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312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12]
初三语文月考试卷
初三语文试卷(2005年12月)
一、语文积累 (22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然后完成(1)一(4)题。 (7分)
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非浅的储蓄。
这储蓄,
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
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
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加点字“倾”应的读音为 。(1分)
(2)加点的词“逆耳”的意思是 。(2分)
(3)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改为 。(1分)
(4)请你依照文中的句式,再续写一个句子。(3分)
2.请把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写完整。(任填6空)(6分)
(1)感时花溅泪, 。
(2)蝉则千转不穷, 。
(3)关关雌鸠 ,窈窕淑女,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5)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肠断白蘋洲。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3.按下面的提示或要求默写。(4分)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现“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己亥杂诗》中表现作者仍愿报效祖国并蕴含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政府寓言通过了右翼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了许多
主持正义的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孟子>二章》中的名句填空)
(4)《春望》中诗中情景交融的拟人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识拓展,名著填空。 (5分)
(1)《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__________,“智绝”是___________,“义绝”是___________。
(2)“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一)“哭墙”无泪(21分)
“哭墙”,一个陌生的词语。著名的电影导演吴正中先生提出倡议,在南京侵华日军大屠杀纪念馆外,建立一堵纪念墙追念亡魂,永记国耻。其实这堵“哭墙”已耸立在那里了。血洗南京城65周年的祭日,人们从那里出发,燃举闪闪烛光,在《安魂曲》的哀乐声中缓步走向莫愁湖边的和平广场。从一张报纸的图片上,我看到了摆满鲜花的“哭墙”,看到了系着红领巾的孩子们脸上肃穆的神情。孩子们眼中无泪,他们不可能听到“哭墙”中埋葬着的三十多万冤魂的哭声。
而我是听到过的……
那一年我去南京,许多名胜古迹未及造访,专程到遇难同胞纪念馆,去感受那惨绝人寰的历史悲剧的幽森阴影。每一间陈列室中,每一方玻璃柜里,每一张黑白照片上,都是血泪斑斑,尸体、残骸、骨头和骨头、牙齿与牙齿的罗列与堆陈。黑窗帘在风中瑟瑟地飘动,灯光惨淡,仿佛那便是幽灵们在颤抖。日本侵略军当年展开灭绝人性的“杀人竞赛”,将最高荣誉赏给“创纪录”的刽子手,他以杀死56人“荣”获冠军。在江边,他们将青青的柳条折下,把中国人成双成对捆在一起,以便于屠杀时的操作。你读过“人”字吧?人有两条腿,野兽般的杀人狂抓起一人幼儿,倒悬着撕开那两条小腿,便把人“一分为二”了。
浏览完整试题
走出纪念馆,我低着头,默默无语。能说什么呢?不远处便是那一面墙了,当时尚无“哭墙”之称,从墙上的壁画中,我看到被绳子系着的同胞跪在日本兵前的那奴性的目光。三十多万遇难者,有几人挺身反抗过的迄今为止未有所闻。一个温良恭俭让的民族,一个“能忍自安”的民族,一个“唾面自干”不计前嫌的民族,既有“不抵抗”的政府,必有“不抵抗”的民众。或许,法西斯兽性正是在奴性教养有素的地方,最易获得适宜滋长发育的“土壤”。
奥斯维辛集中营在波兰,作为人类悲剧也作为人类耻辱被全世界关注和纪念,经常被人提及,不断作警示。“奥斯维辛之后,谁还能够写诗?”与之相比,南京大屠杀的知名度远为逊色。其实,其规模之大,其残酷性之烈,在近代史上,也是罕见的。似乎,受难的中国有着异乎寻常的平静与大度,缺少愤怒控诉的激情,在国内也不为人们过多关注和提及。近几年南京每年都有纪念活动,别的地方就“事不关已”了。年年从东京传来的日本首相、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战犯们的消息,甚至还有无耻抵赖大屠杀暴行的右翼言论,我们的反应也不过尔尔。大国风度,儒家风范吧?
“哭墙”,无泪。“天阴雨湿声啾啾”的夜晚,站在它的前面,也许能听到幽灵们喑哑的哭声吧?65年过去了,有几人去听过?
有关的书籍、资料、文学艺术作品也为数不多,但毕竟有一部以它为背景的电影拍出,准备公映了。这部名为《五月八月》的影片放映前被一些影院以“奸杀”为卖点进行炒作,所谓“第一部揭露中国女性被奸杀的南京大屠杀电影”云云。为什么三十多万人惨遭屠杀不如“女性被奸杀”更值得“突出”渲染?其以以“性”为诱惑、作招徕的商业性低级趣味的广告伎俩,昭然若揭,因而引起了南京以及上海、广州等地市民的强烈不满。《南方都市报》说:”出现这种麻木到拿国人的‘伤痛’来出卖的现象,只能说是国人的一种悲哀,值得人们深思。“
是值得深思。在“哭墙”面前,在大屠杀的惨绝人寰的民族大悲剧面前无动于衷,却在民族的伤疤上寻找“性刺激”以攫取“标房价值”的卑劣做法其实也非偶然,只不过在这个事例上由于对比强烈才引人注目罢了。“哭墙”无泪,好了伤疤忘了疼这类事情,就更是屡见不鲜的了。
5、一读,读出最初的触动。请选出文中对你触动最深的一个句子抄写下来,并说说原因。(3分)
6、二读,整体感知内容。文章就“南京就屠杀”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结合4~7段,请简洁概括作者反思的要点。(6分)
展开余下试题
7、三读,品析经典句子。请选择下列两句中的一句品析其中的深刻含义。(4分)
①或许,法西斯兽性正是在奴性教养有素的地方,最易获得适宜滋长发育的“土壤”。
②“奥斯维辛之后,谁还能够写诗?”
含义:
8、四读,领悟题旨。结合全文,你认为文章为何以“哭墙无泪”为题?(4分)
9、五读,透视语言。作者透过语言所传达的感情大多是含蓄的。请仿照范例,选择某一句子说说透过语句,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范例:透过“大国风度,儒家风范吧?”这一反问句,我感到作者是在质问国人为何在惨绝人寰的屠杀面前表现出异常的平静与大度,缺少愤怒控诉的激情。体会到作者沉痛悲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
(二)(19分)
①大仲马说:“人生是一串由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这话在今天看来也是不无道理的。
②确实,在生活的道路上,极少有人是一帆风顺的,都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有的人在逆境中奋起,做出了很多成绩;也有人没有勇气正视人生,沉沦下去。然而,生活是位严肃的老人,他绝不会可怜懦夫,相反,只欢迎那些笑着面对人生的人。
③列夫•托尔斯泰就是这样的人。据说,托尔斯泰读大学文科班时,曾经连续两个学年考试不及格,无法毕业,只好退学回家。但他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坚定、执著地追求着人生的真谛,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有了名著《战争与和平》、《复活》的问世。试想,假如他当初自暴自弃,那么世界文坛恐怕就会少了一颗巨星。
④也许有的人认为:这并没有什么,托尔斯泰所受的挫折和某些人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
⑤这里的某些人,自然包括那些后天或先天有残疾的人。美妙音乐他们听不见,艳丽的鲜花他们看不见,世界给予他们的,他们无法去取,而他们应该得到的,却又常常失去。和常人比起来,他们每走一步,都要付出超过常人几倍的力量。请看看真正有志的人是怎样做的吧!
⑥北京造船厂青年工人刘京生,因公致残,失去双臂,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瞬间变成了残废人,他苦恼过,可是他并没有颓唐,而是重新奋起,刻苦自学,成为一个青年书法家。
⑦海伦•凯勒是个先天不足的人,她又聋又哑,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成为著名的教育家,海伦说得好:“我滑落过好几次,跌倒、摔得头破血流,然而我战胜了自己,继续攀登,因为我看见灿烂的云霞在向我招手,希望的顶峰就在面前。”
展开余下试题
⑧正是非凡的乐观精神造化了他们伟大的人格,使他们获得了成功。
⑨然而在这个世纪之交的时代,有些人却在一时的挫折面前退却了。不是有人发出了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的感慨吗?不是有人因高考落榜而一蹶不振吗?生活中遇到不幸是必然的,可毕竟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在召唤我们。
⑩人生的路是那样坎坷艰难。有时是阳光灿烂,有时也会阴云满天。阴云常常会给每个人的心理投下浓重的阴影。可是,这能够成为自己萎缩不前的理由吗?不能!人生是短暂的,我们都想在短暂的一生中得到社会的承认,反映真正的自我价值,那就要为社会创造价值。而那些愁眉不展、郁郁寡欢的人,那些会发高水平牢骚的人,他们以为世态炎凉、红尘若梦的人,他们遇到一点点不幸便以为自己是人间最不幸的人,他们不想也不会为社会创造价值,社会也不会承认他们的。只有那些信心十足的人——当然绝不是茫然自信,只有他们才能创造出生命的价值。
10.选文的论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第⑥、第⑦两段位置可否互换?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选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中,请写出两种,并各举一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文划线句子有何含义和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当你遭遇挫折时,你将以怎样的人生态度去面对?请结合选文内容,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来表述,或引用文学作品中的名句来
上一篇: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下一篇: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题萃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初三语文月”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1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课程名称:
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