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对于多数普通人来说,令人不安之处在于,现代生活的整个制度,都以这些抽象的知识为基础建构起来,它们也不断地以技术的方式,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个体的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甚至支配作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吃穿住行,无不渗透着现代科技的因素,无形之中也受到了银行利率、法律程序、权威、阶层、指标考核等各种社会科学技术的引导和规制,但许多人对这些技术背后的那些抽象知识和原理,往往茫然无知。而且,现代知识不但是抽象的,同时也是专殊的。 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人只能依靠现代社会的大众媒介来获取和学习这些知识,但普通人通常不可能像专家一样,运用专业的技能对这些知识进行严格的界定和分析,只能借助各种新闻与深度报道、科普文章甚至是各种广告和游戏等,来吸收和消化各种各样的抽象和复杂的现代知识。现代大众媒介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深度报道、广告和娱乐之间的相互借用与混杂。例如,深度报道往往以娱乐的笔法呈现出来,以增强报道的故事性和吸引力,从而避免被冷落的命运;而广告则往往披上新闻和科普的外衣,借此推销自己。各种各样的娱乐形式,例如电影、电子游戏等,往往聘请大量的科学家、历史学家等,从而给游戏的场景增添现实感。 围绕阿波罗登月、转基因农作物、冠状病毒与古希腊历史所形成的舆情事件,与其说是数字媒介时代的信息茧房效应,不如说是现代抽象复杂社会中系统信任的坍塌。这是一件比信息茧房要严重得多的事件。也许针对阿波罗登月行动的质疑永远不会消失,但如果一个社会的科学系统是被广泛信任的,这些质疑就只能在一些小众的言论市场中流转。只有大量的现代人失去了对科学系统的信任时,科学常识才会变成各种各样的阴谋诡计。 当人们对现代功能子系统的诸专殊知识的信任消失,他们就会退回到自己仅有的零散经验和常识的庇护之中。就此而言,在这个短视频泛滥成灾同时又无比抽象的现代社会中,如何直面普通个体对政治、经济、法律、科学等各种社会功能系统的信任危机,才是任何有识之士都必须面对和思考的大问题。 (摘编自泮伟江《社会舆论的极化:挑战与回应》,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土社会人们的知识都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并由祖祖辈辈反复试验和确认过。 B. 往往正规学校教育才能提供应付现代社会的一整套知识,这些知识是间接经验。 C. 抽象知识构成整个现代生活制度的基础,并以技术的方式渗进现代生活各方面。 D. 大众媒介运用深度报道和广告娱乐的形式,帮助现代人吸收消化各种复杂知识。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较于乡土社会,全民上网的现代社会信息渠道更多元,信息内容更丰富,却也更容易形成舆情分裂与极化现象。 B. 现代社会的系统运作如此抽象而复杂,以致于偏远地区小市民的生活也被千里之外某些人的决策所影响和牵制。 C. 上世纪盖伦曾指出“对数学的偏爱”是现代科学发展的显著特点,这导致普通人的常识和现代科学知识有很大差距。 D. 只有一个社会的科学系统被广泛信任的时候,科学常识才不会被小众的质疑所颠覆,不会被普遍误解为阴谋诡计。 3.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现代知识不但是抽象的,同时也是专殊的”的一项是( ) A. 人类早已实现漫步太空的愿望,但即便是航天宇航专业的毕业生,也很少有人能够有机会跑到太空去眼见为实。 B. 你随手点开一则手机短视频,也许恰巧看到美国总统竞选的辩论,但你对美国宪法体制运作的知识很可能一无所知。 C. 且不谈人文学科学者看不懂自然科学的论文,刑法学者看不懂一篇民法教义学的论文,也不会被人看作一件丢脸的事情。 D. 哲学教授开玩笑告诉同座乘客他是研究核物理 ,车厢内出现了有趣的沉默。大家虽然对该领域充满了好奇,却又无从谈起。 4. 文章第二、四两段都提到“信息茧房”,都强调了信息的封闭状态,但又有区别。请简要说明。 5. 摘要能让读者迅速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请为本文写一段摘要,不超过100字。 【答案】1. C2. B3. A 4. ①前者,数字媒体时代,受算法推送、个人偏好影响,网民不再接触陌生和新鲜信息。②后者,乡土社会里,因流动性差、媒介不丰富,村民们的信息来源单一,信息内容简单。 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盛,中国社会舆论的分裂与极化日渐凸显。其主要原因是现代社会的复杂化,现代知识的抽象性、专殊性,现代大众媒介的娱乐化。由此产生了个人对社会功能系统的信任危机。 【解析】 【导语】这篇阅读文章深入探讨了现代社会中舆论极化的现象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文章首先指出信息茧房的存在加剧了舆论对立,但随后强调,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社会的抽象化和复杂化。通过对比传统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知识获取方式,文章揭示了现代知识的抽象性和专殊性,以及普通人对这些知识的依赖和信任危机。最终,文章提出,解决舆论极化的关键在于重建对科学系统和社会功能子系统的信任,这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乡土社会人们的知识都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错误,文中说“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往往对世世代代居住的这一小片地方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具有非常准确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祖祖辈辈反复试验和确认过的”,但并没有明确说这些知识都来自父母言传身教,过于绝对。 B.“往往正规学校教育才能提供应付现代社会的一整套知识”错误,原文是“应付现代生活,往往正规学校教育所提供的一整套知识,要比父母言传身教的许多知识更有用”,并不是只有正规学校教育才能提供,该项说法过于绝对。 D.“大众媒介运用深度报道和广告娱乐的形式”表述不准确,原文是“现代大众媒介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深度报道、广告和娱乐之间的相互借用与混杂”,不是简单的运用深度报道和广告娱乐的形式,且这种混杂的方式并不一定能很好地帮助现代人吸收消化各种复杂知识,因为存在相互借用和混杂可能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深度报道娱乐化可能影响其专业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