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161  
标签:粤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1]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蓝色圆珠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蓝色圆珠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本试题分两部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   阅读鉴赏(共76分)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40分)
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共四组,每组只选答1小题,共可选答4小题。8分)
①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                                                   
②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③_________,            。蜀山兀,阿房出。
(2)                                                  
④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⑤              ,               。蒲纬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3)                                                   
⑥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⑦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4)                                                   


浏览完整试题 ⑧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            ,珊珊可爱。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2--3题(9分)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2.“秋霜”指什么?这里用的是什么手法?(4分)
3.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何表达作用?(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4~5题。(9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4.对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危:端正
B.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原来
C.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以……伴侣
D.苟非吾之所有               苟:苟且
5.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6~9题。(14分)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男。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粗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也?”
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间:“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
(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删节)
6.对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于是引兵而西   引:率领。
B.王翦谢曰 谢:推谢。
C.老臣罢病悖乱 罢:通“疲”。
D.翦因举兵追之 举:发动。
7.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李信年轻壮勇,曾大败燕军,擒获太子丹,秦王对他评价很高,过于轻敌,导致他征荆兵败。
B.面对李信的失败,始皇幡然悔悟,及时向王翦道歉并重新起用王翦,满足了王翦对兵力的要求,为后来大败荆军奠定了基础。
C.出征前,王翦向始皇多多地讨要良田园林宅院,是为了妥善地安排自己的子孙,使自己领兵征战无后顾之忧。
D.王翦坚守不战,是为了激发土气,避敌锐气,以便寻找最合适的作战时机,最后终于大败荆军。
8.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3分)
⑵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3分)
9.用“/”为文段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2分)
李 信 攻 鄢 郢 破 之 于 是 引 兵 而 西 与 蒙 恬 会 城 父。
二、现代文阅读鉴赏(36分)
 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12分)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一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时钟滴答响着,天已傍晚,炉火正旺,也可能隐藏着今人惊讶的事情。也许是修管子的工人就在你外出之时已经来过,把漏水的龙头修好了。也许是女厨的忧郁症突然发作,向你要求得到保障。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
      门有各种各样。有旅馆、商店和公共建筑的转门,它们是喧闹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还有古怪的吱吱作响的小门,它们依然在变相的酒吧间外面晃动,只有从肩膀到膝盖那样高低。更有活板门、滑门、双层门、后台门、监狱门、玻璃门……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展开余下试题      开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当侍者用托盘端给你晚餐时,他欢快地用肘推开厨房的门。当你面对上门推销的书商或者小贩时,你把门打开了,但又带着猜疑和犹豫退回了门内。彬彬有利、小心翼翼的仆投向后退着,敞开了属于大人物的壁垒般的橡木门。牙医的那位富于同情心然而深深沉默的女助手,打开通往手术室的门,不说一句话,只是暗示你医生已为你作好了准备。一大清早,一扇门猛然打开,护士走了进来:“是个男孩!”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喜悦。即使在悲饬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一扇门轻轻地关上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动作。每一个人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接往而来的揪心之痛,尤其是一当所爱的人音容犹在,而人已远去之时。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生命不会静止不动并听任我们孤寂无为。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地把门关上。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至于另一扇门是不存在的。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
10.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下列对“开门”和“关门”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3分)
A.“开门”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关门”意味着一个结束。
B.“开门”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关门”是最终判决的表白。
C.“开门”是生命的开始,“关门”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D.“开门”是“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关门”是一种软弱的结束。
11.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意,选出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    】  (3分)
A.因为玻璃门被制造成旅馆,商店和公共建造的转门,全无奥秘可言
B.因为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而玻璃门是透明的,毫无隐性可言。
C.因为它们是活泼喧闹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
D.因为它们依然在变相的酒吧间外面晃动,只有从肩膀到膝盖那样高低。全无隐性性。
12.作者说:“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请选择出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    】 (3分)
A.人是高等动物,而马是低等动物。
B.人有隐秘需求,而马无隐秘可言
C.人是有情感的,人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
D.人与动物是有区别的。
1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既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也表现出某些消极的不可知的神秘色彩。
 B.作者笔下的门,有的实实在在,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实在的“门”,是读者最熟悉的,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象征意义的“门”,蕴涵深刻的哲理,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
 C.第四段对开门方式的描写,作者精选了五个各具特色的生活场景,生动细致地表现出不同社会层面的人的不同心态,紧扣文章主题,具有典型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D.第六段中“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最终判决”的畏惧和对“一个结束”的悲伤,是作者深刻人生体验的形象化表达。
阅读下面《荷塘月色》选段的文字,完成14题。(6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搂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4.有人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一句写得很精彩,你有同感吗?为什么?(6分)
 
阅读下面实用文段,完成15~18题。(18分)
扇,自古以来为引风纳凉之物。千百年来除使用价值之外,小小的扇中还孕育着中华文化艺术的智慧,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的精华,是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扇面的丹青墨宝值得珍藏,扇骨的精工细雕成为艺术。舞台上,演员一扇在手,或进或退,或开或合,瞬息万变,活灵活现。建筑中,“扇”这种独特的艺术造型,还被古典园林的漏窗所吸收,成为移步换景、美不胜收的花墙小景,表现出耐人寻味的文化魅力。
    我国的扇具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实物扇应该是楚地出土的春秋、战国时的扇子,有竹扇和羽扇两种。虽然出土的竹扇是2000多年前的遗物,但其制作已相当精良。中国的扇仅从材料而言,就有羽扇、竹扇、纨扇、蒲葵扇等。传统的扇多为圆形,故称“团扇”。
    扇面上采用书法,据文献记载,以“羲之书扇”流传最早。唐代在扇面上的绘画,已有实物出土,而且在唐代绘画中也有所反映。到了宋代,文人与绘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扇面成为画师创作的天地,加之皇帝对书画扇面的重视,扇面艺术得到飞速发展,臻于顶峰。仅以《宋人画册》中百幅小品为例,其中纨扇面就有60余幅,而且这些扇面,题材广泛,构思精巧,开创了将绘画艺术融于方寸的“小中见大”的新局面,咫尺千里,雄浑壮阔。后来,又有以突出某一局部来代替全景的“边角”之景,如夏珪的《烟岫林居图》。取材中也有小至花鸟画中的野草闲花,昆虫禽鱼,它们纤毫毕现,栩栩如生,如宋徽宗赵佶的《枇杷山鸟图》,运以精心,出以妙笔,具有一种独特的情趣。因此,宋代的扇面,已成为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瑰宝。扇面作为绘画的一种形式被继承、发扬、光大,实际上已脱离了扇的实用功能,而创作出艺术化的扇面形状的绘画作品,被历代书画爱好者作为精品珍藏。元、明、清时期,很多画家也热衷于扇面书画,直至今日,扇面书画还受到一些画家的青睐。扇的形式之美,使画面更有锦上添花的效果。我国的扇面艺术作为珍品,不仅为我国各大博物馆,也为世界各著名博物馆所珍藏,总数可达数百件之多。
    在宋代,折叠扇从日本和高丽先后传入中国,扇面以纸、绢等制成,并以其新颖、灵巧、轻便受到欢迎。到明代中、晚期风靡一时,效仿四起,出现了大量以诗、书、画为主体的扇面,另外又涌现出一批制造扇骨与扇面的能工巧匠。于是,折叠扇开始独领风骚,并有取代传统团扇之势。檀香扇是从折叠扇演化而来的,扇骨由檀香木制成。据传,苏州从1920年开始生产檀香扇,第一家作坊叫“张多记”。檀香扇花色品种繁多,扇面制作精良,扇骨长短宽窄各有区别,工艺要求极为严格。


展开余下试题    总之,从扇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小小一扇,凝聚了历代工艺的优秀成果,技艺精湛,异彩纷呈。同时,它又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并且,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发扬光大,也是形成中国扇文化绚丽多彩的原因之一。
15.下面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恰当的两项是【    】【    】 (6分)
A.古典园林的花墙设计因吸收了扇的艺术造型而摇曳多姿,引人入胜。
B.目前发现最早的实物扇是从楚地出土的,有羽扇、竹扇、纨扇、蒲葵扇等。
C.《枇杷山鸟图》、《烟岫林居图》等扇面意境深远,气势雄浑,有咫尺千里之感。
D.唐代艺术家在扇面书画中善用“边角”之景,产生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E.我国的一些扇面,已成为扇面形状的绘画艺术珍品,为中外各大博物馆收藏。    
F.越来越多的当代画家投入了扇面艺术的创作,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审美品位。
16.根据要求,在下表横线上填入关于扇的合适内容。(3分)  
年代 样式 (1)_______
宋之前 (2)_______ 竹、纨等
自宋起 折叠 (3)_______
17.请任选所附的一幅扇图,作一简评。(4分)
18.有人说,现在都用空调、电扇,传统的扇子可以退出生活舞台了。你同意吗?请从两个方面说明理由。(5分)
第二部分    表达交流(共74分)
三、语言表达(14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有力量,在民间流传颇广。
B.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C.犯了错误应该首先检查自己。无动于衷文过饰非,都是不对的。
D.面对张海同学一家的不幸遭遇,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功夫,捐了三千多元钱。
20.阅读下面一段辩论会的片段,完成文后两题。(5分)
对方说有的人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这不错,但请问,如果人都性本善的话,谁会拿起屠刀呢?对方说人一教一学就能变善,而我们看到好多人做坏事的时候,是不要教,不要学,就会干坏事的。再者,对方辩友都认为恶是外因,那请问,如果鸡蛋没有缝的话,苍蝇会去叮它吗?
(1)根据以上内容,可以判断发言者所持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2分,不超过9字)
(2)请针对文中划线处的内容加以反驳。(3分,不超过25字)
答:                                                                       。
21.下面一段文字在标点、词语、语法上有多处毛病,请找出三处并加以修改。(6分)
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淡泊的心境;拒绝华丽,是为了追求质朴的天性;拒绝名利,是为了追求宁静的生活。拒绝时髦,是为了追求个性的独立;拒绝放纵,是为了追求平凡安祥的人生;拒绝忧愁,是为了追求快乐向上的心情:有追求才有拒绝,有追求才能坚持独立的自我。
错处(摘抄原文) 改  为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枕上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曾公亮《宿甘露僧舍》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     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     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要看美景,须开窗户;而小女孩在不同的窗户前看到了不同的景象,带来了不同的心情。对此你哪些经历、见闻和感受呢?请你以“开窗”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自定立意。 ③自拟标题。  ④自选文体。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答题卷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 二、现代文阅读鉴赏 三、语言表达 四、写作 总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标签:粤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2005—2006”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