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077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7]
海伦二中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海伦二中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试题
高二语文
2005年12月15日
【说明】1、本套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2、本套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第Ⅱ卷为文字表达题。
3、第Ⅰ卷单项选择题的所有选项都填写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的所有答案都写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和作文。
第 Ⅰ 卷(选择题,共33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踟蹰(chíchú) 踵(zhǒng)武 箜篌 (kōnghóu) 公姥(mǔ)
B.渌(lù)水 荻(dí)花 朔(suò)风 寻觅(mì)
C.纤(qiān)云 荠(jì)麦 嗜(shì)好 憔悴(qiáocuì)
D. 悯(mǐn)然 遏(è)制 剡(shàn)溪 将(jiāng)子无怒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樯橹 骑骥 怏怏不乐 自牧归荑
B.桀骜 暮蔼 长歌当哭 冥顽不灵
C、菲薄 锦瑟 仓皇北顾 雕栏玉砌
D、漂沦 苍海 列缺霹雳 殒身不恤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张教授把祖辈______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②望着那______的夜空,他又回想起那______的童年,因为每一颗星都闪烁着小时候妈妈讲给他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③新上任的检察长衣着________,其貌不扬,但脸上刚毅的神色似乎在告诉人们些什么。
A.流传 悠远 幽远 俭朴 B.留传 幽远 悠远 简朴
C.留传 悠远 幽远 俭仆 D.流传 幽远 悠远 简朴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个贪污犯和行贿人相互勾结,- 1 -订立了攻守同盟,企图蒙混过关。
B.他性格内向,一涉及个人生活问题就讳莫如深,弄得我们不知如何是好。
C.你说英语难学,其实无论学习什么,都会碰到一些困难,决不会风平浪静。
D.本来是自己惹的祸,却千方百计转嫁给别人,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着实令人气愤。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旧有的医疗体制下,经常一人享受公费医疗、全家免费看病吃药的情况,这给国家不但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也给病人自己造成危害。
B.上海市公布的《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新的突破,即着眼于“享有同等国民待遇”,鼓励外商在沪投资高新技术产业。
C.在对WTO问题的关注上,过去主要集中在行业、企业等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多是从微观层面考虑问题,而对于经济体制等宏观问题却思考甚少。
D.有关专家指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贸易效率显得更加重要,企业经营速度的快慢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与得失。
6.以下句子和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流可藉,依我看:______________
A.远在异国他乡的人,就像没有水流可以凭借的浮萍。
B.“人生如梦”——终是虚幻一场。
C.人生如絮,飘零在万紫千红的春天。
D.如絮的人生,在春天翻飞飘落。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李信圭
李信圭,字君信,泰和人。洪熙时举贤良,授清河知县。县瘠而冲,官艘日相衔,役夫动以千计。前令请得沐阳五百人为助,然去家远,艰于衣食。信圭请免其助役,代输清河浮征三之二,两邑便之。宣德三年上疏言:“本邑地广人稀,地当冲要,使节络绎,日发民挽舟,丁壮既尽,役及老稚,妨废农桑。前年兵部有令,公事亟者舟予五人,缓者则否。今此令不行,役夫无限,有一舟至四五十人者。凶危所加,谁敢诘问。或遇快风,步追不及,则官舫人役没其所赍衣粮,俾受寒馁。乞申明前令,哀此惮人。”从之。八年春,又言:“自江淮达京师,沿河郡县悉令军民挽舟,州县岁发二三千人,昼夜以俟。而上官又不分别杂泛差役,一体派及。致土田荒芜,民无蓄积。请自仪真抵通州,尽免其杂徭,俾得尽力农田,兼供夫役。”帝亦从之。自是,他郡亦蒙其泽。正统元年用侍郎章敞荐,擢知蕲州。清河民诣阙乞留,命以知州理县事。民有湖田数百顷,为淮安卫卒所夺,民代输租者六十年。信圭奏之。诏还民。饥民攘食人一牛,御史论死八人。信圭奏之,免六人。十一年冬,尚书金濂荐擢处州知府,其在清河已二十二年矣。处州方苦旱,信圭至则雨。未几,卒于官。清河民为立祠祀之。 (《明史》)


浏览完整试题7.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今此令不行        ②这工程质量不行
B.①役夫无限         ②夕阳无限好
C.①而上官又不分别杂泛差役  ②办事要分别轻重缓急
D.①一体派及         ②中西文化,融为一体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没其所赍衣粮  赍:赠送 B.俾受寒馁   俾:使
C.饥民攘食人一牛 攘:偷窃 D.御史论死八人 论:判罪
9.比较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然去家远,艰于衣食   ②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B.①或遇快风,步追不及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百
C.①处州方苦旱,信圭至则雨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正统元年用侍郎章敞荐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10.下列各项中能表现官府的行为给清河百姓带来痛苦的一项是
①官艘日相衔,役夫动以千计 ②然去家远,艰于衣食
③本邑地广人稀,地当冲要 ④丁壮既尽,役及老稚
⑤凶危所加,谁敢诘问 ⑥民代输租者六十年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11.根据文意,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清河县贫穷,地处要道,官船往来频繁,官员又不严格按规定调用民夫,每次征调,动不动就是上千人。这个问题在李信圭到任前就已经存在了,百姓深受其苦。
B.李信圭请求免除邻县帮助清河承担的劳役,代之以让邻县替清河交一部分税银,这样,邻县役夫免去了奔波之苦和衣食之难,清河百姓亦减轻了税捐重负。
C.李信圭体恤百姓疾苦,多次冒险上书为百姓请命,他请示的内容既包括涉及数个郡县的政策问题,也包括只涉及几个百姓的个别案例,因言辞恳达,均得到恩准。
D.李信圭多年在清河为官,为当地百姓办了很多好事,深得当地民众爱戴。至于李信圭到久旱的处州上任后天立即下雨这件事,则应是一种巧合。

第 Ⅱ 卷(共117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30分)
燕 子
(台)席慕蓉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
“长亭外,古道边……”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的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色,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
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春天,因为一个部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一个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恳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解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惟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12.文章写了“父亲”和“我”的两个“错误”,都真实可信,试作分析。
(1)除了心理因素,“父亲”将“长亭”误听作“长城”,是因为什么? (6分)


展开余下试题(2)“我”将“乌秋”误认作“燕子”,前面有一句话已作了铺垫,这句话是什么? (6分)
13.在了解真相后,为什么“父亲”很“懊丧”,“我”则“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试分析其共同的原因。(6分)
14.文中说“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既然是“错误”,为什么又是美丽的?(6分)
15.对下面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三项是(6分)
A.文中的“父亲”除了误听歌词,还无意中犯了一个“错误”:伤害了一个孩子要表现一下自己的热情。
B.“‘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我初见“燕子”时又惊又喜的心情。
C.乡间的田野风光、外婆爱唱的歌、孩子的咿呀学语,都起到了烘托“燕子”在我心中的美丽形象的作用。
D.文中写“我”忽然体会出那次“父亲失望的心情了”,这就把前后两部分内容融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E.结尾一句画龙点睛,写出了“我”对“燕子”的挚爱和对了解真相的追悔莫及。
F.这篇文章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人们应该正视并且容忍某些错误,因为这些错误也自有它们的价值。

四、(27分)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12分)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注:灵澈上人是一位著名诗僧。
(1)本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诗句是哪句?透过这一诗句,我们可以看出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本诗极工绘画技巧,构图中心突出,背景极富意蕴,试作扼要分析。(8分)
17.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设问+因果),另写一个句子。(3分)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
18.根据以下规定的情景,以“流泪”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6分)
情景一:重逢时
情景二:离别时
19、在下列句子空白处填上相应的词句(任选6句)。(6分)(具体内容见答题卡)
姓名
五、作文(60分)
2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代生活,方便也带来了不方便。在锁住电视频道的同时,也往往锁住了时间;通讯工具、网络电脑的普及,方便了沟通,但也逐渐淡化了友情与亲情;有了复印机,
班级
也往往略去了书写能力;有了照相机,人们就失去了对画画的兴致。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动脑筋,越来越“傻瓜化”了。
请以“方便与无奈”为话题,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学号
海伦二中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试题
高二语文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分值 3 3 3 3 3 3 3 3 3 3 3
答案

12、(1)答:
订 (6分)
(2)答:
(6分)
13、答:

线 (6分)
14、答:

(6分)
15、【 】【 】【 】(6分)
16、(1)答:

(4分)
(2)答:



(8分)
17、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
答: (3分)
18、情景一:重逢时

(3分)
情景二:离别时

(3分)
19、(任选6句)(6分)
1、 ,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2、 ,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3、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 ,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
5、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6、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20、作文(60分)
作文评分表(供评卷人填写)
一等20—17分 二等16—12分 三等11—7分 四等6—0分 总 分 评卷人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
表达(20分)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
错别字、不足字数、缺题目 减分 (218.7.142.54)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海伦二中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