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820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20]
2006年沂蒙六号联考试题2及答案
"2006年沂蒙六校联考试题(二)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Ⅰ  卷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商榷    照相机    鞭辟人理    化干戈为玉帛
B.更迭    执牛耳    真知灼见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恬淡    杀风景    气极败坏    俏妇难为无米之炊
D.纰缪    吓马威    流连忘返    不敢越雷池一步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探索用技术及管理手段对农村及城乡 部的生活污水及废物进行可持续的生态的综合管理,提高生态卫生水平,改善环境和生活质量,这个项目的经验将向其他地区推广。
②茶叶初制后的产品称毛条。毛条通过 过程的筛分、风选处理后,达到分清外形规格、整饰外形、剔除杂质、适度干燥以及合理拼配调剂与增进品质的目的。
③应聘学生们表示,死守某个价位是不明智的,市场有冷热起伏,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期望值。相比薪酬,他们更 在用人单位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A.结合    精致    看重 B.接合    精制    看中
C.接合    精制    看重 D.结合    精致    看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国著名生物学家黄教授,当年攻读博士学位时,皓首穷经编著的《园艺学》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B.他本想以次充好降低成本,没想到工程不合格,依据合同要支付巨额赔款,真是功败垂成。
C.当北约接纳了7个新成员,完成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轮扩张之后,俄罗斯犹如芒刺在背。
D.刘师傅生性耿直,好打抱不平,对看不惯的人和事总是鸡蛋里挑骨头,从来不客气,深受大家敬重。
4.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第五局刚开始,刘国梁依然坚持不懈地为马琳呼喊助威。此时,裁判竟然以刘国梁的过分投入,影响了比赛正常进行,将刘国梁罚出了教练席。
B.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今日凌晨3时35分,在交通部北海救助局得到救助渤海航线起火的客货滚装船“宝华”轮任务后,立即启动了应急救助体系,派出在渤海海峡等海域执行海上待命任务的7艘救助船舶前往施救。
C.两岸同胞凝聚在这场重大事件(国共两党4月29日的历史性会晤)上的目光,集聚了对两岸关系光明前景的期待,表达了对中华民族未来的美好憧憬。
D.数码媒体艺术,对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陌生的;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正日益受到关注和发展。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浏览完整试题瓦斯,又见瓦斯
去年年末,我国接连发生几起死亡超过百人的重大煤矿安全事故,罪魁祸首直指瓦斯。
瓦斯是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也称沼气。这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难溶于水,扩散性比空气高。当井下瓦斯浓度高时,会引起窒息。当其在空气中具有一定浓度(5%—16%),并遇到高温(650℃—750℃)时能引起爆炸,对煤矿安全生产威胁很大。
瓦斯与煤炭如影随形,密不可分,是因为其有相同的生成机制。古代植物在成煤过程中,经厌氧菌作用,植物的纤维质分解产生大量瓦斯。此后,在煤的炭化变质过程中,随着煤的化学成分的结构的变化,继续有瓦斯不断生成。在长期的地质年代里,由于瓦斯的比重小,扩散能力强,地层又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以及地层的隆起、侵蚀,大部分瓦斯都已逸散到大气中去,只有一小部分至今还被保存在煤体和围岩内。
煤层中的瓦斯含量的多少因不同的成煤条件,不同的地质条件而不同。比如,成煤前有机质含量越多,瓦斯生成量也多;煤的炭化程度越高,瓦斯生成量也高;煤田越古老,成煤历史越长,瓦斯生成量越大;煤层的埋藏深度越深,所含的瓦斯量就大;煤的孔隙率大,吸附的瓦斯就多;煤层的围岩越致密,瓦斯就越容易留存……总之,影响因素很多。
瓦斯在煤层中一般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状态;一种是吸附状态。游离状态是指瓦斯以气体的状态存在于煤体的裂缝和孔隙之中,能自由运动,并呈现出一定的压力。吸附状态是指瓦斯与煤体附着在一起。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打破了两种状态的平衡时,部分处于吸附状态的瓦斯就会转化为游离状态(或者相反)。当软弱的煤层抵抗不了瓦斯的压力时,大量瓦斯就会喷发而出。瓦斯喷出不一定就会引起瓦斯爆炸,只有当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才会引发爆炸事故,一是空气中氧气含量达12%以上,二是瓦斯浓度达到5%至16%之间,三是遇到明火,点火温度达到650℃以上。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促使爆源附近的气体以极大的速度向外冲击,造成人员伤亡,破坏巷道和器材设施,扬起大量煤尘并使之参与爆炸,产生更大的破坏力。另外,爆炸后生成大量的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死亡。
瓦斯突出在防治瓦斯技术中是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还不能做到完全防范。特别是随着现在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引起瓦斯含量的增多,瓦斯突出事故亦有逐年上升的态势。预防与处理瓦斯突出,现在普遍采取“探、排、引、堵”的措施,“探”就是探明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排”就是排放或抽放瓦斯;“引”就是把瓦斯引至工作区以外的区域;“堵”就是将裂隙、裂缝等堵住,不让瓦斯喷出。
上述措施只是从矿井安全角度出发,并没有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现已证明,瓦斯的最主要成分——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之一,而且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20倍。过去200—300年来,大气中甲烷浓度已增加一倍。据测算,大气中甲烷浓度每增加1×10-6,可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增加1℃。
如果让瓦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加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而且也白白浪费了这种优质的能源气体。对煤矿瓦斯进行抽放并加以利用,可以给煤矿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我国埋藏2000米以内浅瓦斯资源量(煤层气),按我国现有能耗标准,约相当于使用27年的能源。
如果推广把瓦斯作为能源发电,作为民用燃气、作为制造碳黑原料气等加以利用,目前还有许多限制因素,比如矿区多位于山区、抽出的瓦斯浓度较低,而且瓦斯抽放量小形不成产业规模等。但瓦斯利用毕竟对资源、环境、安全来说是一举数得的事情,即便是以消失在井下的无数条生命的名义,人们也没有理由不找到对付瓦斯的有效手段。
5.下列对“瓦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有害气体。
B.瓦斯的爆炸将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威胁。
C.瓦斯是由甲烷组成的,俗称沼气,当其在井下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引起窒息。
D.瓦斯这种有害气体很难被水溶解,其扩散性比空气高。
6.下列对瓦斯产生的原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在成煤过程中,厌氧菌使古代植物纤维质分解产生瓦斯。
B.在煤炭的变化过程中,随着煤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变化,仍然能不断地生成瓦斯。
C.在长期的地质年代里,虽然大部分瓦斯都已逸散到大气中去了,但滞留在煤体和围岩内的一小部分瓦斯还不断溢出。
D.瓦斯与煤炭有着相同的生成机制,又加上瓦斯的比重小,扩散能力强,地层又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以及地层的隆起、侵蚀,故容易产生瓦斯。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瓦斯突出的“防治”主要采用“探、排、引、堵”等措施,这些措施将杜绝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B.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突出事故的上升,大量甲烷进入空气,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
C.听上去十分可怕的瓦斯,原来却是一种优质的能源气体,如果能加以利用,不仅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D.瓦斯利用对资源、环境、安全都是一举数得的事情,目前我国已找到对付瓦斯的有效手段。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龚,字伯宗,山阳高平人也。世为豪族。初举孝廉,稍迁青州刺史,劾奏贪浊二千石数人,安帝嘉之,征拜尚书。建光元年,擢为司隶校尉,明年迁汝南太守。政崇温和,好才爱士,引进郡人黄宪、陈蕃等。宪虽不屈,蕃遂就吏。蕃性气高明,初到,龚不即召见之,乃留记谢病去。龚怒,使除其录。功曹袁阆请见,言曰:“闻之传曰:‘人臣不见察于君,不敢立于朝’,蕃既以贤见引,不宜退以非礼。”龚改容谢曰:“是吾过也。”乃复遇待之。由是后进知名之士莫不归心焉。阆字奉高,数辞公府之命,不修异操,而致名当时。
永建元年,征龚为太仆,转太常。四年,迁司空,以地震策免。
永和元年,拜太尉。在位恭慎,自非公事,不通州郡书记。其所辟命,皆海内长者。龚深疾宦官专权,志在匡正,乃上书极言其状,请加放斥。诸黄门恐惧,各使宾客诬奏龚罪,顺帝命亟自实。前掾李固时为大将军梁商从事中郎,乃奏记于商曰:“今旦闻下太尉王公敕令自实,未审其事深浅何如。王公束修厉节,敦乐艺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众人闻知,莫不叹栗。夫三公尊重,承天象极,未有诣理诉冤之义,纤微感慨,辄引分决,是以旧典不有大罪,不至重问。王公沈静内明,不可加以非理。卒有他变,则朝廷获害贤之名,群臣无救护之节矣。昔绛侯得罪,袁盎解其过,魏尚获戾,冯唐诉其冤,时君善之,列在书传。今将军内倚至尊,外典国柄,言重信著,指挥无违,宜加表救,济王公之艰难。语曰:‘善人在患,饥不及餐。’斯其时也。”商即言之于帝,事乃得释。


展开余下试题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乃上书极言其状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 由是后进知名之士莫不归心焉   古之学者必有师
C. 不修异操,而致名当时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 是以旧典不有大罪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王龚“严肃谨慎”的一组是(    )
①蕃性气高明,初到,龚不即召见之
②乃复遇待之
③数辞公府之命,不修异操,而致名当时
④自非公事,不通州郡书记
⑤志在匡正,乃上书极言其状,请加放斥
⑥不求苟得,不求苟行
A.④⑤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⑥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蕃心高气傲,第一次到王龚的府上,王龚想压压陈蕃的气焰,没有立即召见他,于是陈蕃留个字条便称病回家了。
B.王龚深疾宦官专权,有志挽救这种局势,曾多次上书请求放逐他们,结果遭到宦官的诬陷,以致于顺帝命令王龚自己坦白交待。
C.前掾李固上书给梁商,请求他去拯救处在患难之中的王龚,梁商听从了他的意见,告诉了皇帝,终于让王龚的冤情得以消除。
D.王龚的世代都是大族,在他担任青州刺史的时候,因上奏弹劾贪官达数人,安帝嘉奖他,征召他为尚书。
第 Ⅱ 卷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题 号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人臣不见察于君,不敢立于朝。
答:
⑵王公沈静内明,不可加以非理。
答:
⑶时君善之,列在书传。
答: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乡    思
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三种写法:一、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三、想望中的人虽远,却近在比邻。”
⑴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写法? 
答:
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着眼空间距离来抒写思乡之情的。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⑴开荒南野际, 。方宅十余亩, 。榆柳荫后檐, 。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⑵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长歌行》)
,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得分 评卷人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那是一块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冬天,父亲还坐在那里。低矮的屋檐,背后是红砖土墙。黑灰色的瓦片垂着耳朵,仿佛倾听着什么。父亲通常一个人不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沐浴着阳光,取暖,像温顺的臣民承受浩荡的皇恩。我每次回家首先要打量的就是那个地方。喊一声父亲,父亲脸上立刻阳光灿烂,笑容如绽放在枝叶里的花朵般颤动。
一个人是会老的。皱纹宛如屋檐上生满绿锈的青苔,上面摇曳着荒草。老人头发花白,牙齿脱落,身边斜靠着一根短亮的竹拐杖。那样子像是一部接近尾声的黑白电影里的旧镜头。阳光不老,新鲜的光束里尽情跳跃着生命的尘埃。但父亲不见了。如今,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空落落的,如我空落落的心。泪水爬出我的眼帘,阳光使它格外晶莹,如针芒般的阳光深深刺伤着我,痉挛。阳光无影无踪地裹走了父亲,又依然照亮那里,如泻地的一摊水银,成为我面前不会消逝的最坚硬的事物之一。
“来!晒晒太阳!”在乡村,尤其是冬天,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窝聚的老人们也最多。冬天里,阳光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树上尚没有凋零的叶片,通体金黄,兴奋得直打哆嗦。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地,像是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是让太阳烤干的牛粪。老人们开始在阳光里打捞着明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谁家的猪养得最肥,谁家今年的收成很好,谁家闺女腊月里要出嫁,谁家的小子又有出息啦!……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油。通常,他们都以为这儿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人间的天堂。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像是无数把叮当当的小榔锤,把阳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乐呵呵地搭在怀里,俨然一个个财主佬。直到起身离开时,还夸张似的拍打着屁股上的灰尘。即便有贫穷的跳蚤,在阳光下也被驱赶得一干二净。
我想父亲,包括一些老人们,在他们人生的暮年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在阳光底下的倾诉,肯定隐藏着某种心灵上的秘密:一定是额头皱纹里隐逸着的生命的苦涩需要阳光的抚慰;内心经历太多,那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或许往事已经堆积得发霉,必须在阳光下曝晒一番;抑或身上流动缓慢的血液必须与阳光勾兑与打通,才会使他们更加舒展、坦荡、明媚。也可能他们想得更远,无边无际的黑正在向他们拥来,他们得赶紧拾掇起一些太阳的金枝,燃烧生命……因为,不仅一颗晦涩的心需要阳光的照耀;一颗纯净的心,也同样需要阳光的映照。最后,阳光收拾走了许多谜底,如父亲自体生命的消逝正如阳光的消逝一样。只是父亲永远不会知道,他的那块被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会成为他亲人们心中最大的疼痛――有几回,我发觉与我一道回家的儿子,眼睛朝那地方也怔怔地发愣。以前,他可是撒欢般地蹦跳着双脚扑向那里的。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这是一位俄罗斯诗人的诗句。写这诗的巴尔蒙特这时仿佛就像一个婴儿,在春天里降生时一睁眼,就看到了温煦的阳光。他身上泛着金黄的绒毛。的确,阳光可以渗透所有的语言,但无法谛听;阳光像一块黄金可以让人贪婪地攫取,但却无法永远占有;阳光像一朵鲜艳的花朵,却无法为一个人永远开放。剩下的你只有看看的份了!阳光照耀的日子,生活明净得一览无余,纤毫毕现;阳光进入土地所有事物的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这些人们都可以看到,因此也体会出阳光本身充满的慈祥、温暖、仁爱和平静。果然,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又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又多了一个陌生而嘶哑的喉咙。那陌生的嘴角牵动乡村的最后一缕阳光,仿佛是在向阳光做着诀别。我想,一个阳光铺就的舞台,父亲和他的乡亲裁剪着一块阳光的绸缎,然后紧紧地包裹住自己,就幸福地睡去了。
但丁说:“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仅仅默念着这一句,我的心绪在阳光下就显得一派苍茫。


展开余下试题14.本文题为“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请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阳光”是怎么理解的?
     (4分)
答:
15.这是一篇含义隽永的散文,其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语句值得细细品味。请用自己的语言阐释下面两个句子:(8分)
⑴无边无际的黑正在向他们拥来,他们得赶紧拾掇起一些太阳的金枝,燃烧生命。
答:
⑵阳光像一朵鲜艳的花朵,却无法为一个人永远开放。
答:
16.文章的结尾引用了但丁的诗句:“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请结合原文分析所引文字的含义和作用。(6分)
答:
1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温煦的阳光充满暖意,进入土地所有事物的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正因为如此,在作者笔下对阳光充满了虔诚和膜拜的敬意。
B.文章写老父亲坐在房前沐浴阳光,写老人们窝聚在冬日里,甚至写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使文章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C.生命不应像流星,一个人的生命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如果你的生命里有阳光陪伴,你是幸福的;人生应该慢步欣赏享受阳光。
D.人生不如意事常十八九,不思八九,常想一二,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无异红日高照,生活的天空充满阳光。
E.本文以朴素的语言,真实的情感细腻而又生动地抒写了对父亲、对故乡的眷眷思念,就像那阳光一样挥之不去。阳光照得愈多,亲情乡情愈是浓烈。
得分 评卷人

六、(15分)
18.请将下面的长句改写为意思连贯的3个短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增删内容要点。(4分) 
新华社全文播发了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14日表决通过的由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34号主席令公布的《反分裂国家法》。
答: 
19.将下面的简讯改成一句话消息。(回答不超过16个字)(5分)
在今天下午闭幕的江苏省金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吴晓东以高票当选为该市市长,如今得到了法定程序的认可。
吴晓东,41岁,江苏武进人,1990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硕士研究生毕业。历任常州市建委建筑工程管理处副处长,常州市人防办副主任,常州市建委副主任,中共金坛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常务副市长等职。2003年,中共江苏省委决定,通过公推公选的办法产生金坛、沛县等市(县)长人选。吴晓东就是从59名候选人中,经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现场考试、演讲答辩、人大常委会票决等8道程序而产生的。2003年12月17日,吴晓东被金坛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为金坛市代市长,成为全国第一个公推公选的代市长。
江苏公推公选市(县)长的做法在全国引起很大轰动。叫好者认为,这一做法体现了透明、公正、机会均等的原则,有助于杜绝干部任命制度上的腐败。反对者认为,公推公选实际是“官选官”,与现代民主制度的“民选官”还有相当距离。因此,公推公选的代市(县)长能不能得到人大代表的选举通过,显得意义重大。据了解,出席金坛市此次人代会的应到代表237名,实到代表233名,符合法定人数。吴晓东作为惟一的市长候选人,以229票赞成、1票反对、3票弃权获得通过。
答:
20.我国每个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请从下面几个节日中任选两个,各用一句话表现其的特点。(4分)
例如
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清明节:
端午节:
植树节:
青年节:
中秋节:
得分 评卷人

七、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富贵由天定,半点不由人”,有人说“命里该有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也有人说“没有比腿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有人说“事在人为”……对这些说法你有何看法?
以“谋事与成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经历,写感受,可以发表议论,编写故事,等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作文评分标准(供评卷人填写)
一等20~17分 二等16~12分 三等11~17分 四等6~0分 总分 评卷人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
表达(20分)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
缺题目、不足字数、错别字、用错标点减分
2006年沂蒙六校联考试题(二)
一、(12分,每小题3分)
1.B(A“理”应为“里”。C“极”应为“急”,“俏”应为“巧”。D“吓”应为“下”。)
2.C(①“结合”指人或事物之间形成紧密关系。“接合”连接起来,使合在一起。②“精致”精巧别致。“精制”精工制作。③“看中”看了感到合意。“看重”认为重要,重视。)
3.C(C“当年攻读博士学位时”不可能已经“皓首”,故A误。B“功败垂成”是惋惜口吻,“以次充好”不值得惋惜,改用“偷鸡不成蚀把米”之类才行。D“鸡蛋里挑骨头”形容过于挑剔,没事找茬儿,是贬义词,不可用于受大家敬重的人身上。)
4.C(A结构混乱或固定结构不完整,应是“以……为理由”。B介词“在”在分句句首,掩盖了主语。D前一个分句表意不明,应在“大多数人”后加上“来说”,后一句搭配不当,“受到关注”可以,但不能“发展”,可改为“正日益受到关注,得到发展”。)
二、(9分,每小题3分)
5.C(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6.B(原文为“在煤的炭化变质过程中”。)
7.C(A这些方法有的是处理瓦斯突出,有的是防范瓦斯突出。B“是造成……的原因”说法不妥。D与原文不符。)
三、(9分,每小题3分)
8.C(C而: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可是”/连词,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A乃:副词,相当于“于是”。B之:结构助词,用于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D以:介词,表示原因,相当于“因”。) 
9.A(①对待陈蕃的态度并不十分谨慎。②表现其知错就改。③陈述对象是袁阆。)
10.A(“心高气傲”理解不当,原文说“蕃性气高明”,意思是禀性高洁明达。“压压陈蕃的气焰”理解不当,原文只说“龚不即召见之”,并没有“压压”之意。)
四、(23分)
11.⑴做大臣的如果不被国君了解,就不敢侍立在朝廷上。(本句两个分句间是假设关系,第一个分句是被动句,翻译时需要注意这些句式特点。)⑵王公沉着冷静内心明达,不能拿不理智的态度对待他。(“加以非理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关于“2006年沂蒙”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2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