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982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2]
2005—2006学年度宝安区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2005—2006学年度宝安区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语 文
2005. 9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洞穴(xué) 禅(chán)宗 芸芸(yún)众生
B.忧郁(yù) 憧(chōng)憬 光霁(qí)日明
C.烟霭(ǎi) 伉(háng)俪 溘(kè)然长逝
D.福祉(zhǐ) 颠沛(bèi ) 清风夜唳(lì)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只要打开网页,点击流览就可以了。
B.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也为正直坦荡之士所不耻。
C.人们每每用“玩物丧志”劝人,不可游手好闲,耽于玩乐而荒费时日。
D.它反映了一个王朝行将没落的情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次抗洪抢险,如果没有大家的齐心协力,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堪设想的。
B.事业上经不起半点挫折,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这种人最没出息。
C.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中止,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D.学校决定成立以班主任、管理员和学生代表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住宿生工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高中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高中生的基本素养并形成健全人格。
B.用词应避免重复,这样很容易犯罗嗦赘余的毛病。
C.大家认为频繁的考查测试,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好处。
D.隔壁的李叔叔,有一个儿子,他在那边工作好多年了。
5.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
②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③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④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
A.②④③① B.④①③②
C.④③①② D.②①④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不同的人,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迥然不同的。即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答案。比如,19世纪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回答有时候就非常忧郁,特别暗淡。雨果说,我们都是罪人;我们都被判了死刑,但是都有一个不定期的缓刑期;我们只有一个短暂的期间,然后我们所呆的这块地方就不再会有我们了。
后来,雨果这个充满悲观主义色彩的回答,竟有意无意地成了20世纪40年代法国存在主义思潮的先声之一。因为加缪也把人看成是古希腊神话中终生服苦役的西西弗斯,他命中注定要永远推一块巨石上山,当石块靠近山顶时又滚下来,于是重新再推,如此循环不息。
然而,歌德在论及西西弗斯的时候,几乎是另一种调子。因为诗人的一生实在是富有伟大创造力、为人类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一生。1824年1月27日,风烛残年的歌德在同爱克曼交谈的时候,回顾了自己的一生:
人们通常把我看成是一个最幸运的人,我自己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对我这一生所经历的路程也并不挑剔。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哪一个月过的是真正舒服的生活。就好像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我的年表将是这番话的清楚说明。
浏览完整试题
——读者,这就是人哪!
回答“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康德哲学体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晚年,他甚至断言,全部哲学事业都可以归结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75岁的时候,康德不是用话语而是用他一生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用他在哲学这块精神园地上辛勤的耕耘作出了如下的回答:人是借助于令人惊异的能力——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本身就是一个征候,它表明这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安谧,一切动机都已停止,感觉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也迟钝了。但是,这样一种状态就像心脏在动物机体中停止了工作一样,是与人的精神生活格格不入的。”在康德看来,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节选自《人是什么》)
6.文中两次谈及西西弗斯,下列对它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次引用说明了加缪的观点:人活在世上就是要终生服苦役。
B.第一次引用是为了证明雨果的观点成了20世纪法国存在主义思潮的先声之一。
C.第二次引用是为了说明歌德的观点与加缪的观点有着较大的不同。
D.两次引用都是为了说明人生活在世界上,必须不断抗争,才能获得幸福。
7.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康德观点的一项是
A.全部的哲学事业都可以称得上是对“人是什么”的回答。
B.人是借助于令人惊异的能力——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
C.在生活中达到(绝对)满意,这应是人所努力追求的。
D.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8.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回答是不同的。同一个人,也会有不同答案。
B.雨果对人生的忧郁暗淡看法与加缪在西西弗斯身上体现出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有相通之处。
C.回答“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康德的看法与雨果和加缪的观点不同。
D.从文中信息看,作者非常赞同康德的观点,而对雨果、加缪和歌德的观点未置可否。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曰:“祭酒(注),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
注:祭酒,犹言先辈。古代酹酒祭神。每由坐中尊长率先举酒以祭,后遂称位尊或年长者为祭酒。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行诸相者 诣:到……去
B.受直以养老母 直:同“值”,酬金
C.帝国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除:免除
D.后坐事免官 坐:犯罪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 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B.乎 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C.其 超问其状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D.也 此万里侯相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班超“有大志”的句子是:
① 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大辱。 ② 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③ 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 ④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⑤ 此万里侯相也 ⑥ 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A.③ ④ ⑤ B.① ② ⑥
C.③ ⑤ ⑥ D.① ③ ④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超是班彪的小儿子,班固的弟弟
B.班超是个不拘小节,但内心却孝顺恭谨的人。
C.班超从小就有“万里封候”的志向,但身边的人都不理解他。
D.班超后来被“免官”,理想没有实现。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0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2)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3)卿弟安在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旅 夜 抒 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用简要的语言谈谈诗中的诗人是怎样一种形象?
(2)诗中第二联描写雄浑阔大的景象,起什么作用?
(3)从诗的体式上分,这首诗属于 诗,而《兵车行》属于 诗。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任选2题,4分)
(1)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 ,一夫当关, 。 (李白《蜀道难》)
(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阳楼》)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山 间 小 路
龙应台
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也是一条山中小径;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张栻,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
展开余下试题
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范围,叫岳麓书院。
九月的一个下午,阳光穿过重重叶层,将老槐树的影子闪烁洒在地面,与书斋稳重密实的投影形成动与静的辉映,小径上光影错落,明灭之间时光恍惚,仿佛望得见前行者踽踽背影。也是九月,不到四十岁的朱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沙,也是别的都不看,渡过湘江,直奔书院小径,与张栻会面。他要和张栻面对面地讨论“中庸”里关于中和的概念。两个人不仅私下切磋,而且公开讲学辩论。开讲时,“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朱张两人渡湘江来回的地方就被老百姓唤为朱张渡。
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纪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那必定是一个认识文明、尊重文明的社会,八百年前的中国。
可是这文明又是怎么回事呢?朱张讲学时如何地意气风发,谁能想见朱熹日后的命运,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将他“枭首朝市”。朱熹虽然躲过了弃市的下场,却难逃被贬为伪学逆党的命运,郁悒以终,发丧时,生徒不许聚集。然而,受朱熹牵连而被杖枷流放的蔡元定又哪里想象得到,再过三十年,宋理宗会读朱熹的“四书”注解而爱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于是“逆党”变成太师,于是“伪学”又成为官学。如果这是一个认识文明的社会,它又怎么会如此恣意横暴地玩弄文明于股掌之间?
也许因为天气炎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我竟然可以安安静静地举头细看那屋瓦的颜色:不识魏晋的青草一簇一簇点缀在瓦的行列间,赫曦台上有个六岁大的女孩拿着毛笔,蘸清水在地面练字。回廊肃静,听得见风吹的声音。如果吊上一盏风铃,檐间一定叮零清脆。可是这屋瓦回廊,我知道,并不都是这么平静的;作为文明的象征,书斋和人一样有时辉煌,有时覆灭,辉煌的时候,皇帝题匾赠书;覆灭的方式就多了:改朝换代的兵火可以将它付之一炬,居安思危的君主可以转念之间“毁天下书院”,或者,阴柔一点的,干脆将书院并入官学,纳入体制,这千年书院,时而房舍巍峨,书声朗朗,时而断垣残壁,鬼影幢幢。决定它生死的,似乎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权。
文明竟是那么脆弱的东西吗?沿着小径来到百泉轩,历代山长的住所。廊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院里一口小小的泉水。不对吧,如果霸权决定一切,这百泉轩怎么还能在千年之后让我看见?那泉里还冒着水呢!
细读书院史,就发现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总能再建,是因为和政治霸权一直有一个不灭的抗争力量。譬如朱熹的教育理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今日读来犹令人震动,一个社会已经体认到“学”与“问”是维系文明的根本,它一定是一个思想发达、海阔天空的社会吧,可是,与“慎思明辨”抵制的力量或许更大。顺治的“卧碑”:“为学当尊敬先生……勿妄行辨难……军民一切利弊,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如有一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辨与不辨之间,文明时进时退。
譬如书院在1131年毁于战火,湖南安抚使刘珙“葺学校,访雅儒,思有以振起”,重建岳麓书院。刘珙是个什么人呢?身为礼官。“秦桧欲迫缢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不论是对秦桧不从或者是在废墟中兴学,刘珙对抗的都是政治霸权对文明的压迫,书院历史的构成,就是这两种势力不断的彼此抗衡与妥协的消长过程。
我在树影斑驳的小路上徘徊,不忍离去。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
16.作者在描写岳麓书院的兴衰中,表明了哪些观点?请补写出两点。(4分)
答:(1)书院兴,是因为社会文明的力量在前进。
(2) 。
(3) 。
17.第六段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一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4分)
18.文中描写百轩泉的泉水,用意是什么?(4分)
19.最后一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4分)
20.你对作者以“山间小路”为题是怎样理解的?(5分)
六、(13分)
21.用一句话(不超过20个字)概括以下一则新闻的要点。(3分)
新华社杭州3月3日电 浙江仙居县广度乡中央村的居民在村前古道旁发现的摩崖石刻奇异古文字,日前经中国古文字家研究专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锦炎鉴定,此奇异古文字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越族文字,距今历史不少于2200年。他说:“这是首次发现越族文字,是中国文字学上的一次重要发现。”
答:
22.某校对高一28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问卷调查,有关数据统计如下:(6分)
对研究性
学习态度 人数 比例 其中参与研究性学习
情况与比例
喜欢或
比较喜欢 229 81.8% 有参与经历者占57.6%
无参与经历者占42.4%
不喜欢 51 18.2% 有参与经历者占9.8%
无参与经历者占91.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每条限30字)
(1) 。
(2) 。
23.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一句读孔孟之后的感受。(“读孔子”或“读孟子”任选其一,上下句语意要连贯,字数不必相同)(4分)
读庄子,我们往往被庄子追求个体生命自由的境界拨弄得手舞足蹈。
读孔子,
。读孟子,
展开余下试题
。
七、作文(60分)
24.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选取一道,然后按要求作文。(60分)
题目1:语文学习的回顾与思考
要求:写成一篇叙议结合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题目2:天生我才必有用
要求:写成一篇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A(B 霁 jì C伉 kàng D沛 pèi)
2.D(A “流览”应为“浏览” B“不耻”应为“不齿” C“荒费”应为“荒废”)
3.B(A “不堪设想”是贬义词,意思是严重得不可想象,可改为“不可想像”。C 应为终止,“中止”是中途停止的意思,“终止”是永远停止的意思。 D 应为“由”)
4.C(A “目标”与“为了”重复,删去一个。B “这样”应改为“否则”。D 不知道“他”是指李叔叔,还是指他的儿子。)
5.B
二、9分。每小题3分
6.D
7.C
8.D
三、12分。每小题3分
9.C(除:任命)
10.A(A:前“以”:连词,表目的,后“以”:介词,把。 B:表疑问语气词,C:代词,其中的;D:表肯定语气词)
11.D
12.D(“免官”只是暂时的,不能因此推断其“理想没有实现”。班超后来在戍边战斗中多次立下大功,成了一位名将。)
四、(20分)
13.(8分)
(1)有口才,广泛阅读了许多书籍。(3分)
(2)怎么能长久在笔砚间讨生活呢?(或:怎么能够老是干这笔墨营生呢?)(3分)
(3)您的弟弟在哪里?(2分)
14.(8分)
(1)漂泊凄苦,怨愤不平的形象(3分,答出孤苦,然愤两点,给3分,只答一点给1分)
(2)用辽阔的原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河,束反衬自己孤苦伶仃,飘泊无依的感伤情怀。(3分,写出“反衬”给2分,写出具体内容给1分)
(3)近体诗或律诗(五言律诗),古体诗(2分,每空1分)
15.(4分,每空1分)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剑阁峥嵘而崔嵬,万夫莫开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五、(21分)
16.(4分)
(2)书院衰,是因为政治霸权对文明的压制打击。(2分)
(3)政治霸权只能是嚣张一时,而文明是压制不住的(或社会的发展就是霸权与文明此消彼长的过程)。(2分)
17.(4分)作者含蓄地批评了世人对文化遗产(或文明)不如对歌厅有兴趣的现象,希望人们警醒。
18.(4分)一口小小的泉水,经历上千年,仍然冒着泉水,象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充满生机活力,说明文明是压制不住的。
19.(4分)结尾一段再点“小路”,照应题目和开头,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显得结构严谨、精致。
20.(5分)
例如:
①文章写岳麓书院,而山间小路牵引环绕在岳麓书院旁,这样取名更含蓄。
②小路“覆着青苔或落叶”象征岳麓书院的历史悠远
③小路又蜿蜒曲折,象征着文明的前进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波折,苦难,甚至血腥。
答出1条给1分,答出2条给3分,答出3句给5分。其余言之成理的回答均可。
六、(13分)
21.(3分)我国首次发现2200(两千二百)多年前古越族文字。
22.(6分)
(1)无论有否研究性学习参与经历,八成以上(或“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这门课程。
(2)有参与经历者对该课程的喜欢比例比无参与经历者更高。
23.(4分)例句:
读孔子,我们又常常被孔夫子讲究“仁”“礼”的道德规范震慑得规规矩矩。
七、(60分)
24.(60分)
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基
础
等
级 内
容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50
分 表
达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文字流畅
书写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文字通顺
书写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文句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文句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发
展
等
级
1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上一篇:
英才苑高三第二轮复习语文综合测试卷(5)
下一篇:
2006年贾汪实验中学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附答案)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
关于“2005—2006”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