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后世的地域黑,则掺杂了更多的内心动机,大多是通过贬低对方来抬高自己。南北朝时代处于竞争中的北朝与南朝就是这种地域黑的代表,为了彰显自身政权的合法性,它们都自视为正统,而对对方大加贬低,北朝将南朝蔑称为“岛夷”,而南朝则将北朝贬斥为“索虏”,双方抓住一切机会制造南北地域对立去黑对方。甚至在两国交聘的正式外交场合,也要想方设法黑一把对方,让对方的使臣难堪。南北朝时代最出名的地域黑,则出自《洛阳伽蓝记》中记载的一场对话。南北朝唇枪舌剑的地域黑,更暗藏一种政权合法性竞争的争斗,尽管南北朝连同说出这番南北地域黑妙语的刻薄之口,一并被扫进了历史尘埃当中,但是那种南北对立互黑的思维,却犹如一颗毒种,只要给予环境,加以刻意灌溉,就会滋长起来,为地域黑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机的繁茂枝叶。清代雍正帝对南方的地域黑,则是刻意为之。雍正帝固然用地域黑当作敲打南方的武器,但这种看似义正辞严的地域黑背后,真正敲打的,却是他那一颗不安自卑的内心,雍正帝深知,比起南方所谓的风俗浇薄,自己犯下的种种罪行才是黑暗得不可告人。因此,他要用所谓的义愤来掩饰内心的羞愧。这也就是所谓的移羞作怒。 地域黑擅长的是通过以偏概全的手段来制造焦点,转移注意。但“偏”的存在,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当某种群体现象出现时,偏就更容易被当作全,而被“地域黑”加以炒作。偷盗行为确实发生了,这是一个事实,但如果我们仅仅纠结于偷盗这一现象,用来大做文章,编造出各式各样地域黑的段子,除了博人一笑,造成刻板偏见,别无他用。就像考察地域黑的历史渊源一样,真正需要追究的,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所谓的地域黑并不好笑,以何种方式去看待对方,其实正是自己内心的造相。 (摘编自李夏恩《南阳迷笛音乐节余波:“地域黑”背后的问题并不好笑》)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实中,南阳迷笛音乐节的偷盗事件引发了全网针对河南的地域黑;历史上,地域黑最早的受害者也是古代商丘所处的宋国。 B.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笔下的宋国人在寓言中往往以愚蠢、固执等负面形象出现。除此以外,郑国人也成为了愚人的代表。 C. 孔子的祖先、墨子、庄子、子产是宋郑两国有代表性的君子贤才,只因为他们人数太少,不能够扭转大家对两国人愚笨的认知。 D. 宋国因为是殷商遗民,后来又被齐、楚、魏三国瓜分覆灭,成为嘲讽的头号对象。而韩非寓言多嘲讽郑国人也因郑被韩所灭。 2. 根据材料中横线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地域黑尽管制造针对地域的偏见,但对每个地域,只要抓住机会,它都会黑得‘一视同仁’”运用拟人手法和成语的褒义贬用,表明地域黑并非针对某地,而是无差别抹黑。 B. “‘郑人买履’和‘买椟还珠’这两则脍炙人口的寓言,将郑人愚蠢固执的形象深深钉在地域黑的历史柱头上”,借助耻辱柱化虚为实,写出寓言塑造郑人愚蠢形象的威力。 C. “北朝将南朝蔑称为‘岛夷’,而南朝则将北朝贬斥为‘索虏’”“南北朝时代最出名的地域黑,则出自《洛阳伽蓝记》记载的一场对话”,前者是引用论证,后者是举例论证。 D. “南北对立互黑的思维,却犹如一颗毒种,只要给予环境,加以刻意灌溉,就会滋长起来,为地域黑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机的繁茂枝叶”,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对立互黑思维的危害。 3. 根据材料内容推断,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地域黑”的一项是( ) A. 中山国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南楚好辞,巧说少信。(司马迁《史记》) B. 亚裔面孔的形容词:数学高分、热爱学习、不爱社交、严肃刻板。(媒体报道) C. 他住的那间公寓房间现在租给一个爱尔兰人,具有爱尔兰人的不负责、爱尔兰人的急智、还有爱尔兰人的穷。(钱锺书《围城》) D. 在法国,只有巴黎和遥远的外省,因为巴黎还没来得及将它们吞噬。(孟德斯鸠) 4. 请根据文章内容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每条不超过6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