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998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8]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综合测试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基础知识】(33分)
( )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襄(xiāng)陵 绝巘(yǎn) 水藻(zǎo)
B. 艨艟(chōng) 万仞(rèn) 雾凇(sōng)
C. 荒秽(huì) 乘骑(jì) 阙处(quē)
D. 素湍(tuān) 长啸(xiào) 倏尔(chù)
( ) 2.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曦月(太阳) 阻绝(断) B. 清荣(茂盛) 霜旦(白天)
C. 交辉(辉映) 夕日欲颓(坠落) D. 仅如银线(几乎,将近) 沃日(用水淋洗)
( )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B. 郦道元, 是宋代地理学家. 好学博览.
C. 苏轼, 是北宋著名文学家. 《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被贬于黄州期间所作.
D. 《观潮》一文, 文字不多, 但极写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 使读者为之感叹.
( ) 4. 下列作品与作者、作者年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使至塞上》 王右丞 唐代 B. 《游山西村》 陆游 南宋
C. 《归园田居》 陶渊明 西晋 D.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代
( ) 5. 下列语句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至江陵.
B.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C. 天与山与云与水, 上下一白.
D. 湖上影子, 惟湖心亭一点, 长堤一痕.
6. 解释下列加点字, 并翻译句子. (11分)
(1)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虽( ) 疾(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雾将歇 歇(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仅如银线 仅(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余拿一小船 拿(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带月荷锄归 荷(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仍怜故乡水 怜(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拄杖无时夜叩门 无时(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填空. (9分)
(1)《答谢中书书》中对景色作高度赞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中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潮》一文从侧面烘托观潮人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从内容上看是___________诗, 从体裁上看是___________诗, 其中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浏览完整试题
(5)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描写农村风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8. 下面是一段简洁的议论, 请为语段的前两个空白处各补写一个句子, 并在第三个空白处用一句概括性的话为这段文字作结, 要求补写的三个句子合乎文意, 整段文字衔接顺畅. (3分)
掀开中国历史的重重帷幕,一个个发人深省的事例,写出了岁月的烟尘,清晰的暗示着后人。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听从比干的良言,又何至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假如 ① ?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又哪能称雄于六国?如果 ② ?
综合所论,不难看出 ③ 。
提示:吴王夫差━━伍子胥 楚怀王━━屈原 齐威王━━邹忌
蔡桓公━━扁鹊 鲁庄王━━曹刿 唐太宗━━魏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37分)
(一)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25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祥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9. 给加点字注音. (6分)
(1)性嗜酒( ) (2)造饮辄尽( ) (3)曾不吝情去留( )
(4)若人之俦( ) (5)短褐穿结( ) (6)衔觞赋诗( )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5分)
(1)每有会意( ) (2)造饮辄尽( )
(3)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 ) ( ) ( )
(4)期在必醉( ) (5)以此自终( )
11. 填空. (5分)
(1)从全文内容看, 五柳先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达方式看, 全文以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为主.
(3) “赞” 语中__________________与上文中 “不慕名利” 相照应.
12. 简答. (10分)
(1)分别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 (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两个成语, 并解释.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五柳先生 “不慕名利” 的看法.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文, 回答问题. (12分)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如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二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13. 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
( ) (1)景公好弋 A. hǎo B. hào
( ) (2)使烛邹主鸟 A. zhú zōu B. zhú zhōu
( ) (3)招吏杀之 A. zhāo B. zhào
( ) (4)寡人闻命矣 A. yí B. āi
14.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3分)
( ) (1)使烛邹主鸟 A. 掌管 B. 主持 C. 主要的
( ) (2)而亡之 A. 同“无”,没有 B. 丢失,逃掉 C.灭亡
( ) (3)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A. 查点 B. 计算 C. 列举
15.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本文题目 “晏子谏杀烛邹”, 其中 “谏” 是 “劝告” 的意思. 文中晏子是怎样劝告景公勿杀烛邹的?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30分)
17.以《雪》为题写一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散文。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5: DBBCB
6.(1) 虽: 即使 疾: 快 即使乘着奔马驾着清风也不认为快.
(2)歇: 消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
(3)仅: 仅仅 仅仅像一条横画的银线.
(4)拿: 撑, 划 我撑一条小船.
(5)荷: 扛 晚上顶着月色, 扛着锄头回来.
(6)怜: 爱恋 无限爱恋我的故乡山水.
(7)无时: 随时 不知什么时候拄拐杖、半夜叩门.
7. (1)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珠翠罗绮溢目……虽席地不容闲也.
(4)送别诗 五言律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5)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8. 略
【阅读理解】
9. (1)shì (2)zhé (3)lìn (4)chóu (5)hè (6)shāng
10. (1)心得体会 (2)就 (3)经常, 安然自若的样子 (4)希望 (5)过完一生
11. (1)陶渊明 (2)记叙 议论 (3)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12. (1)①环堵箫然晏如也 ②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③好读书; 性嗜酒; 著文章
(2)不求甚解: 指只求领会要旨, 不在字句上下功夫.
环堵箫然: 简陋的居室冷冷清清.
(3)提示: ①理解他不同流合污, 以逃避来反抗.
②因为社会黑暗, 所以更应努力改变, 不应隐退.
13. (1)B (2)A (3)B (4)A
14. (1)A (2)B (3)C
15. 景公说: “不要杀, 我听出意思了.”
16. 阳 “奉” 阴 “违”, 言 “格杀” 实 “劝生”.
【作文】
17. 提示: 写雪景通过联想, 想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上一篇: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下一篇:
志鸿优化系列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八年级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