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2058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58]
2006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2006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一、(12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字形完全正确、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A.炽热 挚爱 投掷 独树一帜 奇闻轶事
B.萦绕 羸弱 盈余 嬴粮景从 蝇营狗苟
C.菁华 茎叶 兢兢 不径而走 泾渭分明
D.酿酒 踉跄 粮饷 秋月朗朗 锒铛入狱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青藏铁路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全长1956公里。据悉,该铁路将于今年7月1日建成起用。
B.某银行主管在任职期间贪污数亿美元,成为建国以来我国银行系统最大的贪污犯。东窗事发后,这件事在整个银行系统如雷贯耳。
C.香港迪斯尼乐园副总裁安明智为“门票风波”已经三次道歉,因为他们清楚,他们和顾客之间决不可能是“一锤子买卖”。
D.夜晚,她茫然地走在街头,深秋的冷雨湿透了单薄的衣服,她浑身发抖,噤若寒蝉,真想立刻回到温暖的家里。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刚刚去世的著名科学家王选,作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发明者,他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使得汉字编排技术从“铅与火”的时代迈进了“光与电”的时代,因此被人们称为“当代毕昇”。
B.从“民族英雄”一夜之间沦为“科学骗子”,这种大起大落,不仅韩国克隆专家黄禹锡本人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而且让整个韩国科学界为之蒙羞,更让人类的克隆科学研究遭受了重创。
C.本届冬奥会上,尽管托特米亚妮娜和马里宁为俄罗斯(包括前苏联)摘取了第12个冬奥会双人滑冠军,但是中国的张丹、张昊在自由滑项目中令人惊叹的出色表现,更赢得了满堂喝彩。
D.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批复深圳市地铁二期1号线续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标志着该工程全面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已完成了项目审批程序。
4.在下面这两段文字的横线上依次填写恰当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1)他和他的爱人许淑彬住在北京饭店四楼。 , ,南窗之外,可以望见正阳门、崇文门的城楼和仿佛是在古老城墙上升起的天坛圆顶。
(2)贾植芳始终相信那句话:帝王将相的权力只有一百年,文人的权力有一万年。
, ,乾隆大兴文字狱,但他那时期的曹雪芹的《红楼梦》却成了世界经典作品,鲁迅的名声盖过权倾一时的蒋介石。
① 远处绵延的燕山褶皱带作了首都的苍翠的屏障
② 推开西窗,眼前便是金光灿灿的天安门城楼
③ 汉武帝让司马迁遭受了腐刑的耻辱,而《史记》却是千古绝唱之作
④ 屈原的名气比楚平王大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二、(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什么时候石油可以被替代?
今天的世界与过去的大不一样:石油价格一升再升,全球性变暖使得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大量地融化。而下一次大规模的能源革命的来临是否跟以往的一样顺利,将取决于以下3个问题:什么时候世界石油生产达到顶峰;人类因燃烧矿物燃料而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对地球气候产生的影响究竟有多严重;可替代能源是否大量存在,并且人们能否承受得起其价格。这些问题只有科学和技术能够回答,但是社会政策方面的努力也能起到相当的作用。
浏览完整试题
世界石油耗尽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对于这一点,现在很少有人持怀疑态度了。但是全球石油需求还在以每年1%或者2%的速度增长,我们现在正以每秒钟1000桶的速度从地下抽取石油。持悲观态度的人们(大多数曾在石油公司工作过的地质学家)预测,石油生产将很快达到极限。美国地质学家M.K.哈伯特于1956年就成功地预测美国的石油生产会在70年代达到极限。持乐观态度的人们(大多数是资源经济学家)则坚持认为,石油生产既依赖地下探明的石油储量,又依赖日益发展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将促使石油生产继续增长。不过,即便按照乐观派的看法,本世纪中叶将是石油生产的极限。到了那时,美国需要有40%的石油替代物。考虑到急剧变化的环境、气候因素,更加迫切需要使用非矿物燃料。
如果说石油供应极限真的将很快到来,或者因环境、气候方面的缘故人们不得不远离矿物燃料,那么人类将迎来大规模的替代能源供应的时代。仅太阳每天照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就高达86000万亿瓦,相当于全人类每年消耗能量的6600倍。而自然界的风能、生物能和核能也是很充裕的,应该有很多的机会与时间去有效地开发利用它们。
当然,部分替代能源也存在其自身的问题。主张利用核裂变作为新能源的人们还未能找到无可争议的处理放射性核废料的方法。考虑到将承担的重大责任和巨大的投资,很多公司也只能望“核”兴叹。而再生能源分布太散,要把它们收集起来生成足够的能量,其难度很大。迄今为止,全球风能利用装机容量已超过400亿瓦,每生产1000瓦的电能,其成本达4.5美分。
而且,再生能源的产量与矿物燃料的使用量相比实在太少。以美国为例,它的再生能源产量大约只占全部能源产量的6%。现在,全球能源需求(折合成电能)每年将近13万亿瓦,到本世纪中叶,世界个别地区的能源需求将达到30万亿至60万亿瓦。因此,必须更大程度地扩大再生能源利用的规模,逐步取代现有能源,这对世界未来能源需求最终将产生意义重大的影响。
为了未来,现在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合理、高效地使用能源是目前实施能源战略计划的首要条件,这样我们可以争取到多一点的时间来开发、改进替代能源的使用效率。在过去的30年里,太阳能设备的成本已经下跌了两位数。许多专家指出,太阳能系统在被广泛采用之前,其价格成本还需大幅下降。而纳米技术的发展,有望使人们能够利用新颖的半导体系统提高太阳能收集器的效率。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能直接从日光、二氧化碳和水中获得化学燃料。
(节选自《科学世界》2005年12期,有改动)
5.对人类迎来大规模替代能源供应时代的条件,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A.世界石油生产很快达到顶峰,石油供应的极限即将到来。
B.再生能源分布太散,无法寻找到把它们收集起来生成足够的能量的方法。
C.可替代能源大量存在,并且人们能承受得起其价格。
D.人类因燃烧矿物燃料而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对地球气候产生严重影响,因而人们不得不远离矿物燃料。
6.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部分替代能源也存在其自身的问题,如核废料的污染,再生能源分布太散,很难收集起来生成足够的能量。只有风能因非常理想,已被广泛地利用。
B.持悲观态度的人们认为石油生产将很快达到极限;持乐观态度的人们则认为随着技术创新石油储量将不断增加。
C.在促进新的大规模能源革命顺利来临的过程中,并非只有科学和技术在起作用。
D.太阳每天照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高达86000万亿瓦,相当于全人类每年消耗能量的6600倍。因此它必将成为未来占统治地位的替代能源。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存在着争论,但石油作为矿物能源,一定有它的生产极限。
B.目前,包括石油在内的矿物燃料的广泛使用,使人类陷入发展经济与环境恶化的严重矛盾之中。
C.即使石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也迫切需要寻找替代能源。
D.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核能、二氧化碳和水都将成为可以替代石油的能源。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李穀,字惟珍,颍州汝阴人。身长八尺,容貌魁伟。少勇力善射,以任侠为事,颇为乡人所困。发愤从学,年二十七,举进士,连辟华、泰二州从事。晋天福中,擢监察御史,加给事中。为冯玉、李彦韬所排。
契丹入汴,少帝蒙尘而北,旧臣无敢候谒者,穀独拜迎于路,君臣相对泣下。穀曰:“臣无状,负陛下。”因倾囊以献。会契丹主发使至州,穀禽斩之,潜遣河朔酋豪梁晖入据安阳。契丹主患之,即议北旋。①会有告契丹以城中虚弱者,契丹还攻安阳,陷其城。穀自郡候契丹,遂见获。契丹主先设刑具,谓之曰:“尔何背我归太原?”穀曰:“无之。”契丹主因引手车中,似取所获文字,而穀知其诈,因请曰:“如实有此事,乞显示之。”契丹国制,人未伏者不即置死。自后凡诘穀者六次,穀词不屈,气色不挠,卒宽之。
俄权判开封府。时京畿多盗,中牟尤甚,穀诱邑人发其巢穴。有刘德舆者,梁时屡摄畿佐,居中牟,素有干材,穀即署摄本邑主簿。穀请侍卫兵数千佐德舆,悉禽贼党,其魁一即县佐史,一御史台吏。搜其家,得金玉财货甚众,自是行者无患。俄迁工部侍郎。
又奏罢屯田务,以民隶州县课役,尽除宿弊。既贵,访得旧地(祖居地),建兰若,又立垣屋,②凡族人之不可仕者分田居之。
穀为人厚重刚毅,深沉有城府,雅善谈论,议政事能近取譬,言多诣理,辞气明畅,人主为之耸听。人有难必救,有恩必报。好汲引寒士,多至显位。与韩熙载善,熙载将南渡,密告穀曰:“若江东相我,我当长驱以定中原。”穀笑曰:“若中原相我,③下江南探囊中物耳。”穀后果如其言。李昉尝为穀记室,在淮上被病求先归。穀视之曰:“子他日官禄当如我。”昉后至宰相、司空。世谓穀能知人。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一》,有改动)
展开余下试题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无状,负陛下 负:辜负
B.穀即署摄本邑主簿 摄:代理
C.若江东相我 相:让……做宰相
D.在淮上被病求先归 被:表示被动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少帝蒙尘而北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而穀知其诈,因请曰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C.其魁一即县佐史 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D.人主为之耸听 为君翻作《琵琶行》
10.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句子能分别表明李穀“刚毅”“深沉有城府”的特点一项是
A.穀气色不挠,卒宽之 穀诱邑人发其巢穴
B.穀请侍卫兵数千佐德舆 人有难必救,有恩必报
C.穀独拜迎于路 潜遣河朔酋豪梁晖入据安阳
D.为冯玉、李彦韬所排 穀知其诈,因请曰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穀体貌魁梧,年轻力壮时,侠肝义胆,但得不到乡人的理解,于是发愤读书,步入仕途。
B.李穀弃暗投明,契丹人找到真凭实据并多次审问时,他又能义正词严,不屈不挠,最终渡过了难关。
C.作为地方长官,李穀非常重视社会环境的治理和减轻人民的负担。对未做官的同族亲戚安排照顾也很周到。
D.李穀言谈善于就近取譬,明白晓畅且切近情理,皇帝都会认真听取。他与韩熙载对话时,就用了一个很通俗的比喻。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17分)
四、(21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会有告契丹以城中虚弱者(3分)
译文:
(2)凡族人之不可仕者分田居之(3分)
译文:
(3)下江南探囊中物耳(2分)
译文:
1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1)请把这首诗歌的韵脚全部写出来。(1分)
(2)诗评家认为“西风吹老洞庭波”中“老”字用得好,请分析它的妙处。(3分)
(3)仔细品味“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和徐志摩《再别康桥》“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诗句,从情感的角度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包括作家的姓名或篇名)。(任选两小题)( 5 分)
(1) , ,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论》)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陆游《 》)
(3)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
龙应台
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找得出100个方式来回答“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从一场戏说起。
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别带了85岁的父亲去听。
遥远的10世纪,宋朝汉人和辽国胡人在荒凉的战场上连年交战。杨四郎家人一一壮烈阵亡,自己被敌人俘虏,娶了敌人的公主,在异域苟活15年。铁镜公主聪慧而善良,异乡对儿女已是故乡,但四郎对母亲的思念无法遏止。悲剧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的片刻。卡在“汉贼不两立”的政治斗争之间,在爱情和亲情无法两全之间,在个人处境和国家利益严重冲突之间,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失声:“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我突然觉得身边的父亲有点异样,侧头看他,发现他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父亲16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下,挑了两个空竹篓到市场去,准备帮母亲买菜。路上碰见国民党政府招兵,这16岁的少年放下竹篓就跟着去了。此后在战争的炮火声中辗转流离,在两岸的对峙中仓皇度日,70年岁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见到那来不及道别的母亲。
他的眼泪一直流,一直流。我只好紧握着他的手,不断地递纸巾。
然后我发现,流泪的不只他。斜出去前一两排一位白发老人也在拭泪,隔座陪伴的中年儿子递过纸巾后,将一只手环抱着老人瘦弱的肩膀。
谢幕以后,人们纷纷站起来,我才发现,啊,四周多是中年儿女陪伴而来的老人家,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他们不说话,因为眼里还有泪光。
中年的儿女们彼此不识,但是在眼光接触的时候,沉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是曲终人散的时候,人们正要各奔东西,但是在那个当下,在那一个空间,这些互不相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关系紧密、温情脉脉的群体。
从《四郎探母》,我如醍醐灌顶似地发觉,是的,我懂了为什么《伊底帕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400年后仍让人感动。
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
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们,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而且,四郎的语言“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为他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无法拔出的自责和痛苦。艺术像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
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
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四郎探母》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白发苍苍的老兵,若有所感的中年儿女,或者对这段历史原本漠然的外人,在经历过《四郎探母》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倚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选自《南方周末》2004-12-23 )
15.本文的标题只是一个假设复句的前一个分句。通读全文后,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下一个分句。(4分)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 。
16.简要回答下列两个问题:(9分)
(1)看《四郎探母》时,父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我只好紧握着他的手,不断地递纸巾”。 请说说你对“只好”一词的理解。(4分)
(2)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说“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请结合全文,简析“柔弱”和“强韧”的含义。(5分)
17.作者从《四郎探母》懂得了为什么《伊底帕斯》、《李尔王》在千百年后仍让人感动。你认为作者懂得的是什么?(4分) (219.133.80.156)"
上一篇:
江苏省淮阴中学高三语文阶段性测试卷(2005、12)
下一篇: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6年深圳”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5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