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102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2]
06年福建高考语文第二次质检试卷.doc
"06年福建高考语文第二次质检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全1—4题。
重水堆核电站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核反应堆是核电站中最关键的设备,也是不同类型核电站的主要差别所在。核电反应堆主要有三种类型:压水堆、沸水堆和重水堆。加拿大原创开发了新一代专门用于核能发电的压力管式重水反应堆,也叫CANDU(坎杜)堆。
    CANDU堆的核燃料加工成简单短小的燃料棒束组件。堆芯由几百个水平的压力管式燃料通道组成,每个压力管内一般装有12个燃料棒束组件。高压冷却水从燃料棒束的缝隙间流过,把热量带出堆芯。冷却水加了很高的压力后,温度可以保持较高而不发生沸腾。在燃料通道外侧的是低温低压的重水慢化剂,慢化剂与压力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却水是分隔开的。核裂变产生的热量从燃料棒传递到高压冷却水,冷却水又在蒸汽发生器的U型管内把热量传递给管外的普通轻水,普通轻水沸腾所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目前的重水堆核电站所使用的冷却水是昂贵的重水,在新一代先进重水堆设计中,冷却水将采用轻水,而重水的用途只限于作慢化剂,因而绝大部分重水可以省掉。
    CANDU堆由于它的燃料棒束组件简单短小,又加上反应堆堆芯是水平管道式的,所以在更换燃料时不需要停堆。换燃料可以在反应堆任何功率运行时进行,整个操作过程可由计算机系统按预编程序遥控自动完成。CANDU堆简单短小的燃料组件设计,意味着燃料制造厂投资小,燃料生产成本低,燃料和相关运行管理费较低,易于国产化。
    CANDU堆具有高中子经济性的突出优点。这一方面是由于重水慢化剂对中子吸收很少,另一方面由于不停换料,简单的燃料组件设计和堆芯中含有对中子有害的结构材料较少,也减少了中子的损失。高中子经济性意味着裂变所产生的中子浪费较少,大多数用于引发新的裂变或者转换产生新的易裂变核,从而可提高核燃料的利用率。这个优点使重水堆成为惟一可以利用天然铀作燃料的商用核电反应堆。
    除了反应堆本体之外,重水堆核电站与压水堆核电站很相似,多年来在发展压水堆核电站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技术基础和制造能力,同样可以用于发展重水堆核电站。
    为满足未来电力市场的需要,融合轻水堆和重水堆优点的新一代核电反应堆设计已经出现。比如,加拿大原子能公司将推向市场的先进设计ACR,该设计一方面保留了重水慢化堆的传统特点和优势,另一方面像轻水堆一样采用低浓铀燃料和轻水冷却剂。新一代改进型设计,通过大幅度降低单位造价和发电成本,将从根本上提高核电相对于火电的经济竞争能力,为核电更大规模的发展创造条件。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
1.下列对“CANDU堆”这一概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是核电反应堆的一种类型            B.是指轻水核电反应堆
  C.是核电站中最关键的一种设备        D.是用于核能发电的一种装置
2.下列不属于重水堆核电站的特点的一项是
  A.重水的用途只限于作慢化剂,冷却水采用轻水。
  B.核裂变产生的热量从燃料棒传递到高压冷却水,冷却水在U型管内把热量传递给管外的普通轻水,普通轻水沸腾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浏览完整试题  C.更换燃料这一过程可在控制室通过计算机系统按预编程序遥控自动完成。
  D.燃料制造厂投资小,燃料生产成本低,燃料和相关运行管理费较低,易于国产化。
3.第4段中“这个优点”所指的一项是    
  A.有害的结构材料较少
  B.重水慢化剂对中子吸收很少
  C.具有高中子经济性
  D.中子引发新的裂变或者转换产生新的易裂变核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新一代先进重水堆设计中,因为大部分重水可以省掉,所以轻水堆已经取代了重水堆。
  B.CANDU堆的燃料棒组件设计简单短小,因此整个CANDU堆核电站发电过程可全部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C.由于重水堆核电站与压水堆核电站很相似,所以过去所发展起来的压水堆核电站可以全部改造成重水堆核电站。
  D.融合轻水堆和重水堆优点的新一代改进型核电反应堆设计的出现,将会使核电站的发电量增大,从而会增大它在整个供电中的比例。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全5-8题。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下蔡长、邵陵令。
    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赡;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字。辟为丞相掾属,迁左冯翊。
    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者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太祖益嘉之,复入为丞相掾。文帝即位,为侍御史,加驸马都尉,迁阳平、沛郡二太守。    
    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遏(塘堰),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日:“地势海(wu地势低洼)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
    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放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榆皆成藩,五果丰实。明帝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迁将作大匠。浑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
    (《三国志•魏书•郑浑传》)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               笃行:忠实厚道。
  B.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           举:生育。
  C.比年大收,顷亩岁增。                 比:与……相比。
  D.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放此。       放:通“仿”,效法。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为制移居之法   ——      臣请为王言乐            
B. B.明禁令,以发奸者 ——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C. 乃课树榆为篱。   ——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D. D.温信者与孤老者为比 —— 为大梁夷门监者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太祖对郑浑赏识提拔的一组是
  ①复迁下蔡长      ②加驸马都尉       ③复人为丞相掾
④辟为丞相掾属    ⑤以浑为京兆尹     ⑥迁将作大匠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③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浑为邵陵令时,针对百姓不愿从事农业生产,不愿养育孩子等情况,采取了相关措施,制订了相关法令,使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并无不举赡。
    B.郑浑为京兆尹,制订移居之法,使孤寡者有所养;严明禁令,鼓励稼穑,使汉中百姓安居乐业。
    C.郑浑为阳平、沛郡太守时,亲率吏民兴修水利,开垦良田,使“民赖其利”,国家也增加了税收。
    D.郑浑做了几个地区的行政长官,都能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政绩显著。因其廉洁奉公,所以妻子儿女有时也免不了挨饿受冻。    
 
第Ⅱ卷(共126分)
三、(20分)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3分)
    译文:                                                                      
   (2)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2分)
    译文:                                                                             
   (3)地势湾(wu地势低洼)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3分)
译文:                                                               


展开余下试题                                                            
10.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鲁 山 早 行(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干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经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诗中用        字明写山野的静,又用                   等词句暗写山野的静。(2分)
(2)请从“动静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4分)
答: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
    (陆游《书愤》)
 (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              , (王勃
    《滕王阁序》)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12、根据下面的问题,用课文原文回答。(只选一小题)(2分) 
(1)《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为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作。对此曲,后人多有描述,如杜牧的《泊秦淮》中有“                       ,              ”的诗句;王安石亦有“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感叹。
(2) 人们在比喻细致入微的思想教育时,常爱引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语和“              ,             ”的诗句。(杜甫诗) 人们在说明当事人往往不能客观地看清全局时,常爱引用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两句                 ,                 。        人们比喻子女的心意不论如何诚挚都不能报答父母的恩情,常引用孟郊《游子吟》中的两句:谁言寸草心,              。
四、(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纤    夫
沈天鸿
⑴雨声急促的夜晚,我常常产生听到江水上涨时那种低沉雄浑的咆哮声的幻觉,那声音,似乎就在我身后,追随着我的脚步,溢满天地……
⑵长江的确就在我的窗外,仅仅隔着千余米的直线距离。它的水是浑黄的。一年四季,它都挟泥沙而俱下,不过大约二十年前每到冬天的相对澄澈,对于它与对于我一样,都已成过去的“永远”了。
⑶今夜又有雨,这是连续的第三个有雨的春天的夜晚。一律火柴盒式的楼房,不会再有老式瓦房从瓦檐边倾泻下雨水的檐声,但落在楼顶的雨水集中从楼角那儿冲击地面的声音,虽不动听,却有动人心魄的力量。这种力感与我听到江水上涨的幻觉,此刻忽然叠加起来,使我想起了久已被我遗忘的一幅油画: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我已无法在记忆中细致地复原那幅油画的所有色彩,我看见的全是苍老的黄色,不仅浑黄,而且黄得近乎于褐,近乎于黑。这色彩,不仅是伏尔加河的颜色,也是那河岸和河岸上前行的纤夫的皮肤和灵魂的颜色。我知道我此刻看见的这色彩与那油画不符,但这仅仅是从眼睛的视觉角度来看才是这样,如果从心灵的视觉角度来看,我无疑是极其准确地看见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油画的真正色彩。
⑷我不仅不是画家,甚至也不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美术爱好者,证明就是我知道《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是因为一张日报的介绍。就我所见到的,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前期介绍或赏析过这幅名画的非美术类报纸杂志,就有五六家之多。我第一次读到它,就因震动而再也忘不了它。我也曾经在不同的河流上背过纤,学会在没有路的路上行走,学会在河水流速不是太急,因而纤绳还不是过于沉重的时候,将纤板稍稍上移略略高出肩头,并将右胸尽量前挺以紧贴纤板,使纤绳不至于扣进肩头的肉里,但当流速很急船又满载时,就只有听任纤绳深深勒进皮肉,磨出血来也顾不上地身体前倾,几乎触及地面地靠肩胛骨拽着纤绳前进了。肩膀的骨头是否够硬,是一位纤夫合格与否的首要标准。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但我并不能算是一位真正的纤夫,因为我并不专以背纤为生,我只是偶尔背背纤而已。也正是偶尔背过纤,让我深知真正的纤夫有着怎样的体魄,承受的是怎样的艰辛,从而对真正的纤夫怀有一种可以说是含有敬意的复杂感情。
⑸这也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下子就打动了我的一个重要原因。
⑹但曾经以为再也忘不了这幅画的我,在不知不觉中却已经将它遗忘多年!直到今夜的雨声和我幻觉中江水上涨的轰鸣声将它送回,而这,也几乎完全是一个偶然。自责之余,又联想起当初喜爱这幅画和被那纤夫形象打动的,并不仅仅是我或少数人,今天忘却这幅画乃至忘却纤夫的,哪里又仅仅只有我?忘却一幅画当然算不了什么,然而忘却纤夫呢?似乎并不仅仅是因为时代的进步,已使纤夫退出了现实生活。事实上,退不退出现实生活是无关紧要的,一曲《纤夫的爱》不是就唱红了两位歌手,并风行了全国么?今天的人们欣赏不已的,已是《纤夫的爱》中在卡拉OK画面中,“在纤绳上荡悠悠”的“纤夫”了。问题并不在于这支歌中的纤夫形象的虚假,以及“荡悠悠”的纤绳只会把背纤人拖下水去的这一常识的缺乏(需要背纤之时总是逆水,而且有足够流速),而在于欣赏虚假,欣赏缺钙的“美”。因此,忘却“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实质是忘却那种有着阳刚之气的,能够承担一切苦难与重负的纤夫精神。


展开余下试题⑺这个时代真的已没有纤夫了么?
⑻雨仍在黑暗中下着,雨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急促,夜色中的长江,在没有纤夫艰难行走的它自己的河床里,不为谁汹涌地汹涌,不为谁咆哮地泡哮,不为谁流淌地流淌——但是,它真的是不为谁么?
                                           (《散文》2003年8期)
13.作者为什么看到《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苍老的、黄得近乎于褐、近乎于黑的颜色?(4分)
                                                                    
                                                                      
14.作者说:“我第一次读它,就因震动而再也忘不了它。”为什么会这样?(4分)
                                                                  
                                                                    
15.作者在文中提到《纤夫的爱》,作用是什么?(4分)
                                                                    
                                                                   
16.第六段中“因为时代的进步,已使纤夫退出了现实生活”与第七段中“这个时代真的已没有纤夫了么”,两个“纤夫”的含意分别是什么?(4分)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06年福建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