括出:在线教育要靠课程品质、教学效果等获得市场的选择与青睐,回归教育本身;
材料三第3段中“后疫情时代……如何借助网络、科技、传统教育、资本等各方力量,盘活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才是在线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等内容,从在线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的角度,说明在线教育在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中应该扮演的主要角色,据此可概括出:借助网络、科技、传统教育、资本等各方力量,盘活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材料三第5段中“……加强在线教育行业监管是亟需应对的时代课题”等相关内容,说明在线教育要想有序有质地发展,担负起引领世界同业发展的使命与任务,行业监管是必不可少的,据此可概括出:加强在线教育行业监管。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雨 夜
王祥夫
雨是冷的,是冬雨,不大,淅淅沥沥的,却不停。地里的庄稼早已经收过了,场里的事也已经做完了,所以人们就没什么事可做了。都快要过新年了,天还下着雨,让人觉着有些扫兴,觉着该找点什么事做做才好。周口店便和六子、周来富、周金、菜刀头出动了。
周口店是个漂亮小伙子,皮肤白白的,又是大眼睛,只是笑的时候嘴会张得很大,所以人们就叫他周口店。其实周口店是个很勤快的年轻人,总是在找事做,秋天的时候他去收了一阵胡麻,把胡麻收来再倒手卖给油坊,胡麻收完了,他又去收豆子。卖给豆腐坊。周口店还计划到了天冷时再去收羊毛,收羊毛是个脏活儿,他肯做,就说明他的扎实。他不能不扎实,他的父亲原来是一个木匠,现在已经很老了,什么也不能做了,眼睛有了病,总是红红的、烂烂的。他的母亲是个胖子,动不动就头晕,但还是忙着给人们做衣服挣些钱。
周口店和六子他们出动去做什么?他们五个,穿了塑料的雨衣和雨鞋,在雨地里一划拉一划拉地走着,雨下到他们的身上有细密的声音,小村紧靠着一个煤矿,村子里的那条路给来来往往的大车弄得坑坑洼洼不好走。一下了雨就更不好走,周口店他们只好在道边墙根处的稀泥里行走,这就让他们好像排了队,一个跟着一个,一个跟着一个。
他们一划拉一划拉地走到村口的道边了。他们到那里做什么?他们是去收过路费,只要是想从村子里过的车,他们都要向他们收些钱,好像这样一来,他们和那些把村子里的路压得都是坑的车的关系就扯平了。他们做这事,原是底气不足的,但他们说做这事原是要保护村子里的道路的,底气便又有了。还有了收费的标准,那就是大车收多少,小车收多少,倒有了公事公办的味道。
“干什么去?”有人在道边问了。
“劫道!”
周口店他们就在雨里一划拉一划拉地来到了靠路边最近的那家饭店,这家饭店是山东人开的,这个山东人原来是下井的,受了伤,天阴了腰就痛,所以就在这里开饭店。
外边的雨“沙沙沙沙,沙沙沙沙”地下着,他们一边喝着那一点点酒, 一边说着话,他们的耳朵现在都很好使,可以说都已经练出来了,能听得出外边来的是什么车,为了怕从外边来的车一下子冲过去,他们在路边拦了一根杨树杠子,这么一来,真像那么一回事了。正经路卡,都有那么一条杠子。
周口店他们喝着酒,忽然,听见外边的动静了。
“车来了。”饭店的男主人,那个山东人马上出去又马上进来,说。“大车小车?”周口店说。山东人便又一头出去,只一刻便又回来,水淋淋的。“吉普车。”山东人说。


展开余下试题周口店他们都有了些酒气,身上也暖烘烘的,这暖烘烘的感觉让他们不想再出去,再说外边还下着雨,这让他们有些不情愿。
车是一跳一跳开过来的,司机怕走岔了路,想要问问路,却看不到人,忽然,前边有了灯光,司机的心里就有几分暖了,想象那不可知的热炕和热茶,就把车停了。
“站住!”
年轻司机摇下了玻璃,雨从外边一下子扫进来。
车上还坐了一个女人,叫小婉。她丈夫去下煤窑了,下煤窑挣得多一些。她呢,就去了县城里的饭店打工。马上就要过年了,她丈夫却不见人影儿。她是来找自己男人的。小婉是主任老婆的一个远房亲戚,年轻司机奉主任命令负责护送女人。
小婉和年轻司机下了车。
“先下车,下了车再说。”年轻司机小声对小婉说。
小婉不知道下了车再说什么,车下的人让他们下车做什么。她有些害怕,雨夜是漆黑的,天边偶有闪电,会吓人一跳。
“下车做啥?”小婉说话了,一路上她几乎一句话都没有。
“吃饭,吃了饭再说。”
年轻司机和小婉进到饭店里了,山东人把帘子打起来,帘子再放下来的时候,冬雨就给关在了外边,屋子里的热气和气味让年轻司机和小婉一下子感到了生活的气息。
“下两碗面。”
小婉站起来,一头扎进里屋去了,年轻司机也跟了进去,进去才一会儿,山东人就从里边慌慌张张地出来了,神情有些异样,他一说话,周口店和六子他们都愣住了,张大了嘴,也都站了起来。
“找那个人来了。”山东人朝外指指,小声说,“西边矿上埋的那个人。”
“是他女人?”六子说。
“那肯定。”山东人说,看着周口店。
周口店不说话了,他觉得有什么从心里涌上来了,一下子就涌上来了。下着雨,来了这样的车,又来了这样一个女人。这样的晚上,西边地里埋的那个人,那个人他认识,和自己一起下过井。周口店站起来,把手抬起来,在身上摸,他身上有二十块钱,他又让六子在自己身上找找,六子身上有十块。二十块加十块就是三十块。
周口店把身子探出去,外边的雨还很大。
“咱们走。”周口店对他的弟兄们说。
“还早呢。”六子说。
“走!”周口店说,像是突然生了气。
周口店是最后一个走的,他把那三十块钱塞给了山东人。“别收他们的钱。”他对山东人说。
“两碗面用不了这些。”山东人说。
“你看着再给他们来点什么。”周口店说。
“还能用你的!”山东人说。
山东人看着外边,看着从屋里出去的周口店。雨下得更大了,不知道周口店他们做什么去了,应该是回家去了?但山东人知道,西边埋在地里的那个人是永远也回不了家了。
“给炒个鸡蛋!”山东人对里屋自己女人说。
“下这么大雨,应该吃个炒鸡蛋。”山东人又自言自语说了一句。“还有什么呢?”山东人问自己,“是不是还有点儿猪头肉?”“对,还有点儿猪头肉。”山东人又说。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在一开始将故事背景设置在年关将近阖家团圆的时节,为下文小婉来煤矿寻找仍未归家的丈夫做了铺垫。
B. “底气便又有了”,表现了周口店等人对煤矿的态度,他们认为劫道只是在惩罚煤矿,是朴素的劫富心理。
C. “又来了这样一个女人”,语句平静却震撼,揭示了小婉男人的遭遇是此地煤矿失事导致工人死亡的一个缩影。
D. 雨势经历了不大到夹杂着闪电再到最后下的更大了这一过程,深度契合了主人公周口店复杂矛盾的心路历程。
8. 小说通过“人性描写”展现人物形象的复杂性,点亮底层世界的灯火。请结合文中周口店这一人物简要分析。
9. 王祥夫将其创作形容为“曾经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结合这句话谈谈你对本篇小说的理解。
【答案】7. B 8. ① 周口店,勤劳踏实,父母年老多病,他体恤父母的艰辛,力所能及地为家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体现他人性良知中的“善”;②他同时也有贪财的本性,不惜走上违法犯罪的劫道之路,体现他人性欲望中的“恶”;③他最后明白寻人者身份,并想替小婉垫付饭钱,又体现出他同情弱者和善良纯真;④周口店是底层百姓的缩影,他具有艰难的生存困境,他既是受难者,也是作恶者,体现了他的复杂性。
9. ①“曾经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此句理解为:他的创作有秋日的肃杀之气,多以批判揭露坏现象为主,笔锋犀利;同时还以温暖的笔触反映现实,彰显人间春天的“温暖”。②环境上,冬夜连绵的阴雨给人以冰凉的触感,而小店内生活化的景象却温馨和暖。③情节上,文章先写先周口店等人雨夜劫道,后情节突转,周口店放弃劫道帮助女人,这种抑扬的情节安排体现出由“秋肃”到“春温”的转变。④人物塑造上,周口店人性的阴暗中仍闪烁着真善美的光辉,如秋日肃杀中饱含春日温暖。⑤主旨上,小说既通过表现煤矿失事事件展现底层人的生存现状,揭露社会问题,又从中挖掘人性的向善、互助,突出世间温情的一面。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B. “只是在惩罚煤矿”说法绝对。从文中“只要是想从村子里过的车,他们都要向他们收些钱”一语可知,周口店等人将路的不平归咎于所有路过的车辆。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周口店是个很勤快 年轻人……忙着给人们做衣服挣些钱”这一段人物介绍,表现周口店勤快且踏实,能体谅家中困难。
“他们是去收过路费……倒有了公事公办的味道……”这几句写周口店愚昧无知,思想错误,贪图钱财,走上抢劫之路。
“他觉得有什么从心里涌上来了……他把那三十块钱塞给了山东人……”一段,写周口店受到了震动,想用实际行动帮助寻人的女人,体现他性格中同情弱者,善良的一面。
主人公周口店既有淳朴的善良,也有被生计所逼后的人性泯灭的贪婪欲望。幸运的是,他人性中的善最终战胜了恶,完成人性向善的转变。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 解读的能力。
注意题干中所说的“曾经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重点要以关键词“秋肃”“春温”作为切入点分析;理解为他的创作有秋日的肃杀之气,多以批判揭露坏现象为主,笔锋犀利;同时还以温暖的笔触反映现实,彰显人间春天的“温暖”。
从环境上看,故事的设定背景在饭店内外,饭店外是冬日冰冷的雨夜,饭店内氤氲着温暖的灯光、热气和气味,一冷一热的场景对比体现“秋肃”和“春温”的结合。
从情节上看,劫道变为了帮助,这一情节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结尾处以山东人提供炒鸡蛋和猪头肉这一细节戛然而止,展现人物人性的良善,体现出“秋肃”到“春温”的情节转变。
从人物上看,周口店由一开始的劫道到收集钱币帮助小婉,展现了主人公由恶向善的转变,体现出人物塑造上的“秋肃”和“春温”。
从主旨上看,小说人物多样,却是围绕面对生存问题的底层小人物这一群体展开,充分展现人性的复杂和最终向善的选择,在冬天的雨夜有“春温”,突出世间温情的一面。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青海省西宁”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