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3245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45]
《拿来主义》导学与训练
每期金题导拨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李明隆
思考领悟
《拿来主义》是一篇典型的杂文,阅读后你能说出杂文的特点么?“拿来”与“主义”结合是鲁迅的独创,这样组合而成的词语有哪两层含义?文章按怎样的逻辑思路写成?“送去主义”“送来主义”与“拿来主义”有什么不同?“孱头”、“昏蛋”、“废物”各指什么样的人?“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各比喻什么?我们要实行“拿来主义”应当具备哪些思想和条件?实行“拿来主义”在当时及今天有什么意义?
【二】鉴赏评价
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拿来主义》的层次浅析
关于鲁迅《拿来主义》的层次,历来说法不一。笔者认为,《拿来主义》一文,不能简单地分为先“破”后“立”两个部分,它应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来划分:
  第1、2自然段是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作者从题目中提到的“主义”二字入手,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但没有人说道:拿来!作者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反对什么,主张什么,十分鲜明。
  第3、4、5、6、7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分析问题。这三段紧接上文,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推行“送去主义”,将会弄得我们一无所有,到头来只能向别人“讨一点残羹冷炙作奖赏”。因此,“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这一部分,作者否定了“送去主义”,进一步表明了自己持“拿来主义”的正确性。
  第8、9自然段是第三部分——解决问题。作者就“拿来主义”的本身作了正面的分析,先指出,拿来不同于“送来”,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再运用比喻,指出这样的“拿来”,既不是孱头式的“徘徊不敢走进门”,也不是昏蛋般“放一把火烧光”,又不是废物般地“接受一切”。最后,指出“拿来主义”的正确的内涵,是要“占有,挑选”,即对于拿来的东西,要区别对待,有养料者,“吃掉”,有毒者,“供治病之用”,徒有形式者,“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完全无用者,“走散为是”。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是通过否定孱头、昏蛋和废物三种错误的作法来阐明“拿来主义”的涵义的。
第10自然段是全文的结论。总结了“拿来主义”的意义和实行“拿来主义”的条件。
【三】应用拓展
基础演练(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书写均无误的一组是( )。
 A.残羹冷灸(gēng) 仪节(yí)     冠冕(guān)    譬如(pì)    
 B.鸦片(yā)       脑髓(suǐ)    孱头(càn)      国粹(cuì)
 C.自栩(xǔ)       玄虚(xúan)    大度(dù)       宅子(zhái)        
 D.吝啬(sè)       蹩进(piē)     捧着(pěng)     鱼翅(chì)           
2.选出对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崇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B.欣欣然的蹩进(走进、踱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浏览完整试题 C.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看出、看见)其彻底革命。
D.讨一点残羹冷炙(烤肉)做奖赏。
3.依次填入下段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示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只是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________炮枪和烟灯,________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________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________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A.因为 虽然 但是 所以    B.只有 虽然 倘使 但
C.虽然 但是 只要 但     D.只有 因为 所以 因此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市区两级领导视导后指示:后期复习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考试技巧的训练,二是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
B、我校高三教师:刘洪、王伟、张兰在一起备课。
C、李白有两句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从中感受到了古人的傲骨。
D、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总之,我们要拿来。
②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④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⑤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A.①③②⑤④  B.①②④⑤③   C.①②⑤③④   D.①③⑤②④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建设“活力四川、魅力四川”,使四川人民纷纷行动起来了。
B.防止煤矿不出事故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安全工作。
C.虽然没有获得冠军,但是,他完全可以说尽力而为无怨无悔。
D.这场比赛是宜宾队和内江队争夺冠亚军,肯定十分精彩。
精段精练(20分)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
7.理解文中画线的“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一句的含义。(4分)
8.“送去”“送来”与“拿来”的实质性区别是什么?有什么的不同的后果?(8分)
9.文中为什么要举尼采的例子?(4分)
10.鲁迅先生在否定种种错误的做法后,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有人认为这是排除推理法。结构是:原因,或A或B或C或D;推理,非A,非B,非C;结论,所以D 。请你根据这个结构,写出选文的推理过程。(4分)
拓展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一17题。
鸟是树的花朵
吴  忌
    我们穿起了厚厚的棉衣,而有些树木落光了叶子! 看吧,这就冬天了!
    一棵树落光了叶子,不能说丑,但缺了枝繁叶茂的风姿,裸露出树枝与树枝之间巨大的空旷,总是遗憾。我时常冲动,希望能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放点什么。我喜欢让一切事物都从无到有。这令人激动。
    冬天总是如此疏疏朗朗,树木仿佛都停止了生长,我们总是怀着一种等待的心理度过冬天,只有下雪,玉树琼枝,以及屋檐吊着冰凌,还能令我们开心。
    然而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我仿佛看见满树的花朵!
    有时候,鸟是一群一群地飞来又飞走的,黑压压一大片的是八哥或乌鸦,冬天的麻雀也喜欢一群一群地落在光秃秃的树上。黑色的鸟群会在瞬间装点一丛树林。一群白鸽落到树枝上,仿佛早春的玉兰花开,白得丰腴而优雅。鸟儿们叫着喊着,吵吵闹闹。有时候,三只五只,它们散落在稀疏的树枝上。有时候只有一只,孤独地立在细细的树枝上,这使人记起树上的花朵,也是先开一朵,再开一大片的。
    ……
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你见过一朵花从春天开到冬天吗?你见过树上的花朵在树枝与树枝之间飞来飞去吗?你见过会唱歌的花朵吗?这是一只鸟再造了冬天的生机。   
鸟是树的花朵,此前肯定有人发现并且说出  如此美丽的事物不会等到今天才有人惊喜。我站在树木这下,我想做的事,鸟儿们替我做了,它们真的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打开花朵,排练了舞蹈,播放了音乐。


展开余下试题    实际上,鸟儿一直都在树上:在春天的树上,在夏天的树上,在秋天的树上。只是由于树上有了真正的花朵,有了枝繁叶茂的摇动,我们看到了更多生命的美丽,因此而忽视了树上有小鸟。一年四季,鸟儿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唱歌;夏天的蝉鸣由一只鸟定调,秋天的月夜被一声鸟鸣切开。树木本来就是鸟的家园。
一只翠鸟就住在池塘边的灌木上,它翠绿的羽毛比深绿或浅绿的树叶更加艳丽,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树叶里的翠鸟之花。两只黄鹂可以让一棵柳树更加婀娜,我想杜甫当年在美丽的锦城思念家乡,一声婉转的鸟鸣,就让他想起了江南。江南的二月,哪一棵树上没有黄鹂的歌声和舞蹈? 不管树上有没有花朵,黄鹂总会落到二月妁江南。喜鹊踏梅如何? 乡村的快乐都在一树灿烂的梅花上,喜鹊就是开在乡村的花朵。
我喜欢夏天的白鹭,它们整个夏天都住在村头河边的树林里。白鹭们从碧绿的水田里归来,落到树梢上,远远望去,就是一树最浪漫的花朵。最不能忘怀的是村子里的月夜,白鹭们栖宿在那棵枫树上,夜风把树叶吹得哗哗地响,月光会把枝头的白鹭摇上摇下,翻开它们长长的翅膀。我有时候回忆童年,村头的枫树一定会出现,树上的白鸶也一定会出现。
    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人也会的。真细想起来,我记住的人不是很多,而我记住的鸟却不少。因为,我认定鸟是树的花朵,千姿万态的花朵,常开常新的花朵,跳着舞蹈的花朵,唱着歌曲的花朵……(选自《散文》2004年第3期,有删改)
11.本文是写鸟的,为什么开头却用了三个自然段铺陈描写冬天的树?(4分)
                                                                                            
12.“我记住的人不是很多,而我记住的鸟却不少”,从全文看,作者写到了哪些鸟?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6分)
                                                                                          
13.“鸟是树的花朵”,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4分)
                                                                                           
1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1)揣摩第7自然段的三个问句,体会此处的问号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
                                                                                        
(2)第8自然段中“我想做的事”指文章中的哪两句话?你怎样理解作者的这种想法?(4分) 
                                                                                        
(二)活动题
15.专题阅读:分小组针对课文进行研究,如《拿来主义》的结构研究,《拿来主义》产生的背景研究,《拿来主义》的讽刺对象研究等。可上网查询或到图书馆查找有关鲁迅及其作品研究的文章,全面了解鲁迅的思想和创作。
16.专项研究:“以小见大”是杂文选材的主要特点,查找有关这种写法的资料,写一篇对“以小见大”写法的认识文章。
17.写作尝试:请就生活中、学习中所见所读所感的某些事件,某种行为、思想、习惯发表自己的意见,要求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字数在600字以上。
18.小组辩论:学习外国与保持传统哪个更重要?
【四】课文链接
1.鲁迅杂文的特点
内容上,它反映的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始终关注着中国的国民性改造问题。技巧上,它以小见大,形象性强,选取的多是具体、细小、平常之事,善用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其说理、论辩、批判、驳论等逻辑力量都是透过鲜明的形象来体现的。其杂文还具很强的概括性和代表性,人们可以从其杂文中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面貌。杂文的文体自由多变,短评是他常用的形式。他的文风或严峻凛然,或清新隽永,或锋芒毕露,或泼辣犀利,或意味深长,多姿多彩不拘一格。他的杂文是现代文学中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文体。通过杂文,鲁迅显现出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者形象。他的杂文集有《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等。
    2.“介亭”二字的由来
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 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3. 京剧家梅兰芳
梅兰芳(1894-1961)是极富盛名的。字畹华,梅兰芳是上台时的艺名。祖籍江苏泰州,迁居北京已历三代。祖父名巧玲,是咸丰、同治间的名旦。父亲长于昆曲,能书画。梅兰芳早年拜吴菱仙为业师,后又跟王瑶卿学习,十一岁登台,以演唱青衣驰名国内外。曾赴苏联、日本、欧美访问演出,颇获好评。上海解放后,北上参加文代大会。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中央戏剧学院院长。
4. 哲学大家尼采
尼采( 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他主张唯意志论,提倡超人哲学,反对民主、社会主义和妇女解放运动,歌颂战争。主张个人的权力应绝对地肯定,以所谓超人为人生的极致,成为当时德国激进的贵族道德哲学。他的思想后来成了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根据。他以“太阳”自命,后发疯而死。 

参考答案:
1.B(A“灸”应为“炙”  C.“栩”应该是“诩”  玄xúan应为xuán  D.“蹩”读biē)
2..C(见——同“现”,显示,表示)
3.B(见原文)
4.D(A项“指示”后面是冒号,“两点”后面又是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在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会表意不清。此句中两个冒号应去掉一个。B项“高三教师”和“刘洪、王伟、张兰”是同位词组,中间只需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号。C项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此句可将叹号改为引号内叹号。)


展开余下试题 5.A(原为是按怎样对待、怎样区别处理、有何作用、怎样才能正确处理、有什么重要和迫切性来排列的)
6.C(A滥用介词缺主语,可去掉“为了”或去掉动词“使”。B滥用副词“不”,多一层否定,意思说反了。可去掉“不”。D①不会逻辑,只争冠军②误把可能语气表达为肯定语气,可改“肯定”为“可能”)
7.这一句话是反语,意思是:用活人代~替古董并不是什么进步,而是媚外求宠愈演愈烈的一种表现。
8.送去主义”统治集团由惧外变为崇外,媚外的一种表现,它常常以“丰富”、“大度”自诩,其实这不过是一种拙劣的自欺欺人的伎俩,是掩盖他们媚外卖国实质的遁词。这势必要使中国国势日弱,文化贫乏,最后完全沦为殖民地,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送来主义”是帝国主义的一种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侵略手段,是进一步榨取中国人民血汗的钓饵。帝国主义的无孔不入的侵略,使中国丧权失地,经济破产,内战不休,民生凋蔽,加速了殖民地化的过程。“拿来主义”则不然,它是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外国的长处,以便使国家成为新国家,人“成为新人”,“文艺成为新文艺”。
9.举尼采的例子是用来证明分论点的,即自诩富有的送去主义是没有好结果的,尼采发疯就是一个典型。
10.推理过程如下:
原因:或闭关主义,或送去主义,或听凭送来,或自己来拿。
推论:①闭关主义,实行不通。 ②送去主义,沦为乞丐。 ③听凭送来,大受其害。结论:所以,要自己来拿。
11.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写冬天的树落光了叶子显得寂寞、沉闷,以突出鸟儿给树带来了活力,带来的美丽。
12.文章先写了冬天里的鸟,如八哥、乌鸦、白鸽、麻雀等;又写了其他季节里的鸟,如翠鸟、黄鹂、喜鹊、白鹭等。文章以文题为中心,从鸟儿给冬天的树带来生机和活力起笔,再写鸟儿在其他季节里一样是树的花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快乐,装点了生命的美丽。在这个整体结构下,作者时而立足现实,时而回忆往事,时而引用典故,时而讲述民俗,撒得开,收得拢,曲径回廊,摇曳多姿。(意思相近即可)   
13.鸟装点了树,它们快乐的歌唱和舞蹈,给树带来生机和活力,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意思相近即可) 
14.(1)这里的问句并非有疑而问,突出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的理由,对小鸟的喜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意思相近即可)(2)指第二段中的“我时常冲动,希望能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放点什么。我喜欢让一切事物都从无到有。”这种想法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创造的讴歌。(意思相近即可)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拿来主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4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