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8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81]
湖南省2006届高三百校大联考第一次考试
"湖南省2006届高三 百校大联考 第一次考试
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 时钟:150分 2006年3月11日
长郡中学、衡阳八中、永州四中、岳阳县一中、湘潭县一中
醴陵一中、澧县一中、郴州二中、益阳市一中、桃源县一中
第Ⅰ卷(39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槁项(gǎo)   残垣(yuán) 福祉(zhǐ)   吞言咽理(yē)
B、给养(jǐ)    戏谑(xuè)    盘飧(xiǎng)   朝暾夕月(tūn)
C、谲诈(jué)  箴言(zhēn)   羸弱(yíng)   妍媸毕露(chī)
D、鹰隼(sǔn)  烘焙(bi)  偌大(ru)   悄(qiǎo)然无声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收索      笔竿子      叠床架屋      高潮迭起
B、伸张      座右铭      耳鬓厮摩      光风霁月
C、瘐毙      捞稻草      敬谢不敏      饥肠辘辘
D、肴馔      执牛耳      集腋成裘      长嘘短叹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被媒体称为经贸之旅、和平之旅和缅怀之旅的连宋大陆之行,有利于  两岸的关系并促进两地的交流和发展,这是        的。
②帮助受难的矿工家属子女走出矿难阴影,把目光投向未来,并解决他们实际的生活困难,政府部门   ,不能随意把他们推到社会上去。
③3月1日施行的国务院发布的《电力监管条例》,      使电力企业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使电力企业从此必须规范自己的市场行为。
A、和缓/毋庸置疑 责无旁贷   既/又 B、和解/无可辩驳  义不容辞   既/也
C、和缓/毋庸置疑 责无旁贷   既/也 D、和解/无可辩驳  义不容辞   既/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创作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递着友谊、和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B、诺贝尔文学奖向来是个谜,有关谁将获奖的传闻通常证明是错的,比如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200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获奖以前就从未被舆论看好。
C、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抗战三部曲”等作品,不但反映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个人的命运沉浮,更激励了无数青年走向抗日救亡甚而追求自由与个性解放的道路。
D、为了不让火箭推进剂的温度过高或过低,箭体一些部分贴了一些隔热泡沫降温材料。“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我们看到的飞落碎片就是这些材料。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             。废墟是课本,             ;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目的;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               ,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浏览完整试题(1)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
(2)没有今天就无所谓昨天和明天
(3)让我们把立体的事情读成平面
(4)让我们把平面的事情读成立体
(5)因此,废墟是手段
(6)因此,营造是手段
A、(1)(3)(5)     B、(2)(4)(6)  
C、(2)(3)(6)     D、(1)(4)(5)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据英国媒体报道,近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对大脑处理男性声音与女性声音的不同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大脑对不同性别的声音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译解。
  科学家对12位男子的脑部活动进行了核磁共振扫描,结果令人吃惊,在听男性声音和女性声音时,大脑的反应区是不同的,女性的声音刺激大脑的听觉区,从而让这一区域格外活跃,而男性的声音则刺激大脑后部的逻辑思维区,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心眼”。
  参与这一研究的谢菲尔德大学的教授迈克尔•亨特博士认为,女性的声音要比男性的声音复杂得多,这是由于女性和男性的声带及咽喉的大小和形状不同造成的。另外,女性的声音中带有更多的悦耳声调,所以这一切都决定了女性的声音比男性的声音具有更复杂的音频范围。当一名男子听到女性的声音时,他大脑的听觉区就被激活,对不同的声音进行分析以便理解声音并测定说话者的身份。当男子听到一个男性声音时,处理信息的大脑区域转到后部的逻辑思维区,人们用大脑的这一区域进行对比,把自己的声音与新的声音进行对比来确定说话者的性别。
  男性喜欢女性声音,是因为它们具有“悦耳声调”;感到厌倦,是因为太复杂。
人们通常在听男性说话时产生幻听现象,精神病学家认为这种幻听是在大脑进行本能的活动时产生的,是对声音的一种错误的理解。但是,为什么男性的声音会让听者产生幻听呢?科学家的解释是,这是因为女性的声音太复杂了,要产生错误的女性声音非常困难,而男性的声音比较简单,因而也容易产生幻听。科学家研究发现,男性声音让人产生幻听的可能性达71%,而女性声音让人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性只有23%。
  亨特还解释说,正是因为女性对韵律使用的增加,或对自然悦耳的语言使用的增加,使得女性的声音更为复杂。声音的这些性质与音调无关,而是与振动和声波的数量有关。这一发现同时又解释了为什么男性愿意听女性说话,因为她们的声音具有天生的“悦耳声调”,但有时却又会对女性说话声感到厌倦,因为女性声音十分“复杂”,你不能很快理解她的意思,需要调动更多的大脑活动。
  (二)大脑在听到声音时让人无需看到说话者本人就能仅仅通过声音判断出这个人的外貌特征。这是为什么?
  科学家解释说,人的声音是语言的载体,但同时本身就是一种“听觉面孔”,能够传达重要的情感和身份信息。我们能够感知声音中的这些副语言信息,对于这种能力的神经基础是什么,科学家也知之甚少,不过最近的研究认为,不同类型的声音信息由大脑中不同的路径处理,跟大脑对面孔感知的方式相似。
  声音中含有重要的“不变的”或者“静态的”身份信息比如音质,这是直接由年龄、性别等身体因素决定的,另外也含有“动态的”信息,比如说话方式和口音,这是随着说话者所在的地区以及社会地位决定的,比如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口音,一旦某个人离开那一地区,他的口音就有可能改变,一个社会地位高的人说话就不会那么高嗓门。当听到某人说话时,即使没有看到本人,也能听出说话者是男性还是女性,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人们甚至都能从声音中听出说话者的身高、体重、种族和心理特征,比如这个人是不是可信任。
6、下列关于“幻听现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幻听现象是在大脑进行本能的活动时,对简单的声音产生的一种错误的理解。
B、幻听现象是在大脑进行本能的活动时,对复杂的声音产生的一种错误的理解。
C、人们在听男声时,常常因其简单而在厌倦中产生错误理解,容易产生幻听现象。
D、人们在听男声时,大脑逻辑思维区通常产生错误理解,从而发生幻听现象。
7、不能证明“女性的声音要比男性的声音复杂得多”这一说法的是(     )
A、女性的咽喉的大小和形状不同于男性。
B、女性的音调不同于男性,声音中带有更多的悦耳声调。
C、女性增加使用韵律,或增加使用自然悦耳的语言。
D、女性的声带不同于男性,振动和声波的数量也不同于男性。
8、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迈克尔•亨特博士对大脑处理男性声音与女性声音的不同进行了独立研究,结果发现大脑对不同性别的声音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译解。
B、迈克尔•亨特博士认为,女性的声音比男性的声音具有更复杂的音频范围,她们的声音具有天生的“悦耳声调”。
C、科学家对12位男子的脑部活动进行了核磁共振扫描,印证了在听男性声音和女性声音时,大脑的反应区是不同的的结论。
D、人的声音是语言的载体,但同时本身就是一种“视觉面孔”,能够传达重要的情感和身份信息。
9、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女性的声音由于更为复杂,你不能很快理解她的意思,需要调动更多的大脑活动,所以听起来也不如男性的声音清楚。
B、人们能根据声音中含有的“不变的”或者“静态的”身份信息,判断说话者的年龄、性别、外貌等身体因素。
C、由于声音中含有“动态的”信息,人们能轻易地从声音中听出说话者的身高、体重、种族和心理特征。
D、文中英国科学家的研究,不仅发现了大脑处理男女声音信息的路径的不同,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通常在听男性说话时产生幻听现象。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一11题。
超然台记
〔宋〕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展开余下试题    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yu,煮)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余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      背:离开
   B、物有以盖之矣                  盖:蒙蔽
   C、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      服:登上
   D、始至之日,岁比不登            登:(庄稼)成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
     B、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
     C、方是时,余弟子由适在济南
     D、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
1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的这篇《超然台记》,首段反面阐述凡物皆有可观、皆有可乐的道理,表达自己无往而不乐的精神。
   B、本文虽以“超然”为题,但我们从中看到的是苏轼与百姓一同粗食陋居,相安为治,可见此“超然”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超然,而是面对挫折的乐观和旷达,随缘自适,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C、作者寄情山水,怀想前辈英雄,看似超然,实则仍有建功立业之心,只不过是以退为进,韬光养晦罢了。
   D、全文前半记叙、议论,后半才写景、抒情,语言清新自然,整散交错,行文流畅,体现了苏文洒脱自如、纵横不羁的特点。
第Ⅱ卷 (111分)
四、(21分)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3分)
   译文: 
   ⑵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3分)
   译文: 
   ⑶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3分)
   译文:   
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根据上片的提示,完成下片的赏析.(6分)
浣溪沙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
上片,前两句写远景,极尽空间寥廓之感,仿佛作者也随着浩渺的碧空和接天的芳草心驰神往,飞向远在天涯的故乡。在这种心情支配下,作者告诫自己:“劝君莫上最高梯。”这里没有多作说明,点到为止,欲说还休,含而不露,有委婉蕴藉之妙。
下片,                                                                   
                                                                         
                                                            。
16、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6分,每小题2分)
(1)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
                         !”
(2)《劝学》中有一处著名的比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而韩愈在《师说》中谈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时说的“               ,              ”,
与此有观点相通之处。
(3)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               ”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而              的《             》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句子,则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相近。


展开余下试题五、(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回        首
                   梅绍静
你不必想象我有年轻的面庞,或一双动人清纯的明眸,即使灯火阑珊,爱人回首望我时,也会令他惊喜万分。不,我在这座青春的校园里,时常不敢抬起眼睛,只有在四处兜售青春也无人买的晨光中,我才会仰起脸来感觉属于我自己的那份儿自在。
当燕园小径上的幽草冷花也变了模样时,涌到我嗓子来的那股激动便像我过去无数次坐在沟底看马兰花儿的时候一样了。
我愿意无数次回首去看我的马兰花,它们的幽静,它们的泼辣和那种水灵灵的招人疼爱的秀气。
啃着干粮,用搪瓷小碗去舀那花下的水喝。
要再上高山,走很多干渴的路,却舍不得采下一朵来并不只是因为我对马兰怀着一种迷信。没有什么,我心里有你们水灵灵的影子。你们就会陪伴我走到另一处开满马兰的湿地。我多少次这么想过。
现在,终于能把我的这一种虔敬写出来,我也说不清是为了什么。假如这也是一篇祈祷词,我的马兰会听见。
那旧历五月的天气,那黄土坡上的燥热。可是马兰!我的马兰花会在那坡底下展开另一种清凉……
它们悠悠地开,不声不响地召唤着稀少的路人。花也似水,是那么清,那么止渴。受渴的人坐在这种兰花旁,就仿佛是一种文雅的享受。花丛多么泼实!人虽稀少,经过却必坐下,坐下又必站起来,因为他们可是歇美了。
回首时想哭,也许是喜,也许是悲。这种滋味有多么难以言传,它就有多么充实。
有好多时候,想念起那沟里的花朵,眼中心里便都不需要文字揩拭。我学会唱,唱就能盖过一切人生体验。我私下里唱的歌词才是真正的信天游。从来不会一次又一次地背诵自己的诗,更不会带着表情在生人面前表演,我觉得所有的诗都是一次性的,在这一点上,信天游这种形式给了我悟诗的灵感。
就这么,只宠爱连自己也感到惊讶、不知怎么就出世了的东西。好像是诗,也只能是诗,一次次在挖掘自己,使自己感到前面总有新鲜的文字。
说不清从那一天起在心里下着狠心:我要把许多好人的心灵写在纸上,这也许不能叫责任感。这种孤注一掷,似乎是所有走投无路的人共有的心态。诗人,或许就是这种人吧。
他们的情感既软弱又坚强,他们的胸怀既宽广又狭小。
不是任何人的典范,却能唤起许多人的共鸣。我不知自己何时是卑屈软弱的,也不知自己何时是不屈顽强的。诗行啊,请为我留下一颗心,留下几行人性,留下劫而不复的才能。我是鸟,我也是鱼,只求给我广阔的天地。
我不幸而又幸运的,正是我拥有过这标语口号无法张贴的真正的天地。
往前看的时候写诗,往后看的时候才写文,瞻前顾后,磕磕绊绊,我并没走多远。也许这种回首才叫真正的“不堪”。
积攒下的稿子,多么可怜。想岀诗集欲待10年之后,而即使出了,又有几行能够流传?绝望的心理早已深入骨髓,却也无法制止自己不著一字而去“尽得风流”。
杂志社的编辑们,给了我这种“放下架子”的机会,我觉得自己身上毫无“必须做大诗人”的重负,走起路来十分轻松。两旁的景致可以仔细观阅,陶然一阵,或者其它,都是从丰满自己出发。这种观阅本身也是对自己的超越。似乎这就是写诗的过程,似乎这种过程就是24K的金首饰,我得好好珍藏。
17、(4分)
(1)第12段中的“这种人”是什么人?
答: 
(2)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第16段中“这种回首”的内容。
答: 
18、第10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诗都是一次性的”?又为什么说“信天游这种形式给了我悟诗的灵感”?(4分)
答:(1)
(2)
19、如何理解文中“他们的情感既软弱又坚强,他们的胸怀既宽广又狭小”的含义?(4分)
答: 
20、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350字的赏析短文。(18分)
(1)超越的回首
——简评《回首》的主题思想
(2)马兰的告白
——赏谈《回首》的表现手法
(3)灵动的诗情
——试析《回首》的语言特色
六、(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薛宝钗(曹雪芹《红楼梦》)、王利发(老舍《茶馆》)、翠翠(沈从文《边城》)、堂•吉诃德(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加西莫多(雨果《巴黎圣母院》)、桑提亚哥(海明威《老人与海》),这6个都是“新课标”要求中学生必读的名著中的重要人物。
请从中选取你最熟悉或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填入下面标题的横线上,并结合相应的作家生平或作品内容,以“我与    对话”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标题范围之内;②不得抄袭。
湖南省2006届高三 百校大联考 第一次考试
语文答卷
、           选择题:包括一(1-5小题)、二(6-9小题)、三(10-13小题)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湖南省2006”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8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