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崔美子《元杂剧大团圆结构模式的成因》) 材料二: 在中国古典戏剧文学中,不少剧本就其戏剧冲突来说是悲剧性的,但悲剧冲突的结果却常常被加上一条“光明的尾巴”。包括王国维、鲁迅、胡适、朱光潜在内的许多学者都对这种“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的大团圆结局持批判态度。 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审视这一中国古典叙事观念,它也同样具备存在的合理性:它的存在并未消解作为悲剧要素的矛盾冲突,而是一种体现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悲剧形式。从悲剧创作实践来看,悲剧的确往往以不幸的结局收场,但这只是悲剧的现象而已,对悲剧本质的界定不应当只以现象为依据。同样,大团圆的结局也只是现象,对中国古典戏剧中是否存在悲剧的论断必须以悲剧的实质为依据。 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定义是经典性的:“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模仿……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导。”悲剧作品存在于读者的体验之中,这种体验包括怜悯、恐惧、绝望等。窦娥的悲惨遭遇引起读者的悲悯,窦天章出卖女儿、张驴儿父子对窦娥的欺侮、太守的昏庸腐败这些情节在使读者感到愤怒的同时,也观照出他们内心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无奈。这种感情不会因窦娥冤屈昭雪的结局而被颠覆,在一时的欣慰过后读者陷入更为深刻的悲剧体验之中。 中国传统悲剧追求的是一种“哀而不伤”的审美境界。这也符合中国传统的“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西方悲剧表现的人的苦难、命运的盲目等,是中国人所不能容忍的。 直至近代,我国学者从西方引进悲剧理论,我们才重视起对悲剧的理论性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古典戏剧的大团圆结局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但是透过大团圆结局的表象,可以得出,这些戏剧,如《窦娥冤》《赵氏孤儿》《汉宫秋》等都是经典的古典悲剧作品。 (摘编自曹薇等《以〈窦娥冤〉为例浅析“大团圆”结局在中国古典悲剧中的合理性存在》)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杂剧大团圆结构背后既有积极方面,如体现的乐观精神、对正义力量必胜的信念,也有消极因素,如反映出封建文人对现实的逃避。 B. 崔莺莺与张生、李千金与裴少俊的结合,打破了传统思想束缚,表现出反封建反礼教的一面,这在程朱理学盛行的宋代几乎不会出现。 C. 给戏剧加上一条“光明的尾巴”,成为中国古代戏剧创作者常用的创作方式,这样做虽有合理性,但也使戏剧的悲剧性被消解。 D. 中国古典戏剧具有的大团圆式结局引发极大的争议,这是伴随着近代以来西方悲剧理论的引入和对悲剧理论性研究的重视而出现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杂剧善恶有报的结局与西方莎士比亚式的戏剧的结尾并不同,但这不会影响到元杂剧艺术审美效果的表达。 B. 元朝统一后,工商业的发展使一些城市呈现空前的繁荣,《马可•波罗行纪》中的记载是元大都作为全国经济中心最有力的明证。 C. 王国维、鲁迅、朱光潜等学者对我国古典戏剧冲突结尾加上“光明的尾巴”的做法持批判的态度,但这种艺术形式也有其合理性。 D. 读者在阅读、欣赏戏剧《窦娥冤》的过程中,会深刻体验到怜悯、失望、无奈等情感,材料二认为,这些情感体验是悲剧性的重要表现。 3. 下列选项,不能用作论据论证中国古代戏剧大团圆结构的一项是( ) A. 戏剧《长生殿》里李隆基被迫于马嵬坡赐死杨贵妃,却又在月宫与杨贵妃相会,奉天帝旨意永结夫妇。 B. 《桃花扇》中,侯方域和李香君经历了磨难后在南京栖霞山重逢,但一位道士的斥责让他们如梦初醒,最终一南一北修真学道去了。 C. 王国维指出:“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此亦吾国戏曲、小说之特质也。” D. 戏剧《牡丹亭》中杜丽娘被封建礼教禁锢,死后变成鬼,得到冥王开恩,准其生还,最终得以与柳梦梅团圆。 4. 材料画线句中“哀而不伤”有什么含义?请结合《窦娥冤》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5. 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元杂剧中大团圆结构模式形成 原因。 【答案】1. C 2. B 3. B 4. ①“哀而不伤”指有悲哀但不过度。用于戏剧等艺术作品中常形容表现出的伤感情调是适度的、有节制的,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 ②《窦娥冤》中主人公遭受苦难、冤屈,最终坏人受到惩罚,冤情得以昭雪,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观者内心的痛苦、绝望等强烈的情感,使整部戏剧具有一种伤感而又有所克制的审美境界。 5. ①受传统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共同作用和影响,元杂剧大团圆结构符合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要求。 ②元杂剧一本四折的结构,在创作上为大团圆结尾做出了规定和要求。 ③元朝空前融合的历史文化、统治者开明的文化政策、意识形态的宽松是大团圆结构出现的重要社会政治基础。 ④城市繁荣、经济活跃以及戏剧的娱乐要求等是大团圆结构出现的现实基础。 【解析】 【整体分析】这两则材料探讨了中国古典戏剧中大团圆结局的成因及其合理性。材料一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角度分析了元杂剧大团圆结构的形成原因,指出其既反映了乐观精神和对正义的信念,也暴露了封建文人的现实逃避。材料二则从审美角度论证了大团圆结局的合理性,认为其并未消解悲剧的本质,而是符合中国传统的“中和之美”。两则材料共同揭示了大团圆结局在中国古典戏剧中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但也使戏剧的悲剧性被消解”错误。原文“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审视这一中国古典叙事观……审美特征的悲剧形式”可知,虽然中国古典戏剧的大团圆结局常被批判,但它并未消解悲剧的矛盾冲突,反而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悲剧形式。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B.“是元大都作为全国经济中心最有力的明证”错误。原文“《马可•波罗行纪》对元大都的繁华留下了充满羡慕的描绘”可知,这本书但并未明确指出这是元大都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最有力明证。
展开余下试题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B.《桃花扇》中侯方域和李香君最终没有团圆,而是分别修道,因此不能作为论据论证中国古代戏剧的大团圆结构。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能力。 ①材料二主要从审美角度论证了大团圆结局的合理性,认为其并未消解悲剧的本质,而是符合中国传统的“中和之美”,因而“哀而不伤”是因为这种大团圆式的结局,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伤感的情调得到缓解。 ②《窦娥冤》讲述了窦娥被张驴儿冤枉,最后在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绫,六月飘雪,大旱三年以证明其冤屈的故事,最终其父窦天章为其平反冤案。这种以悲剧形式的大团圆结局,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观众内心的悲伤得到缓解,体现了“哀而不伤”的审美境界。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宗教思想。原文“在中国封建社会,儒、道、释三教并存,最终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宗法’思想”,而“‘和’的思想在元杂剧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可知,元杂剧大团圆结构受当时思想的影响。 ②戏剧体例。原文“元杂剧的体例决定元杂剧在第四折必须给观众一个满意的交代,在高潮结束后戛然而止,对于戏剧来说是不完整的”可知,大团圆结构受到元杂剧自身体例的影响,在结局上“圆”对于观众而言才是圆满的。 ③政治环境。原文“元代的统一出现了各族人民间空前的融合……的‘大团圆’结构模式成为可能”可知,当时元朝的政治环境成为元杂剧大团圆结构的重要政治基础。 ④经济发展。“工商业的发展使一些城市呈现空前的繁荣”“此外,北方中原地区的……但作为戏剧不能忽略它娱乐的本质”可知,当时元朝经济繁荣、活跃,为元杂剧大团圆结构提供了基础。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变形记(节选) [奥地利]卡夫卡 “亲爱的爸爸妈妈,”妹妹说话了,一面用手在桌子上拍了拍,算是引子,“事情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你们也许不明白,我可明白。对这个怪物,我没法开口叫他哥哥,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一定得把他弄走。我们照顾过他,对他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我想谁也不能责怪我们有半分不是了。” “她说得对极了。”格里高尔的父亲自言自语地说。母亲仍旧因为喘不过气来憋得难受,这时候又一手捂着嘴干咳起来,眼睛里露出疯狂的神色。 妹妹奔到母亲跟前,抱住了她的头。父亲的头脑似乎因为格蕾特的话而茫然不知所从了,他直挺挺地坐着,手指抚弄着他那顶放在房客吃过饭还未撤下去的盆碟之间的制帽,还不时看看格里高尔一动不动的身影。 “我们一定要把他弄走,”妹妹又一次明确地对父亲说,因为母亲正咳得厉害,根本连一个字也听不见,“他会把你们拖垮的,我知道准会这样。咱们三个人都已经拼了命工作,再也受不了家里这样的折磨了。至少我是再也无法忍受了。”说到这里她痛哭起来,眼泪都落在母亲脸上,于是她又机械地替母亲把泪水擦干。 “我的孩子,”老人同情地说,心里显然非常明白,“不过我们该怎么办呢?” 格里高尔的妹妹只是耸耸肩膀,表示虽然她刚才很有自信心,可是哭过一场以后,又觉得无可奈何了。 “如果他能懂得我们的意思……”父亲半带疑问地说。还在哭泣的格蕾特猛烈地挥了一下手,表示这是不可思议的。 “如果他能懂得我们的意思,”老人重复说,一面闭上眼睛,考虑女儿的反面意见,“我们倒也许可以和他谈妥。不过事实上——” “他一定得走,”格里高尔的妹妹喊道,“这是唯一的办法,父亲。你们一定要抛开这个念头,认为这就是格里高尔。我们好久以来都这样相信,这就是我们一切不幸的根源。这怎么会是格里高尔呢?如果这是格里高尔,他早就会明白人是不能跟这样的动物一起生活的,他就会自动地走开。这样,我虽然没有了哥哥,可是我们就能生活下去,并且会尊敬地纪念着他。可现在呢,这个东西把我们害得好苦,赶走我们的房客,显然想独霸所有的房间,让我们都睡到沟壑里去。瞧呀,父亲,”她立刻又尖声叫起来,“他又来了!” 可是格里高尔根本没有想吓唬任何人,更不要说自己的妹妹了。他只不过是开始转身,好爬回自己的房间去,不过他的动作瞧着一定很可怕,因为在身体不灵活的情况下,他只有昂起头来一次又一次地支着地板,才能完成困难的向后转的动作。 也许我现在又有气力转过身去了吧,格里高尔想,又开始使劲起来。他不得不时时停下来喘口气。谁也没有催他,他们完全听任他自己活动。一等他调转了身子,他马上就径直爬回去。房间和他之间的距离使他惊讶不已,他不明白自己身体这么衰弱,刚才是怎么不知不觉就爬过来的。他一心一意地拼命快爬,几乎没有注意家里人连一句话或是一下喊声都没有发出,以免妨碍他的前进。只是在爬到门口时他才扭过头来,也没有完全扭过来,因为他颈部的肌肉越来越发僵了,可是也足以看到谁也没有动,只有妹妹站了起来。他最后的一瞥是落在母亲身上的,她已经完全睡着了。 还不等他完全进入房间,门就给仓促地关上,闩了起来,还上了锁。后面突如其来的响声使他大吃一惊,身子下面那些细小的腿都吓得发软了。这么急急忙忙的是他的妹妹。她早已站起身来等着,而且还轻快地往前跳了几步,格里高尔甚至都没有听见她走近的声音,她拧了拧钥匙把门锁上以后就对父母亲喊道:“总算锁上了!” “现在又该怎么办呢?”格里高尔自言自语地说,向周围的黑暗扫了一眼。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已经完全不能动弹了。这并没有使他吃惊,相反,他依靠这些又细又弱的腿爬了这么多路,这倒真是不可思议。其他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了。的确,他整个身子都觉得酸疼,不过也好像正在减轻,以后一定会完全不疼的。他背上的烂苹果和周围发炎的地方都蒙上了柔软的尘土,早就不太难过了。他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强烈呢,只要这件事真能办得到。他陷在这样空虚而安谧的沉思中,一直到钟楼上打响了半夜三点。从窗外的世界透进来的第一道光线又一次地唤醒了他的知觉。接着他的头无力地颓然垂下,他的鼻孔里也呼出了最后一丝摇曳不定的气息。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妹妹称呼格里高尔为“怪物”,这一称呼反映了她对变形的格里高尔的嫌弃和难以接受的态度。 B. 格里高尔的妹妹提出要将格里高尔弄走,父亲表现出了茫然和不知所措,显示了他对家庭困境的无力感。 C. 格里高尔的母亲在听到女儿的提议后,情绪激动且不住地咳嗽,最后明确表达了不愿送走格里高尔的意见。 D. 格里高尔在被家人锁进房间后完全不能动弹,“以后一定会完全不疼的”等预示着他即将死亡。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对格里高尔妹妹的语言、动作描写逼真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她对格里高尔无比厌恶的心理及其态度变化的原因。 B. “他最后的一瞥是落在母亲身上的,她已经完全睡着了”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格里高尔对亲情的渴望及内心的失望。 C. 选文通篇以格里高尔的视角进行叙述,通过格里高尔变形后的所见所闻所感,透视了家人生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观的变化。 D. 《变形记》和《促织》都用了荒诞、变形的手法,将人变成了虫,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在强大的社会现实面前人的渺小。 8. 请结合文本与教材必修下《变形记(节选)》,分析围绕格里高尔的变形形成了哪些对比。
展开余下试题9. 《变形记》把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无法解释的事件安置在最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环境中,让荒谬悖理与合情入理、虚幻与现实这两类对立的因素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展现出一幅神秘的、魔幻的、梦魇般的非现实的、好像又在现实中处处可以见到的画图。请结合文本节选部分简要分析。 【答案】6. C 7. C 8. ①家人态度的对比。变形前,格里高尔是家庭的支柱,家人对他充满了期待和依赖;变形后,他成了家庭的负担,家人对他表现出了排斥。②格里高尔和家人的对比。格里高尔担心公司会解雇他,这种为家庭考虑的行为与他父母的自私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③格里高尔自己内心的前后变化。刚变形时努力想要重新进入 “人类的圈子”和后来想要消灭自己形成对比。 9. ①文本中,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无法解释的事件,这本身就是荒谬悖理的、虚幻的。②文本中所写格里高尔一家人的关系及生活环境,这些都是合情合理的,现实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的。③虚幻与现实的结合,突出了格里高尔的悲剧命运,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冷漠和异化,以及人性的复杂。 【解析】 【整体分析】《变形记》通过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家庭生活,揭示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变化。妹妹从最初的关心到最终的厌恶,父亲的茫然无措,母亲的无力反抗,反映了家庭成员在面对困境时的自私与冷漠。卡夫卡用荒诞的变形手法,将格里高尔的悲剧命运与家庭的冷酷现实结合,展现了人在社会压力下的孤独与无助,揭示了人性深处的脆弱与残酷。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内容的能力。 C.“最后明确表达了不愿送走格里高尔的意见”错误,母亲最后也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 C.“选文通篇以格里高尔的视角进行叙述”错。小说的前半部分是全知视角。且选文部分看不出 “家人生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观的变化”。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家人态度的对比。变形前,格里高尔努力工作,为了父母,工作谨小慎微,还想着攒够钱还清父母的债,家人对他也充满了期待和依赖;变形后,妹妹对他厌弃不满,母亲心存恐惧,父亲对他粗暴残忍,冷血无情。 格里高尔和家人的对比。变形后的格里高尔还能清醒地想到起床,赶车上班去。他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还想着给妹妹实现“美梦”。他想着,父亲老了,母亲生病,妹妹还只有17岁。他一听到家人出去做工挣钱,就“羞赧和伤心得浑身燥热”。这种为家庭考虑的行为与他父母的自私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格里高尔自己内心的前后变化。刚变形时,格里高尔想着“七点一刻前我无论如何非得离开床不可。到那时一定会有人从公司里来找我,因为不到七点公司就开门了”,他努力想要重新进入 “人类的圈子”,但是在遭到家人的厌弃后,最终他在绝望而又平和的心境中死去。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首先分析荒谬悖理(虚幻)和合情入理(现实)的体现,然后分析二者结合这种写法的作用。 虚幻:格里高尔清早一起来就变成一只甲虫,很难想像还有比这更虚幻的怪事了。在现实生活中当然是不可能有的,这个情节是荒谬悖理的、虚幻的。 现实:格里高尔的突变,引起了家里人对他的强烈反应。当家中有一个无法动弹,完全无能为力,丧失了人的一切自主性的“虫”时,无论是家人还是同事,都是不能接收到。这些都是合情合理的,现实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的。 虚幻与现实的结合: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人被异化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不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容纳不了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象征人的异化,人性异化,人际关系异化。小说正是通过表现人的异化来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冷漠和异化,以及人性的复杂。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材料二: 光以荷眷之久,诚不忍视天下之议论汹汹是敢献尽言于左右意谓纵未弃绝其取诟辱必矣。不谓介甫乃赐之诲笔,存慰温厚,虽未肯信用其言,亦不辱而绝之,足见君子宽大之德,过人远甚也。光虽未尽晓孟子,至于义利之说,殊为明白,介甫或更有他解,亦恐似用心太过也。《传》曰:“作法于凉,其弊犹贪;作法于贪,弊将若何?”今四方丰稔,县官复散钱与之,安有父子不相见、兄弟离散之事?光所言者,乃在数年之后,常平法既坏,内藏库又空,百姓家家于常赋之外,更增息钱、役钱。又言利者见前人以聚敛得好官,后来者必竞生新意,以朘民之膏泽。日甚一日,民产既竭,小值水旱,则光所言者,介甫且亲见之,知其不为过论也。当是之时,愿毋罪岁而已。感发而言,重有喋喋,负罪益深。 (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第二书》)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诚不忍A视天下之议论B汹汹C是敢献D尽言E于左右F意谓纵未弃绝G其取诟H辱必矣。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的“弊”与材料二中的“弊”意思相同,均为“弊病,弊端”。 B. 材料一中的“胥”与《促织》“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中的“胥”意思不同。 C. 材料一中的“膏泽”和材料二中的“膏泽”意思和用法相同。 D. 材料二中的“毋”与《鸿门宴》“距关,毋内诸侯”中的“毋”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光曾写信给王安石,指责其“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王安石回信一一驳斥 B. 王安石表示怨诽早在意料之中,并对“怨诽”的来历作了分析:“人习于苟且”“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C. 司马光虽然对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存在不同意见,但回信给对方时用语委婉,认为王安石心胸宽广,对他的人品非常敬重。 D. 司马光从义利观的角度对王安石变法内容进行了批评,认为新法不利于百姓,若遇到水旱灾难,百姓财产就会枯竭,新法的弊病就会显现。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2)今四方丰稔,县官复散钱与之,安有父子不相见、兄弟离散之事? 14. 材料二中,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的弊端有哪些? 【答案】10. CFG 11. C 12. A 13. (1)盘庚不会因为怨恨的人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