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8  2024-04-01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剑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剑桥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 试卷
分值: 150分 时间: 10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把相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 一) 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的大脑在很多时候是很顽固的,无关对错,就是单纯的顽固。我们通常将这种顽固称为“证实偏差”。简单来说,就是当你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某个预设立场或当你倾向于得到某个结果时,你就更容易在搜寻证据的途中不知不觉地偏离“公平”。我先入为主地认为你不错,那么你干什么都看起来不错;我看你着装得体、干净漂亮,那么你做起事来应该也是干净利落的:这些都是大脑骗人的方式。
寻找头脑中既有立场的正面证据似乎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技能,因为我们有强化自我意识的天性。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目的是测试“人在权威的震慑下,对于残忍的命令是会继续保持善良,还是会变得冷酷无情”。这位善良的心理学家认为人性是善良的,于是他设置了一个场景,随机挑选了一批实验对象,要求他们用电击的方式惩罚一名做错事的人。实验过后,他发现人们果然都很善良,多数人在面对权威的错误命令时不为所动。有个与他持有相反意见的朋友也设置了一个同样的场景,实验结果却大相径庭,多数人都冷酷无情,在权威的命令下不断电击那个做错事的人。为什么同一个实验会出现迥然相异的实验结果呢?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实验之前,他们已经预设了立场。心理学家在挑选实验对象时,虽然已经尽量做到随机,但他的潜意识还是会帮他挑选一些看起来更为善良的人,而他的朋友则会“随机”挑选一些看上去更喜欢恶作剧的人。最后,结果自然就按他们预设的方向走了。
大脑骗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去验证,比如双盲测试、对照实验等,我们在很多时候会完完全全被它欺骗。更神奇的是,对于被欺骗这件事,很可能我们永远都不会意识到,因为我们从心底里“乐意”被欺骗。比起真实的自我,我们更喜欢自我创造的那个。
看起来我们的潜意识只会让我们不断加强“自我”,那么全然清晰地记在脑子里的事情总该是靠谱的吧?那也未必。总有人怀念说小时候的食物更好吃,当你质疑的时候,他们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他们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的味道,现在那些粗鄙货色根本无法与之相比,甚至连水都不如小时候的甘甜。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在许多人的记忆深处,“小时候的东西”已然成了一个不可企及的标杆。虽然在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并没有能力记得清几十年前的味道,但由于标杆的象征性意义,我们会将最好的味道安在它身上,因为那个味道在当时令人印象深刻。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记住的并不是事实上拿来对比的客观味道,而是一种模糊的感觉,比如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顶级的、惊艳的,再比如终于能吃到了等。那些感觉是深刻且难忘的,至于成甜的比例、具体的口感,我们可能就不那么确定了,因为人的记忆很难将过于细节的东西保存太久。一个人想要记住更多的东西,肯定需要不断用模糊词去归类,用更少的词语锁住更多的内容,从而给记忆其他事物腾出更多的空间。


浏览完整试题每个人都有像上述这样或真或假的记忆,只是我们通常很少去怀疑它的真实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伦森在《社会性动物》中有如下的观点:记忆是一个重构的过程。记忆不像录音带或者录像机一样记录客观事实,它在生活中不停地被过滤和改造。
关于记忆很多时候是非真实的反应,研究记忆的专家洛夫斯特曾经做过一个经典且有趣的实验。他将被试者分为甲、乙两组,让他们分别收看一段多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影片,看完后问甲组:“汽车相撞时的速度大约是多少?”再问乙组:“汽车撞毁时的速度大约是多少?”注意,前者是“相撞”,后者是“撞毁”。结果,乙组的被试者估出来的速度明显快于甲组。一周后,洛夫斯特向这些被试者询问了一个影片中根本未出现的问题:“你看到撞碎的玻璃了吗?”两组都有人十分笃定地声称自己看到了,且乙组回答看到了的人数是甲组的两倍多。许多类似的实验都证明了,只要记忆已经过了一段时间,那么它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过去某个时点的三维影像。在大脑中呈现的是经过加工的信息。这里面可能掺杂了情感成分,也可能包含了某些片段杂质。
信息的索引是比记忆本身难得多的事情,如果不能简化抽象事物,我们完成记忆后很难再将其提取出来。如记一个没有规律的电话号码,你默背几次后也许能勉强完成,但如果不再重复记忆,可能一分钟后你就难以将号码复述出来了。若是你将其转化为某种规律进行记忆,相信第二天还能记得。记忆其他事物也是一样,为了给予索引提取以便利性,我们便会在潜意识里将记忆修修剪剪,去掉难以归类的部分,补上无关紧要的缺失,使之更便于我们日后调用,但此时的记忆显然不是客观事实的反映了。我们的生活在不断继续,各种片段和情感一直不停地在记忆库中游走和穿插,每更新一次,我们都将拥有新的记忆和新的故事。这没有什么神奇的,因为我们是自己记忆的剪辑师。
(摘编自蔡垒磊《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天生具有强化自我意识的能力,因此,有时会为了得到想要的结果而偏离事实真相。
B.“有个与他持有相反意见的朋友”中的“相反意见”指在权威的震慑下人会变得冷酷无情。
C.小时候吃过的东西也许并非真的美味可口,只是在当时特定环境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D.记忆会受个人情感和其他干扰信息的影响,我们记忆的信息并不都是事实的真实反映。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人的大脑在认知过程中因受到第一印象的干扰,必定会做出偏离真实的判断。
B.在完全相同的实验情境下,同一实验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可见人的思维方式会影响客观事实的走向。
C.为了给接收的新信息留出记忆空间,人们会不断整理大脑中的信息,因此难以记住过于细节的东西。
D.大脑记忆的信息是经过简化和加工的,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人们将很难从繁杂的记忆中提取信息。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奥苏贝尔认为遗忘是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用高级概念代替低级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简化认识,减轻记忆负担。
B.钟毅平在《公正世界信念对记忆偏差的影响》中说:“记忆并不是准确无误的,刻板印象、信念、期待等都有可能导致记忆偏差。”
C.《情感信息理论》认为,人们是根据自己的情绪做出快速判断,而不是整合判断任务的外部信息及自己的内部记忆和联想。
D.张中行先生谈回忆录《流年碎影》时说:“书写完后,我的女儿说有一处把她上中学写成了上小学,说明我也有记错的地方。”
(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自1900年开始流行的“战利品狩猎”运动起源于欧洲贵族,延伸到非洲的白人殖民者。他们认为猎取野兽的头颅或犄角的狩猎才是高级的,猎人的目的并不是获取猎物并出售,而是享受狩猎、追逐的乐趣,并将猎物作为纪念品,制作成标本永久保存。这种狩猎方式有趣的地方是,政府每年都会举行战利品大会,评价猎人猎得的欧洲狍或欧洲马鹿的雄伟鹿角,或是野猪的犬齿。光从统计数字看,每年为了至少猎得一只高壮的欧洲狍、一只雄伟欧洲马鹿或是肥壮的野猪,这些动物族群的总量每种约需增加100只。
这时森林也被迫参与到这种战利品狩猎之中。通常每平方千米的天然林,只有一只欧洲狍在其间跳跃,欧洲马鹿与野猪在老山毛榉林与老橡树林内更是少见。假如现在有位猎人只有2~3平方千米的承租狩猎区,依正常天然野生动物的族群密度,根本不可能有机会猎到任何动物,更不用谈获得联邦政府核准可以拿来挂在居家客厅墙上的狩猎战利品。所以猎人会用饲料喂养野生动物或特别保护雌性动物以增加野生猎物的数量。这项行动执行得相当成功:平均每平方千米约有30~50只欧洲狍漫步林中,其中还加上至少10~20只野猪,同时视不同区域还有10只欧洲马鹿加入。这样的族群密度是天然野生动物正常族群的50~100倍。而狼群与大山猫早在几百年前就被猎人赶尽杀绝,如今猎人还使用非法猎杀的手段阻止它们重返林区。这种形式的狩猎练习比较像畜牧饲养,猎人运进森林里的饲料量之高,与把动物饲养在牲厩里的饲料用量根本不相上下。但猎人对外却与反对声浪意见一致,一同抱怨野猪及它们对花园前庭与葡萄园的破坏。而官方的说法也把环境变迁、气候暖化造成的暖冬效应以及农业玉米种植过量当作是野生动物数量增加的原因。
人工喂食野生动物对森林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冬日将近尾声时,欧洲狍及其他的野生动物都感到异常饥饿。这种冬日饥饿的现象有科学研究可以解释,不过听起来有点自相矛盾:通常草食动物在严寒冬日都有冬眠的习性,有些动物的体温甚至下降到20度以下,若在这时期喂养它们,它们的体温会因消化食物上升,新陈代谢率也急剧升高。冬日喂食野生动物反而让它们变得更为饥饿。若要喂饱一只欧洲狍,它每天必须吃掉一公斤半的食物,而这些美食正好是阔叶树的叶苞。身形矮小的树木是它们容易啃食的目标,最肥美营养丰富的叶苞是在枝顶的顶芽,只要欧洲狍一口咬掉顶芽,这些小树也活不久了,因为只有顶芽负责生长。每平方千米的狩猎区内,若只有一只欧洲狍出没,对森林不会造成任何问题,但若是50只甚至更多欧洲狍在森林里生活,对森林将是一场大灾难。所有的树木幼叶都会被啃食得光秃秃,这就是德国境内阔叶树森林无法自然繁殖的原因。用筑篱圈围森林以防止饥饿的草食性动物啃食森林中的橡树或是山毛榉幼苗,就是昭告啃食树苗的野生动物数量增加,让阔叶树无法天然繁殖的悲惨事实。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以便维持林相,近100年来人们选择栽种愈来愈多的针叶树,因为它们如森林中的荨麻草与蓟草,并不合野生动物们的胃口。


展开余下试题几百万年来,草食动物从未危害过土生土长的树种。证明这点最明显的迹象就是德国本土树种没有演化出带有毒素、带刺,或是任何一种防御草食动物啃食的特征。相对的,如黑刺李、玫瑰或毛地黄等温带草原植物,为了保护自己与草食动物抗衡而发展出防御的能力。高密度的啃食敌军对树木适应能力来说,完全应接不暇——树木非常长寿,树木的世代差距非常大,这两个特点面对如此高速的环境变迁,只会让树木陷入大麻烦。虽然这期间法律已规定减少野生猎物的数量,同时野狼与大山猫也受到严格的保育,然而任何一个在田野间或是森林中狩猎的猎人根本没有认真遵守法条。国家机关的监管涣散并且毫无公信力,法律制裁宽松马虎,所以我们将希望放在未来,希望掠食性动物能够再度接管森林。对此,苏联有句中肯的谚语:“狼到哪儿,森林就长到哪儿!”
(摘编自彼得•渥雷本《树的秘密生命》)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起源于欧洲贵族和非洲白人殖民者的“战利品狩猎”活动追求享受狩猎、追逐的乐趣,并不追求获取和出售猎物。
B.猎人以畜牧饲养的方式增加野生动物数量来寻求狩猎成功的机会,却苦于野猪毁坏自己的花园、葡萄园。
C.冬天被喂食的野生欧洲狍会因更加饥饿而啃食橡树、山毛榉等阔叶树的叶苞,顶芽被咬掉的树木活不长。
D.如果德国本土树种演化出带有毒素、带刺或是任何一种防御草食动物啃食的特征,就不会受到草食动物的危害。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掠食性动物接管森林有利于阔叶树自然繁殖,改变近百年来人工栽种越来越多针叶树的状态。
B.第四段中“毫无公信力”与第二自然段末尾“官方的说法”相呼应,说明政府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认知不足、力度不够。
C.作者在第二、三两段介绍森林被人为裹挟损害时都用了列数字的方法,这使本文内容更准确、更科学、更具说服力。
D.文中划线句子里的破折号起到了转换话题的作用,使文章从探讨树木的防御能力转到介绍树木的特点。
6.“战利品狩猎活动”对于森林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这给我们保护森林带来哪些启发?请结合材料分析。(6分)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因为月色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我没有小乔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上,只有两个人睁着眼睛,而其他人都在沉睡。那用眼睛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了。
因为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那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多少人的血淤积在刀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起厚厚的锈来。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
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得飘扬起来。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
“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喂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重复了一遍刚才说过的话,然后慢慢转身,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一个存活了无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子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泪水打湿。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
文本二:
2020年12月,第五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颁奖典礼在温州举行。迟子建获“杰出短篇小说作家奖”。评委会认为:迟子建的短篇小说,始终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与突出的个人风格。自然景观与社会景象的相勾连,生物灵性与各色人性的相贯通,使得她的小说,地气与元气相得益彰,灵气与生气融为一体,从而使小角度的故事总是蕴含着深邃与丰沛;小人物的悲欢总是携带着希冀与温暖。以地域文化为基点,以底层生存为焦点,努力营造短篇小说的诗意美学,使迟子建具有了清晰俊朗的辨识度,更使她具有了卓尔不群的重要性。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澎湃新闻》)
7.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理解与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前后“我颤抖不已”和“我打着哆嗦”这两处动作描写,表明了“我”对周瑜的倾心和不舍。
B.文中的“我”认为真正的英雄并非在战场、在血腥的搏杀里,脱下铠甲的和平守卫者更是大英雄。
C.第二段中环境描写突出了梦境的安静、荒凉、开阔等特点,渲染了战前紧张激烈的氛围,为周瑜出场做铺垫。
D.小说采用梦境方式,讲述了“我”穿越历史时空,与历史人物进行了倾心的交谈,表达了珍爱和平这一主题。
8.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周瑜的形象。(6分)


9.文本二中说迟子建的短篇小说“努力营造短篇小说的诗意美学”,《与周瑜相遇》中哪些方面体现了这种“诗意美学”?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4 分)
( 一)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 4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材料一:
昔者秦缪公乘马而车为败,右服①失而野人取之。缪公自往求之,见野人方将食之于岐山之阳。缪公叹曰:“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余恐其伤女也!”于是遍饮而去。处一年,为韩原之战。晋人已环缪公之车矣,晋梁由靡已扣缪公之左骖矣,晋惠公之右路石奋杸②而击缪公之甲,中之者已六札矣。野人之尝食马肉于岐山之阳者三百有余人,毕力为缪公疾斗于车下,遂大克晋,反获惠公以归。此《诗》之所谓曰“君君子则正,以行其德;君贱人则宽,以尽其力”者也。人主其胡可以无务行德爱人乎?行德爱人,则民亲其上;民亲其上,则皆乐为其君死矣。
(《吕氏春秋•仲秋纪第八•爱士》)
材料二:
齐有北郭骚者,结果罔③,捆蒲苇,织葩屦④,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愿乞所以养母。”晏子之仆谓晏子曰:“此齐国之贤者也,其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于利不苟取,于害不苟免。今乞所以养母,是说夫子之义也,必与之。”晏子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辞金而受粟。
有间晏子见疑于齐君出奔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北郭骚沐浴而出,见晏子曰:“夫子将焉适?”晏子曰:“见疑将出奔。”北郭子曰:“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晏子行。
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焉。吾闻之曰:‘养及亲者,身伉⑤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而从,造于君庭,求复者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去则齐国必侵矣。必见国之侵也,不若先死。请以头托白晏子也。”因谓其友曰:“盛吾头于笥中,奉以托。”退而自刎也。其友谓观者曰:“北郭子为国故死,吾将为北郭子死也。”又退而自刎。
齐君闻之,大骇,乘驲⑥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骚之以死自己也,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季冬纪第十二•士节》)
【注】①服:古代一车驾四马,居中的两匹称“服”,两边的称“sy(cān)”。②投(shū):同“殳”,古代兵器,竹制,一端有棱。③罘(fú):捕兽的网。罔:同“网”。④葩屡(fèi jù):麻鞋。⑤伉(kàng):当,承担。⑥驲(rì):古代驿站专用的车。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有间A晏子B见疑C于齐D君E出F奔G过北H郭骚之门而辞。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行德爱人”的“爱”与《过秦论》中的“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爱”意思不相同。
B.“见疑将出奔”的“见”与《屈原列传》中的“信而见疑”的“见”意思不相同。
C.“尝乞所以养母焉”的“所以”与《伶官传序》中的“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所以”意思不相同。
D.“请而反之”的“反”的用法与《屈原列传》中的“人穷则反本”的“反”用法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穆公的马被山野农夫吃掉,他不但没有责怪,还给了他们酒喝,显示出秦穆公对百姓有仁爱之心。后来在秦穆公遭受危难之际正是这一群山野农夫救了他。
B.北郭骚生活贫困,不足以奉养母亲,他上门求助晏子。晏子听从了仆人的建议,赠与北郭骚粮食与金钱,但北郭骚只取了粮食,谢绝了金钱,表现了他不贪图钱财的美德。
C.当晏子受到猜忌要逃往国外时,北郭骚跟晏子说“奉养过自己父母的人,自己要承担他的危难”,于是,他就挺身而出,决心以死为晏子洗清冤诬。
D.这两则材料都有受恩、报恩之意,前者是山野农夫受秦穆公之恩,后者是北郭骚受晏子之恩。但两则材料的侧重点不一样,前者重在讲施恩者,后者重在讲报恩者。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缪公叹曰:“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余恐其伤女也!”于是遍饮而去。(5分)


(2)其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于利不苟取,于害不苟免。(5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初寒病中有感
陆游
楚水枫林霜露新,白头一叟正吟呻。
牛衣未起王章疾①,马磨何伤许靖贫②。
治道本来存简册,神州谁与静烟尘?
新亭对泣犹稀见③,况觅夷吾④一辈人!
【注】①王章,汉代人,刚直敢言,初为诸生学长安,疾病,无被,卧牛衣中。后用作为官刚直的典实。②许靖,东汉人,曾一度陷入贫困,要靠赶马拉磨,亲自劳作来过生活。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后用来指对沦陷国土的怀恋。④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字夷吾,助齐桓公成就霸业。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的题目,点出了诗歌创作的季节、背景和诗歌的主要内容。
B.“楚水枫林”化用自王吕龄的“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两句。
C.首联刻画了一位于楚水枫林间,冒着严霜,浅唱低吟的白发诗人的形象。
D.颈联直接表现了诗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内蒙古呼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