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290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90]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A卷
浙江科技工程学校高中部
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A卷
课程名称: 语文   使用班级: 高二、04艺术  命题者  谢新贵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选择题(30%)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乘凉(chéng)  踱步(duó)   长歌当哭(dāng)
B、 酣睡(hān)   棱角(líng)   殒身不恤(xù)
C、 租赁(lìn)  洗涤(dí)   一椽破屋(chuán)
D、 给予(gěi)  憎恶(wù)  参差斑驳(cē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瀛洲    乍暖还寒    闲情逸志   蒸蒸日上
B、重叠    至善至美    与世长辞   老态龙钟
C、诚恳    贪脏枉法    愤世嫉俗   耳提面命
D、阑珊    呦呦鹿鸣    缪种流传   相形见绌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       ,无须反顾,      前面还有道路在。     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是现在地青年的使命。
A、然而   因为   而   却     B、但是    由于    若   则  
C、但是   因为   而   则     D、然而    由于    若   却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地一组是(    )
○1 这场演出十分重要,作为团里的台柱子,你千万不要     。
○2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     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3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    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A、推托   闪耀   领略        B、推脱   闪耀   领会
C、推托   闪烁   领略        D、推脱   闪烁   领会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昨天李老师正在班上作画,她以酣畅淋漓的笔触,描绘出江南地一片新绿,真使人有一种妙手回春之感。
B、他一向作威作福,无论大小事情,从来都一个人说了算,谁稍有异议,便摆出“家长”的面孔训人。
C、端正党风是关键,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为政清廉,带好了头,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
D、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
6、句中加点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 两朝开济老臣心    开济:开创,扶助
B、 夜深还过女墙来     女墙:城上矮墙


浏览完整试题C、 千载谁堪伯仲间     伯仲:兄弟,引申为亲密无间
D、 暮霭沉沉楚天阔     沉沉:深沉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省作为教育部批准的高校招生考试自主命题的11个省市,2004年语文、英语、数学三门学科自主命题。
(B)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近10岁左右。
 (C)随着人类认识水平和科技手段的改进,传统智商测试的科学性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D)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成才的核心就是让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
○1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叶子上
○2连平常我最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3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4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3○1○4○2    B、○1○2○3○4    C、○1○3○2○4   D、○3○4○1○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第9—10题。
现在被葬入坟墓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9、对第一段中的“虚构”的含义解释最为准确、完整的一项是(   )
A. 巴尔扎克的 逝世是真的,不是他在虚构小说。
B. 巴尔扎克真的逝世了,这绝不是他的小说的虚构情节,他不能为人们再创造他虚构的小说世界了。
C. 巴尔扎克逝世了,这不是雨果为他虚构的情节,也不是他自己虚构的小说情节。
D. 巴尔扎克逝世了,他再也不能为人们创造他虚拟的小说世界了。
  10、对第二段中“一种规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种规律”是指下文“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
B.作者是在赞扬巴尔扎克是比黎塞留更伟大的精神统治者。
C.这种规律正好印证了这一段开头,巴尔扎克作为精神统治者,不仅属于这一时代,而且属于千秋万代。
D.表面上看“一种规律”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规律,实是在赞誉巴尔扎克为人民提供的精神世界将流传后世。
1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
C、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D、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1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B、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去今之墓而葬焉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2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3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4然视其左右           ○5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6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1○3○5○6    B、○1○2○3○4  C、○1○2○3○6   D、○1○4○5○6
1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用法与例句加点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项伯杀人,臣活之
A、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火尚足以明也               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1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屈原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奠基者,《离骚》选自他的作品集《楚辞》,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它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C、 文学史上所称的“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李商隐和杜牧则被称为“小李杜”。
D、 巴尔扎克一生完成了反映大革命后法国社会生活的小说,一共有九十余部,总称为《人间喜剧》。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6%)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哪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
16、根据上文,作者认为中国的历史可分为两个时代,所谓“治”即指文中的 _______________时代,“乱”指 _______________时代。(用文字原话回答)(2%)
17、仔细阅读选文的最后一段,作者对“现在入了哪一时代”其实是“了然”的。作者认为现在入了哪一时代?(2%)
18、“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品味这句话,说说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展开余下试题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6%)
雅舍谈吃――-火腿
梁实秋
从前北方人不懂吃火腿,嫌火腿有一股陈腐的油腻涩味,也许是不善处理,把“滴油”一部分未加削裁就吃下去了,当然会吃得舌粘不能下,好像舌头要粘住上膛一样,有些北方人见了火腿就发怵,总觉得没有清酱肉爽口。后来许多北方人也能欣赏火腿,不过火腿究竟是南货,在北方不是顶流行的食物。道地的北方餐馆作菜配料,绝无使用火腿,永远是清酱肉。事实上,清酱肉也的确很好,我每次作江南游总是携带几方清酱肉,分馈亲友,无不赞美。只是清酱肉要输火腿特有的一段香。
火腿的历史且不去谈他。也许是宋朝大破金兵的宗泽于无意中所发明。宗泽是义乌人,在金华之东。所以直到如今,凡火腿必曰金华火腿。东阳县亦在金华附近,《东阳县志》云:“薰蹄,俗谓火腿,其实烟薰,非火也。腌晒薰将如法者,果胜常品,以所腌之盐必台盐,所薰之烟必松烟,气香烈而善入,制之及时如法,故久而弥旨。”火腿制作方法亦不必细究,总之手续及材料必定很有考究。东阳上蒋村蒋氏一族大部分以制火腿为业,故“蒋腿”特为著名。金华本地不能吃到好的火腿,上品均已行销各地。
我在上海时,每经大马路,辄至大福市得熟火腿四角钱,店员以利刃切成薄片,瘦肉鲜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佐酒下饭为无上妙品。至今思之犹有余香。
 民国十五年冬,某日吴梅先生宴东南大学同仁于南京北万全,予亦叨陪。席间上清蒸火腿一色,盛以高边大瓷盘,取火腿最精部分,切成半寸见方高寸许之小块,二三十块矗立于盘中,纯由醇酿花雕蒸制熟透,味之鲜美无与伦比。先生微酡,击案高歌,盛会难忘,于今已有半个世纪有余。
抗战时,某日张道藩先生召饮于重庆之留春坞。留春坞是云南馆子。云南的食物产品,无论是萝卜或是白菜都异常硕大,猪腿亦不例外。故云腿通常均较金华火腿为壮观,脂多肉厚,虽香味稍逊,但是做叉烧火腿则特别出色。留春坞的叉烧火腿,大厚片烤熟夹面包,丰腴适口,较湖南馆子的蜜汁火腿似乎犹胜一筹。
台湾气候太热,不适于制作火腿,但有不少人仿制,结果不是粗制滥造,但是腌晒不足急于发售,带有死尸味;幸而无尸臭,亦是一味死咸,与“家乡肉”无殊。逢年过节,常收到礼物,火腿是其中一色。即使可以食用,其中那根大骨头很难剔除,运力猛斫,可能砍得稀巴烂而骨尚未断,我一见火腿便觉束手无策,廉价出售不失为一办法,否则只好由菁清持住往熟识商店请求代为肢解。
有人告诉我,整只火腿煮熟是有诀窍的。法以整只火腿浸泡水中三数日,每日换水一二次,然后刮磨表面油渍,然后用凿子挖出其中的骨头(这层手续不易),然后用麻绳紧紧捆绑,下锅煮沸二十分钟,然后以微火煮两小时,然后再大火煮沸,取出冷却,即可食用。像这样繁复的手续,我们哪得工夫?不如买现成的火腿吃(台北有两家上海店可以买到),如果买不到,干脆不吃。
有一次得到一只真的金华火腿,瘦小坚硬,大概是收藏有年。菁清持往熟识商店,老板奏刀,砉的一声,劈成两截。他怔住了,鼻孔翕张,好像是嗅到了异味,惊叫:“这是道地的金华火腿,数十年不闻此味矣!”他嗅了又嗅不忍释手,他要求把爪尖送给他,结果连蹄带爪都送给他了。他说回家去要好好炖一锅汤吃。
19、文章从北方人起先不懂吃火腿谈起,一直说到在台湾难觅地道的火腿。你认为作者在“火腿“这一意象上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2%)
20、文章第二段讲述金华火腿的来历有何用意?(2%)
2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错误的两项是( )( )(2%)
A、 文章谈了吃 “火腿”的体会,其中讲到了金华的蒋腿,云南的云腿,显示了作者的博学和美食家的习性。
B、 梁实秋笔下的“火腿”,如同长城是中国的代表一样,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也寄托了其欲说还休的对故乡的思念。
C、 文章结尾用了一句白描结束了全文。店老板说回家要好好地炖一锅汤吃,实际上,多年的乡愁也被他全炖在那一锅汤里。
D、 文章回忆民国十五年在南京与师友聚会,“于今已有半个世纪有余”,这种情怀与秦观“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的游子思乡感情迥然有别。
E、 梁实秋从一只看似平淡无奇的火腿述起,寄托对家乡的怀念。全文没有一字是直接诉说想家之言,但又没有一个字不是在言想家之愿。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2-24题(8%)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节选自《六国论》)
2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
○1其实百倍:     ○2至于颠覆:
2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4、联系《六国论》原文,上面这段文字论证了什么论点(用课文的话回答)?主要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2%)
25、据文意,“古人云”中的“薪不尽,火不灭”各比喻什么?请加以说明。(2%)
五、默写及语言运用(共10%)
26、填空(4%)(任选4题)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3大江东去,浪淘尽,                             。故垒西边,人道是,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书》曰:“满招损,谦得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
○5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               。 (林逋《山园小梅》)
27、调整下面语句的语序,使其结构一致,语意自然连贯。(2%)
    秦汉的征战,纷乱着的春秋,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鼓角争鸣,让这片土地和与它相依为命的百姓饱受摧残。
改:
 28、在下边文字的横行处各续写一个句子。(4%)
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风景。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静地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1                                          。
珠光宝气、浓妆艳抹不是潇洒,盲目从众、追逐时髦不是潇洒,○2                            。


展开余下试题六、作文(40%)
2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花最美,因为它令人赏心悦目;也有人说,绿叶最美,因为它哺育并衬托了花。有人说,朝阳最美,因为它给人带来新一天的希望;也有人说,晚霞最美,因为它让人想起美好的往事。还有人说,真情最美,奋斗最美,无私最美……
 其实,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事情。请你以“生活中的美”为话题,自选文体,自拟标题,立意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附加题(可不做。如有时间,只能选做一题,做对加分)(5%)
1、 古人说,“诗言志。”试结合所学的古今诗词,对这一观点作简要评析。(100字左右)
2、用手机发送短信送祝福已成时尚。在教师节给你的老师或在中秋节时给你的朋友发一条短信表达你对他们的祝福。要求:简明得体,有文采,有创新。( 40字以内)
A卷答案
二、 选择题(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C A D C D A B B D C A D A
三、 (6%)
16、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17、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18、揭露当时的现实,仍是强盗官兵交互为祸的时代,老百姓仍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悲惨境地。
四、 (6%)
19、  怀乡思家之情
20、显示悠久的文化传统,加深乡思的厚度。
21、(A )( D) 
四、(8%)
22. ○1其实:它的实际数目    ○2至于:以至于 
23、送给他越多,侵犯他们就越厉害。 
24、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论证方法:○1对比法○2印证法3喻证法            
25、 “薪不尽”比喻赂秦各国的土地没有送完,“火不灭”比喻秦国的欲望不会满足。
五、默写及语言运用(共10%)
26、填空(4%)(任选4题)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千古风流人物。     三国周郎赤壁。
○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7、春秋的纷乱,秦汉的征战,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鼓角争鸣(句序1分,词序1分)                                                           
28、○1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一种奉献的潇洒    
  ○2 自命不凡、炫耀自我不是潇洒                                                                                                                                                      
附加题(可不做。如有时间,只能选做一题,做对加分)(5%)
答案略
六、作文(40%)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高二语文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9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