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602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02]
七年级(下)黔之驴专题练习
"黔之驴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黔无驴(  )  好事者(  )  庞然大物(  )  远遁(   ) 
窥之(  )   稍近益狎(   )  跳踉(   )  以为且噬己也(   )
二、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
庞然大物(      )  憖憖然(     )  他日(    )   虎大骇(      )   益习其声(      )   驴不胜怒(      )   计之曰(      )   技止此耳(    )     
三、填空。
1.《黔之驴》选自            ,作者___    _____ ,字      _ 
____代文学家。黔,地名,包括现     、       等省的部分地区。
2.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______相对的文体。唐朝__ ____、_____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
能力训练
四、认真阅读全文,完成文后各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___憖憖___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__阚___,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 蔽林间窥之(     )
⑵ 远遁 (      )
⑶ 以为且噬己也(      )
⑷ 蹄之(        )
2.翻译下列句子。
⑴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 
⑵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译: 
⑶驴不胜怒,蹄之。
译: 
⑷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 
3.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
⑴                  ⑵                   
4.把第二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各层大意。
 
 
5.仔细阅读课文,注意文中是怎样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写出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答: 
 
 
6.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
答:
 
参考答案:
自主积累:一、qián hào pang dùn kuī xiá liàng shì 二、巨大的样子 小心谨慎 另外 害怕 渐渐 忍受 考虑 本领  三、1.《柳河东集》柳宗元 子厚 唐 四川 贵州 2.骈文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 曾巩 能力训练:四、1.⑴偷看 ⑵逃走 ⑶咬 ⑷用脚踢 2.⑴老虎见了它,是巨大的样子,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了。⑵虎又渐渐靠近驴子,进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 ⑶驴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⑷于是跳起来大声吼着,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3.⑴庞然大物 ⑵黔驴技穷 4.一层:(“他日”至“终不敢搏”),写虎对驴“鸣”的反应;二层:(“稍近”至“技止此耳”),写虎进一步大胆试探,激怒驴使出“蹄之”的绝招,终于识破驴的真相;三层:(“因跳踉”至“乃去”),写虎吃掉驴,得胜而去。5.①以为神 ②莫相知 ③以为且噬己也 ④觉无异能者 ⑤终不敢搏 ⑥技止此耳 6.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浏览完整试题黔之驴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黔无驴(  )  好事者(  )  庞然大物(  )  远遁(   ) 
窥之(  )   稍近益狎(   )  跳踉(   )  以为且噬己也(   )
二、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
庞然大物(      )  憖憖然(     )  他日(    )   虎大骇(      )   益习其声(      )   驴不胜怒(      )   计之曰(      )   技止此耳(    )     
三、填空。
1.《黔之驴》选自            ,作者___    _____ ,字      _ 
____代文学家。黔,地名,包括现     、       等省的部分地区。
2.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______相对的文体。唐朝__ ____、_____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
能力训练
四、认真阅读全文,完成文后各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___憖憖___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__阚___,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 蔽林间窥之(     )
⑵ 远遁 (      )
⑶ 以为且噬己也(      )
⑷ 蹄之(        )
2.翻译下列句子。
⑴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 
⑵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译: 
⑶驴不胜怒,蹄之。
译: 
⑷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 
3.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
⑴                  ⑵                   
4.把第二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各层大意。
 
 
5.仔细阅读课文,注意文中是怎样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写出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答: 
 
 
6.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
答:
 
参考答案:
自主积累:一、qián hào pang dùn kuī xiá liàng shì 二、巨大的样子 小心谨慎 另外 害怕 渐渐 忍受 考虑 本领  三、1.《柳河东集》柳宗元 子厚 唐 四川 贵州 2.骈文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 曾巩 能力训练:四、1.⑴偷看 ⑵逃走 ⑶咬 ⑷用脚踢 2.⑴老虎见了它,是巨大的样子,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了。⑵虎又渐渐靠近驴子,进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 ⑶驴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⑷于是跳起来大声吼着,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3.⑴庞然大物 ⑵黔驴技穷 4.一层:(“他日”至“终不敢搏”),写虎对驴“鸣”的反应;二层:(“稍近”至“技止此耳”),写虎进一步大胆试探,激怒驴使出“蹄之”的绝招,终于识破驴的真相;三层:(“因跳踉”至“乃去”),写虎吃掉驴,得胜而去。5.①以为神 ②莫相知 ③以为且噬己也 ④觉无异能者 ⑤终不敢搏 ⑥技止此耳 6.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222.76.54.66)"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七年级(下”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0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