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邓小平注重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提出问题。他反复强调要“研究新情况”,就是要求全党分析历史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关于国际形势,邓小平指出,要随时关注并注意研究,“我们对外政策都是根据我们对国际问题总的看法和总的分析得出来的”。同样,对于国内问题,邓小平也十分注意根据新的条件提出新问题:“我们现在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有好多条件,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没有,现在有了。中央如果不根据现在的条件思考问题、下决心,很多问题就提不出来、解决不了。”他尖锐地指出:“我们的脑子里还都是些老东西,不会研究现在的问题,不从现在的实际出发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天天讲四个现代化,讲来讲去都是空的。” 邓小平注重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邓小平经常强调:“有好多问题不能用老办法去解决。能否找个新办法?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比如,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邓小平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邓小平倡导和运用的新办法集中到一点就是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在南方谈话前后多次强调,“根本的一条是改革开放不能丢,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抓住时机上台阶”“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摘编自温勇《邓小平的问题意识》)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可以带动其他的地区、企业和人向先富裕起来的学习,从而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 B. 改革会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有反对的声音,对此要在思想上重视,教育党员和群众以大局为重,相信群众,这样可以解决问题。 C. 材料二作者认为,如果思想有“禁区”,就会思想僵化,不敢根据自己的条件考虑问题;冲破思想“禁区”的主要方法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 D. “一国两制”的构想以及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实行改革开放都是邓小平倡导和运用的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具体例子。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定会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一定会遇到许多障碍,但我们有信心做到在经济发展中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B. 全国胜利前夕全党范围内进行的重新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国家很快恢复了经济,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C. 在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背景之下,邓小平在全党范围内提出了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倡议。 D. 邓小平注意研究新条件和新变化,根据新条件提出新问题,思考和解决新问题;与国际形势问题相比,他更加重视国内问题。 3.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邓小平的问题意识的一项是( ) A. 邓小平指出,“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关键还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政治问题,是思想问题,也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问题”。 B. 1977年,邓小平在恢复领导职务后,首先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然后解决政治路线问题,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再着手解决组织路线问题。 C. 邓小平说:“当然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 D.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理论的每一个思想观点都同当时中国的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都是从“问题”中产生出来的。 4. 材料一中多次出现“应当”“必须”,请简析其作用。 5. 请结合材料二和下面的信息内容,谈谈你对中央所采取的具体对策的理解。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不少地区和部门面对这一新生事物感到困惑和犹豫。有的省份和地区对这一政策持观望态度,甚至表现出一定的抵触情绪。面对这种情况,中央并没有采取强硬措施强行推进,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温和、更为有效的策略——“允许看”,一方面开会研讨,一方面采取了用事实教育干部群众的做法,让这一影响深远的改革得以全面铺开。 【答案】1. C 2. D 3. C 4. ①“应当”通常表示一种原则性的规定或一般性的要求。如“应当承认学得不好”中“应当”明确指出以前没有把学习搞好。“必须”属于义务性的规范,它规定的是一种责任,意味着某种行为或条件是强制性的。如“所以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中“必须”表明了全党没有例外和特殊,必须一律执行“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的规定。 ②作为指导性讲话,使用“应当”“必须”等态度旗帜鲜明的词语,有助于听众把握观点态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5. ①“没有采取强硬措施强行推进,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温和、更为有效的策略——‘允许看’”做法体现了解放思想,注意新的时代条件,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面对有的地方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观望态度,不设“禁区”,而是“允许看”。 ②“采取了用事实教育干部群众的做法,让这一影响深远的改革得以全面铺开”体现了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任何重大的改革举措都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证明其正确性,中央的做法既尊重了人们的认识过程,又为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了改革开放的破浪前行。 【解析】 【导语】两篇文章都深入剖析了邓小平的思想理念与政策实践。材料一主要讨论邓小平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经济政策和应对新问题的策略,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以及在复杂改革过程中要团结一致、实事求是。材料二则进一步探讨了邓小平的思维方式,尤其是解放思想、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突出了他的务实和辩证思考。两篇文章共同呈现了邓小平作为实用主义与创新精神结合的典范,以及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影响深远的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