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2035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35]
广西桂林市2006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试卷
"共25题,约6800字。
广西桂林市2006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试卷
语     文
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打盹    囤积居奇    混沌    用兵钝滞
B.绯红    蜚声文坛    扉页    成绩斐然
C.匮乏    溃不成军    馈赠    功亏一篑
D.荟萃    鞠躬尽瘁    精粹    猝不及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倏忽    凝练    死有余辜    俗不可奈
B.誊写    憔悴    突如奇来    自惭形秽
C.笙萧    寒暄    一张一驰    残羹冷炙
D.谛听    懈气    流言飞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课堂教学对话是平等的对话,是打破了时空       的对话,是心灵的交流与撞击。
   ②去年,41家大型企业派人专程到西安翻译学院与210名在校的大四学生签订了预聘
       书。
   ③      职业教育能将科学技术与现实生产力结合,使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
             备受重视。
A.界限    意向    由于/因而 B.界限    意见    因为/从而
C.界线    意见    由于/因而 D.界线    意向    因为/从而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
 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
B.班主任经常利用节假日家访,了解他的学生住在哪个房间?做作业在什么地方?光
 线好不好?晚上什么时间睡觉?
C.我们为什么要进学校呢?为什么要读书呢?进学校、读书的目的何在呢?当我们翻
 开书本第一页的时候,就要回答这些问题。
D.刘公勇在《词话》里,极力称道:“红杏枝头春意闹”,认为“一闹字卓绝千古”。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临近高考,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因此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应成为学校要解决的首
 当其冲的问题。
B.一个成功者遭遇失败,在中国会得到同情和帮助,在日本就不同了,人们马上对你
 另眼相看,理都不理你。
C.儿子考试作弊受处分,父亲得知后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你今后不再犯,
 仍然是我的好儿子。”
D.有人说,随着电脑的普及,属于纸笔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如果还欣赏自己的墨宝,
 无疑是抱残守缺。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浏览完整试题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英国的大不列颠博物馆,收藏有一只出土于埃及纳加达地区,制作于公元前32世纪
 的陶罐,具有典型的古王国时代的风格。
B.保护森林,要采取建立责任制和加强法制双管齐下,否则将愧对子孙后代。
C.这位江西姑娘在51届“世界小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名,成为本次大赛唯
 一进入“十佳”殊荣的亚洲选手。
D.美国电信业主在报告中将电信行业崩溃的原因归结为高层领导人经验不足,这是自
 欺欺人的托词。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的关键在于加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公众理解科学,包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学活动的理解,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其核心是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把科学精神注入民族文化是当代科普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表面上看,科学精神难以像科学知识那样容易普及。的确,能够把归纳出来的科学精神分成条目背下来,并不等于已经具备了科学精神,而恰恰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精神只能通过科学活动来体现。弘扬科学精神与全面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是统一的。
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把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这使得人们更多地从实用的角度理解科学,认为科学的意义只在于孕育新的技术,从而忽略了科学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这是对科学的误解。
同样,我们也把科普理解为具体的科学知识的普及,而较少谈及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有些人认为,掌握了科学知识就会获得科学的方法,也就具备了科学的精神。然而,掌握了具体的科学知识并不意味着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更不等同于具有了科学精神。甚至有些科学家也没有科学精神。科学家可能是本专业的专家,但是对于科学活动的整体,对于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未必了解。因此,全面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也包括科学家的科学素质。这个命题并不矛盾。许多高级科学技术专家不能识别伪科学,就是科学素质不高的表现。也有些科学家,比如纳粹的毒气专家,他们的专业能力也许是一流的,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科学精神所不容的。
科学知识的普及不仅不能等同于科学精神的传播,相反,不恰当的科学普及反而会损害科学精神,使公众加深对科学的误解。比如传统科普常常把科学神化,盲目认为科学技术所导致的社会后果必然是好的,对科学技术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避而不谈,或者把它当作偶然的技术上的失误。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怀疑精神,科学本身也可以是怀疑的对象。科学知识之所以值得信赖,并不是因为它是绝对真理,而是因为它是每个都可以亲自验证的。对科学本身提出质疑正是科学自身的要求。只有正视科学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才能更好地用科学建设人类的未来。
7.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里所说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作为对二者总结的哲学
B.科学素质的高低取决于科学知识的多少和理解的深浅
C.这里所说的“国民”就是指“公众”,他们是相对于“科学家”而言的人民大众
D.“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就是要让公众理解科学,树立科学精神
8.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存在着难与易的关系,树立科学精神是科学学习的最高要求
B.科学精神不能用归纳的方法分成若干条目,它体现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普及之中
C.科学精神是指掌握了科学知识并能够运用科学方法
D.科学精神中包含着社会正义和良知,纳粹毒气专家不具备科学精神
9.下列理解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    )
A.把科学和技术联系起来,就是人们所说的科技,它缩小了科学的内涵和意义
B.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相互沟通,相互依存
C.科学愈发达,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就愈多
D.科学普及不仅不能等同于科学精神的传播,而且还会损害科学精神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任何人,包括高级科学技术专家都必须不断提高科学素质,树立科学精神
B.一度时期伪科学流行,要识别伪科学,就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真正的科学知识
C.科学家的专业能力与科学精神可能存在矛盾,今后必须打破学科界限,淡化专业分
 工。
D.现代科学普及应在传统科学普及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弘扬科学精神作为科普工作的
 核心任务。
三、(12分,每题3分)
齐王惑于秦、楚之毁,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国之权,遂废孟尝君。诸客见孟尝君废,皆去。冯谖乃西说秦王曰:“王亦知齐之废孟尝君乎?使齐重于天下者,孟尝君也。今齐王以毁废之,其心怨,必背齐;背齐入秦,则齐国之情,人事之诚,尽委之秦,齐地可得也。君急使使载币阴迎孟尝君,不可失时也。”秦王大悦,乃遣车十乘黄金百镒以迎孟尝君。冯谖辞以先行,至齐,说齐王曰:“今臣窃闻秦遣使车十乘载黄金百镒以迎孟尝君,孟尝君不西则已,西入相秦则天下归之,临淄、即墨危矣。王何不先秦使之未到,复孟尝君,折秦之谋,而绝其霸强之略。”齐王曰:“善。”王召孟尝君而复其相位。
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后召而复之,冯谖迎之。未到,孟尝君太息叹曰:“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食客三千有余人,先生所知也。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今赖先生得复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复见文乎!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冯谖结辔①下拜,孟尝君下车接之,曰:“先生为客谢乎?”冯谖曰:“非为客谢也,为君之言失。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愚不知所谓也。”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独不见夫朝趣市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宾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愿君遇宾客如故。”孟尝君再拜曰:“敬从命矣。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
                                             节选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展开余下试题君子之养士,以为民也。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是以君子丰禄以富之,隆爵以尊之;养一人而及万人者,养贤之道也。今孟尝君之养也,不恤智愚,不择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二•周纪二》
[注]①结辔:收住缰绳。指停车。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君急使使载币阴迎孟尝君   币:钱币
B.王何不先秦使之未到 先:在……之前
C.先生为客谢乎 谢:道歉
D.君独不见夫朝趣市者乎 趣:同“趋”,趋向、奔赴
1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孟尝君“得士”和“怨士”的一组是 (    )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以及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议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尝君有门客三千,体现了他的礼贤下士;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并无识人的眼光,
 而他准备狠狠地侮辱弃他而去的宾客,又反映了他心胸狭窄,无容人之量。
B.冯谖不仅善于游说,而且善于劝谏。他巧用比喻劝说孟尝君,并真心祝愿对方能像
 过去一样礼遇门客。孟尝君最终接受了他的建议。
C.司马光以政治家的眼光,评价历史现象,对“君之养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君子
 北养士的目的是为了广大百姓。
D.孟尝君畜养的士人,智愚好坏不分,营立私党,张扬虚誉,所以说只能算是一帮奸
 佞之人。
第Ⅱ卷(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复孟尝君,折秦之谋,而绝其霸强之略。(3分)
②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3分)
③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2分)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落  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有人说诗中“肠断”一词传神,你认为如何?试作简要赏析。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
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
(王维《山居秋瞑》)
   (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                       ,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篇》)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石缝间的生命
①石逢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②或者说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遏制。
③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作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却光泽,它们的根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④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的。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颠峰。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土地。
⑤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期期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锻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⑥石缝间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它具有如此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18.第一自然段写到“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作者为什么会“感动
得潸然泪下”?(4分)
19.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写蒲公英有什么用意?试做简要分析。(4分)
20.文章最后一段,写“石缝间顽强的生命”是生物学的、哲学的、美学的,结合全文内容,
简要分析它们各自在文中的具体含义。(6分)
   (1)生物学的:
   (2)哲学的:
   (3)美学的:
2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3分)
A.石缝间的小花小草虽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但却不同于松柏的价值,因为它们毕
 竟是柔弱的,期期艾艾的,未免引起人们的哀怜。
B.本文主要描写了石缝间生长的小花小草、蒲公英、松柏,赞美了它们倔强生存所表
 现出来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C.本文运用了衬托手法,以小花小草和蒲公英来衬托松柏,并通过对石缝间松柏生长
 过程的具体描绘,让人领会到了“艰苦的拼搏能使人辉煌壮丽”的人生哲理。
D.作者对松柏的赞叹,缘于松柏经过艰苦拼搏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面
 前显得苍白逊色。
E.“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一句告诉人们无论生存环境多么艰难,一切生命都应该顽
 强地生活下去。
六、(12分)
2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          )
①文章要打动人心,是应该带有情感的。
②好的理论文章未尝不可以具有抒情的因素。
③但是,人们有一种成见,以为既是理论文章,就难免枯燥。


展开余下试题 ④梁启超的“新文体”在五四前有很大的影响,原因之一是“笔锋常带感情”。
⑤其实不然。
23.请根据下列表格提供的内容和数据,用比较的方法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与上
下文语意保持一致。(3分)
表一:                                  表二:
从这两组数据对照中我们可以发现                                            
              。上网聊天应该讲真话是网友美好的愿望,可在现实中,网上聊天之言
又令人难辨真假。
24.仿照下面句子完成一节小诗(字数可略有增减,可不考虑押韵)。(6分)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黄土高原                                 
  是我挺起的胸膛                                 
黄河流水                                
  是我沸腾的血液                                   
七、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康德是大哲学家,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却是一个在职称问
题上屡屡受挫的倒霉蛋。1775年,他从德国哥尼斯堡大学毕业后留校任编外教师,一干
就是16年,在此期间他的两部最重要的著作《逻辑研究》和《观念》第一卷问世,然
而做教授的申请却一再被拒绝,以致这位严谨求实的哲学家不仅深深困惑,甚至怀疑自
己研究哲学的能力了。有人问他,你写出了那么重要的著作,怎么连教授都评不上?他
说,因为这些著作太重要了,我必须全力以赴,所以没有能力争取当教授了。
要求:在生活中,在学习工作甚至人际交往中,往往有“名”“实”不符的现象,请你
以“名与实的关系”为话题,以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认识为内容范围,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广西桂林市200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C  2.D  3.A  4.C  5.D  6.D
二、7.B  8.D  9.A  10.A
三、11.A  12.D  13.C  14.D
四、15.①恢复孟尝君的官位,挫败秦国的阴谋,继绝它称强称霸的计划。(“折”,“绝”字译对各得1分,全句通顺得1分)②富贵的人多宾客,贫贱的人少朋友,事情本来就是如此。(“富贵”、“贫贱”译对各得1分,“固然”译对得1分)③这是奸佞的枭雄,怎么值得崇尚呢?(“尚”字译对1分,句式正确得1分) 16.本诗写的是暮春时节。(2分)风送落花,漫天飞舞,落到田间小路,落到斜阳将沉的地方。诗人感慨身世,欲展才华,奈何无门,但流年易逝。诗人念此,难怪伤感断肠了。(4分) 17.(4分,每句2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给分)(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俭以养德,非澹(淡)泊无以明志
五、18.敢于去寻求、战胜最艰苦的环境,具有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4分)  
19.①作用:突出生命的拼搏现象。 ②因为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只有战胜环境,才能适应环境。(4分) 20.(1)在艰苦环境中倔强生存的本能。(2分)(2)艰苦的拼搏才能使生命辉煌壮丽。(2分)(3)具有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使地球变得神奇辉煌。(2分) 21.BD。(4分)(A、小花小草也是作者赞美的对象。C、没有衬托、小花小草和蒲公英并不是用来衬托松柏的。E、并非指“一切生命都应该顽强地生活下去”,此指“石缝间的生命能够顽强地生活下去”)
六、22.④①③⑤②  23.人们上网聊天讲真话的愿望和实际情况不符(意对即可)
24.略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广西桂林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3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