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文学演讲的现场,一般都要设置互动环节,及时获得听众反馈,了解他们的关注点或疑问处,从而进一步解释与深化演讲的内容。演讲者的即时回应也是文学演讲的一部分,甚至是易于出彩的一个部分。北京大学陈平原先生在《“文学”如何“教育”》一文中认为,文学讲述“单有演讲者的‘谈吐自如’还不够,还必须有听讲者的‘莫逆于心’,这才是理想的状态”。实际上,很多演讲过程中,听众是愿意发表不同意见甚至辩驳的,作家通过听众的建设性意见,完善作品本身,知悉自己的创作误区。批评者通过对不同看法的吸收,也可以深化自己的认知。文学演讲中,由于演讲者与“读者”之间有良好的交流与反馈,“文学”意义得以建构,通过这种良性的对话机制和反馈机制,文学演讲成为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完善自我的途径,也重塑了“作者”和“读者”。 作为一种视听形式的即时性传递,文学演讲与传统上固定的文学文本存在一定的区别。很多文学演讲往往展现的是基于作家的作品又超越作品的状态,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在作品之外重审作品、诠释作品、升华作品。另外,文学评论家的文学演讲与作品的距离,相对来说比作家还要远一些。这也是文学评论与研究的前提。这些演讲大体是对文学的各个方面展开理论分析与研究,又与专门的研究著作不同,要更为自由和随性。无论是作家的演讲还是文学评论家的演讲,在一定程度上越来越拥有自己的主体性,有一套可以说相对自洽而完整的生产体系、传播体系和评价体系。 (选编自徐先智《文学演讲也是一种文学创作》)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演讲者的可信度、演讲方式等影响演讲成败,若言之无物,再多技巧也难发挥作用。 B. 演讲者与听众 参照系并不相同,演讲者需要考虑听众的参照系及时调整演讲内容。 C. 反馈通常是听众 非言语信息,听众通过坐姿、表情等传达他们对演讲的不同反应。 D. 文学演讲作为一种“文学周边”,其实指向“文学是什么”等文学领域的基本问题。 2. 关于“文学演讲”,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演讲的核心内容是解读具体文学作品情节,对“文学”概念本质的探讨仅为次要补充,帮助听众理解作品是其主要目的。 B. 新媒体时代,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文学演讲往往能比纸本文学作品更快速地与受众互动,让文学思考与表达得到更广泛传播。 C. 在文学演讲中,相比于演讲者 “谈吐自如”,听讲者的“莫逆于心”更重要,因为通过听众的反馈,演讲者才得以完善自我。 D. 文学评论家主要是对文学的各个方面展开理论分析与研究,形成了一套自洽的评价体系,其对作品的理解程度常高于作家本人。 3. 下列演讲中,最能体现“以听众为中心”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演讲《娜拉走后怎样》从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形象出发,探讨妇女解放这一时代议题,批判旧社会,呼唤新思想。 B. 1934年10月,老舍在青岛市立中学做了《我的创作经验》的演讲,他详细讲述自己的创作经历。讲完离场时,该校同学均起立致敬。 C. 曹文轩在《四个成语——我理解的“真文学”》的演讲中,通过“无中生有”“故弄玄虚”等四个成语,讲述自己对“文学”的看法。 D. 莫砺锋在演讲中谈到《唐诗三百首》未收录李贺之诗时,一位学生当场质疑,莫先生以此为引,讲解了文献选本的客观性、严谨性。 4. 如何理解材料二划线句的意思。 5. 在学生学过《老人与海》(节选)后,学校拟邀请知名校友、著名文学评论家王教授来校给学生做演讲。结合材料,谈谈王教授在准备这篇演讲稿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作为写作者,故乡在情感的记忆里被酿造和孵化,最终在文字中呈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写作者的还乡。还乡,是文学永恒的母题之一。雨果的巴黎,乔伊斯的都柏林,德莱塞和索尔贝娄的芝加哥,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还有我国老舍的北京……那里都是他们的故乡。没有他们的故乡,就没有他们的文学作品。 ②但是,对于写作者,故乡不必也不能如水漫延,过于庞大。我更注重的故乡应该是福克纳说的那样一枚邮票大小的地方。如奥兹的特里宜兰,陈忠实的白鹿原,师陀《果园城记》里的小城,甚至更小如奈保尔的米格尔街、斯坦贝克的罐头厂街,只是一条小街巷。 ③这样的想法,是22年前的冬天,我重返老街之后逐步形成的。这条老街叫西打磨厂,位于北京前门楼子东侧,紧靠着以前的护城河和明长城。这是一条明朝就有的老街,明朝建都北京修皇城而聚集来自房山打制石磨石器的石匠而得名。我从小在那里长大,一直到21岁半去北大荒。从北大荒返城,又在那里住了两年多,一共住了24年。 ④老街只有1145米长,却是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著名的商业街,以饭店和旅店多而著名。北京八大楼之一福兴楼,有名的冷饭庄福寿堂,都在这里。更不要说还有那么多叫不上名来的年画店、刀枪铺、胡琴作坊、铜铺、铁厂、厨房、诊所、药店、醋房、绱鞋铺、制帽铺、小人书铺、糖果厂、豆腐坊、油盐店、粮店、文具店、染料房、剃头铺、鼻烟店,还有京城最早的民信局和银号,以及玉皇庙、关帝庙、铁柱宫,专门祭祀鄱阳湖神萧公堂的几座老庙,粤东、临汾、宁浦、江西、应山、潮郡六大会馆等,都鳞次栉比地挤在这条老街上。如果我不去写写它们,还有多少人知道、关心它们? ⑤尽管我的老家在河北沧县,尽管我的青春岁月是在北大荒度过的,但前者是我父辈生活的地方,是我填写履历表的籍贯,后者我只生活了短短六年。我始终把这条老街当作我的故乡,那里是我的情感所重所系的地方。 ⑥反复回老街,陀螺一样,只在老街转,最大的收获是我发现自己其实并不了解这里。比如,我一直认为老街上除了西口的前门第一宾馆是座老洋楼,其他的都是平房四合院。实际上老街一共有六座多层的洋楼,均为清末民初西风东渐影响下盖起来的。建筑是历史遗留下看得见的印记,风雨百年之后,与老街传统四合院并存,在北京城众多老街上难得一见。
展开余下试题⑦我忽然发现,老街上,院落不同,不仅暗含着住在里面人员身份的不同,更注定着日后命运的不同。乡村饭店、同泰店和我住过的粤东会馆,可以成为三个代表。乡村饭店里住的部队干部包括老红军及其家属子弟。粤东会馆里住的有工程师、技术员、翻译家、中学老师、小学校长、职员、会计、火车司机……同泰店里住的基本是在火车站扛大个儿的,即搬运工,还有蹬排子车的,或者拉大车、赶马车运货卖苦力的工人。 ⑧这是三座建造于不同时代的院落:粤东会馆建于清代,同泰店建于民国,乡村饭店建于新中国成立之时。时代的分野,地理的肌理,一一被时光雕刻,镌印下百年沧桑的一册断代史。这册断代史,既属于老街,也属于北京,乃至是国家的一个注脚,有人有事,有情感,有细节,有反思,有话可说,有案可稽,雪泥鸿爪,活色生香,百味俱生。 ⑨在偌大的北京城,老街只能说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但不能说没有任何意义。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有百年沧桑的历史,更在于一次次返乡时,让我逐渐有了一些能力,不断地看到它、感知它与体认它。那些意义,不是抽象的,而是融入了记忆和感情。因为那里有我的记忆,也有老街那么多老街坊的记忆。那里有我的感情,也有老街那么多老街坊的感情。那里有我的故事,也有老街那么多老街坊的故事。 (选自肖复兴《为什么一次次重回老街》,有删改) 文本二: ①北京这座城市,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存。老的街巷也好,老的店铺也好,老的院落也好,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见证,是这座城市的活的标本、活的注脚。我之所以讲前门、讲老街、讲老院,是希望我们能对北京有更多的了解、更多的体验,因为北京除了有故宫、天坛、颐和园、北海……之外,更多的是铺铺展展的街巷、大大小小的院落。它们是这座城市的生命细胞,我们理所当然要认识、保存它们,改造、建设它们。 ②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写到,城市必须保留一些各个年代混合的建筑,保留这些建筑的意义,绝不是要表现过去岁月在这些建筑上的衰败和失败的痕迹,这些旧建筑是不可取代的,这种价值是由时间形成的。 ③历史街区、重要遗存,城市的悠久历史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那些建筑形态是我们对城市的认知。期待我们都能怀有更多的情感,更加理解、更加保护、更加热爱这座城市。 (选自肖复兴《重温记忆里的北京与流年》,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一前两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呈现众多中外名家作品中的故乡,对比鲜明,表明小地方才是真正的故乡。 B. 文本一作者将老街视为故乡,是因为相比河北沧县的老家和北大荒的青春岁月,他在这里居住的时间最长。 C. 文本一作者将自己“反复回老街”的行为比作“陀螺”,以陀螺的旋转不休形象传达出他对老街探寻的专注。 D. 文本二中表明旧建筑具有重大价值,即便历史岁月赋予它们的衰败和失败痕迹,也是不可取代的、无需改造的。 7. 关于文本一中的老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写老街的地理方位、名称的由来,并一一罗列街上的店铺,不厌其烦,表现了对老街的深厚感情。 B. 西打磨厂作为商业街,曾聚集众多店铺、庙宇和会馆,这些场所虽多已改作他途,但旧址和记忆仍可追溯。 C. 老街是很小 地方,但它融入了很多人的记忆和情感。讲述老街,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老街的故事,感知它的意义。 D. 老街的六座多层洋楼与传统的平房四合院并存,让人看到了历史遗留的印记,凸显了老街建筑的独特价值。 8. 文本一第③段出现了“22年前的冬天”“21岁半”“24年”等多个表时间的词语,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9. 文本二中说:“我之所以讲前门、讲老街、讲老院,是希望我们能对北京有更多的了解、更多的体验。”请谈谈文本一的创作是如何体现作者这一认知的。 (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宣帝即位,知百姓苦吏急也,召(黄)霸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后夏侯胜非议诏书大不敬,霸阿从不举劾,皆下廷尉,系狱当死。霸因从胜受《尚书》狱中,积三岁乃出。上擢霸为扬州刺史,再迁颍川太守。 上垂意于治,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行。霸选良吏宣诏,令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然后为条教,劝民向善防奸,务耕桑,节用殖财。初若烦碎,然霸精力能推行之。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旁,乌攫其肉。民有欲诣府言事者适见之,与语道此。后吏还谒霸,霸见迎劳之,曰:“甚苦!食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吏大惊,所问毫厘不敢有所隐。 五凤三年,代丙吉为丞相。霸材长于治民总纲纪号令风采不及丙功名损于治郡。时京兆尹张敞舍鹖雀飞集丞相府,霸以为神雀,议欲以闻。敞奏霸曰:“边吏多知鹖雀者,问之皆佯不知。臣恐吏丞畏丞相旨,舍法令,行私教,有名亡实。”天子嘉敞言,霸甚惭。 又乐陵侯史高以外属旧恩侍中,霸荐高可太尉。天子使尚书召问霸:“夫宣明教化,通达幽隐,使狱无冤刑,邑无盗贼,君之职也。君何越职而举之?”霸免冠谢罪,数日乃决,自是不敢复有所请。然自汉兴,言治民吏,以霸为首。 (节选自《汉书•循吏列传》) 材料二: 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因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七》) 材料三: 宣帝重二千石之任,而循吏有余美,龚遂、黄霸、赵广汉、张敞、韩延寿,皆藉藉焉。迹其治之得失,广汉、敞、霸皆任术而托迹于道。广汉、敞以虔矫任刑杀而霸多伪饰,宽严异,而求名太急之情一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1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霸材A长于治民B总纲纪号令C风采D不及E丙F功名G损于治郡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务,从事,与成语“求真务实”“不务正业”中的“务”意思都不同。 B. “数日乃决”与《鸿门宴》“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中的“乃”用法相同。 C. 白,禀报,与《孔雀东南飞》中“便可白公姥”的“白”意思相同。 D. 一,相同,与《阿房宫赋》中“六王毕,四海一”的“一”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霸出任廷尉正,判案公平,为人称许,但在夏侯胜案中,因未举报弹劾而被牵连。 B. 黄霸嘱咐外出的官吏要行事周密,他们不敢住邮亭,以至于吃饭时肉被乌鸦叼走了。 C. 黄霸出任丞相时,有鹖雀飞到丞相府,以为祥瑞,立即上奏朝廷,被张敞当场耻笑。 D. 黄霸发现,变更手下官吏可能会出现奸滑官吏销毁账簿盗窃财物的现象,这会耗费钱财。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垂意于治,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行。 (2)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何伤! 14. 王夫之认为黄霸精于权术,且“多伪饰”。在“选良吏宣诏”一事上,你是否同意王夫之对他的评价? (四)阅读IV(本题共2小题,9分) 即事 【清】黄遵宪 墙外轻阴淡淡遮,床头有酒巷无车。
展开余下试题将离复合风吹絮,乍暖还寒春养花。 一醉瞢腾如梦里,此身飘泊又天涯。 打窗山雨琅琅响,犹似波涛海上槎①。 [注]①槎:木筏。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以疏淡笔墨描绘墙外轻阴遮蔽的朦胧景致,床头有酒,巷口无车,为下文蓄势。 B. 颔联借“风吹絮”“春养花”写春日景致,暗含诗人对人生聚散、世事无常的感慨。 C. 颈联“一醉警腾如梦里”直抒胸臆,以醉态消解漂泊之苦,表达归隐田园的决绝之心。 D. 全诗通过眼前景物触发内心感慨,结合自身漂泊经历,表达对人生际遇的复杂感受。 16. 从首联的“轻阴淡淡”到尾联的“山雨琅琅”,暗含了诗人的情感变化。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如水流逝,未曾给后人留下借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常常在临水时勾起对家人的牵挂,望月时漫起对故园的思念。请从上面两个场景里选择一个,写出相应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数字时代,海量资源( ),但“读不进、看不下、沉不住”成了不少人的常态:想读书心系手机,想创作依赖AI,看电影习惯倍速。我们该如何守护专注力? ②找回专注力,当从改变心态做起,卸下功利的枷锁,静待花开。追求高效本身并无不妥,一些实用性技巧也确实可以快速掌握。但若过度追求快节奏,便容易形成对“深度”的挤压。比如,3分钟可以“看完”一部电影,但无法欣赏镜头中的语言艺术;5分钟也可以“速读”一部名著,却难以体会文字背后的意蕴。只有当我们不再执着于追问“这有什么用”,不再把每一项投入都视作需即时兑现的投资,才能沉浸于过程本身,从容涵泳。 ③重拾好奇心,也是唤醒专注力的重要方式。好奇心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触发后就能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产生疑问、激发兴趣、探求原因、深究结果。古往今来,正是纯粹的好奇,让我们跨越未知、走向更大的世界。何不主动创造“触发灵感的时刻”?放下手机,在与朋友闲谈中迸发灵感,在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发现新知,在观览文物中探寻历史。 ④如果说碎片化的消遣是快餐,那么( A ),则更像一碗粗粮,初尝或许有些粗粝,但( B ),更有益于健康。用耐心取代浮躁,让坚持成为日常,当专注成为习惯,心无旁骛的时刻、沉浸其中的“心流”,自然会在不经意间到来。⑤数字技术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海量文化资源编织进我们的日常。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过好文化生活。从解决注意力“失焦”的问题,到培养信息甄别与批判思考的能力,再到保持对文化的敬畏之心,唯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更好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 18. 填入文中第一段括号内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唾手可得 B. 触手可及 C. 无处不在 D. 琳琅满目 19. 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带有讽刺意味的一项是( ) A. 但若过度追求快节奏,便容易形成对“深度”的挤压。 B. 3分钟可以“看完”一部电影,但无法欣赏镜头中的语言艺术。 C. 当专注成为习惯,心无旁骛的时刻、沉浸其中的“心流”,自然会在不经意间到来。 D. 从解决注意力“失焦”的问题,到培养信息甄别与批判思考的能…… 20. 选出下面例句中与第②段中“沉浸”的“浸”意思最接近的一项( ) A. 别时茫茫江浸月 B. 整个村庄都浸透着宁静祥和的气氛 C. 春雨浸润着干涸的大地 D. 空气中浸着桂花淡淡的清香 21.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第④段划波浪线的句子,小刚借助AI设计一幅图,请你结合材料,根据图片补写句子内容。
如果说碎片化的消遣是快餐,那么( A ),则更像一碗粗粮,初尝或许有些粗粝,但( B ),更有益于健康。 22. 针对部分同学“读不进书”的现状,根据材料,提出一条具体可行的阅读建议,并陈述理由。 三、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只要你听从内心,能够承担每个选择带来的结果,人生的每个答案,都是圆满的。 ——英国作家毛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