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1049
标签:
语文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9]
语文版八下1、6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1、6单元测试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词读音正确的一项( )
A、狼藉 jí 陨落yǔn 讪笑xiān 喋喋不休dié
B、簌簌sù 没落mò 叱骂chì 文质彬彬bīn
C、鄙视 bǐ 轻蔑 miè 颓败 tuí 唾手可得 cuǐ
D、忸怩 ní 隘口 yì 厮守 sī 懵懵懂懂 měng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琐屑 颓搪 立锥之地 B、狼籍 惨淡 门廷若市
C、 簌簌 陨落 寄人篱下 D、蹒跚 简陋 蝶蝶不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今齐地方千里
C、使人称谢 D、于是入朝见威王
4、向人借东西,应语气和软,措辞礼貌,下面的说法最好的一句是( )
A、 请把钢笔借给我用。
B、 拿你的钢笔给我用用。
C、 我用一下你的钢笔怎么样?
D、请把你的钢笔借给我用用好吗?
5、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醉里/吴音/相媚好 B、柳条/折尽/花飞尽
C、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D、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醉里吴音相媚好(互相说着美女的事)
B、 虽然,公输般为我为云梯。(虽然这样)
C、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明白事理)
D、 今遗民既遭残贼。(残害,伤害)
7、下列句子没有毛病的一句是( )
A、 通过这次学习班的学习,使我的思想认识有了提高。
B、 桃花源的春天是美丽的季节。
C、 中学阶段是青年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
D、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注视和倾听着老师做实验。
8、下列使用的描写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地爬下,再抱着橘子走。
B、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C、 班长毫不迟疑,第一个鞭着马走下河去,其余的骑兵也跟下去。
D、-----说完,她大步走出法庭。
9、下列对课文理解的表述有错的一项。( )
A、《采薇》是一首描写戍边士卒生活的诗。课文节选的部分主要抒写了兵士们的思乡之情。
B、《清平乐-村居》是一首描写江南农家生活情趣的小词。它流露出诗人闲适的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欣赏。
C、《朝天子-咏喇叭》表面是一首吟咏喇叭的词,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清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分为“风”“雅”“颂”三部
浏览完整试题
10、找出“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下列例句相同的一句。( )
例: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A、皆朝于齐。
B、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C、 谤讥于市朝。
D、 皆以美于徐公。
(二)基础知识考查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琐屑( ) 奔丧( ) 蹒跚( )
交xiè 公输盘qū nǎng 者军霸上
2、填空。(20分)
⑴读叙事散文首先得抓住行文线索。本单元的几篇散文,如《背影》以____________为线索,《永久的悔》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铁骑兵》以______________为线索,《苏珊•安东尼》以苏珊•安东尼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斗争过过程为线索。
⑵《十五从军征》中从近处看家乡凄凉破败景象的诗句是 ,
。 , 。
⑶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__。(《采薇》)
⑷《清平乐•村居》一词中,最能展现童真童趣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 ,共 篇,分 、 、
三大类。公输般相传为我国建筑业的祖师爷 ,墨子是 家学派代表人物。
(6)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杨柳的诗句。(本试卷里出现过的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峡都市报》4月4日讯 昨晚结束的斯诺克中国赛决赛中,中国神奇小子丁俊晖以9比5战胜了7次世界冠军、前世界头号种子选手亨德利,夺得了自己首个世界台联职业排名赛的冠军,掀开了中国台球史的新篇章。
如果你是记者除了用“冠军”表示“第一”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第一”。(2分)
4、口语交际。(2分)
假如放晚学后,欧阳斌同学邀请你去网吧玩电脑游戏,你如何拒绝他的邀请,既不伤害与这位同学的感情,又能劝说他及时回家。
你是这样说服的:
二、现代文阅读
(一)《背影》(节选)(14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要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选出能表明上文所写内容的小标题,将它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 )2分
A.父子情 B.父亲的背影
C.惜别 D.买桔送别
2、对标有横线的句子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2分
A.“扑扑身上的泥土”是向儿子表示自己此行不容易,教育儿子要体会父亲的爱子之情。
B.“泥土”照应了前文在月台上的爬上爬下;“轻松”是因为橘子本身就没多重,为的是让儿子别为父亲的这点累担心,体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情。
C.“泥土”照应了前文在月台上的爬上爬下;“轻松”体现一种踏实满足的内心感受,这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D.“泥土”表明当时车站的环境很脏;“轻松”是说拍去了泥土后父亲感到浑身清洁的愉快。
3、文章多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其主要目的是( )。2分
A.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挚的思念
B.表达了对父亲非凡经历的赞叹
C.表达了对父亲自暴自弃的惋惜
D.表达了对父亲碌碌无为的感慨
展开余下试题
4、“我看见他戴着黑色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这句话从哪两方面描绘了父亲的形象? ( )2分
A.外貌 心理 B.动作 语言
C.外貌 动作 D.语言 心理
5、前文中交待“父亲是一个胖子”,这句话与本文段中的哪一个词语相呼应?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2分
答: 。
6、“我赶紧拭干了泪”,为什么“怕他看见”?为什么“也怕别人看见”?(2分)
7、读完《背影》一文,你最想对你的父亲说些什么呢?请写出你最想说的话。(50字左右)(2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匆 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个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汗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有他的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子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干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1分
。
2.文章通过写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告诉人们时间之宝贵,请用一句格言概括这一哲理。1分
3.文中运用了两次破折号,第一个破折号的作用是 。1分
4.作者对“过去的日子”的比喻是“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请你再对“过去的日子”做一比喻,造成句子,写在下面。2分
。
5.文中第三自然段从“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至本段结束,作者用了几个动词描述日子的匆匆,请将这几个动词依次写在下面。2分
。
三、文言文阅读(29分)
(一)孙权劝学9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_ ⑵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 ⑷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2、本文中有些语句已浓缩为成语,请写出二个成语。(2分)
3、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字)(1分)
4、上文是谈学习的,主要涉及到孙权和吕蒙,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2分)
(二)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问题20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其妻曰:“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 根据课文填空:(2分)
2、 本文选自《________》,文章题目中“讽”意思是_________。(2分)
3、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
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B.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D.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2分)
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 ) ②朝服衣冠 ( )
③私我也 ( ) ④王之蔽甚矣 ( )
6、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2分)
7、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2分)
8、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
(1)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细柳营》)
答案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基础知识考查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琐屑( ) 奔丧( ) 蹒跚( )
展开余下试题
交xiè 公输盘qū nǎng 者军霸上
2、填空。(20分)
(1)
(2) , 。 , 。
(3)
(4) ,
(5)
(6) ,
3、
4、你是这样说服的: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一)《背影》(节选)
上一篇:
2006年初三升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下一篇:
2006年初三升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标签:
语文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语文版八下”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