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160  
标签:苏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0]
泰州市普通高中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泰州市普通高中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人: 王书月(姜堰市教研室)   袁  忠(省靖江中学)   王广清(兴化文正学校)  
审题人: 张正耀(兴化楚水学校)  石文虎(省泰州中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
一、(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翘首    憔悴     愀然      悄然无声
  B、寰宇    豢养     盥洗      涣然冰释
 C、翌日    忧悒     轶事      自艾自怜
 D、编辑    社稷     发髻      自古洎今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籁都歇的岑寂,仙人一样睡去。
 B、我说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俱?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既使活得很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
 C、人们不想活,情愿照顾殡仪馆的买卖,这种精神状态使医药一愁莫展。
 D、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儿了,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          。
② “开发西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          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③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          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A、胜地    缩小    控制         B、圣地    减少    控制
 C、圣地    缩小    抑制         D、胜地    减少    抑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时下什么都兴“排行榜”,诸如“金曲排行榜”“小说排行榜”“大学排行榜”……五花八门,不绝如缕,让人目不暇接。
B、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改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高中教学改革的热潮也正方兴未艾。
 C、文学期刊接连倒闭,许多钟情于文学的读者都不以为然,反映出刊物与读者之间的隔膜已十分严重。 
D、喧嚣了12天的第56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于25日晚落下帷幕,参赛的5部法国影片全部铩羽而归,没有获得一个奖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天,片面追求升学率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酿成这样的现象,一味责怪学校方面是不公平的。


浏览完整试题 B、2006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公务员法》规定了引咎辞职制度,规定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
C、最初,他们把这个世界当成一所小小的美丽幼儿园,园内种着郁金香的花坛和金鱼池。
D、江苏省为了防止煤矿坍塌事故不再发生,到2005年年底前,已依法关闭了全部163家小煤矿。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B、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C、于是洁白的纸上,留下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水、阳光、空气、鲜花和笔(未按笔画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D、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我与地坛(节选)》是一篇自传体散文,作者通过写对地坛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来衬托母亲的无私和伟大,同时表达了作者成功时不能与母亲共同分享的愧疚之情。
B、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和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火车正点》、《静静的顿河》。
C、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他的散文以山水游记和寓言成就最大,代表作是《永州八记》,他与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D、郁达夫,原名郁文,中国现代作家,是著名的新文学社团“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小说《沉沦》是他的代表作。
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泣孤舟之嫠妇               吾从而师之
B、日削月割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侣鱼虾而友麋鹿
D、非能水也                   朝歌夜弦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而气候不齐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可谓智力孤危
C、学不可以已                  哀吾生之须臾
 D、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故国神游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每小题3分)
竹溪记
明·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薪:把……当作柴薪
    B、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        贵:珍爱
    C、然穷其所生之地      穷:探求  
D、与奇花石等耳                      等:等级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甥其为我记之                     其可怪也欤
B、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   多于机上之工女
D、不过欲以此斗富                   苟以天下之大
12、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恰当的一项是
    A、(京师人)或芟而去焉     B、独此取诸(于)土之所有
    C、(竹)不可以谐于俗    D、凡诸富人所酣嗜(之)
1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竹溪记》名为记,所记中心事件是任光禄治园植竹一事,但文章并没有记叙事件的始末,却把重点放在了议论上。
    B、第1段和第2段以江南人、京师人以及绝徼海外之人对竹的态度为线索,为下文写任君植竹一事做了充分的铺垫,在对照中映衬出任君的品格情操。


展开余下试题     C、第2段,作者引入俗语,说明世上评价人、物的标准,是依远近多寡而论高下贵贱的。同时,作者用反诘语,表达了他对世俗偏见的不满之情。
    D、这篇小品文,详细描写了竹溪景物,并借题发挥,对世俗不知竹而一味贱竹的怪现象作了针砭,也赞扬了任光禄孤高独立的人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1分)
三、(33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3分)
译文:                                   
⑵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2分)
译文:                                   
⑶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3分)
译文: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小题1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四十三年,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            ,函谷举,              ,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               (朱自清《荷塘月色》)
(6)苟利国家生死以,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①碛(qì):沙漠。
(1)这首诗表达了征人思亲之情,你从诗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试简要分析。(2分)
                                                                            
   (2)第二句中的“偏吹”,有的版本用“遍吹”,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3分)
答:                                                                         
                                                                            
17、仿照下面诗句的形式,从“青春”、“生命”、“时间”中任选一个写出你的感悟。(可以不押韵)(4分)
友情是一缕和煦的春风,                                           ,
会拂去我们眼角的泪痕;                                           ;
友情是一抹明媚的阳光,                                           ,
会照亮我们孤寂的心房。                                           。
18、根据10月25日《扬子晚报》这则消息的内容,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本报讯 昨天在十三中举行的南京市首届中小学生古诗词文吟诵大赛上,来自南京18所学校的中小学生团队共吟诵了130多首诗词,此次大赛旨在让中小学生重温蒙学经典,再现古诗韵味。中学生们除了吟唱之外还创意不断,让传统的古诗词充满着趣味和新鲜感,如南京外国语学校表演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一个戴着假发、粘着胡须的“老头”,佝偻着背,还在不停咳嗽,边上一台电风扇吹着一堆稻草在空中“飞舞”,一下子就把诗的意境给表现出来了,让观众们身临其境。中华中学的一帮高中生就给大家“秀”了一把,只见十几个学生穿着长袍,戴着假须,踱着方步,一起吟唱刘禹锡的《陋室铭》。

19、根据下面材料,请你从两幅图片中任选一幅图片加上解说词,照抄原材料不得分。(字数在50—80字之间)(4分)
1991年4月,《中国青年报》记者拍摄了极具感染力的照片——“大眼睛姑娘”。苏明娟用她那双闪亮的大眼睛发出了“我要读书”的心声。苏明娟在希望工程的资助下,在家乡先后读完小学、中学,2003年考入了安徽大学。苏明娟在成为大学生后的第一个暑假,就参加了安徽大学团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来到骏马希望小学,辅导小学生的学习。            图一                         图二




20、阅读下面关于“读书”的相关材料,通过你的研读,任选其中一则或几则,写出你对“读书”的研读结论。要求既要有观点,又要有自圆其说的阐述,不超过40字。(4分)
对于每一位真正的阅读者来说,这无尽的书籍世界都会是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还将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他自己。                                  ——赫尔曼·黑塞
    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   ——雨果
做人的好坏与读书的多少无关,有关的是你从书中接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力行了什么。                                                             ——陈四益


展开余下试题

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18分)
故乡成为中国人的心灵阴影
徐  冰
①正是春节期间,有很多人回到故乡过年。据报道,去年春运期间仅铁路客流量就达1.7亿人次,旅客中绝大部分是回乡探亲的。
②在传统节日期间回到故乡走亲访友,可能是外地游子们一年中最感安慰的事情。然而,在他乡的日常生活中,故乡还会引起他们一种新的感受:既困扰又无奈,既摆脱不掉又有些不舍。这种复杂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意象构成了他们内心的一种阴影,即故乡的阴影。
③我们以来京游子的故乡体验来考察故乡的阴影。在京读书的外地学生刚来北京时,还饶有兴趣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故乡。渐渐地,他们尽可能去说比较纯正的普通话。即使留在北京工作、生活的大学毕业生,他们要过上北京人的生活,在北京找到伴侣,不仅要改变故乡的地方口音,还要改变故乡的地方性格。当这些来自外地的年轻人在北京成家后,他们很难每年带着自己的家小回老家看望父母。当他们想念自己父母的时候,自然会想起自己的故乡。当他们激动的时候,放松的时候,总是自然流露出故乡的地方性格。这种流露给他们带来刹那间自在的感觉,但是这种地方性格既不为外部环境所容,也不完全为他们自己所欣赏,他们不想恢复它。
④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地缘离不开血缘,地缘是血缘的投影。“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关系固定了。生,即意味着血缘,也决定了人的地缘,各地的自然条件对人们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故乡连带着亲情,塑造着性格,内化到人们的自我之中。因此,传统的中国人爱家乡也是爱自己。因为横向交流较少,也因为推己及人地相互尊重,他们也较少嘲笑别人的故乡性格。
⑤一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激烈的冲击,故乡不再具有原来的神圣价值。近二十年来,改革开放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口流动机会,因此,离开家乡去谋取更好的生活环境,成了许多年轻人的理想。
⑥然而,浅薄地解释和利用传统思想也使一些不甚健康的地方认同流行开来。譬如,一些北京人自认为最大气,开口就谈天下。其实,他们内心里隐藏着一种天子脚下臣民的封建意识,去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被踩在脚下,这种大气就打了折扣。一些上海人自认为最洋气,最先散掉土味步入现代社会。而现代社会是开放的世界,西方人其实并不会像他们那样排外。一些广州人认为自己是改革开放的先锋,新时代的新“贵族”。而改革开放生产“贵族”,新时代圆封建梦,这种意识本身就是扭曲的。
⑦中国人需要开放的文化平台,构建现代自我观念,才能走出故乡的阴影。如果有一个更开放的文化平台,北京人、上海人、广州人就会与外地游子有更多的相知相交机缘,每个人也能更充分地表达自我的情感、发挥自我的潜力。建立这个现代文化平台的过程,也是建构中国人现代自我的过程。
⑧中国人需要建构现代自我,而现代自我的建构实际上是一个更新、重塑、创造的过程,它应该吸收中国传统中最有包容力的思想,它应该有开放而真诚的现代旨趣。可以期许,真正拥有现代自我观念的中国人将走出故乡的阴影。 
(选自2005.11《新语文学习》,有改动)
21、选文为什么要从春运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                                                                  
(2)                          &
标签:苏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泰州市普通”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