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936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6]
石厦中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2005、9、20
一、拼音与书写能力考查(5分)
hóng hú 之 志 jiē gān 而 ?
二、古诗文默写考查(8分)
填写下面诗文的上句或下句,并填写相应的作家或作品。
(1)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 。 肠断白频洲。 (温庭筠《望江南》)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浊酒一杯家万里, 。 ,
人不寐, 。 ( 《渔家傲》)
(3)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西北望, 。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艨舟, 。
( 《武陵春》)
(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
可怜白发生! ( 《破阵子》)
三、文言文阅读(87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1—5题。(9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隆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浏览完整试题
1.文中“先帝”指刘备,“陛下”指_______________。“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2分)
2.这段文字中提出的一条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下面四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有:_________ (2分)
①诚宜开张圣听 / 酒酣胸胆尚开张
② 诚宜开张圣听 /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③ 以光先帝遗德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隆下
④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国险而民富
⑤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 多事之秋
4.将“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译成现代汉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这段文字内容要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1—6题。(14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
由是感激 感激:______________ 臣本布衣 布衣:___________
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______________ 躬耕于南阳 躬:___________
故五月渡泸 故:______________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___________
2.第①段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1分)
,
3.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
、临危委重任和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3分)
5.在①段横线上填上表现诸葛亮本来志趣的句子。(1分)
6.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2分)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二川:____________________七擒: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拒: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八阵:____________________
7、刘备在遗诏中告诫后主:“ ,勿以善小而不为。 ,能服于人。”(2分)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6题。(16分)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 。(1分)
2、甲段中加点的两个字,“胄”的读音是 :“是”的意思是 。
乙段中“不毛”的意思是 ;“不效”的意思是 (2分)
3、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1分)
。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2分)
展开余下试题
5、翻译下面句子(3分)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5、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3分)(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6、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像诸葛壳那样忠心报国的文臣武将,请从语文或历史教材中列举出两个名人,并写出他们留传下来的名言或者事迹。(4分,多写多分)
人物: 名言或者事迹:
人物: 名言或者事迹:
人物: 名言或者事迹:
(四)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1—5题。(8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加字变双音节词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今亡(逃亡)亦死 B.楚人怜(可怜)之
C.百姓多闻其贤(贤明) D.宜多应(响应)者
2.词义相近的一项是( )。(1分)
A.道不通 / 天道酬勤 B.举大计亦死 /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C.等死,死国可乎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扶苏以数谏敌 / 卒数万人
3.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二世杀之 / 愿陛下亲之信之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 / 杀之以应陈涉
C.度已失期 / 孤不度德量力 D.为:项燕为楚将 / 皆次当行,为屯长
4.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根本原因是:“ ” (1分)
5、翻译下列句子(4分)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五)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1—6题。(9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1.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只要标一处)(1分)
(1)而 戍 死 者 固 十 六 七 (2)乃 诈 称 公 子 扶 苏、项 燕
2.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吴广素爱人( ) (2)尉果笞广 ( )
(3)并杀两尉 ( ) (4)广故数言欲亡( )
3.吴广“故数言欲亡”的目的是(用自己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
(1分)
4、翻译“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分)
译文:
展开余下试题
5、文段中应填的句子是: , (2分)
6.文段记述了陈胜发动起义的过程,他提出了“_______________ ”的战略口号,表现了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并提出了“_______________ _”这一千古流传的体现人人平等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名言,体现他勇于打破封建尊卑观念,善于激励众人的反抗决心。(1分)
六、读《唐雎不辱使命》(节选),回答问题(10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1分)
(1)秦王色挠( ) (2)长跪而谢之(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3分)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3.外交辞令往往委
上一篇:
2006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卷
下一篇:
石厦中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
关于“石厦中学九”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