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995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5]
浙江高职语文模拟考试(39)
"杭州余杭 退休教师 葛 杰 模拟编写
一、基础知识(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B(shè;A“庇”读bì,其余的读pì;C“悌”读tì,其余的读dì;D“吸”读xī,其余的都读jí) )
A.庇护 媲美 穷乡僻壤 开天辟地
B.赦免 涉猎 拾级而上 退避三舍
C.孝悌 谛听 众矢之的 根深蒂固
D.汲水 吸取 岌岌可危 负笈从师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A项“鹜”应为“骛”,是“追求”之意;C项“燥”应为“噪”,是“(名声)广为传扬”之意;D项“儒”应为“濡”,是“沾湿”之意))
A.昭雪 好高鹜远 一鳞半爪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B.幅度 唇枪舌剑 殚精竭虑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C.荫庇 名燥一时 大放厥词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沉湎 雕虫小技 相儒以沫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局面: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局势:(政治、军事等)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这里宜用“局势”。敦促:表示诚恳地催促,适用于外交场合;督促:表示上级或长辈对下级或晚辈的监督催促。“不但、而且”表示前后的顺进;“不仅、反而”表示前后的反进。“质疑”意思是“提出疑问”,“置疑”意为“怀疑(用于否定)”) )
①针对巴以双方冲突不断升级的紧张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 对方保持克制态度,尽早回到谈判桌上来,以推进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
②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宏大,但是由于脱离了实际,弄得劳民伤财, _______没有使群众受益, 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③物理课上,李文君对牛顿第一定律 ,可刘老师却说无数事实证明了这是一个不容__ 的问题。
A.局面/督促 不但/而且 置疑/质疑
B.局势/敦促 不仅/反而 质疑/置疑
C.局面/督促 不仅/反而 置疑/质疑
D.局势/敦促 不但/而且 质疑/置疑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C(妙手回春,一般形容医术高明。) )
A.经过几个月的平静,禽流感在泰国突然卷土重来。泰国卫生部10月19日宣布,泰国东部是拉差龙虎园喂养的23只老虎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死亡。
B.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C.魏明伦真是妙手回春,他改编的《潘金莲》,将传统小说中的一个荡妇,变成了一个追求妇女个性解放的新形象。
浏览完整试题
D.“亚洲飞人”刘翔能够在2004年雅曲奥运会脱颖而出,一是他的身体条件非常好,二是他的技术动作不错。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A语序不当,应为“按编号依次停放”;B搭配不当,在“危机”后加上“的事件再度表明”,同时删去“要求”二字;D叠床架屋,应删去“纲举目张似的”) )
A.10架参加表演的阿尔法喷气机是昨天上午11时从香港飞抵珠海机场的。机身上喷有法国国旗红、白、蓝三色的“阿尔法”依次按编号停放在停机坪上。
B.一名中国人质死于巴人质危机,要求国际反恐怖主义力量要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才能保证世界范围内的和平。
C.台商春节包机不必经停港澳等第三地,在各飞航点之间直接对飞,以增加乘客安全系数,减少劳顿之苦,减少给航空公司增加的额外费用。
D.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更好地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史命的纲举目张似的纲领性文件。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B选择疑问句的问号应放在后面,两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C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解决”后面改用分号;D书名号应换为引号) )
A.家庭暴力主要包括人身伤害、精神摧残、以暴力相威胁、限制他人行动自由等。除肢体暴力外,精神虐待等被称为家庭“冷暴力”。
B.年味淡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别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地去做些什么?
C.苏伯民博士告诉记者:“对敦煌壁画的破坏,主要有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人为的因素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管理来解决。环境的因素就复杂一些,因此要早日研究出防治办法,主动采取预防性措施”。
D.10月23日,《上海2004精彩西班牙》斗牛表演在上海杨浦体育场举行,来自西班牙的三位斗牛士为中国观众进行了一场原汁原味的西班牙斗牛表演。
7、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B(本题其他三项运用了比喻,而B项只是在价格上作比较。) )
A.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
B.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
C.他的脸跟纸一样白。
D.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
8、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部分都有两个意思,但放在句中,却有一处歧义消失,选出这一句(.A[从“会得到人们的好评”来看,此句的中心应是针对“学生”而言,句意明确。其他三项仍存在歧义。B项中“修车的”可指自行车的主人,也可能指修车的师傅。C项中去学校的可能是两个学生的父亲,也可能是“小刚”与“小花的父亲”一块去。D项中高兴的可能是张师傅,可能是张师傅的徒弟。])
A.尊敬老师的学生,会得到人们的好评。
B.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C.小刚和小花的爸爸到学校里来了。
D.张师傅看到徒弟非常高兴,把他们拉到车间里去了。
9、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简析]做题首先要把握基本内容。不难看出,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中心句是②句。再初步分层归类。统观这几句,除①②⑤外,③⑥两句也明显不适于作首句,因为分析问题总要有问题在先才行。这样,经过简单的定性与归类后,选项便只剩下B、D两项了。然后连缀排列顺序。根据②句中代词“此”和转折连词“却”,可以断定②必接于④后,即顺序为④②;根据①和⑤两句中的关联词“则”,可断定这两句的顺序应是①⑤,并且应当在②后对②中的“不同景观”进行解说,然后③句过渡,⑥句指明原因。最后检查调整并确定。D项符合提出问题(④②)——列举现象(①⑤)——指明原因(③⑥)这一思路,因此,D项正确。)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 B.④③⑤①②⑥ C.③①⑤④②⑥ D.④②①⑤③⑥
10、下列名句说明有误的项(A白居易《琵琶行》)
A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杜牧《琵琶女》)
B 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C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D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1、阅读下面的宋诗,分析有误的项( A 咏史诗 )
夏日绝句 李清照 咏 史 朱淑贞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盖世英雄力拔山,岂知天意主西关。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范增可用非能用,徒叹身亡顷刻间。
注:朱淑贞生卒年代稍早于李清照,正处于南北宋交替时期。
A 这两首咏物诗的相同点是: 吟咏对象相同,都是写的项羽;作品风格相同,都写得慷慨豪放,都是“金刚怒目”式的作品。
B 人们喜欢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是因为李清照赞扬(咏怀)项羽,是对当时宋王朝屈膝金人,偏安江南,不思恢复故土,却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的强烈嘲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掷地有声的千古名句,不仅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美,也是李清照热爱祖国,反对异族侵略的感情流露。
C 人们喜欢朱淑贞的《咏史》,是因为作者既用“盖世英雄力拔山”来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同时又指出项羽的不能用人,因而导致兵败身亡的可悲结局,表现了她对国事的关心。
展开余下试题
D 陆游《剑南诗稿》卷中的《湖山》咏项羽庙云:“逐鹿心虽壮,乘骓势已穷。终全盖世气,绝意走江东。”与李清照的诗用意相近。
12、完成以下各题:
(1)适当增减文字将画线处句子改写为排比句,以突出广告的铺天盖地之势。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广告的海洋里了。海洋一词甚至还不足以形容它的存在,广告事实上占据了我们的整个时间和空间。报刊、电视、广播,甚至大街上,没有一处不充斥了广告。
答:打开报刊,广告!打开电视,广告!打开收音机,广告!走在街上,更是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广告!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必要的句子,使这段前后连贯。
公民的道德水平,往往通过具体的事情体现出来。这些具体的事情,在一些人眼里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展现一个城市市民的个人素质,体现着一个地方百姓的道德水平。要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 。这样,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参考答案:要努力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3)用“人”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可增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愤恨是毒化精神的毒剂,它使人得不到快乐,并且把争取成功的巨大能量消耗殆尽。
答:(人)得不到快乐,并且把争取成功的巨大能量消耗殆尽是由于愤恨,因为愤恨是毒化精神的毒剂。
或: (人)会因为愤恨这一毒化精神的毒剂而得不到快乐,并且把争取成功的巨大能量消耗殆尽。
(4)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上联 发愤今朝 寒窗尽我力
下联 开怀他日 高考遂吾心
二、阅读分析(60分)
(一)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以下各题。(12分)
维生素怎么吃更有效
有些人因工作紧张和食物结构的不合理,仅从日常饮食中获取足够的维生素已相当困难。然而,在服用维生素人群的调查中,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许多服用者往往不能长期坚持服用,即使坚持服用了几个月,却往往很难感觉到效果,各种因紧张工作引起的诸多不适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因而对多维产品的效果产生怀疑。
其实这一现象在日常服用多维和矿物质极为普遍的欧美发达国家早已被许多科研人员所注意。研究发现,作为广泛参与生命代谢的必需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其对体内能量的合成,对多种疾病的防治效果是毋容置疑的。问题在于维生素对其发挥作用所要求的体内组织细胞携氧水平要求颇高。就像人缺乏氧气会四肢无力,头昏眼花一样,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体内参与代谢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如果体内组织细胞的携氧不足,会使摄入的维生素处于休眠状态,未及发挥作用就被人体排出体外。而许多服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消费者往往是感觉到身心俱惫才去服用,自己欠佳的身体状况已经造成了细胞含氧水平的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维生素作用的发挥。
海外科研人员针对此现象探索了许多对策。其中来自东方传统的药材——人参也被纳入了研究的视野。人参神奇的延缓衰老,消除疲劳,补益五脏的功效背后,很主要的原因是人参中富含的人参皂甙和人参多糖能提高血液中的氧气载体——红细胞的寿命和存活率,从而大大提高体内各类组织细胞的载氧能力,充沛的组织细胞富氧环境使人体中各种营养物质,包括一些处于休眠状态的维生素能源源不断地进入新陈代谢循环中,真正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使你从内心深处发出健康呼吸。
于是,一个大胆的设想被提出,如果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再配伍入人参,效果会怎么样呢 它们之间是否会产生一种组合功效呢?
为验证这一设想,伦敦大学的科研人员率先进行了一系列严格的极具说服力的双盲对照。180名在英国伦敦地区工作的中层管理人员参与了这项为期八周的双盲实验。这批中层管理人员都没有严重的健康问题,但却长期承受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所有人员被随机地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服用了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与人参配伍的制品,对照组只服用等量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产品。测试的结果表明,在疲劳解除、情绪控制和压力调节等方面的效果,实验组人员明显地优于对照组。墨西哥国立大学主持的对625位人士进行的双盲对照实验,结果与英国的实验结论相同。
在欧美市场,这种能明显提高维生素效率的配伍有人参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产品已经问世,并已进入主流的营养保健产品行列。不过应当说明的是,我们并不主张消费者自行混合服用多种维生素和人参制品,因为这两者之间的配伍剂量需要科学和精确地控制,而非人参成分越高越好。(选自2004年12月3日《光明日报》)
7.多维产品的效果得不到正常发挥的原因,不正确的说法是(B )
A.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服用者体内参与代谢时缺乏足够的氧气。
B.多维产品的服用者未能长期坚持服用该产品。
C.多维产品服用者的身体状况欠佳,处于亚健康状态。
D.维生素因服用者体内组织细胞携氧不足而处于休眠状态。
8.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中配伍入人参的理由,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人参富含的人参皂甙和人参多糖,能提高血液中的氧气载体的寿命和存活率。
B.人参,特别是天然人参具有延缓衰老、消除疲劳、补益五脏的神奇功效。
C.人参能让处于休眠状态的维生素活跃起来,发挥各自的作用。
D.人参能提高体内各组织细胞的载氧能力,为多种维生素体内参与代谢提供必要的氧气。
9.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C(原文不主张消费者自行混合服用多种维生素和人参制品) )
A.人们不能从日常饮食中获取足够的维生素,往往是因为工作紧张和食物不合理造成的。
B.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中配伍入人参时,并非人参成分越多越好。
C.维生素缺乏症患者在了解了维生素怎么吃才有效以后,可以自行混合服用多种维生素和人参制品。
D.有些人对多种维生素产品的效果产生怀疑,是因为他们坚持服用几个月后,亚健康状态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早已进入中国大陆消费市场”缺乏有力证据,目前主要在欧美市场行销) )
A.“双盲”就是指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均不知道自己在接受实验。
B.墨西哥帝国大学主持的双盲对照实验既自成一系列,又极具说服力。
C.能明显提高维生素效率的配伍有人参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产品,早已进入中国大陆消费市场。
D.身体状况欠佳的人,应该服用含有人参科学配方的多维产品,以利迅速改变自身的诸多不适。
(二)阅读分析下面的题。 (15分)
生命是一种过程
生命是一种过程,你无法超越。
无论你出身于豪门深宅还是穷家陋室,向人世间报到的第一声必定是嘹亮的啼哭。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你必须在大人的帮助下,完成属于你的生命初级阶段的探索;从 ① 的青年到 ② 的中年再到 ③ 的暮年,每个人的生命历程必然要被时间轮船载着驶向不同的港湾。
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所以有圣人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以有哲人高呼:当机会迎面扑来的时候,你牢牢抓住它,你就是天才。
选择是痛苦的。
你要么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让生命在自己手中变成一张白纸,在时间的风里飘来荡去。你要么另辟蹊径,按照预定的设想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哪怕是磨烂双脚也义无反顾。这时你所面对的,也许是孤独和寂寞;但你奉献给社会的,也许是科技领域的重大发现,也许是艺术作品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也许什么都没有,只有你生命的充实。
展开余下试题
作为常人,最重要的是把握你自己。当生命的过程临近尾声时,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你只要说一句:我努力过,奋斗过,此生无悔矣。你的生命便结出了虽不丰硕但却饱满的果实。
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比结果重要得多。
1、为文中方框处选择恰当的一组词是:( B )
A.①壮心不已 ②风华正茂 ③成熟丰稔
B.①风华正茂 ②成熟丰稔 ⑧壮心不已
C. ①成熟丰稔 ②风华正茂 ③壮心不已
D.①成熟丰稔 ②壮心不已 ③风华正茂
2、“这个过程”指的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
从青年到中年老年
3、怎样理解“选择是痛苦的”?(不超过40字)
无论哪种选择,你都将付出代价,或是“白纸”,或是“磨烂双脚”,特别是努力后“什么都没有”
4、作者设想“你奉献给社会的”是从 物质 和 精神 两方面说的。(分别各用2个字回答)
5、与“也许什么都没有,只有你生命的充实”相照应的一句话是:
我努力过,奋斗过,此生无悔矣。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18分)
轩 江 堤
建筑是很有趣的。12世纪的玛雅人在尤卡坦半岛建造一座拥有600多根石柱的庙堂的时候,岳麓书院的建筑学家早在10世纪就已经修建了有数十根木柱支撑的百泉轩了,这种柱式建筑的共同性,使人类的居住方式和文化表达方式找到了结构上的统一。
我不知道在西方建筑语汇中关于轩应该如何定义,中式建筑中的轩,古书上有多种解释。这里所指的轩是以敞朗为特点,而又临水的建筑物。读《红楼梦》:“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那种园林的气息从玄妙的远观中已透出来,通过建筑语言象征系统,便知那轩中主人的生活风貌。
建筑之于生活,有一种诱人的新意。从建筑的诗性角度去打探这座庭院的轩舍,已经精美绝伦。廊柱漫不经心地排列,沉醉于自然的风华和文化的典雅之中。重叠的飞檐,即便在清淡的风雨中亦张开它畅想的羽翼,一副要往深壑中飞去的样子。成排的门窗,雕镂得如同一幅幅经典的水墨,庭院的风景一年四季要借它照自己的装束。轩前轩后的古树,像一群思想的宿儒,有着典雅的造型和神祗的魅力,轩内轩外的古井和池沼风花雪月,光亮照人。
从建筑历史来说,百泉轩已经跨越了两个千年,设若做一种文物发掘,它的建筑堆积层足以构成一个独立的世界,高贵悠远的情调在地层深处转动,一定有一些文化故事在内心漫步,其历史的气韵,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品赏。
百泉轩建筑的精彩语汇集中在格扇、槛窗上。临水的一面为全开扇,高达数米,格心的棂条秀巧纤丽,花饰简约,裙板不作多余的装饰,显出淡泊的闲居情趣。
百泉轩的精妙,在于环境融入了建筑,而不是建筑融入环境,每一个建筑构件的内部都有自然在歌唱。轩前轩后的溪泉像梦一样飘忽,万千的声响都是为这轩而鸣,而且,千年以来保持着坚贞如一的韧性,从不间断。对于岳麓山来说,溪流就像一条用来栓宠物的链子,时时刻刻将这轩栓着,它知道这“宠物”跑不到哪里去,随便将链子在树木竹石间绕两绕,然后四处望望,到后面闲卧去了。
人、建筑、溪泉三者同处于一种融合状态。在历史的某些时刻,文化人固守在这种融合里,将美丽的灵魂安放在溪泉竹石之间,为一些学理而穷其心力,体验文化中流泉聒噪、藤葛依依、书巷深寂的情调。灰墙青瓦、红柱花窗在碧泉沼池中清丽得不留一点余地。那时候文化人的生存状态,溪泉一定是看得很透彻。文化人从经过修茸的书窗下抬起头来,隔着疏疏的花栏,也将流水看得清楚。“流泉清自泻,触石短长鸣,穷年竹根底,和我读书声。”(张栻《石濑》)流水知这读书人的用意,叼着一瓣的书声就到园中转悠去了。至于那池塘,还睁着大眼睛望着那个穿道袍的人,沉重的书本消解了他的诗意,好久才将一种古老的启示悟出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有经验的读书人一有诗句就记在纸上,这读书人却很痴傻,缄默着用树枝写在水上,池塘自然欢愉,800年以后,见到游人,还能听到入池的流水朗诵这首诗歌。流水的精粹和文化人的迷醉在这样的时候是合二为一的。
在万物酣睡的夜晚,有一条溪流静静流淌,将它的谐趣、灵气、真情奉送给夜晚,在晨曦来临之前,像一条夜犬一样注视着世界,守护文化的万顷田畴。它的忠诚是这座庭院财产的一分子,是文化的一分子,是轩舍万年耸峙的原由。这条溪流的灵魂来自文化,最终将融入文化,作为另一种建筑的构件,打造成一切文化的灵魂。(选自《山间庭院》,有删改)
1.第3段说“建筑之于生活,有一种诱人的新意”。百泉轩“诱人的新意”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答:
2.文中划线句子极富表现力,请作简要评述。(3分)
答:
3.第7段中说,“流水的精粹和文化人的迷醉在这样的时候是合二为一的。”“这样的时候”是指什么时候?请用“当……的时候“的排比句式概括回答。(6分)
答:
4.下列分析有误的项()
A 作为一篇文化散文,该文通过对岳麓书院百泉轩建筑文化的解读,诠释了“轩”这一中国古典文化建筑的特色。作者认为人、建筑、溪泉三者融合,才使得百泉轩有了高雅的情调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因而能万年耸峙。
B 在艺术上,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让读者看到百泉轩与西方建筑的不同理念。文章引用张栻和朱熹的诗,既说明了百泉轩前溪流的谐趣、灵性、人与溪流的融合,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气韵。此
上一篇:
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五
下一篇:
南充市高2006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浙江高职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