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2030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30]
2006年河北省衡水市第一次模拟试题
"2006年河北省衡水市第一次模拟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毎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校场|校对订正  嚼舌|咬文嚼字  要职|要言不烦  薄暮|厚此薄彼 
B.累赘|成年累月  结实|结草衔环  哄闹|哄堂大笑  荷花|荷枪实弹
C.解差|浑身解数  行伍|行云流水  慰藉|杯盘狼藉  纰缪|未雨绸缪
D.横亘|横冲直撞  看管|行情看涨  量具|量力而行  令狐|猜拳行令
答案:A
解析:A.jiào|jiào,jiáo|jiáo,yào|yào,bó|bó; B.léi|lěi,jiē|jié,hōng|hòng,hé|hè;C.jiè|xiè,háng|xíng,jiè|jí,miù|móu;D.héng|héng,kān|kàn,liáng|liàng,líng|lì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有扶助他人的热肠,做善事,行义举,从善如流,这
些美好的品德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B.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没有吃不了的苦和忍不下的气,眼前的这个男
人面对严峻的生活早已安之若素。
C.备受关注的手机单项收费问题正由有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文,一项有利于
手机使用者的政策将要呼之欲出。
D.身处高三的我们踌躇满志,意气昂扬,为了改变落后的局面,为了实现自
己的理想,大家都做着不懈的努力。
答案:B
解析:A项中“从善如流”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好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用在此句中属望文生义之误。C项中“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就会从画里走出来,后也指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用在此句中亦属望文生义之误。D项中“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用在此句中属自相矛盾之误。B项中“安之若素”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在句中使用恰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具备独立建成以研制、发射、跟踪、测控、回收为主的航天工程体系的能力。
    B.2006年金银彩色纪念币表面采用了热转印技术和剥光、喷砂的镜面处理,使得币面着色细腻,色彩逼真,纤毫毕现,栩栩如生。
    C.越来越多的下岗职工凭着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走上了创业之路,他们把国家贴息贷款的将近一半以上作为自己重新创业的启动资金。
D.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我国西部广大地区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发展,能否做好水的开源节流工作是西部大开发成功的关键之一。   
答案:A
解析:B、成分残缺。“处理”后面应加上“技术”一类的词语,才能与前面的“采用”搭配。C、表意不明。“将近”与“以上”前后矛盾。D、不合逻辑。“能否……是西部大开发成功的关键之—”前后不协调。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海南运来的数十条海洋“宠物狗”抵达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在经过检疫、温度适应、饵料适应后,住进“狗鱼”专题展示区。


浏览完整试题B.最近,韩国政府就首尔大学校长黄禹锡造假事件调查结果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宣布取消他最高科学家称号及其他所有头衔。
C.班主任钟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学习上要不断地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吗’?”
 D.浅处,水底卵石历历可见,轻舟过时,如箭离弦,惊心动魄,深处,绿水悠悠,墨不见底,从倒影中观青山,更觉清幽绰如。
答案:A
解析:B.“造假事件”“最高科学家称号”属特殊称谓均应加双引号。C.“吗”不属于古语的内容,应放在后单引号外。D.“惊心动魄”后的逗号改为分号,以区别句内更大的层次。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心理与应激性疾病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客观外界环境的不同刺激使人们很容易产生紧迫感、压力感和焦虑感,出现一系列心理应激反应。如果人们对刺激不能适应,精神上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便易发生应激性疾病。
②说到应激性疾病,就得说到什么是应激性反应。应激性反应是机体在大脑的控制调节下,通过下丘脑——植物神经及其所支配的相应器官和内分泌系统对刺激进行综合性、防御性的集体反应,而应激性反应的调节作用又是有限的,如果因应激而失衡的机体内环境长期得不到恢复,或持续受到应激性刺激,就可能转为病理改变,发生应激性疾病。
③研究表明,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刺激,总是伴随着相应的情绪变化从而引起或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医学研究证实,当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血压升高,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另外,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这样就使血糖升高,加速动脉硬化和诱发心血管疾病。长期处于心理应激状态还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引发其他多种疾患,诸如紧张性头痛、脱发症、神经性呕吐、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等。同时,对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④因此,当人们不能改变客观的社会环境时,要避免应激性疾病的发生就应该不断降低心理压力。降低心理压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确认识事物,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心理学上有一种认识——评估学说,即个体对事物有了认识,就会利用头脑中的旧经验来解释新输入的信息,进行评估,于是产生情绪体验。而个体对事物究竟体验为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在于怎样认识事物。
⑤此外,我们还可以给心理补充“营养素”。专家认为,最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爱。童年是影响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能否得到充足和正确的父母之爱,将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发育。各年龄阶段积极的情感会使人在事业上倍添信心和动力,让生活充满欢乐和温暖。
⑥当然,宣泄和疏导也是重要的“营养素”。无论是转移回避还是设法自我安慰,都只能暂时缓解心理矛盾,求得表面上的心理平衡,而适度宣泄具有治本的作用。除此以外,善意和讲究策略的批评、坚强的信念与理想等也是重要的精神“营养素”。
5.下列不属于应激性疾病产生原因的一项是
A.机体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精神状态中。   
B.机体对刺激进行综合性、防御性的集体反应。   
C.机体应激反应的调节作用有限,机体内环境长期失衡。   
D.持续受到应激性刺激,紧张得不到缓解。
答案:. B
解析:此句不是原因,而是对应激性反应的诠释。
6.下列对降低心理压力的方法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根据“评估学说”,可以转换视角认识事物,从而降低心理压力。   
B.培养积极情感能使人增添信心和动力,保持心理健康。   
C.适度宣泄可以消除心理矛盾,达到心理平衡。   
D.树立坚强的信念,拥有崇高的理想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心理矛盾。
答案:D
解析:“从根本上”错误,原文是说“也是重要的精神‘营养素’”。说明的程度夸大。
7.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应激性反应是机体通过大脑、下丘脑、植物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对刺激所产生的一种非保护性反应。   
B.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压就会升高,从而产生心血管疾病。   
C.长期处于心理应激状态,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引发诸如紧张性头痛、消化性溃疡等免疫性疾病。D.有些人心理发育不健康,追溯其原因往往与童年时期得不到充足和正确的父母之爱有关。
答案:D
解析:A项陈述与文意相反,从文章第二段“主要是在大脑的控制调节下,通过下丘脑——植物神经及其所支配的相应器官和内分泌系统对应激进行综合性、防御性的集体反应”可看出应激性反应应是一种“防御性”、保护性的反应;B项是因果关系不当。原文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会使血糖升高,诱发心血管疾病,而非“血压就会升高,从而产生心血管疾病。”C项是范围扩大,“紧张性头痛、消化性溃疡等”并不属于免疫性疾病。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冯道根,字巨基,广平酂人也。少失父,佣赁以养母,以孝闻于乡里。年十六,乡人蔡道斑为湖阳戍主,攻蛮锡城,反为蛮所困,道根救之。匹马转战,杀伤甚多,道斑以免,由是知名。
齐建武末,魏主拓跋宏寇没南阳等五郡,明帝遣太尉陈显达率众复争之。道根与乡里人士以牛酒候军,因说显达曰:“不如悉弃船舰于酂城,方道步进,建营相次,鼓行而前。如是,则立破之矣。”显达不听,道根犹以私属从军。及显达败,道根每及险要,辄停马指示之,众赖以全。
永元中,以母丧还家。闻高祖起义师,乃谓所亲曰:“金革夺礼,古人不避,扬名后世,岂非孝乎?时不可失,吾其行矣。”率乡人子弟胜兵者,悉归高祖。初到阜陵,修城隍,远斥候,有如敌将至者,众颇笑之。修城未毕,会魏将党法宗、傅竖眼率众二万,奄至城下。道根堑垒未固,城中众少,皆失色。道根命广开门,缓服登城,选精锐二百人,出与魏军战,败之。魏人见意闲,且战又不利,因退走。
豫州刺史韦睿围合肥,克之。道根与诸军同进,所在有功。六年,魏攻钟离,高祖复诏睿救之,道根率众三千为睿前驱。至徐州,建计据邵阳洲,筑垒掘堑,以逼魏城。道根能走马步地,计马足以赋功,城隍立办。及淮水长,道根乘战舰,攻断魏连桥数百丈,魏军败绩。
道根性谨厚,为将能检御部曲,所过村陌,将士不敢虏掠。每所征伐,终不言功。其部曲或怨非之,道根喻曰:“明主自鉴功之多少,吾将何事。”高祖尝指道根示尚书令沈约曰:“此人口不论勋。”处州郡,和理清静,为部下所怀。在朝廷,虽贵显而性俭约,所居宅不营墙屋,无器服侍卫,入室则萧然如素士之贫贱者。


展开余下试题十六年,都督豫州诸军事。将行,高祖引朝臣宴别道根于武德殿,召工视道根,使图其形像。豫部重得道根,人皆喜悦。高祖每称曰:“冯道根所在,能使朝廷不复忆有一州。”
居州少时,遇疾,自表乞还朝。既至疾甚,中使累加存问。普通元年正月,卒,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梁书》列传第十二)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时不可失,吾其行矣。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①且战又不利,因退走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明主自鉴功之多少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①中使累加存问                ②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答案:D
解析:两句中的“存”都是“看望、慰问”的意思。A副词,①表示商婉语气;②表示祈使语气。B①连词,于是,就;②介词,经由。C①清楚,明白;②意动用法,以……为鉴。 
9.下列各组中全都表现冯道根谋略的一组是
①方道步进,建营相次,鼓行而前  
②修城隍,远斥候,有如敌将至者  
③道根命广开门,缓服登城,选精锐二百人,出与魏军战   
④至徐州,建计据邵阳洲,筑垒掘堑,以逼魏城  
⑤道根能走马步地,计马足以赋功,城隍立办   
⑥为将能检御部曲,所过村陌,将士不敢虏掠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⑤⑥
答案:A
解析:⑤表示道根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方法;⑥表示道根带兵纪律严明。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道生以孝顺闻名,靠帮工养活母亲,母亲去世后,冯道根回家守丧,投奔高祖时,他认为因战事而不能守孝,古人并不避讳,只要能扬名后世,也是孝顺。
B.齐明帝派太尉陈显达率众军收复南阳等五地,道根与乡人用牛肉和酒犒劳陈军,并向陈显达进言,尽管陈显达不听,冯道根还派自己的人马跟随部队。
C.冯道根谨厚俭约。每当部下埋怨他不争功时,他总能用道理开导他们;虽然地位显达,而居住的房屋不加营缮,家中萧然无物,就像贫贱的士人家一样。
D.冯道根重到豫州担任军事长官,豫州将士个个都很高兴,高祖常常称赞他,认为只要有冯道根在的地方,就能让朝廷想不到又得到一州。
答案:D
解析:文中“冯道根所在,能使朝廷不复忆有一州”的意思是“冯道根在的地方,能使朝廷不再想起有一州”,也就是指不用朝廷牵挂那一州的治理之事。
第 Ⅱ 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注意事项
1.第二卷共  几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15分)
11.(10分)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显达败,道根每及险要,辄停马指示之,众赖以全。(4分)
译文:                                                                 
(2)此人口不论勋。(2分)
译文:                                                                 
(3)高祖引朝臣宴别道根于武德殿,召工视道根,使图其形像。(4分)
译文:                                                                 
答案:
(1)等到陈显达战败,道根每到险要之地,就停下马来指路给他们看,众人靠道根而能够保全下来。
(本第二个“及”、“指示”、“全”)
(2)这个人不谈论自己的功劳。
(3)高祖领着众臣在武德殿为他饯行,令画工看着道根,将他的形象画下来。
( “引”、“于武德殿”、“图”)
附:翻译
冯道根字巨基,广平酂地人。冯道根幼时失去父亲,靠帮工养活母亲因为孝顺在乡里闻名。十六岁时,乡人蔡道斑任湖阳戍主,蔡道斑攻打蛮锡城,反而被蛮人围困,道根救了他。道根单枪匹马左右迎战,杀伤的敌人很多,蔡道斑因此幸免于难,冯道根由此而知名。
齐朝建武末年魏朝皇帝拓跋宏侵犯攻陷南阳等五郡,齐明帝派太尉陈显达率众军再收复五地。道根与乡人用牛肉和酒犒劳陈军,趁机劝说陈显达:“不如将船舰全部丢在酂城,军队并行而进,挨次建立营寨,击鼓前进。如果这样的话,那么马上就可以攻破魏军。”陈显达不听,冯道根还派自己的私交跟随部队。等到陈显达为魏人所败,道根每到险要之地,就停下马来指路,众人靠道根而得以保全。不久道根担任了戍守汮水的副帅。
齐永元中,因为母亲去世,冯道根回到家。听说高祖建立义师,道根便对亲友说:“因战事而不能守孝,古人并不避讳,扬名后世,这难道不是孝顺吗?时机不可丧失,我走了。”道根领着能够打仗的乡人子弟,全部归附了高祖。道根刚到阜陵时,修城池,远派侦察兵,就像敌人将来一样,众人都取笑他。城池还没有修好,遇到魏将党法宗、傅竖眼率兵二万,铺天而来。道根修的壕沟堡垒尚不坚固,城中人又少,大家都大惊失色。道根命令大开城门,慢慢整装登上城门,选出精兵二百人出城与魏军作战,打败了魏军。魏军见梁人闲适,况且作战又不利,于是退军。
豫州刺史韦睿围攻合肥,攻下合肥,六年,魏军攻打钟离,高祖又诏令韦睿解救钟离,冯道根率三千兵士充当韦睿的前军。到达徐州,计划占据邵阳州,修筑堡垒挖掘壕沟,以威胁魏城。冯道根能跑马丈量土地,根据马脚印来分配事情,城沟马上修好了。等到淮河水增涨,冯道根乘战舰,攻断魏军连接起来的数百丈桥梁,魏军大败。
冯道根性格谨慎敦厚,做将领能够驾驭士卒,从村边小道走过,将领士卒不敢掳掠。每征伐一地,始终不谈及自己的功劳。他的部下有人埋怨责备他,道根解释说:“明主自会明白功劳的多少,我们操什么心呢?”高祖曾经将冯道根指给尚书令沈约说:“这个人不谈论自己的功劳。”在州郡,冯道根温和地管理,清静太平,为部下所思念。在朝廷,虽然地位显达而性格不奢华,他居住的房屋墙壁不加营缮,没有兵器、服饰、侍卫,进入室内则空空的,就像贫贱的士人家一样。
十六年,冯道根都督豫州诸军事。准备起身,高祖领着众臣在武德殿为他饯行,令画工看着道根,将他的形象画下来。豫州重得道根,人人都很高兴。高祖常常称赞说:“冯道根在的地方,能使朝廷不再想起有一州。”


展开余下试题冯道根担任豫州刺史时间不长,得病,上表请求回京。返回京都后病情更重,中使多次探视道根。普通元年正月,去世,终年58岁。
12.(8分)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2)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13、根据前面或后面的句子,在横线上填上相关的句子(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②疏影横斜水清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林逋《山园小梅》)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答案:(1)无可奈何花落去(2)暗香浮动月黄昏(3)千树万树梨花开(4)山重水复疑无路  (4分)  
五、(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
                                凄与悲的距离
                                          白水河
     听《二泉映月》,在优美的乐曲中,你能感受到一种感伤,一种凄凉。它这样的美,美得让人陶醉,它这样的凄怨,凄怨得让人落泪。深入它,才知道它凝聚了—位贫苦艺术家一生的感慨、叹伤,它又凝聚了他一生的流浪。阿炳,这样一位被众人叫做“瞎子阿炳”的人,在无锡市一流浪就是50多个年头。他脖子上挂着笙、笛、琵琶等乐器,在无锡市漫步。他看不见了往日的风景,但他有自己的歌声。曾有一度,在无锡市,谁不熟悉阿炳的歌声、笛声?人们熟悉他,但他又被人们遗忘。在被遗忘的角落里,阿炳保留着自己的尊严,探索着自己的痛苦而又艺术的生活。
    无锡惠山二泉亭附近风景独美。这里有一泉水,号称“天下第二泉”。泉的南面有一所开敞的轩,游客们可在这里休息、品茗。轩的前面有一个长方形的池子,四周围以石栏,池中养了许多金色的鲤鱼,“鱼戏莲叶间”,该是一种别样的情趣吧。有一个石刻的龙头,从池边伸出,向池中喷出山泉。在这里,在阿炳26岁以前的时光里,留下了他的多少欢歌笑语。而今,当无锡市一个瞎眼的老汉拉着名曲在挣着微薄的生活费时,谁在意了他的曲子中的永恒?谁在意他的曲子中的辛酸?这样的乐曲差点儿就要成为历史天空中的一朵云,最终也将烟消云散。不是一名教授偶然听到自己的学生在拉阿炳的《二泉映月》,不是这位教授去无锡找到阿炳录了音,这种优美的音乐恐怕也随着阿炳的逝去而无声了吧。1950年夏找阿炳录音时,阿炳说:“我不奏音乐已经两年了,我的技术荒疏了,我的乐器也都破坏得—件都不能用了。”就这样一个靠音乐技艺吃饭的人,却两年不闻乐曲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凄苦。在危危之颠终于保存下了这首乐曲。1950年冬,阿炳就与世长辞了。如果不是夏天去找他,而是冬天,何以能让这样的绝唱唱到今。
     现在再听这首曲子,你会由开始莫名的忧伤而转变为一种形象——曲子如泣如诉,叮咚的泉水依然叮咚,但物是人非:一个瞎了眼的衣服破烂的老汉,手拿二胡在认真地拉呀拉呀,多少人驻足侧耳倾听。你又会联想到多少像阿炳一样命运的人,在风雨中艰难地行走着,他们叹息,却没处抱怨。这凄凉比“秋风扫落叶”还要凄,这韵味比“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还要无穷。这美是如此的美,才有如此的凄,而正因为有这样深沉的凄,才孕育了如此绝妙的美。凄与美结合得天衣无缝,才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震撼,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太凄了则成悲,太美了则“物极必反”。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又何尝不是一种凄美呢。春天花开,有如少女的粉面,有如少女含羞的笑脸,一旦春归去,花衰至落,落下的花像落下的粉泪,流到树下却浸不进去半分。黛玉拿着笤帚,轻轻地打扫着散落的花瓣。她是那样的轻,害怕再给已落的花瓣染上半点污点。然后她轻轻地把聚积到一起的花瓣装进一个粉红的丝袋里,再轻轻地把口袋的口扎上,已泪湿粉面,泪洒春衫。四周静静的,不时还传来悦耳的鸟鸣。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黛玉轻依花锄,做着这样优美的事,难道不是美与凄的结合?这种结合早已感动了它的第一位听众——宝玉。宝玉的感动与黛玉的导演又是凄与美的结合:天真纯洁的爱情,最终也如这些花,葬送在黛玉自己所设的花冢里。这样的结合才让人感动得叹服,让人在审美的过程中无言以对。
    然而,当我听阿炳的《二泉映月》时我正在看《张良传》,看到吕后造成戚夫人的悲,感受着曲中的凄,才算真正理解了悲与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6年河北”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3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