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50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0]
临沂市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查考试(一)2006.3.7
"临沂市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查考试(一)        2006.3.7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纸及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 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纸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长歌当(dàng)哭    博闻强识(zhì)    陨(yǔn)身不恤     忸怩(ní)作态
B脍(kuài)炙人口    扪(mén)心自问    深恶(wù)痛绝      余勇可贾(gǔ)
C杀一儆(jǐng)百    锲(qì)而不舍     矫(jiǎo)揉造作    挈(qiè)妇将雏
D诲(huì)人不倦     剑拔驽(nǔ)张     久而弥笃(dǔ)      前倨(jù)后恭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伊朗国家原子能组织副主席宣布,伊朗已正式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这表明,从2004年12月以来伊朗与德法英三国进行的多轮谈判,并没有达到______的效果。
②春节出游已成为当今一种时尚,但朱庄有讲究,除气温条件外,更多地要考虑衣服是否______,不能穿有碍出行的衣服,更不能只考虑时髦。
③医疗改革关乎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要给老百姓一个______,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A.预期   称心   许诺      B.预计   称心   承诺
C.预期   称身   承诺      D.预计   称身   许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和能力,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与日俱增,全国人民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B.听说这件事后,这位艺术家大发感慨:“我们中国专门有这么一帮人,唯恐天下不乱。人家干正事,他们敲边鼓。“
C.巴金老人走了,我们失去了一个文人的楷模。巴金一生倡导“真”,不仅在作品中认真表现“真”,而且在生活中身体力行着“真”。
D.松花江江水治污告捷,广大市民深切感受到如果不是省委领导决策果断,调度及时,要如此快地解决生活用水那是不堪设想的。
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奈特披露,全世界每天至少有五万人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
B.疫情出现后,北京市在第一时间召开了防控会议,要求相关部门从公路、铁路、民航等各种渠道进京的禽类及制成品依法进行检查检疫。
C.伴随春节铁路客运高峰的到来,写有“严禁携带危险、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的字样悬挂在火车站入口处,提醒人们要有安全防范意识。
D.54岁的孙先生因为一次整容造成排斥,此后不得不在25年内连续进行了35次手术,孙先生为此告上了法庭。


浏览完整试题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郑和远航与文明的转折
公元15世纪是全球历史上关键的一个世纪,前半叶,中国势力淡出海洋;后半叶,西方开始向世界扩张。决定未来命运的、双方不可避免的遭遇与冲突,即将开始。历史的意义不是重温往昔的辉煌,而是反思曾经的辉煌是如何消失的,那些灾难性的转机在哪里。 
公元15世纪,欧亚大陆两端,一个庞大的陆上帝国正在收缩,一个边远的小王国正扩张成海上帝国。世纪前半叶,大明帝国的远航停止;世纪后半叶,伊比利亚航海发现新大陆与印度航路。郑和下西洋,在中国与整个东方历史上,都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的结束。东方由盛及衰:东方的开放扩张的时代结束了,退守与失败开始,甚至东方也开始西方化。 
1500年成为全球文明的起点,根据在于15世纪最后10年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用亚当•斯密的话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件事。葡萄牙建立了从西非海岸到印度洋的贸易、殖民体系,将海上帝国的边际伸展到中国海岸。西班牙征服了中南美洲与菲律宾,其地跨欧、美、亚三大洲的殖民帝国的势力同样影响到中国。西方大航海也开启了世界历史的一个新时代。 
公元15世纪前半叶世界史上郑和辉煌的远航,其庞大的规模与微小的收获,与同一世纪后半叶来自世界另一端的远航,其微小的规模与庞大的收获,形成鲜明的对照。郑和在古里逝世整整65年后,一支葡萄牙舰队来到卡利卡特,它就是万邦际会的古里。当年在古里港见过大明帝国船队的年轻人,如今已经衰老。如果他长寿,他会感到失望。世界上并非所有的远方来客都是善意的、彬彬有礼的,慷慨豪爽地送大量的礼物给他们的国王。葡萄牙舰队很快就从拒纳贸易税并绑架人质发展到大炮攻城。他们在权力真空的世界南方海域,开创了一种“炮舰秩序”。这种“炮舰秩序”,创造了葡萄牙海上帝国、西班牙日不落帝国、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最后是美利坚帝国,600年后,巡航在郑和船队去后的海域上的,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中国在厉行海禁。郑和远航也不过20多年,海禁却200年,扼杀了中国民间航海贸易的生机。这是中国的灾难,西方的机会。中国退出外洋在亚洲海域留下的真空,让西方人长驱直入。1567年开海,重出外洋的中国海商与移民,一开始就陷入一种两难困境中:没有政治组织军事武装,就无法挑战海外西方扩张势力;有政治组织军事武装,又无法见容于中国内陆政权。明朝政府禁海、剿海、开海,民间海商变成海盗,海盗归位海商,海商又成为海盗,直到郑芝龙受招抚,中国内陆政治军事力量被迫与民间海商海盗势力结合,中国海商才摆脱大陆朝廷的追剿,完成集团化、集权化过程。在郑和之后200年,郑和下洋停止后中国失去的海上优势曾被郑芝龙开创的“海上武装贸易王国”挽回,此时中国还有机会参与世界海洋的竞逐。郑成功反清复明,动员海上力量对抗满清内陆皇权,在与内陆不断的战事中牵制与消耗了中国的海上力量。以后中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解放日报》)
5.对文中画线词语“历史的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探求曾经的辉煌消失的原因,认识到中国应该开放,不应厉行海禁才是那些灾难性的转机。
B.郑和下西洋,标志着东方开放扩张时代的终结,退守与失败时代的开始。
C.郑和远航规模的庞大、收获的微小与西方航海家远航规模的微小、收获的庞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D.郑和远航标志着决定未来命运的、双方不可避免的遭遇与冲突,即将开始。
6.对“1500年成为全球文明的起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元15世纪是全球历史上关键的一个世纪,前半叶,中国势力淡出海洋;后半叶,西方开始向世界扩张。
B.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件事: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就发生在公元15世纪。
C.在15世纪葡萄牙建立了从西非海岸到印度洋的贸易、殖民体系,西班牙征服了中南美洲与菲律宾,建立了地跨欧、美、亚三大洲的殖民帝国。
D.15世纪是西方大航海开启世界历史的新时代,也是中国走向文明的时代。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谁能参与世界海洋的竞逐,赢得海洋,就能赢得世界;失去海洋的民族,最终也失去家乡。
B.郑和下西洋,标志着中国一个伟大时代的结束,甚至整个东方也开始西方化。
C.郑和下西洋,在现代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它可以同时让中国人感到骄傲与悔恨。骄傲的是曾经有过的辉煌,悔恨的是这种辉煌昙花一现。
D.15世纪的航海史,寄托着人们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某种想象与期望。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0题
   (晋武)帝有灭吴之志,以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祜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减戍逻之卒,以垦田八百余顷。其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其季年,乃有十年之积。祜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之下,侍卫不过十数人。每交兵,刻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计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送还之。于是吴边人皆悦服。祜与陆抗对境,使命常通。抗遗祜酒,祜饮之不疑;抗疾,求药于祜,祜以成药与之,抗即服之。人多谏抗,抗曰:“岂有鸩人羊叔子哉!”抗告其边戍曰:“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吴主闻二境交和,以诘抗,抗曰:“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
初, 徙封钜平侯祜为南城郡侯,祜固辞不受。祜每拜官爵,常多避让,至心素著,故特见申于分列之外。祜历事二世,职典枢要,凡谋议损益,皆焚其草,世莫得闻;所进达之人皆不知所由。常曰:“拜官公朝,谢恩私门,吾所不敢也。”


展开余下试题羊祜以病求入朝,既至,帝命乘辇入殿,不拜而坐。祜面陈伐吴之计,帝善之。帝欲使祜卧护诸将,祜曰:“取吴不必臣行,但既平之后,当劳圣虑耳。功名之际,臣不敢居;若事了,当有所付授,愿审择其人也。”
祜卒,帝哭之甚哀。是日,天寒,涕泪沾须鬓皆为冰。祜遗令不得以南城侯印入柩。帝曰:“祜固让历年,身没让存,今听复本封,以彰高美。”南州民闻祜卒,为之罢市,巷哭声相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祜好游岘山,襄阳人建碑立庙于其地,岁时祭祀,望其碑者无不流涕,因谓之堕泪碑。
                                                       (节选自《资治通鉴》)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祜与陆抗对境,使命常通    使命:奉命出使的人
B. 抗遗祜酒,祜饮之不疑      遗:赠送
C. 祜历事二世,职典枢要      职:职务
D. 拜官公朝,谢恩私门        私门:私人,即自己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羊祜“绥怀远近”的一组是
①降者欲去,皆听之   
②减戍逻之卒,以垦田八百余顷  
③铃阁之下,侍卫不过十数人  
④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⑤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送还之  
  ⑥常曰:“拜官公朝,谢恩私门,吾所不敢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羊祜对吴人、对降者都能安抚关切,对敌对方吴将陆抗,能讲求信义,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B. 羊祜为官不求官,举荐不留名,对皇帝忠心耿耿,去世后,百姓哭泣,皇帝悲痛流涕。
C. 羊祜功高有威望,因此上朝可以乘车上殿,可以不行拜礼就坐,可以不必领兵伐吴。
D. 本文写陆抗对羊祜的评价,写百姓为他罢市,为他建庙立碑,都是侧面表现羊祜的美德。
第Ⅱ卷(120分)
四、(24分)
11.默写填空(6分)
⑴古人讲究炼字,一个平常的“空”字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意蕴: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将进酒》),用一“空”字,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情;杜甫诗“_________,_________”(《蜀相》),用一“空”字,极写武侯祠的荒凉冷落。
⑵_________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戏剧作品。《变形记》是奥地利小说家_________的代表作。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轩:长廊;楹:柱子;赊:远。
⑴叶梦得《石林诗话》云:“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试具体分析杜甫这两句诗的“天然之妙”。(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缘情体物,意谓抒发情感,铺叙物状,因情写景。请结合全诗,概括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将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选自《东坡志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生命中的土地
黄安详
提及苏东坡,我们常常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一叶在大江中自由游弋的小舟,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再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但实际上,东坡,这个在民族的记忆深处烙下深深印记的名词,它与我们浪漫的想象竟是那么的久远──
贬居黄州的次年(1081年),在友人马梦得的帮助下,苏轼请得了一块荒地,开始了他的田间劳作生活。据陆游《入蜀记》:“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由此,“东坡”便以其朴实的面目走进了苏轼的生活,也走进了民族的记忆
──它只是一片土地,一片贫瘠荒芜的土地!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能接近土地的诗人并不少,但在真正地步入仕途、成名成家后依然能走近土地的,就微乎其微了。苏轼当是其中的一位。虽然我们很难想象那双拿惯了纸笔的双手是如何笨拙地使用锄头的,但我们确实可以从诗作中看到他很投入地参加了生产劳动。《东坡八首》记载了一幅幅清新的画面:“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诗人正准备薅锄杂草:“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诗人正释耒长叹,由衷感慨耕作之不易。
黄州五年,是苏轼人生旅程中最凄凉、最痛苦、最寂寞的日子,但是,困境中的苏轼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出路,找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繁杂的农活给诗人不仅带来了一身的劳累,也带来了田间的收获(以填饱他“不合时宜”的肚皮),而且还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东坡》一诗是这样写的: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茔角坡头地,自爱铿然曳杖声。
我们从“野人”一词中体会出了诗人的幽默和自嘲,从“莫嫌”和“自爱”中读出了旷达和恬淡,从“铿然曳杖声”中听到了一位智者与自然的交流。这首充满乡土气息的诗歌说明这位落魄的诗人已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进了土地,固执地在土地中寻找着生活的乐趣和精神的寄托。
由此,不禁联想到了另一位同样高智商的诗文大家。读起《柳子厚墓志铭》的时候,我们心中不由顿生凄凉!清幽冷峻较之于豁达放旷,不只是文学风格之异,还是一种心胸之别。在惋惜这位唐宋文学的先贤最终没能从永州的阴影中走得更远之时,我们不由要为苏轼赞叹了!“此心安处是故乡”,这是我们何敢企及的境界呀!他不仅走出了黄州,还走向了更远的惠州(今广东)和更更远的儋州(今海南)。当苏轼手把犁锄垦荒于东坡的时候,他的心胸就像土地一般无限地延展开了,而无端的中伤、恶意的毁谤、曾经的羞辱等等,就如冰雪般在这片土地上消融殆尽。此时,我们应当意识到中国的历史上不仅是多了一位“东坡居士”,更是多了一位思想者和艺术家。
似乎是冥冥苍天特意安排了苏轼──这位民族的杰出子民──在蒙受了巨大冤屈之后,去完成一项开辟宋代文学新纪元乃至中国文学新纪元的伟大创举。苏轼在黄州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数亩开垦的农田,也不只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当他的趾甲缝里塞满了东坡上的泥土、他的才情和黄州土地相融合、他的胸襟和赤壁之水相互激荡的时候,便意味着《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诞生,意味着宋代文学走向了一个新的里程。


展开余下试题又一个“不知东方之既白”的夜晚,我们与东坡相会于书卷中,倾情地阅读着这块永远读不完、读不透的土地。东坡之于苏轼,就如南阳之于孔明、成都之于杜甫、岳麓之于朱熹、桐城之于姚鼐……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吟诵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一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东坡与苏轼一起最终成为了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14.第一段中说“它与我们浪漫的想象竟是那么的久远”。“我们浪漫的想象”指的是什么?说它“遥远”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分析文末“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这句话的含义。(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文笔舒展,旁征博引,文中多处引用一些诗文,使文章显得厚重、大气。请选择其中两处具体分析其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全文看,“东坡”对苏轼产生了哪些影响?请分条列述。(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4分)
18.下面是巴金先生的一段话,次序已被打乱。请重新为之排序,使之通顺。(4分)
①但是有一点我没有想到,我成为一个作家也许比较符合我的性格,所以是意外的顺利。
②我对自己所走的道路,一直不满意。
③我常说自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
④拿起笔来写东西,就是因为对社会不满,肚子里有感情要倾吐,有爱憎要发泄,我才写东西。
⑤我说过我不是个文学家,也不懂艺术,这是说真话。
⑥我在年青的时候,常常想搞社会革命,希望对人类有比较大的好处。但有时想想,还是做一个作家,用笔写出自己心里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美国著名教学法专家王士元先生说:“理解语言的过程是一种包含着猜测、估计、预想和想象的积极而互动的过程。”请仔细揣摩下面的一段话,注意话语中的暗示,根据要求回答下列的问题。(4分)
我是个夜猫子,一到晚上就倍儿精神,一般我下午六七点去上班,早上三四点钟回家。你不是不知道,我特爱凑热闹:听别人说话,和别人逗乐儿,再打听点事儿什么的。有些常客可就好尝我给他们做的那一口。比方说,上个星期,那个长头发老外,下午四点就来了,候着我,嚷嚷着教给做“秋日海风”。他还担心我不会呢!哪有我不会的呀?甭说书上有的,就是书上没影的,我都能调出来。得!也有烦心的。一进来,就特别乱,嘈杂极了。打桌球的,看录像的,聊天儿的,一锅儿乱。回家的时候,一身的烟味儿。一包我那小子,他就说我是根儿香烟。咳!但我还是喜欢这活儿,没辙儿!
由这段话可以看出,说话人的性别为男性,婚姻状况已婚,职业①______,性格②______。爱好凑热闹,但也不满嘈杂混乱。我们可以看出,说话人所在的城市为③______,因为④______。
20.仔细观察下面这幅“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识”图,揣摩其含义,并用一段文字具体阐释。(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偶像崇拜,已成为时下青少年群体一个普遍而又引人注目的现象。据一项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人群的调查显示: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在其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都受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的影响。不同的是,中、老年人过去崇拜的偶像比较集中、单一;而现在,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则较为分散、多元。
一位以保尔•柯察金为精神偶像度过青春年华的家长,与孩子探讨“偶像”时得到的答案是:长辈心中的偶像“都太完美了”,而且“他们与我们现在的世界相差太大了”。新华社记者曾经在上海市静安区随机采访了10位中学生,有8位同学的偶像无一例外是歌星。对于“偶像代沟”现象,被采访的中学生们说,他们之所以不选英模人物、科学家、文学家,或者身边功课优异的同学为偶像,因为“歌星的介绍有血有肉、时时更新”;“歌星成名容易,科学家有发明创造太艰难了,他们可望不可及”。虽然孩子们的想法并不成熟,但也不无道理。
青少年需不需要偶像?需要什么样的偶像?请以“偶像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临沂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查考试(一)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6.3.7
一、(12分)
1.B (A陨-殒,C锲qì-qiè,D驽-弩)
2.C (预期:预先期待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临沂市高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