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015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5]
道县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道道县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2005年8月20日)
                                           命题人: 彭福湘
语 文 试 卷
YCY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量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自刭    陷阱   脖颈    杀一儆百    美好憧憬 
B.梦魇   俨然   衍变    奄奄一息   偃旗息鼓 
C.缔造   孝悌   谛听    瓜熟蒂落   递交申请 
D.椒兰   跌跤   天骄    暗礁一代   骁勇善战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了的一组是(  ) 
A.跋扈  惘然若失   了了无几    一言以蔽之 
B.椭圆  淹没无闻   沽名钓誉    万变不离其宗 
C.睿智  沧海一粟   风烛残年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D 昏厥    老态龙钟     转瞬即逝        学富五车,材高八斗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 
①“非典”的袭击非但没有使我国人民  ,反而增强了全国人民万从一心战胜困难的凝聚力。 
②到记者发稿时,在这次煤矿瓦斯爆炸事件中已有16人遇难,4人失踪,   及善后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③   是公安机关,任何公共权力部门  不应该接受“具有利害关系的企业和个人”任何形式的捐助和馈赠。 
A.萎缩  抢救  不但/也  B.畏缩  抢救  不但/都 
C.畏缩  营救  不单/也   D.萎缩  营救  不单/都 
4、下列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流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得观众深受教育。 
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得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前,“文革”时期的当事人逐渐离世,史料不断散失,“文革”史的研究亟待抢救和开掘。 
B.最近在莫斯科红场附近发生的这起爆炸事件,车臣非法武装组织很可能就是这一事件的制造者。 
C.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03年12月10日12时38分,台湾省台东县近海发生了7.0级地震。 
D.新疆和平解放后,“东突”势力不甘心失败,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伺机分裂破坏活动。 
6.下列句中划横线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B.据克鲁普斯卡娅说,列宁“从不凭记忆‘大致不差地’来叙述事实,他叙述事实是极确切的。” 
C.其余四分之一的人口在发达国家,包括苏联,东欧(东欧不能算很发达),西欧,北美,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十一二亿人口。 


浏览完整试题D.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东突”——历史与现实
   长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一批民族分裂分子想通过暴力恐怖的手段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也称“东土耳其斯坦”),我们称之为“东突”恐怖分子。 
   突厥是历史上的一个游牧民族,曾在中亚一带建立了东、西两个突厥汗国。8世纪中叶,东、西两个突厥汗国相继灭亡,其后裔融入到了其他民族之中。西突厥的两个部落西迁到小亚细亚半岛定居,他们的后代建立了辉煌一时的奥特曼伊斯兰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凯末尔在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11世纪以后,有的史籍上提到的“突厥”已不限定于原先的突厥人,而是对一切操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诸民族的共称。与这一概念相关的“突厥斯坦”是一个地名,在锡尔河边,原本是泛指中亚古突厥人的发祥地。19世纪有人主张把生活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至阿尔泰山脉之间的所有操突厥语的民族组成一个统一的“突厥帝国”,进而有的人把新疆称为“东突厥斯坦”,以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19世纪中期,阿富汗人哲马丁鲁提出了联合所有伊斯兰教国家,创立统一的伊斯兰政治实体的主张,这是泛伊斯兰主义传播的开始。沙俄统治下受泛斯拉夫主义压迫的鞑靼人,为了独立,主张建立统一的突厥帝国,于是泛突厥主义运动也开始兴起了。受这两种思潮的影响,20世纪初,新疆开始出现鼓吹建立“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的分裂势力,并于30年代初在喀什建立了“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这个政权仅存在了三个月,但它成为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的开始,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一直承袭至今。
   “东突”分子目前主要有两个活动中心。一个中心在西方(主要集中在德国、意大利),另一个是在中亚(主要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等国)。受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东突”分裂势力开始建立恐怖组织,使用爆炸、暗杀、纵火、投毒、袭击等手段,在境内外策划和实施了一系列血腥恐怖的暴力事件。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至2001年,“东突”恐怖势力仅在新疆境内就制造了200多起暴力事件,造成160多人丧生,440多人受伤。尽管“东突”恐怖势力组织比较分散,并受到相关各国的打击和压制,但它已成为威胁我国社会治安、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的潜在力量。我们要借国际反恐的形势,不遗余力地铲除这些恐怖分子和分裂势力。
7、下列对“东突”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突”是“东突厥斯坦”或“东土耳其斯坦”民族分裂势力的简称。
   B.“东突”分裂势力的目标是在新疆建立“东突厥斯坦”,从而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C.“东突”分裂分子都是历史上东突厥汗国的突厥人分散到各地的后裔。
   D.“东突”分裂分子目前主要的活动中心在国外: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中亚。
8、下列对“东突”分裂势力产生及猖獗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突”分裂分子都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受泛伊斯兰主义思潮的影响,主张建立统一的伊斯兰政治实体。
   B.“东突”分裂分子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的突厥语族,受泛突厥主义思潮的影响,主张建立统一的突厥帝国。
   C.受到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东突”分裂势力已经向恐怖组织方向发展。
   D.“东突”分裂势力产生的最直接的根源,是这些操阿尔泰语系的突厥人受到了泛斯拉夫主义的广泛压迫。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国是西突厥人的后裔在奥特曼伊斯兰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
   B.“突厥斯坦”最初的意思是指一个地名,在现今中亚的锡尔河河边,是古突厥人的发祥地。
   C.新疆的民族分裂主义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明显的标志是30年代初在喀什建立了“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
   D.“东突”民族分裂势力之所以承袭至今,主要是受到了国外势力的支持和外国政府的纵容。
  10、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鞑靼人和突厥人都是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突厥语族的民族。
   B.在历史上突厥人曾建立过从博斯普鲁斯到阿尔泰山脉之间地域辽阔的“突厥帝国”。
   C.30年代初新疆民族分裂势力在喀什建立的“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是属于政教合一的国家。
   D.只要“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两种思潮和“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依然存在,新疆民族分裂势力是不会根除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①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②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巷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俭实;与人   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 ,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曝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③遇童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展开余下试题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则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归有光《先妣事略》,有删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年十六来归    归:回来              B、 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喑:声音变哑,不能说话。
   C、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   辍:停下来   D、即熟读,无一字龃龉   龃龉:上下牙不合,这里喻错漏
12、下列语句中“以”字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①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  ②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③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   ④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⑤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⑥鼻以上画有光     ⑦以二子肖母也
   A、②④       B、①⑤       C、③⑦      D、④⑥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又期而生女子                  B、然犹以为母寝也
  C、乃劳苦若不谋夕                D、每阴风细雨
14、下面的内容全都能表现母亲勤于操劳品质的一组是(     )
①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②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    ③遇童奴有恩,虽至捶楚,皆不忍有后言               ④入城,则缉栌             ⑤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⑥户内洒然         ⑦率人人得食
A、①③⑤⑥       B、②④⑥⑦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⑥
15、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9分)
①                                                                               
                                                                               。
②                                                                                
                                                                                。
③                                                                                
                                                                             。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穆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公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同“悒悒”,不舒畅)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五,而相收司连坐。不告*者腰斩,匿*者与降敌同罚。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卫鞅说孝公伐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军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徙告商君欲反,发人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也。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印,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刻薄少恩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A.①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②因攻其军 
B.①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②亦足发明商君之刻薄少恩也 


展开余下试题C.①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  ②能徙者予五十金 
D.①尽破之以归秦         ②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商鞅“刻薄”的一组(  )
①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 ②不告*者腰斩,匿*者与降敌同罚③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④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⑥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边城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商鞅年轻时就研究刑名之学,后来他从魏国到秦国求见孝公,希望一展才能。他在劝说孝公效仿帝王之道无效后,转而劝孝公富国强兵以成霸业,迎合了孝公迫不及待地想显名天下的心理,因而被重用。
B.为使法令顺利推行,商鞅采取了不少措施。先是设法表明法令决不虚言,继而又在推行受阻后,将阻挠变法的权贵们严加惩处,从而赢得了百姓们的拥护。
C.商鞅率军攻打魏国,遇公子卬抵抗。他在信中假言和平,暗中却埋伏下武士,在宴饮之时袭击并俘虏了公子卬,趁机打败了魏军。
D.秦孝公死后,惠王即位,公子虔一伙告发商鞅想造反,派差役捕捉他。秦惠王对他旋以车裂的酷刑,并灭了他的全家。
14.下面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认为商鞅天生是个冷酷无情的人,这从他处罚公子虔、欺骗公子卬、不听赵良规劝几件事上足以得到验证。
B.认为商鞅当初用帝王之术游说孝公,凭借的是虚浮的言论,并非他有真才实学。
C.认为商鞅的著作《开塞》、《耕战》的内容,与他本人的所作所为相似。
D.认为商鞅因变法最终在秦国落得一个车裂的下场,完全是罪有应得。
第Ⅱ卷(108分) 
四、(18分)
15.把上文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
                                          
                                             。
16.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6分) 
都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歧,又虎视淮阴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1)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3分) 
                                        
                                   。
(2)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3分)
                                        。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选自山东诸城200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丰乐亭游春(其三)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
答:                                                                                        
                                                                                                           
(2)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
答:              &n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道县一中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