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4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6]
2006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2006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  文  试  卷
(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纳米管水有点神
最近,物理学家发现了一种水的新形态,这种新形态被科学家称为纳米管水。这种水与我们平常见到的水没有什么两样,每个水分子也同样包含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但是这种水却有一个独特的性质,即使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极低温时也不结冰。
如果把水放进一个直径小于2纳米的单壁碳纳米管里,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在温度达到8开(—265℃)时,水依然没有结冰,而是以一种似液态水分子的链状贯穿整个管壁的中心,形成了冰冷的水分子内壁。
研究人员把纳米管水这一特性的形成原因归结为水分子之间的连接松散。在液态水中,每个水分子平均有3.8个氢键与相邻水分子相接;在冰中,这个平均值为4;而在纳米管水中,水分子链的氢键数目仅为1.86,这就使得水分子之间的连接很不紧密。
因为没有其他水分子的相互牵扯,其连接非常松散,使得水非常活泼并且一直在不停地移动。它们运动的方式也很独特,是移动的链,其中不同部分的氢键不断地断裂、形成,循环往复,使得水链能够迅速移动。这一特性使得它们在如此小的空间中无法紧密结合形成冰块。
一些科学家的工作就是在研究水的进进出出。因为水是生命的基础,对地球乃至行星系统中的所有生命都非常重要。但是以前从来没有人做过纳米管水的实验,这次的研究可以说是首开纳米管水研究先河。由于纳米层次的小尺度结构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所以纳米管水的研究引起了生物学家、地理学家还有材料学家的极大兴趣。
想一想,在北半球的阿拉斯加、西伯利亚甚至北极圈内等地方,冬天的寒冷足以让生活在这些地方的很多生物难以抵御。可是,你想过没有,生活在这些地方的植物是如何度过严冬,在第二年又生机勃勃的呢?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保持须根不被冻伤。那么,植物具有什么样的本领,才能使得这些看似羸弱的须根经受如此的考验?是不是因为须根的结构也呈纳米结构呢?希望科学家能够给我们揭开这一奥秘。当然,须根中所包含的水不是纯水而是电解质溶液,这一点也能帮助植物忍受一定程度的低温,还有来自大洋中的暖流也给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另外,在自然地质结构中,很多奇妙的景观都是由于毛细管现象在地质演化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如溶洞、钟乳石的形成等等。在这样的过程中,这种纳米管水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尺度决定大景观,看来自然中的细微之处自有神奇。(选自《科学之谜》,有删减)
1.下列对“纳米管水”解释最明确的一项是
A.一种新发现的新形态的水。
B.在极细小尺度管道中的水。
C.处于直径小于2纳米管道里的水。
D.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极低温时也不结冰的水。
2.下列对“纳米管水不结冰”理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其他水分子的互相牵扯,水分子之间连接松散。
B.每个水分子与相邻水分子相接的氢键数目仅为1.86。
C.水分子运动的方式很独特,是移动的链。
D.水分子链的氢键不断地断裂,使水分子之间不能连接。
3.下列属于冬季北极植物“须根不被冻伤”已被确认的原因的一项是
A.须根的结构呈纳米结构,使得须根中的水不结冰。


浏览完整试题B.须根中的水含有杂质,能帮助植物忍受一定程度的低温。
C.来自大洋:卜的暖流,给植物生长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D.植株矮小,枝丫交错,能抵抗冬季强风和严寒。
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纳米管水与常见水的分子结构一样,因而性质也相同。
B.纳米管水的水分子链的氢键数目少于水和冰。
C.纳米管水对溶洞、钟乳石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随着研究的深入,或许科学家会发现纳米管水还有更加神奇的作用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渎下文,完成5—8题。
移树说
[明)李东阳
予城西旧茔久勿树。比辟地东邻,有桧百余株,大者盈拱,高可二三丈,予惜其生不得所。有种树者曰:“我能为公移之”子曰:“有是哉?”请试,许之。
予尝往观焉。乃移其三之一,规其根围数尺,中留宿土。坎及四周,及底而止。以绳绕其根,若碇然,然其重虽千人莫能举也,则陊其坎之棱[注],絙树腰而卧之,根之罅实以虚壤。复卧而北,树为壤所垫,渐高以起,卧而南亦如之。三卧三起,其高出于坎。棚木为床横载之,曳以两牛,翼以十夫。其大者倍其数。行数百步,植于墓后为三重。阅岁而视之,成者十九。则又移其余,左右翼以及于门。再阅岁而视之,其成者又十而九也。于是干条交接,行列分布,郁然改观,与古墓无异焉。夫规大而坎疏,故根不离;宿土厚,故元气足;乘虚而起渐,故出而无所伤。取必于旦夕之近,而巧夺于二十余年之远,盖其治之也有道,而行之也有序尔。
予因叹夫世之培植人材,变化气习者,使皆得其道而治之,几何不为君子之归也哉?族子嘉敬举乡贡而来,予爱其质近于义,留居京师,与之考业论道,示之向方,俾从贤士大夫游,有所观法而磨砺,知新而聚博。越三年,志业并进,再诎有司,将归省其亲。予冀其复来,以成其学,且见之用也,作《移树说》以贻之。
(选自《李东阳集》)
[注]陊其坎之棱:挖掉树坑的周边,(使坑扩大)。陊(duò):使落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试,许之                许:答应
B.规其根围数尺,中留宿土    规:环绕
C.而行之也有序尔            行:实践,做
D.使皆得其道而治之          道:道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7.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体现移树“有序”的一组是
①乃移其三之—
②然其重虽千人莫能举也
③坎及四周,及底而止
④行数百步,植于墓后为三重
⑤阅岁而视之,成者十九
⑥则又移其余,左右翼以及于门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③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自然段说移树的成活率很高,而且长得“郁然”,是因为根不离土,元气充足,没有受伤。
B.写百年古树“起坑”经过“三起三卧”,主要是为了突出移树的艰辛。
C.首次移植成功后,又移植其余的树,种在墓的左右两边,一直到墓门。
D。作者借“移树”作类比,是要告诫“世之培植人材,变化气习者”应该“得其道而治之”。
第Ⅱ卷(共126分)
三、(20分)
9.把下列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苗刘之乱,张魏公在秀州,议举勤王之师。一夕独坐,从者皆寝,忽一人持刃立于烛后,公知为刺客,徐问曰:“岂非苗傅、刘正彦遣汝来杀我乎?”曰:“然!”公曰:“若是,则取吾首去可也。”曰:“我亦知书,宁肯为贼用?况公忠义如此,岂忍害公?恐公防闲不严,有继至者,故来相告尔!”公问:“欲金帛乎?”笑曰:“杀公何患无财?”“然则留事我乎?”曰:“我有老母在河北,未可留也。”问其姓名,俯而不答。摄衣跃而登屋,屋瓦无声。时方月明,去如飞。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1)若是,则取吾首去可也。(2分)
(2)恐公防闲不严,有继至者,故来相告尔!(3分)
(3)问其姓名,俯而不答。摄衣跃而登屋,屋瓦无声。(3分)
10.阅读下面—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点绛唇•长安中作
元好问①
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注]①元好问,金代词人。金元光时曾中进士及第。少时有志于世,雅以气节自许,作此词时,他才十九岁,因参加秋试,在长安住过八九个月。②沙际,意即水边。
⑴词中的“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①,比较欧阳修《蝶恋花》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②,王安国《清平乐》的“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③,黄庭坚《清平乐》的“春无踪迹淮知,除非问取黄鹂”④等,你认为哪一句更能体现“春意已尽、无可寻觅”的意境,并试加分析。(可借用序号阐析)(4分)
⑵这首词所表现的是传统的伤春主题,但不是浓重的感伤;“梦里寻春去”是点睛之笔,请结合全篇(尤其是动词的运用)简析词人的思想、心态或精神(2分)
11.默写。(6分)
⑴补出下列名句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①               ,小人长戚戚。(《谷梁传•僖公十七年》)
流水不腐,             ,动也。(《吕氏春秋》)
②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③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                  ,,报养刘之日短也。
                   ,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⑵根据提供的意思写出名句。(只选一小题)(2分)
①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苏轼评价他的诗歌特点为“诗中有画”,《山居


展开余下试题秋暝》的颔联“                  ,                  ”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②《论语》中孔子面对滔滔江水,联想到时间过得飞快进而发表的感慨是:“        ,
                  。
四、(20分)
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
天    籁
周同宾
近些天,心情颇不好,加之居处临闹市,每日车马喧喧,人声嚷嚷,心中更加烦躁;想坐下写点东西,可拿起笔,文思枯涩,连一个恰当的词儿都想不起来了。
兴许农村好一些?田园生活总是恬淡、幽静的。于是,收拾行装,我还乡了。
我坐窗前,面对着蓊绿的瓜棚豆架。可是,鸡啼,狗咬,蝉鸣,牛叫,满耳里响。东邻的庆二爷来找母亲借簸箕回去簸玉米仁儿,西邻的福奶奶来找母亲拉家常,一遍又一遍骂她的儿媳妇不孝顺,南村上大表舅找我打听,城里头北门里的赵瞎子是不是还卖跌打膏药……
我又烦躁了。
母亲说:“你寿生大伯在南山看林子,他那里,也许清静些?”
向阳坡上,绿树丛中,两间茅屋i我轻轻推开柴扉,见大伯正迎门坐在屋里拣选刚采来的树种,每一颗都拿手里端详半天,而后决定留下或舍弃。门框上,靠一柄使得zèng(    )亮的开山镢。
端起清淡的野菊花茶,我问老人,为什么入了老境,不和儿孙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却一个人来到这林子里,不嫌孤寂吗?
他自解放后一直当村干部,为乡邻父老做过好事,也做过错事,整过人,也挨过整。三十年风云变幻,人事升沉,白了少年头。一九七九年后,看乡亲们都走上了正道,遂萌退志,主动要求来看林子,他说“干了半辈子,有功,也有过;功过相抵,不剩什么了。死前,为大伙儿务弄好一山林木,算是对子孙的一份贡献吧!”语气虽有点凄然,但可以听出内中确实包含着一颗火热的心。
我一个人走进林中。我发现,此地无蝇,也无蚊,却有那么多蝴蝶、蜜蜂,无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身边飞、耳畔叫。空气里,有松香味,有草木的青气,闻起来,心里麻酥酥的。境岩上,一挂飞泉,下面,滴成一个不大的潭,潭边,流出一股水,扯成一条小溪。潭水,黛青色的;溪水,豆绿色的。鱼儿都露着黑色的脊梁,唼喋着小嘴,从潭里出来,游进小溪,玩够了,又顺小溪游回潭里。我跳到水里,濯足,洗脸,水凉而润,顿觉心清神爽。又上岸,在浓荫里盘桓,流连,抚摸每一棵树,mósuō(    )(    )每一块石。最后,索性面对小溪,靠一棵老松,在一块青石上坐下。我闭上眼,但闻泠泠的水声,细细的风声,和间或一两声山雀儿的轻悠悠的啼啭。还有一些声音,琐琐的,纤纤的,是蝴蝶飞过的翅翼声?是小甲虫在树枝上爬行时的足音?是枯叶落花掉地时的颤动?这些声响,融合在一起,时断时续,似有若无。哦,这是天籁,恐怕自远古的洪荒时代,自人类的童年,都是这样吧?这些声音,像一个细眼儿的筛子,筛掉了尘嚣嘈杂,剩下的只有幽静。我自己似乎一下子脱却尘缘,倏忽被净化了,竟忘掉了人世的纷争,个人的烦恼,似乎也忘掉了自己的存在,忘掉了时间和空间,好像我自己物化为一棵树,一块石,和这山林成了一体……
我呆呆地坐在山石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太阳西沉了,晚霞消失了,暮霭降临了,多长时间都在恍惚迷离中过去。大伯来喊我回屋吃晚饭,我猛一惊觉,从树木的枝丫间看见,一镜圆月正悬在山顶的碧空,不多的星星眨着机灵的小眼睛,正调皮地看我呢。
我们走上一个高坎儿,朦胧的月光里,我依稀看到大伯鬓边的花发,两颊的褶皱,佝偻的背。他,是老了。我又想起他的关于死的话。是的,说不定哪一天,他会突然倒在山石上,树林里,丢下那把开山镢,我又想,何止他呢?我虽然正当盛年,面前还有很长的路,可同样会走到头,说不定哪一天也要倒在写字台前。但是,即使我们化为青烟,化为朽壤,被后人彻底遗忘,而这青山永不老,绿水将长流,依然世世代代给人们提供薪柴和栋梁,依然朝朝暮暮要鸣奏流韵天成的音乐,不管有没人听。我进而想到,这青山,这流水,是不会忘记寿生大伯的,即使斗转星移,千百年后,它们也会借自己的风声、水声,告诉进山的后人,曾有一个诚心的老头儿把自己的一腔心血都点点滴在山间林中。这么说,大伯不也永生了吗?
夜里,在低矮的茅屋里,我睡得十分舒贴,连梦境也是绿茵茵的,中宵醒来,我又听到了那微妙的天籁,像一只亲切的手,轻轻拂着我的面颊,像一阵温馨的风,缓缓吹过我的心头。我还听到了大伯那均匀的呼吸声,不疾不徐地,似乎和大自然的声响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了,那么和谐,那么融洽,抬头看窗外,山影是暗绿色的,一眼望不透。流水像一道银线,闪着柔和的光。蓦地,我悟出了个道理:人生固然短暂,事业正是无穷,只要把自己的一切交于人民的事业,又何必嗟叹生命的短暂呢?又何必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别人的褒贬毁誉呢?我似乎一下子彻悟了。我盼望快点天亮,我有一肚子文章要写呢。(有删减)
12.根据文中的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⑴zèng (    )亮    ⑵mósuō(    )(    )
13.作者写“天籁”,为什么要从城市喧嚷、俗事烦心写起?(4分)
14.“我呆呆地坐在山石上”,这里“呆呆”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4分)
15.作者的心态从“烦躁”到“彻悟”,其间令他转变的缘由是什么?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4分)
16.文章的题目是“天籁”,可文中却插入对寿山老伯的描写,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请简要赏析。(6分)
五、(16分)
17.找出下面一段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四处错误,并加以改正。(8分)
1932年,华沙镭学研究院举行落成典礼,镭的发明者居里夫人被簇拥到主席台上,接受鲜花与掌声。忽然,居里夫人好像在人群中发现了什么,急急离开了主席台,一直走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弯下腰,深情地吻了她的两颊,随后推着她坐的轮椅向主席台走去。是谁,值得居里夫人如此尊敬?原来是居里夫人小学时的老师,在居里夫人眼里,尽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当记住自己过去的老师,是他们为自己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
错    误 改    正
⑴标点错误
⑵用词不当
⑶关联词误用
⑷成分残缺
18.把下面6句话依次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上下文语义连贯。(2分)
现在,诗歌是越来越不景气了,这也难怪,一些故作深沉的和故弄玄虚的诗歌好像在那儿有意“自绝于人民”似的,在自我陶醉中画地为牢,那些除了他自己谁也看不懂的诗歌把那一点点有限的感情拧过来拧过去,痛苦得别扭,欢喜得蹊跷,意思九曲十八弯,上气不接下气地用生造的词语拼接了又撕碎,撕碎了又拼接;流行歌曲是越唱越热闹了.倒也必然,                ,让稍有知识的听众觉得莫名其妙。
①那些浅浅的笑靥和嗲嗲的娇嗔加上东拼西凑的词语
②不知所云的歌词
③可相当多的歌词也好像是在那儿重复来重复去的唱老调
④灌进听众的耳朵里
⑤常常让不知就里的听众觉得深沉奥妙
⑥仿佛要把一滴感情化开变成一大锅浓汤
19.在下列词语中进行选择,为后面的“上联”对出下联。(2分)
供选择的词语:


展开余下试题性情自然安和  山水涵润身心  心中不可无书  熟读诸史五经  读书贵在有疑
心神欲静  待人要和  度量求宏  胸怀要正  山水怡人  脚跟须定
上联:眼界要阔,遍览名山大川;
下联:                        
20.下面是一位文学家意在警示某些人的—个“公式”,理解它的含义,完成(1)(2)两题。(4分)
A=B÷C  A: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B:别人的评价  C:自己的评价
(1)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这一公式的意思加以叙述。(35字以内)(2分)
(2)概括这一公式的警示意义。(25字以内)(2分)
六、(70分)
2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自古以来,这两句诗所以脍炙人口,经常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引用,是因为它既可以引起人们的类似联想,又包含着某种生活哲理。因而不管是谁,只要有相似的经历,只要在某种特定情境中对这种生活规律确有感受,引用起来便都很贴切,很有韵味。
现在请你也以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意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70分)
要求:⑴角度白选,文题自拟,文体自定。⑵字数900左右。⑶不得袭用他人作品。
2006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A、太泛了;B、不明确;D、是纳米管水的性质)
2.D(无中生有)
3.C(A、仅是推测,未确认;B、含有“杂质”不能相当于含有“电解质溶液”;D、答非所问)
4.A(纳米管水与常见水结构一样,但性质不同)
二、(12分,每小题3分)
5.D(道:规律)
6.D(因:连词,于是/介词,经、由、通过;A其:代词,他;B以:介词,用;C焉:句未语气词,可不译)
7.C(②句是说它很重,⑤句说移树的效果)
8.B(主要是为了突出移树的“有道”和“有序)
三、(20分)
9.(8分)
(1)(2分)
译文:要是这样,就把我的脑袋拿去吧!(大意1分,“若是”1分)
(2)(3分)
译文:(我)只怕您防卫不严,还有陆续派来的人,所以来通知您一声。(每个分句大意1分,“防闲”“继至”“相”是得分点)
(3)(3分)
译文:(张魏公)问他的姓名,(刺客,或“他“)低着头不出声,撩衣一跃上房,瓦片没一点响动。(大意2分,补出省略句的主语1分)
10.(6分)
(1)(4分)
①句更能体现。(1分)②③④句,或问花,或问鸟,不论是落花,还是莺啼,总还有点春天的影子(或:总还有可见、可问、可寻之处);但在这首词中,不仅是问而无答,乃更无可问讯。“花落莺无沿”,熔铸前人词中意象,而翻进一层——春光老尽,连点声息都没有了。词人对春天的深情脊恋,在词中表现为一种徒劳的追寻。(3分)(意思对即可。)
(2)(2分)
示例4种:
a.既说“眷归”,已是无可置疑,然而还要“问春”。问而无答,则继之以远眺、寻觅。不见春之踪影,只有在日暮归楼后,隔帘疏雨声中,求得好梦。即使在梦中也要去寻觅春天,反映年青而有志向的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的精神。
b.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深。前面已言明现实之春确已逝去,而词人不作绝望颓唐之想,还要到处寻求,甚至到梦境中去追寻。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也正反映了词人年轻健康的心理情绪。
c.作者已知“春归”,却又借人家的唱曲“留春”,还要”问春”,既而高楼望春,一切无效后,还要到“梦里寻春”,这些充分表现出年青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的积极心态。
d.这首词所表现的是淡淡的怅惘。词中没有着意渲染残春景色,而是旁处落笔。起句“沙际春归”,令人联想丰富,我们似乎看到,这暮春时节,春色和柳絮一道随着流水飘走了;但作者没有过多地伤感哀叹,而是想方设法留春、问春、寻春直至梦春,词人是年轻的,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山是健康而执着的。
(属开放型,言之成理即可)
11.(6分)
(1)(4分)
①君子坦荡荡/户枢不蠹
②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
③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乌鸟私情
(每空1分;若都填,只评前面两题)
(2)(2分)
①明川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②逝扦如断夫,不舍昼夜。
(每空1分;若都填,只评第1题)
四、(20分)
12.(2分)
(1)锃  (2)摩挲
13.(4分)
①“每日车马喧喧,人声嚷嚷”,作者心中烦躁,文思枯涩,要去南山寻找清静,也就顺理成章。②写喧闹的城市是为了反衬后面南山的清静。(意思对即可)
14.(4分)
“呆呆”的含义是“我”被林中的幽静、大自然的声响深深迷醉,进入“恍惚迷离”中。表达了大自然给作者的震撼。(意思对即可)
15.(4分)
①走进林子,大自然极清幽的声响让我脱俗,使我净化。②走近寿山老伯,他的奉献精神和人生意识让我感动,使我彻悟。(意思对即可)
16.(6分)
①使文章不单纯停留于对自然美的发现和赞美(1分),拓展了“天籁”的内涵(1分),深化了文章主旨(1分)。②由自然的感悟到人生的思索(1分),将自然美与人格美融为一体,使文章主旨柑以充分展示(1分),为文末人生道理的揭示打下坚实基础(1分)。(意思对即可)
五、(16分)
17.(8分)
1.……小学时的老师,——小学时的老师。
(2)镭的发明者——镭的发现者
(3)尽管——个人……——不管一个人……
(4)走到—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走到——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身旁
(每找到一处错误得1分,改对,再得1分)
18.(2分)③①⑥④②⑤(错一处即不得分)
19.(2分)度量求宏,熟读诸史五经。(要求对仗工整且语意连贯,缺一点即不得分)
20.(4分)
(1)(2分)个人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等于别人对他的评价除以他的自我评价所得的商。
(2)(2分)—个人的自我评价愈高,则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就越小。
(语义明白,表述确切,合乎字数要求,意思对即可)
六、(70分)
21.(70分)参照2005年福建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61.154.121.2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6年福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