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气候变化对湿地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全球变暖主要通过水源补给方式和水文过程影响湿地的分布和生态功能。同时,气候变化通过对大气降水和陆面蒸散等环节的影响,间接影响湿地水位、面积等水文特征;区域性降雨和径流的变化会影响湿地蓄水量的季节性变化。 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给滨海湿地带来极大冲击和变化,许多滩地、红树林和沼泽在海浪的不断水淹和冲蚀中逐渐消失。被誉为“海岸卫士”的红树林,是抵御台风的天然屏障,可以有效吸收海浪的冲击力,降低海浪、风暴潮和海啸的强度,减轻极端天气对海岸带的破坏。但根据预测,到21世纪80年代,仅海平面上升就将使全球22%的盐沼和红树林丧失。许多红树林和盐沼植物群落是水鸟和湿地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这些生物的生存也将同样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湿地既是水源,又可滞洪、净化水源和空气,同时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资源,被冠以“绿色水库”“生物贮水库”“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等多种称呼。 湿地退化将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或丧失。因围垦、泥沙淤积和开垦,湿地、沼泽的草根层和泥炭层蓄水、防洪能力下降,水资源紧缺和洪涝等问题加剧。 湿地水质被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许多河段和湖泊丧失使用功能,影响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 湿地植被的破坏还将导致土壤侵蚀加剧,土地肥力、生产力下降,湿地生物多样性也会受到影响。 湿地的破坏和退化,与二氧化碳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泥炭地。据计算,泥炭地占地球表面积的3%,却储存着地球30%的碳,是全球森林总碳储量的两倍。当泥炭地沼泽森林和土壤被抽干、焚烧、开采和过度放牧,贮藏的碳就会被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加剧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进程。 (摘编自中国气象数据《进退之间,湿地退化会带来什么?》)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鸟类不仅能够影响迁徙途中相关联的当地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也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B. 鸟类选择生活环境的能力出色,被视为对栖息地质量和变化非常敏感的指示生物,事实上保护鸟类栖息地就是保护鸟类。 C. 沿海湿地曾在20年间净损失达4000平方公里,是人类对河流集水区的影响、海岸带的广泛开发与湿地转为农业用地的结果。 D. 许多红树林和盐沼植物群落消失导致水鸟和湿地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威胁,这与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有关。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则材料都论述了湿地退化的现实及其严重危害,都提出了如何应对此现象的具体措施。 B. 两则材料都运用了多种类型的论据,如例证、统计数据、权威观点、比喻、引用等,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C. 占地球表面仅1.2%的淡水湿地,能够支持世界上超过40%的物种的生存,表明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D. 材料二从多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湿地的重要作用及湿地退化造成的严重后果,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3. 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保护湿地,拯救濒危水鸟,已迫在眉睫”观点 一项是( ) A. 每年春秋,多达246种、数百万只迁徙水鸟,途经我国滨海湿地。其中生存依赖我国滨海湿地的迁徙水鸟,有24种处于濒危状态,几乎是全球其他迁飞区上濒危水鸟种类的总和。 B. 农作区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鸟类吃了带有毒性的化学物品,鸟蛋含钙量减少,繁殖后代的数量和质量下降。 C. 从2005年起,观鸟者发起了每月一次的中国沿海水鸟同步调查活动,该活动目前已涵盖25个地点,有500多名志愿者参与。 D. 据监测,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共有鸟类313种,常年在此停歇的水鸟超5万只,湿地现有的8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80%为鸟类。 4. 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2000年,图示四个省区除辽宁省的湿地面积相较1995年有所增加之外,其余三个省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B. 1990—2000年,我国东北地区的湿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湿地面积最大的黑龙江省也在减少,且减少面积最多。 C. 湿地面积下降,与人类开垦湿地、破坏植被、水污染等活动有关,湿地退化将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或丧失。 D. 黑龙江湿地面积减少迅速,使湿地植被遭到破坏,影响了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降低了湿地提供可再生资源的能力。 5. 湿地有什么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答案】1. C 2. C 3. A 4. D 5. ①湿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水文和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②湿地既是水源,又可滞洪、净化水源和空气,同时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资源,可称之为“地球之肾”。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地探讨了湿地和鸟类保护的重要性。材料一详细阐述了鸟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作为环境指示生物的作用,强调了湿地保护对鸟类生存的关键性。材料二则从人类活动和自然演变两方面分析了湿地退化的原因及其严重后果,特别是全球变暖对湿地的影响。文章通过数据和实例增强了说服力,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呼吁人们重视湿地保护,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是人类对河流集水区的影响、海岸带的广泛开发与湿地转为农业用地的结果”错误。由原文“这些变化中27%与转为农业用地等人类的直接活动有关,还有人类对河流集水区的影响、海岸带的广泛开发等,其他变化则主要归因于自然驱动因素,如自然海岸变化和气候变化影响等”可知,还有自然驱动因素,选项以偏概全。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都提出了如何应对此现象的具体措施”错误。两则材料并没有提出具体措施。 B.“比喻、引用”错误。材料一没有比喻,两则材料均没有引用。 D.“首尾呼应”错误。材料二开篇说到人类活动和自然演变对湿地退化的影响,结尾说到湿地的破坏和退化,与二氧化碳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泥炭地,没有首尾呼应。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有24种水鸟处于濒危状态,表明“保护湿地,拯救濒危水鸟,已迫在眉睫”。 B.说的是人类农业活动对鸟类的影响。
展开余下试题C.说的是水鸟保护行动中的调查活动。 D.介绍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的鸟类。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分析图表的能力。 D.“使湿地植被遭到破坏”错误。由原文“人类活动对湿地退化消失具有强烈影响,负“直接责任”,比如开垦湿地、破坏植被、水污染等等”可知,湿地植被遭到破坏是湿地面积减少的原因,而不是结果。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湿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水文和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知,湿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水文和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原文“湿地既是水源,又可滞洪、净化水源和空气,同时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资源,被冠以‘绿色水库’‘生物贮水库’‘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等多种称呼”可知,湿地既是水源,又可滞洪、净化水源和空气,同时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资源,可称之为“地球之肾”。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狩猎 师陀 孟安卿有满腔壮志,年轻时候是个大空想家。在刚刚过了二十岁的那一年上,突然离开祖辈世居的果园城——他出发了,开始了生活上的大狩猎。 孟安卿确乎下了决心,决心不再见果园城了。试想他回来何干?看那座城头上的塔吗?尘土极深的街道吗?奸恶的脸吗?还是去看一去不回的河水? 果园城里他的姨表妹,气恼加上悲痛,为他哭了,甚至为这个狠心人病了。“你没良心。走就走吧, 谁拦着你了?可是总该、总该……”伤心的把脸埋在枕头上,她在床上想。 朱太太——那个姨母,“为他难过呢!什么好东西?……像他这种人,我们挤上眼也找得来!” 她光火有充分理由。两个小儿女在她眼中长大,正像两棵花儿。所有看见过他们的人早就自然的把他们当做夫妇,全以为他们终有一天要结婚的,在这长久的期待中,她在他们身上耗的苦心多么多,寄的希望多么大!一阵狂风,所有的美梦给吹散了。说真话,她流的眼泪比她的女儿更多。看看她的女儿——这个生了长长的黑脸蛋的美貌小姐,她的两只大眼看人时候从下面滚上去,像在人家心上打闪;破颜一笑,小鼻子鼓动得多逗人爱;①常常,她常常稳重的坐着,眉整起来,严密的闭着的嘴唇稍微向外突出,就像顽固的小花骨朵。从这种特别表情,谁都能看出她有性格,有主见。她的样子仿佛说:“你瞧我多有本事?我准备好了,我在等待着了。”她显著的倾向实际方面,最后两年母亲几乎把家务全交给她,很快就练成了能手。她比母亲处治的更有条理。 可惜正为她处治的更有条理,孟安卿想起这是个爱用秤杆子教育姑娘,专门出产能干老婆的城市,幻梦才深深受了伤。并不是他不爱她了;恰恰因为他仍旧爱她,她的每一个小动作仍旧能牵动他的神魂——那么他怎么能忍受这种打击?怎么能眼看着他的幻象破碎,看着他的偶像跃倒下来,将来看着她专门争斤论两,计算柴米和油盐哪? 孟安卿离开果园城十二年,没有给过果园城消息。年轻人全有这种气度,青春跟雄心支持着他,幻象在他前面,他勇往直前,从不动摇。最后他成了个肖像兼风景画家,他大狩猎的结果。 但是最初的兴奋——由工作顺手激起的兴奋和快乐过去之后,孟安卿的心里渐渐空虚,终于成了一片荒凉,出其不意,有一天他突然回来,回果园城来了。 他在车站下面的旅馆里订了个房间,在里头关两小时,仔细的从鬓角上拔掉几根白头发,随后他走出来,一直上了河堤。郊野上好风光,天色澄蓝,阳光充沛的照耀着新犁起的田地、树林和大路,仿佛向人报告好运。而鸟儿在柳树上鸣唱着,在堤岸旁边,孟安卿没有想到,它们看见他惊骇的飞开了——过去他跟它们那么亲密过的,现在它们不认识他了!就是这个孟安卿,当他做孩子时,他在堤岸上奔跑着,额上出满了汗;再大一些,为偶然跟姨表妹发生口角,哀愁地坐在柳荫下望着河水吹笛…… 接着他进城,在果园里,春天他曾陪同姨表妹去掐花,夏天他们曾游玩过的,现在果树大半都衰老卷秃了,有的且被砍伐代以新的小树了。最后他走上市街,在街上,仍旧是尘土,仍旧是狗和猪。“看起来只有这里没有变动,”他心里想。面坊的磨子响着,脚踏箩的撞击声一直传到外边。药铺里的舂药声仍旧是老调子,叮咚叮当,药臼的鸣声活泼而又清脆。 ②终于他站在那个一直深埋在记念中的门前,手按在门环上,他迟疑不决。既然已经回来,既然不久就要看见想念的人,何不把这种好心情多保存一会儿? ③一个熟人凑巧解救了他。正在这时候,一个卖纸烟的凑巧从那边走过来。 “卖香烟的!”他走过去。 卖纸烟的原先卖梨糕,他自己小时候是个买零食的好主顾。 “你不卖梨糕了?” “不,不卖了。现在没有人做了。”卖纸烟的惊异地看着他。 “你可知道朱太太还住在这里?” 卖纸烟的说她仍旧住在老地方,压根儿就没有搬过。 “那么——”孟安卿的心跳起来,气色变了,脸红了。他本来想问另外一个女人,朱太太的女儿,他的姨表妹,忽然他改了口。 “那么,这城里有个孟安卿,你认识吗?” “不,不认识。”他说他根本不相信有这个人,他以为只是爱开玩笑的捏造来骗人的传说。 一阵失望压倒了孟安卿,突然间他感到兴亡变迁,时间加到人身上的变化。他想起他在旅馆里拔掉的白头发,他的终于无可遮掩的皱纹。现在果园城人更进一步告诉他,他们认为根本没有他这么个人,只在人家的笑谈中才存在了。孟安卿毫不动弹的站着,脚踏箩药臼照样响着,——其实连它们也变动过了;狗和猪从旁边走过去,他也不再感到亲切了。他向空中愣好半天,最后,看见卖纸烟的还等着他,他搭讪着买了一包。 他没有再询问他的姨表妹。他珍重的将在果园城买的香烟塞进口袋,然后向车站那边走去。④火车在等候他,一切旅馆和按月出租的房子都在等候他。 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日 (选自《果园城记》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讲孟安卿有“满腔壮志”,年轻的时候就离开祖辈世居的果园城,开启他的“离乡”之旅,也为后文“还乡”张本。 B. 在这个专门争斤论两的城市,姨表妹被培养成了“生活能手”,这也是年轻的孟安卿离乡开始生活大狩猎的原因之一。 C. “孟安卿离开果园城十二年,没有给过果园城消息”的原因除了“青春”“雄心”,还因为他对故乡的情感淡漠。 D. 孟安卿在旅馆里拔白头发的细节,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也表明了他希望以良好的状态呈现在故乡人面前的心理。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描写人物笔触细腻,“顽固的小花骨朵般”的嘴唇,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个有性格有主见的少女形象。 B. 句子②通过孟安卿动作等细节的刻画揭示了他归乡时的迟疑心理,制造合理的悬念,增加了故事的张力。 C. 句子③写卖纸烟的“熟人”,说明孟安卿并没有忘却故乡和故乡的人,和“熟人”忘了自己形成了对比。 D. 句子④“按月出租”意在暗示外出狩猎是另一种版本的“争斤论两”,他乡与故乡,孟安卿无处可逃。 8. 有评论说,孟安卿是理想 化身,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本文和《祝福》都有一个“归乡”模式,文章是怎样叙述这个“归乡”模式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6. C 7. D 8. ①他是有理想的。他是一个有理想的浪漫主义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追寻理想中的新生活,他选择了离乡狩猎。②他是理想化人格的化身。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中的生活是没有算计、没有斤斤计较、没有庸俗世故的,然而对生活的城市喜欢算计而不满,害怕自己喜欢的人变成一个争斤论两的庸俗世故之人,现实生活和理想的差距也使他选择了离乡。
展开余下试题9. ①本文以孟安卿的“离乡、归来、再次远离”为线索(或“归乡”模式为孟安卿的“离乡、归来、再次远离” ),体现了孟安卿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与探索。②采用第三人称叙事,运用全知视角,描绘了孟安卿的心路历程。突出了他既无法在城市找到心灵归宿,也无法回归故乡的精神困境。③回忆与现实交织,“记忆中”和“还乡后”的对比写出了果园城的变与不变,引发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关照与思考。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对故乡的情感淡漠”错误,文中写柳树上的鸟儿,写果园的树,街上的狗、猪及声响和后文补充他小时候买零食等都可见孟安卿对故乡的情感是深厚的、眷恋的。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意在暗示外出狩猎是另一种版本的‘争斤论两’”错,“按月出租的房子”强调突出了“按月”,与“火车”“旅馆”两个意象一起是想表明在外狩猎的生活是漂泊的、无依的。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他是有理想的。“孟安卿有满腔壮志,年轻时候是个大空想家。在刚刚过了二十岁的那一年上,突然离开祖辈世居的果园城——他出发了,开始了生活上的大狩猎”“年轻人全有这种气度,青春跟雄心支持着他,幻象在他前面,他勇往直前,从不动摇”他是一个有理想的浪漫主义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追寻理想中的新生活,他选择了离乡狩猎。 ②他是理想化人格的化身。“孟安卿想起这是个爱用秤杆子教育姑娘,专门出产能干老婆的城市”“那么他怎么能忍受这种打击?怎么能眼看着他的幻象破碎,看着他的偶像跃倒下来,将来看着她专门争斤论两,计算柴米和油盐哪?”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中的生活是没有算计、没有斤斤计较、没有庸俗世故的,然而对生活的城市喜欢算计而不满,害怕自己喜欢的人变成一个争斤论两的庸俗世故之人,现实生活和理想的差距也使他选择了离乡。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叙事特点的能力。 ①“在刚刚过了二十岁的那一年上,突然离开祖辈世居的果园城——他出发了,开始了生活上的大狩猎”“出其不意,有一天他突然回来,回果园城来了”“他珍重的将在果园城买的香烟塞进口袋,然后向车站那边走去。火车在等候他,一切旅馆和按月出租的房子都在等候他”本文以孟安卿的“离乡、归来、再次远离”为线索,体现了孟安卿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与探索。 ②“孟安卿确乎下了决心,决心不再见果园城了。试想他回来何干?看那座城头上的塔吗?尘土极深的街道吗?奸恶的脸吗?还是去看一去不回的河水?”“怎么能眼看着他的幻象破碎,看着他的偶像跃倒下来,将来看着她专门争斤论两,计算柴米和油盐哪?”“终于他站在那个一直深埋在记念中的门前,手按在门环上,他迟疑不决”“一阵失望压倒了孟安卿,突然间他感到兴亡变迁,时间加到人身上的变化”采用第三人称叙事,运用全知视角,描绘了孟安卿的心路历程。突出了他既无法在城市找到心灵归宿,也无法回归故乡的精神困境。 ③“过去他跟它们那么亲密过的,现在它们不认识他了!就是这个孟安卿,当他做孩子时,他在堤岸上奔跑着,额上出满了汗;再大一些,为偶然跟姨表妹发生口角,哀愁地坐在柳荫下望着河水吹笛……”“在果园里,春天他曾陪同姨表妹去掐花,夏天他们曾游玩过的”是回忆中的场景,有青春的美好;“鸟儿在柳树上鸣唱着,在堤岸旁边,孟安卿没有想到,它们看见他惊骇的飞开了”“现在果树大半都衰老卷秃了,有的且被砍伐代以新的小树了”“脚踏箩药臼照样响着,——其实连它们也变动过了”是现实中的场景,有失落也有伤感。“记忆中”和“还乡后”的对比写出了果园城的变与不变,回忆与现实交织,引发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关照与思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谈者悲文信公之忠,而惜其才之不称也,余以为不然。夫信公非无才者也。当咸淳之末,天下之事已去,而信公以一远郡守,募万余乌合之众,率以勤王,而众不遗,此非有驾驶之术不能也。丹徒之役能以智窜免,间关万死,而后至闽,复能合其众,以收已失之郡邑。而所遣张汴、邹濁遇李恒悉败,既再散而再合矣;而举军皆大疫,死者过半,五坡之役,复遇张弘范以败。凡天祥之所用将,皆非恒、范敌也。元起朔漠,以力雄海内外,灭国四十,歼夷女真以至宋。宋自朱仙① 之后未有能抽一矢、发一骑而北驰者。元举太山之势以压宋卵,而信公欲以单辞羁身鼓舞其病妇弱息,以与贲、育② 之徒抗,盖未接刃而魄先夺矣,虽有韩、白,未易支也。故信公之数败而能数起,吾以是知其才。其数起而数败,吾不谓其才之不称也。 (节选自《王世贞文选•文天祥论》) 材料二: 论曰: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君子命之日“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尔。商之衰,周有代德,盟津之师不期而会者八百国。伯夷、叔齐以两男子欲扣马而止之,三尺量子知其不可。他日,孔子贤之,则曰:“求仁而得仁。”宋至德佑亡矣,文天祥往来兵间,初欲以口舌存之,事既无成,奉两孱王崎岖岭海,以图兴复,兵败身执。我世祖皇帝以天地有容之量,既壮其节,又惜其才,留之数年,如虎兕在柙,百计驯之,终不可得。观其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宋三百余年,取士之科,莫盛于进士,进士莫盛于伦魁。自天祥死,世之好为高论者,谓科目不足以得伟人,岂其然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 朱仙: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西南,相传岳飞在此大战金兵。② 贲、育:古代勇士名。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观其从容A伏质B就死C如归D是其所欲E有甚F于生者G可不谓之H仁哉。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间关万死”与《琵琶行》“间关莺语花底滑”中“间关”词义不同。 B. “皆非恒、范敌也”与《过秦论》“秦人开关延敌”中“敌”词义相同。 C. “不期而会者”与《归去来兮辞》“帝乡不可期”中“期”词义不同。 D. “兵败身执”中“执”与《离骚》“謇朝谇而夕替”中“替”用法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咸淳末年,文天祥面对宋朝衰败的危局,挺身而出,招募万余士兵率领他们救援朝廷。 B. 文天祥虽然势单力薄,但仍能数败数起,勇于抗击元军,保家卫国的决心坚定不移。 C. 元世祖被文天祥的气节和才能折服,扣留文天祥多年并试图招降他,最终没有成功。 D. 这两则材料分别批驳了当时针对文天祥的不当言论,都充分论证了文天祥的才能。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起朔漠,以力雄海内外,灭国四十,歼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