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2171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71]
嘉定区2005——2006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语文调研试卷(附答案).doc
"嘉定区2005——2006学年度高三
第一学期语文调研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8分)
巴金:百年行程中的文化创造(节选)
李辉
走在巴黎,便走进了历史长河。不经意间走进一条小巷,一幢老房子,或者一个咖啡馆,也许就能飞溅起几朵浪花,将怀古幽情敲打,行囊和衣衫顿时湿成一片,伴着脚步缓行。
如此这般走在巴黎,我走进了巴金的历史。
说不完的故事,看不厌的景致,浓得化不开的历史情结。
沿着塞纳河缓行,注目河水流淌。抬起头,巴黎圣母院无言高耸,听不见雨果描写过的钟声。攀上钟楼,俯瞰四周。河南岸,是拉丁区和卢森堡区,小巷弯弯曲曲,网一样蔓延着。我有一种感觉,仿佛时光就是在下面的一个个网眼里闪过。巴金1927年来到巴黎时,就在河对岸的一座小旅店里寄寓。拿着地图,望着对岸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建筑,我试图辨认早就通过巴金的叙述而熟悉了的一切:先贤祠(国葬院)、卢森堡公园、河边的旧书摊……
当我在巴黎感受巴金时,随身还带了一本书,是诗人梁宗岱的《诗与真》。梁宗岱与巴金差不多同时都在巴黎,让他陶醉的是诗,是美术。不仅仅是他,在此前后,到过巴黎并且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理论家的还有朱光潜、冯至、傅雷等,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在巴黎这座文化之都感受艺术的熏陶,探索艺术的奥妙。在这一点上,他们与同时期的巴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巴黎让巴金迷恋的不是艺术,而是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是血与火的恐怖画面中高扬的英雄主义,是强大的政府权力下个体生命的反抗、呼喊。三十年代,巴金曾就《蒙娜丽莎》到底是否为油画与朱光潜进行过争论,由此可见,当他徘徊卢梭雕像前的那些日子里,他也曾走进卢浮宫参观。但是,这座城市所含蕴的伟大、悠久的文化传统,一个个博物馆里展示的文物、绘画等等人类艺术的精华,在他关于巴黎生活的回忆中,并没有什么叙述。相反,在1932年他写的《灵魂的呼号》中,我们看到的是他用相当激烈的言辞贬斥卢浮宫,贬斥艺术:
我不是个艺术家。人说生命是短促的,艺术是长久的,我却认为还有一个比艺术更长久的东西。那个东西迷住了我。为了它我甘愿舍弃艺术,没有一点顾惜。艺术算得什么?假若它不能够给多数人带来一点光明,假若它不能够对黑暗给一个打击。整个庞贝城都会埋在地下,难道将来不会有一把火烧毁了艺术的宝藏,巴黎的鲁佛尔宫?假若人们把艺术永远和多数人隔离,像现在遗老遗少们鉴赏古画那样,谁又能保得住大愤怒爆发的时候,一切艺术的宝藏还会保存着它们的骄傲的地位?老实说,我最近在北平游过故宫和三殿,我看过了那令人惊叹的所谓不朽的宝藏,我就有一个思想,就是没有它们,中国决不会变得更坏一点,然而另一些艺术家却诚惶诚恐地说失掉它们中国就不会存在。大多数民众的痛苦和希望在他们看来是极小极小的事情。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作家巴金同时也是一位成就卓越的出版家。
似乎是矛盾的现象。在以偏激的言辞批判传统文化的同时,成为作家和出版家的巴金,又实际上是在履行着文化创造的使命,是在以显赫的业绩汇入文化的长河。
随着年岁增长,巴金身上的激烈情绪渐渐淡化,对于年轻时候的行为,晚年巴金作了认真的反省:“我年轻时候思想偏激,曾经主张烧毁所有的线装书。今天回想起来实在可笑。”他对简化汉字表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如果汉字走向拼音化,“这样我们连李白、杜甫也要丢掉了。”然后他说:“我们有那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谁也无权把它们抛在垃圾箱里。”他的这番话,与1932年的激烈,形成了鲜明对照。
浏览完整试题
随着偏激思想与情绪的消退,浓厚的文化兴趣与独特的艺术鉴赏力,在巴金身上凸现出来。在翻译克鲁泡特金等人的著作的同时,他翻译了历来被认为是唯美作家王尔德的童话;他酷爱买书、藏书,在同时代作家中其藏书量名列前茅。最突出的贡献,莫过于他作为编辑家、出版家的业绩。
《巴金传》的作者陈丹晨先生有一个见解,他说巴金一生的编辑出版活动,从1934年创办《文学季刊》到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再到1957年创刊的《收获》,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以他为中心的文化圈。这是一个宽泛的文化圈。不是流派,不是团体,没有明确的、一致的文学主张,但巴金以绝不惟利是图的严肃出版理念、以杰出的文化判断力和认真的编辑态度、以真诚、热情的友谊,把一大批作者吸引在他的周围。
他说得不错。当年,曹禺、萧乾、鲁彦、刘白羽、何其芳、卞之琳、罗淑、严文井、荒煤……一批作家的处女作或代表作,都是由巴金发表和出版。八十年代初,从维熙、谌容、张洁、冯骥才、沙叶新、张一弓、张辛欣等不少在新时期走上文坛的作家,同样得到了巴金的扶持、鼓励和保护。特别每当有年轻作家受到不公正的批评时,巴金总是公开站出来发表文章,声援他们,为他们辩护。从而在八十年代文坛,对于那些受惠于巴金的作家们来说,作为编辑家、出版家的巴金,无疑也是一棵为他们挡住风沙的大树。
在我后来接触到的萧乾、严文井、荒煤、卞之琳、谌容、从维熙、沙叶新、张辛欣等作家那里,我不断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对巴金的敬重与感激。
谈到处女作《大墙下的红玉兰》的发表,从维熙至今对巴金充满感激之情:
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召开,“两个凡是”正在与“实事求是”殊死一搏的日子,面对我寄来的这部描写监狱生活的小说,如果没有巴老坚决的支持,在那个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怕是难以问世的——正是巴老义无返顾,编辑部才把它以最快的速度和头题的位置发表出来。当时,我就曾设想,如果我的这部中篇小说,不是投胎于巴老主持的《收获》,而是寄给了别家刊物,这篇大墙文学的命运,能不能问世,我能不能复出于新时期的中国文坛,真是一个数学中未知数X!(《巴金箴言伴我行——贺巴金九九重阳》)
巴金不正是在一个个类似的故事中进行着文化的创造与积累吗?(中华网)
⒈雨果的代表作除《巴黎圣母院》外,还有 等(篇名)。(1分)
⒉怎么理解巴金“以偏激的言辞批判传统文化”?请你结合文意简要分析。(4分)
⒊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行囊和衣衫顿时湿成一片”。巴黎让作者忆起了巴金先生,睹物思人,心中流下了思念的泪水。
B 全文重在描述“巴金百年行程中的文化创造”,却有相当篇幅讲述其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这样写影响了读者对其文化创造的认识。
C标题“巴金:百年行程中的文化创造”中的冒号用法新颖。此处表明“巴金”二字为文章的话题,“百年行程中的文化创造”提示了文章的重点。
D通篇语言朴素,不事雕饰,在漫不经心的叙述中表现了对巴金先生的敬重和赞美。
E 有人说巴金先生“既不是完人,也不是英雄,但他是一个真诚的人”。读此文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⒋阅读本文,再根据你对巴金的了解,你觉得巴金先生“百年”的“文化的创造与积累”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陈述。(6分)
⒌巴老逝世了,如果写一篇文章追思先生,你将拟的标题是 。(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2题(22分)
端州遗砚
郑洪杰
马回头村距县城85公里,偏僻闭塞,土地贫瘠,山丘荒秃。相传当年乾隆皇帝外出巡视,坐骑面对凄荒,甩颈嘶鸣,不愿前行。马回头据此得名。
时至90年代,马回头村仍很贫困。惟一令村民骄傲的是,德高望重的恒运老人藏有一名砚。因有名砚,村民才开了几回眼界:不少年来,一辆又一辆豪华轿车不顾一路颠簸驶进村里。来者多为县长、文化局长和书法家,皆慕名赏砚。
一专家曾用掌心抚砚肌肤,又以笔杆轻轻叩之,后又持镜细观砚上圆点、花纹,最后方说,此砚是四大名砚之首端砚,出自肇庆溪河注入羚兰峡汇合处,即烂柯山老坑。你看,其色青紫莹润,石眼黑黄重晕,乃最珍贵的鹏鸽眼。这种砚,石质滋润,易于发墨,不损毫毛,实乃正品名砚哪!问其价,专家说不可估,《明一统志》上就有“匠石识山之脉理,凿一窟,自然有圆石青紫色,琢为砚,可值千金”之说,何况时至今日,又何况这正宗之精品哪!
专家一席话,说得赏者目瞪口呆,车回路转,又悄悄复找老人,许以全家迁往县城、子女就业,或出万元购之。但恒运老人只略略一笑说,受用不起,受用不起,执意不肯出手。
三年前,又有车入村,是才上任的林县长。不同的是林县长没访恒运老人,却随乡长村长在村里村外查看个仔细,同来的几个科技人员,登山岗,查地形,取土样,三天后方回县城。恒运老人站在村口,目送一路黄尘远去的车,捻须在手,轻轻微笑。
如今三年已过,马回头村已是果木飘香,猪羊肥壮。恒运老人难抑胸中之喜,眉宇间却又锁三分心思。收获时节,一辆小车直奔老人家里,老人出迎,见是林县长,方喜出望外双手打拱,说,我料你该来了。
林县长说,前次来,父老贫苦,日月难捱,作为一县之长,怎有心情赏玩。今日专程来访,不知老人家肯否赐我眼福。
恒运老人乐呵呵取出名砚。但见那砚大如鱼盘,厚寸余,通体青紫,造化天成。林县长观罢惊呼一声,果然名不虚传,宝砚宝砚哪!
恒运老人便问县长,怎见得是宝砚?
林县长略一思忖说,砚质系水云母类粘土矿形成,因而细嫩柔和、磨之无声,是地道的端砚精品,通为历代的贡品哪!
恒运老人又问,你看这花纹怎样?
林县长谦谦一笑说,以我拙见,贵在花纹:这是砚中十几种花纹之最,叫鱼脑冻纹,可谓白如晴云,松似团絮,呵之欲动,触之欲起!老人复又追问,这石眼如何?
林县长再三观摩后说,这石眼圆晕相重,黄黑相间,瞳子于内,是典型的活眼。
展开余下试题
恒运老人听罢赞道,县长见地极是。还有,你看这图案雕琢细腻,两龙对舞呼呼生风,游云飘逸吹之欲散,更见古朴和价值。
林县长由衷赞道,正是正是,不知您老怎收藏了这等名砚极品?
恒运老人告之说,我祖先曾在端州为知州当差,故有缘得之。
林县长悟道,果有渊源。又是一席话后,林县长欲起身告辞。老人伸手一拦说,慢!遵先祖遗嘱,为官清正,造福一方,又精通砚器者,当赠之。今日这砚就赠于林县长了,这也是老生心愿。言罢,双手托砚,请林县长纳之。
老人一番话,听得县长双眸湿润,情似波澜。他动情道,算来,我也门出丹青世家,祖父、父亲均有造诣。我自幼受其熏陶,也识得点墨在胸,略知文房四宝。可惜这等好砚,只闻未见。今日见了,已是眼福,怎能再生奢望呢。再说,这等厚礼,我无功无劳,如何受得起?万万不可,万万不可!老人执意要送,林县长说,您老祖上既在端州为知州当差,可听过包拯三掷砚的传说。
恒运老人说,当然知晓。庆历三年,包拯任端州知府,期满回京师时,没带走一砚。为表清正,还将朋友所赠之砚,尽掷于山沟中。
林县长说,想来,所掷也非寻常之砚吧。
恒运老人说,当然,皆是佳品。不瞒你说,此砚便是包拯所掷砚中之一。看这七颗石眼,列成勺形,正是相传七星北斗名砚!确为当年祖先目睹的包拯掷砚,因惜其珍,才历经艰难潜返山中寻觅。可惜其余或粉或损,惟有此砚落入草莽,得以保全,重见其辉。林县长闻听惊异,连声感慨说,历经九百余年,不料在这里看到传说中之古砚。老人家,这砚我更不能收了。您老就精心收藏,一为马回头村留一财富,二以砚为证为鉴,将佳话说于来访者,岂不更有其用吗?老人再三欲赠,终见林县长言辞恳切,态度肃正,只好双手颤颤将砚收回放好。之后,两双手紧握良久,林县长才登车惜别。
回望渐逝远去的车子,恒运老人竟潸然落泪,由衷感叹说,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精华本)
⒍文章第三段写专家对端砚的鉴赏,作用是 。(2分)
⒎文中写恒运老人“略略一笑”“轻轻微笑”“潸然落泪”,分别表现了老人怎样不同的心理?(3分)
⒏当林县长带领人们把马回头村治理得“果木飘香,猪羊肥壮”时,“恒运老人难抑胸中之喜”,可是为什么“眉宇间却又锁三分心思”?(4分)
⒐简析小说描写林县长评价古砚和援引传说“包拯三掷砚”的作用。(4分)
⒑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开头写“不少年来,一辆又一辆豪华轿车不顾一路颠簸驶进村里。来者多为县长、文化局长和书法家,皆慕名赏砚”,主要是为了讽刺了个别官员尸位素餐、不知造福人民的丑恶嘴脸。
B.恒运老人的端砚出之烂柯山老坑,质地是端砚之最。而且有“白如晴云,松似团絮,呵之欲动,触之欲起”的鱼脑冻纹等,是砚中的极品。
C.林县长刚上任时并不知道马回头村恒运老人有古砚,所以他虽然在马回头村察看了三天,却只是忙于“登山岗,查地形,取土样”,一直到三年后才闻名而来看古砚。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林县长是关心老百姓苦乐的好官。
D.恒运老人决心把古砚赠送给林县长,一是因为林县长造福了地方百姓,同时也是因为林县长精通砚器。
E.林县长坚决不受古砚,一是因为此砚是清官包拯所掷弃,二是希望老人将自己不接受古砚的佳话说给后人,留下自己为官清正的美名。
⒒简析小说以“端州遗砚”为题的作用。(3分)
⒓请将倒数第一段中老人的话补全。(2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4句)(4分)
⒔⑴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⑵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⑶ ,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
④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
⑸三山半落青天外,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⑹____________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完成第14——16题。(8分)
登岳阳楼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杜甫 孟浩然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⒕清人仇兆鳌认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谈谈你的理解。(2分)
⒖孟诗尾联巧妙运用了“ ”的古语,另翻新意。(1分)
⒗《金玉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斗丽搜奇者尤众。……然莫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雄壮如在眼前,至读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意即“杜诗的境界比孟诗要宽广得多”。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5分)
(五)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1题(15分)
浣 花 溪 记
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展开余下试题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选自《隐秀轩集》
注:钟惺(1547—1625),字伯敬,号退谷,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明代散文家。浣花溪,在成都西郊,一名濯锦江,又名百花潭。溪畔有杜甫故居浣花草堂。
17.写出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
⑴皆浣花溪委也 ( )
⑵像颇清古,不必求肖 ( )
⑶出城欲雨,顷之霁 ( )
⑷迫暮趣归 ( )
18.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2分)
A.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B. 自宫以西
C. 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
D.石刻像一,附以本传
⒚将下列文中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
②穷愁奔走,犹能择胜。
⒛ 简析《浣花溪记》的写景特点。(3分)
21.结尾写到“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岳飞
毕沅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飞曰:“文臣不爱钱,武人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22.在这篇简短的文字中, 作者刻画了岳飞 的形象。(3分 )
23.根据文意,概括说明“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原因。(3分)
2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从“飞事亲至孝”到“天下太平矣”表现岳飞思想品德上的清正廉洁。
B. “宁大将安乐时耶!”一句,《宋史》作“岂大将安乐时”作者易“岂”为“宁”,使文辞通俗,更为口语化;增加一个“耶”字,语气顿出,特为生动。
C. 中间写到“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最后说他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前后顾盼,表现了他不贪财、不伐功的可贵品质。
D. 短文记言与记事相结合,既互相统一,而统一中又有对比,读来相映生辉,格外生动。
25.杭州岳庙有一副对联,其下联为:乾坤正气,在下为河岳,在上为日星。是引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在下为河岳,在上为日星”四句中的三句,首句省去了“有”字并改“天地”为“乾坤”。请结合《岳飞》一文对出上联。(2分)
26.如何评价岳飞的忠君思想?(3分)
二 70分
27.阅读以下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敬畏”的意思是“又敬重又畏惧”。敬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生存的底线。无法想像,人要是没有了敬畏,世界将会怎样?请在奔波忙碌之中作短暂的歇息,静下心来反观自身,轻声问一问自己:在我们的心中,还有让我们敬畏的东西吗?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嘉定区2006届高三第一学期
语文调研试卷参考答案
⒈《悲惨世界》(1分)等。
⒉(4分)巴金是从现实需要的角度,革命的角度出发,而反对纯艺术,反对传统文化的。(回答“不能够给多数人带来光明,不能给黑暗给一个打击”或“不能够拯救大多数民众的痛苦和给大多数民众带来希望”亦可。)
⒊(4分)C E 。(A此处的“湿”字是形象的说法,是指沉浸在历史回忆中;B这样写紧扣了标题中“行程”二字; D前三段注意了语言的诗意处理。误答或多答一项扣2分,扣完为止)
⒋(6分)(1)巴金,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说《激流三部曲》、《憩园》、《寒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等。(1分,小说、散文代表作各答出1部即可得满分)《家》最成功、影响最大,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1分)(2)翻译家。(1分)(3)形成了一个以他为中心的文化圈;(1分),发表和出版一批作家的处女作或代表作(1分);声援受到不公正的批评的年轻作家(1分)。(要点答全的情况下,不拘泥语言表述)
⒌(3分)如:《巴金走了,灯还亮着》、《穿越20世纪的老人渐行渐远》等。
⒍(2分)
上一篇:
广东2007年普通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模拟样卷语文(附答案)
下一篇:
陕西省西安市2006年高三年级联考试卷语文(附答案)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嘉定区2005”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7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