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1 2025-09-15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单元练习
重磅:
高考语文最新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
高二语文选必(上)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分层练习
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
基础过关练
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1.(2025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3分)
辩论赛中,正反双方围绕“碎片化阅读利大于弊/弊大于利”的辩题展开辩论。请阅读正方的陈述,回答问题。
我方认为“碎片化阅读利大于弊”。相信大家对于碎片化阅读都不陌生。(甲)碎片化阅读,是指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利用短而不连续的时间片段进行简短而少量的文本阅读。它有三个优点:(乙)一是利用多种媒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十分方便快捷;(丙)二是“碎片”的内容包罗万象,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有助于推广阅读,从而迅速改良社会风气;(丁)三是图文并茂,使阅读变得轻松有趣,而只有用这种方式来降低阅读门槛,才有更多的读者愿意走近那些厚重的经典。
对甲、乙、丙、丁四处逻辑谬误,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处定义有误,碎片化阅读也可以通过阅读纸质书完成,并不一定需要新媒体帮助。
B.乙处以偏概全,有些人并不愿意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方便快捷也就无从谈起。
C.丙处推理不当,推广阅读可以推动社会形成阅读氛围,但难以迅速改良社会风气。
D.丁处表述绝对,除了图文并茂,还有其他的方式能让读者走近厚重的经典。
2.(2025广东深圳期中)逻辑谬误常常会发生,著名的“濠梁之辩”中就出现了逻辑谬误,很多人都指摘庄子犯了逻辑谬误,却忽视了惠子的逻辑谬误。请简要分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矣,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的逻辑谬误。(4分)
3.(2025辽宁锦州期中,改编)请指出下面句子存在的两处逻辑谬误。(4分)
我们只要勤奋不息,即做好过程,必然会有好的结果。
4.(2025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4分)
大家在讨论某位历史人物是不是英雄。有人说:“这位历史人物在战争中取得了很多胜利,所以是英雄。”另一个人反驳说:“这位历史人物在个人生活中有一些不道德的行为,所以不是英雄。”
这一对话是否违反了同一律?请分析并说明理由。
5.(2025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期中,改编)下面两段话都存在表达上的逻辑谬误,请具体分析。(6分)
①某知识付费平台各类付费课程的平均学习完成度不足35%,自然科学领域的课程完成度更是只有8%。由此可见在整个知识付费市场中学习的完成度低于四成。
②对于许多人而言,可能只是得到了抚平一次焦虑的“短效安慰剂”,但也总会有很多人在其中拾到“珍珠”。
6.(2025河北衡水二中等校联考,改编)文中第三段有一句话存在逻辑谬误,请指出其违反的逻辑的基本规律。(6分)
浏览完整试题
为什么有很多地方的草坪随处可见“禁止踩踏”的标语呢?最为普遍的一种看法是小草是生命,爱护植物是天经地义的。园林工人们辛辛苦苦地播下草种,草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适当的条件来生长,而频繁踩踏会损坏草根,这不仅影响草的健康生长,也会让工人们的辛勤劳动付诸东流。
既然不让踩踏,为什么有时候又要用割草机修剪草坪呢?从爱护植物的角度出发,仿佛说不太通。究其根本,是因为你踩的不只是小草,还有小草下面的土壤。大量的踩踏会导致土壤压实或板结,阻碍水分和氧气渗透到草根层,不利于根系生长,从而抑制草坪的生长。频繁踩踏后,草坪将产生磨损,形成土壤裸露区域,踩踏造成的坑洼和凹陷会损害草坪的整体平整度。这些受损的草坪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维护,既辛苦了园林工人,也会使观赏体验大打折扣。
①有人认为踩踏对草坪有好处,有人说踩踏对草坪没好处,这两种观点都合理。②其实按照草坪的喜好,适当地踩踏会提高草坪的密实度。
7.(2025福建福州延安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6分)
贾母闻知宝玉被吓,细问原由,不敢再隐,只得回明。贾母道:“我料到必有此事。如今各处上夜都不小心,还是小事,只怕他们就是贼也未可知。”当下邢夫人并尤氏等都过来请安,凤姐、李纨及姊妹等皆陪侍,听贾母如此说,都默无所答。独探春出位笑道:“近因凤姐姐身子不好,几日园内的人比先放肆了许多。先前不过是大家偷着一时半刻,或夜里坐更时,三四个人聚在一处,或掷骰或斗牌,小小的顽意,不过为熬困。近来渐次放诞,竟开了赌局,甚至有头家局主,或三十吊五十吊三百吊的大输赢。半月前竟有争斗相打之事。”贾母听了,忙说:“你既知道,为何不早回我们来?”探春道:“我因想着太太事多,且连日不自在,所以没回。只告诉了大嫂子和管事的人们,戒饬过几次,近日好些。”
贾母忙道:“你姑娘家,如何知道这里头的利害。你自为耍钱常事,不过怕起争端。殊不知夜间既耍钱,就保不住不吃酒;既吃酒,就免不得门户任意开锁。或买东西,寻张觅李,其中夜静人稀,趋便藏贼引奸引盗,何等事作不出来。况且园内的姊妹们起居所伴者皆系丫头媳妇们,贤愚混杂,贼盗事小,再有别事,倘略沾带些,关系不小。这事岂可轻恕。”探春听说,便默然归坐。
针对探春对于“耍钱”一事的认识,贾母阐明了其中的利害。有人认为贾母的话有逻辑谬误,请结合材料简析。
8.(2025江苏镇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6分)
近日,一段视频引起普遍关注。视频中,自媒体品牌“洁出表达力”的创始人刘洁老师,在给某校国栋班授课时读及帝国,有学生嘻嘻哈哈地提到了“大日本帝国”。刘老师当场对该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以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屠杀的罪行教育学生,国仇家恨不能忘,崇洋媚外不能容。慷慨陈词,振聋发聩。
这段视频引发了广大网友热烈的讨论和高度的赞扬。但同时也有人“另辟蹊径”,指出“仇恨教育要不得”,并拿刘老师使用某奢侈品牌的腰带说事,讽刺她崇洋媚外,言行不一。
请运用所学的逻辑知识,揭示“另辟蹊径”者的逻辑谬误。
二、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1.(2025河北衡水中学期中)下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推理形式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晏子使楚》:“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必要条件推理)
B.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二难推理)
C.《世说新语》:“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充分条件推理)
D.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归纳推理)
2.(2024浙江湖州中学阶段测试)下面这段文字采用的是哪种推理方法?(3分)( )
秦宣太后爱魏丑夫。太后病将死,出令曰:“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魏子患之。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以死者为有知乎?”太后曰:“无知也。”曰:“若太后之神灵,明知死者之无知矣,何为空以生所爱葬于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乃私魏丑夫乎?”太后曰:“善!”乃止。
A.充分条件推理 B.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 D.二难推理
3.(2025江苏南通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3分)
他舒服地靠在椅背上,从烟斗里喷出一股浓厚的蓝烟,答道:“举例来说,观察的结果表明,你今早曾到威格莫尔街邮局去过,而通过推断,我知道,你在那里发过一封电报。”
我说:“对!完全正确!但是,我真不明白,你怎么知道的。那是我一时突然的冲动,并没有告诉任何人啊。”
他看到我的惊讶,得意地笑道:“这个太简单了,简直用不着解释,但是解释一下倒可以分清观察和推断的范围。我观察到在你的鞋面上沾有一小块红泥,威格莫尔街邮局对面正在修路,掘出的泥堆积在便道上,走进邮局的人很难不踏进泥里去。那里的泥是一种特殊的红色,据我了解,附近再没有什么地方有那种颜色的泥土了。这是从观察上得来的,而其余的则都是凭借推断。”
“那你是怎么推断到那封电报的呢?”
“今天整个上午我都坐在你的对面,并没有看见你写过一封信。在你的桌子上,我也注意到有一大整张的邮票和一捆明信片。那么你去邮局除了发电报还会做什么呢?除去其他的因素,剩下的必然是事实了。”
(摘编自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四签名》)
结合《逻辑的力量》单元知识,请判断上文福尔摩斯运用了哪种推理方法( )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假言推理 D.类比推理
4.下列各句中,内部逻辑关系成立的一项是(3分)( )
A.李明真是个没有礼貌的人,我在他身后拼命挥手,他都没理我。
B.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请回答“是”或者“不是”!
展开余下试题
C.睡眠三忌:一忌睡前恼怒,二忌睡前饱食,三忌卧处当风。
D.他出生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注定此生不凡。
5.(2025江西“红色十校”联考)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是一处充分条件推理,可简化为“携带强大动能和磁场能的日冕物质抛射一旦命中地球,就会引发地磁暴”。根据上述推理,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那什么是地磁暴呢?这就得说到日冕物质抛射了,它是最典型的太阳爆发活动。一次日冕物质抛射过程能将数以亿吨计的太阳物质以数百千米每秒的高速抛离太阳表面,不仅是巨大质量与速度汇聚成的动能,它们还携带着太阳强大的磁场能,一旦命中地球,就会引发地磁场方向与大小的变化,这就是地磁暴了。地磁暴会给航天器、电力传输线、短波通信等造成一定影响甚至损害。当然,也会带来美丽的极光天象。不过,不用担心,由于地磁暴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对普通人的身体健康几乎没有影响。
A.地球发生地磁暴,说明有携带强大动能和磁场能的日冕物质抛射命中地球。
B.没有发生地磁暴,说明没有携带强大动能和磁场能的日冕物质抛射命中地球。
C.没有携带强大动能和磁场能的日冕物质抛射命中地球,地球就不会发生地磁暴。
D.只有携带强大动能和磁场能的日冕物质抛射命中地球,才会引发地磁暴。
6.(2025陕西西安部分学校期末,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3分)
自然之美,泛指一切未经雕琢的原始魅力,不仅包含了自然界的山川湖海,更涵盖了人性中的纯粹与本真。这种美不仅体现在人作为自然界一员的天然状态,更体现在人内心深处不受世俗拘束、自由奔放的精神追求。贾宝玉对于自然美的追求体现在他渴望自在洒脱、摆脱现实束缚、回归自然的本性以及他对异性自然美的欣赏。他心怀坦荡,追求自由,对异性的自然美更是情有独钟。宝玉对于人性的真挚与个性的自由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对林黛玉的倾慕更是这一理念的体现。黛玉超凡脱俗的气质和不羁的个性,赢得了宝玉的深情厚谊。她不趋炎附势,不为功名利禄所动,这种“清”之品质恰恰与宝玉心向往之的自然美相契合。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情感交流,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精神层面的共鸣。他们的两情相悦,不仅是情感上的交融,更是灵魂上的归宿。
根据材料,以“如果一个人心怀坦荡,追求自由,对异性的自然美情有独钟,且对人性的真挚与个性的自由有独到的见解,那么这个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会体现在对人性的自然状态的欣赏上”作为大前提,构成正确的三段论推理,则适合作为小前提以及结论的一项是( )
A.小前提:贾宝玉心怀坦荡,追求自由,对异性的自然美情有独钟。结论:贾宝玉对自然美的追求体现在对人性的自然状态的欣赏上。
B.小前提:贾宝玉对人性的真挚与个性的自由人云亦云。结论:贾宝玉追求的是对人性的非自然状态的欣赏。
C.小前提:贾宝玉欣赏异性的自然美,且对人性具有独到的见解。结论:贾宝玉对自然美的追求体现在对人性的自然状态的欣赏上。
D.小前提:贾宝玉欣赏异性的人工美,且对人性具有独到的见解。结论:贾宝玉追求的是对人性的自然状态的欣赏。
7.(2025吉林长春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6分)
所谓“三段论”,就是从普遍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形式,它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如:
所有学生都要遵守纪律。(大前提)
王小毛是学生。(小前提)
所以,王小毛要遵守纪律。(结论)
请用三段论推理的形式,结合自己对本诗的理解,分析曹植《七步诗》的后四句。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8.(2025江苏扬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6分)
语言和逻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一些古诗词作品作为一种语言表达艺术,也因为蕴含着逻辑推理而别有理趣,如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第三、四句包含着一个省略三段论推理。
请仿照以下示例,将这个省略三段论推理完整表达出来。
示例:
离人泪是液体,故可用之“染”物。
大前提:所有的液体,都是可以用来染物的。
小前提:离人泪是液体。
结论:离人泪是可以用来染物的。
仿写: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9.(2025广东揭阳期中,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4分)
“滑坡谬误”的定义是:声称某事件发生之后,必将会发生一连串可怕的后果(或可喜的后果),后果一步一步推,终于“滑坡”了,一路滑跌到沟底。“滑坡谬误”的实质是不合理地使用了一连串因果关系。举个例子:“迟到的学生要判死刑。迟到是不用功的表现,如果现在不用功学习,那么将来也不会努力工作;如果将来不努力工作,就会导致公司出现损失;如果公司出现损失,那么公司就会倒闭;如果公司倒闭,就会使从业人员失业;如果从业人员失业,就会出现家庭问题;如果出现家庭问题,就会导致自杀率上升;为了防止自杀率上升,我们应判迟到的学生死刑。”这个例子犯的逻辑谬误就是“滑坡谬误”,它把假设的一连串“可能性”推演为“必然性”。“滑坡谬误”的推理形式属于逻辑上的纯假言推理,即“如果甲,那么乙;如果乙,那么丙;如果丙,那么丁;所以,如果甲,那么丁”。要确保逻辑上的纯假言推理的连锁引申成立,必须确保事件联系有必然关联性与合理性,即必须确保每个“如果……,那么……”中,“如果”后面的前件,是“那么”后面的后件的充分条件。例子虽然夸张,但心理学家分析,“滑坡谬误”是许多人可能会犯的错误。很多人在思考时都或多或少有“狂想”倾向。
下面是出自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之手的征兵文案,请仔细阅读,结合“滑坡谬误”的相关原理,简要说明它是怎样帮助人们克服心理障碍,从而积极应征的。
来当兵吧!当兵其实并不可怕。应征入伍后无非有两种可能:有战争或者没有战争,没有战争有啥可怕的?有战争后又有两种可能:上前线或者不上前线,不上前线有啥可怕的?上前线后又有两种可能:受伤或者不受伤,不受伤又有啥可怕的?受伤后又有两种可能:轻伤和重伤,轻伤有啥可怕的?重伤后又有两种可能:可以治好和治不好,可以治好有啥可怕的?治不好更不可怕,因为你已经死了。
10.(2025宁夏银川一中期中)请补全下列二难推理。(4分)
有一位青年拜当时著名的辩者普洛塔哥拉斯为师学习法律,就学费给付事宜,两人达成协议:毕业时先给付一半学费,另一半学费待该青年第一次出庭打赢官司后付清。但毕业后此君一直未出庭打官司,也不肯给付另一半学费。普洛塔哥拉斯无奈,只好将其告上法庭。在法庭辩论时,普洛塔哥拉斯提出以下二难推理:
如果① ,那么按照协议约定,② ;
如果③ ,那么按照法庭判决,④ 。
展开余下试题
无论学生的这场官司是输还是赢,他都应当支付另一半学费。
11.(2024重庆七校联盟月考)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此句的逻辑推理形式为类比推理,请根据烹饪佳肴与治理国家的相通之处具体分析。(4分)
12.(2024重庆育才中学等校联考)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是一个类比推理,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推理过程。(4分)
中国画需要题跋。题与画每每相得益彰。好画还要有好题。题得好,对于画不啻是锦上添花。但反过来,假使题得不好,那真真是佛头着粪,整个的画面都要为它破坏。抱石肯把他辛苦的劳作拿来让我题,他必然相信我至少不至于题得怎么坏。以前我曾替他题过一张《瞿塘图》,题得特别拙劣,至今犹耿耿在怀。目前经验虽然又多了一些,但也不敢说有十分的把握。词要好,字要好,款式要好,要和画的内容、形式、风格恰相配称,使题词成为画的一个有机的部分,这实在不是容易的事。而且据我自己的经验,好的画确实是比较好题。要打个不十分伦类的比譬吧,就好像好的马比较好骑那样。经受过训练的马,只要你略通骑术,它差不多事事可以如人意。即使你是初次学骑,它也不会让你十分为难。没有经过训练的劣马,那是不敢领教的。好的画不仅可以诱发题者的兴趣,而且可以启迪题者的心思。你对着一幅名画,只要能够用心地读它,它会引你到达一些意想不到的境地。由于心思的焕发、兴趣的葱茏,便自然会得到比较适意的词、比较适意的字、比较适意的风格。
——好的,题吧,大胆地题吧。
三、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1.(2024江西宜春期中)下列对语段运用的论证方法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读书贵有疑。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道理论证)
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类比论证)
C.对时间的态度,可以检验一个人的世界观。没有理想的人,不懂人生的意义,自然不爱惜时间。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间的奋斗都关系着目标的实现。(对比论证)
D.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举例论证)
2.(2024浙江金华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3分)
不同的传媒方式对于公共说理的作用是不同的,说微博不适用于说理不是要贬低微博,这就像说水壶不适用于煮饭不是要贬低水壶一样。有人说,“微博可以加图片、视频、长微博,实在不行还能用文章链接”。但这正说明,微博所起的毕竟只是引介与索引的作用,它本身并不是在说理。整体被拆散时很容易犯这样一种逻辑错误:5是2和3,因此5既是奇数,又是偶数。微博只是许多媒介中的一种,不能因为它与别的媒介可以结合使用,它就变成了一种无所不能、什么都是的媒介。
文中使用数学中的逻辑错误来论证观点,下列运用的论证方法与此相同的一项是( )
A.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劝学》)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C.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谏逐客书》)
D.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3.(2025湖北武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4分)
带着这个假设,我们再来看老子,也就能理解他说的“爱民治国”这些话了。而庄子虽然总是批评儒家,但也同意“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如果老庄真如他们所说的完全弃尘绝世,就应该像《论语》里提到的几位隐士——接舆、长沮、桀溺等——连姓名都不留,更不用谈著书立说、设帐授徒了。可见老庄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在社会责任感这一方面,他们与孔孟是一样的。
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论证方法:首先提出某个假设,然后推出其与定理、事理或已知条件矛盾,从而证明假设不成立,以此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试分析文段所运用的反证法的推理思路。
4.(2024陕西西安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4分)
柯南道尔的《银色马》中,主人公福尔摩斯有这样一段话:
马厩中有一条狗,然而,尽管有人进来,并且把马牵走,它竟毫不吠叫,没有惊动两个睡在草料棚里看马房的人。显然,这位午夜来客是这条狗非常熟悉的人。
这段论证所表述出来的论据在逻辑上要想证明论点,还必须存在一些隐含前提,请将这些隐含前提补充完整。
5.(2025浙江宁波期中,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4分)
除了“供氧”假说,还有被“酸碱论”爱好者推崇的解释:饭后由于胃酸的消耗,血液碱化,导致碱中毒,让人晕乎。这种说法当然也不对,因为人体中有非常稳定的缓冲体系,并不会一顿饭的工夫就改变了血液的pH值,再者说,如果这个逻辑真的成立,那么喝苏打水、碳酸饮料就变成了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我们知道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直接论证比较困难或不容易取得好的效果,使用间接论证——排除法、反证法和归谬法反而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论证。那么文段使用了哪种间接论证的方法来反驳“酸碱论”?请简要写出其推理的过程。
6.(2025湖南娄底部分学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4分)
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即使勉强地做了决议也是无益的,一待时机成熟他们就要撕毁一切决议,并以残酷的战争反对人民。那次会议的唯一收获是给了人民以深刻的教育,使人民懂得: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是被这些敌人所屠杀和压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很快地觉悟起来,并且把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集中的代表者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一战线,援助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
上一篇:
《百年孤独(节选)》分层练习
下一篇:
高二语文选必(上)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单元测试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高二语文选”的其他试题
重磅: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