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945  
标签:苏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5]
苏教版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   
卷面100分   命题人:汪筱 
题       号 一 二 三 分     数
分       数
一:基础知识(30分)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磅  礴(          )       压 黔 境(     )     蜷(     )    骨  碌(     )
2(1)《七律长征》一诗中运用了夸张修辞的颔联
“               ,                 (2分)                           
(2)《四渡赤水》这首歌词中,运用了比喻修辞形象表现红军和人民群众亲密关系的词句是:  
 “                       ,                          (2分)
填写下面3——5题(10分)
3、吟诵《春望》中“               ,               ”。诗人杜甫感时恨别,移情于物,触目伤怀。诗的尾联“               ,               ”。诗人杜甫忧愁万虑,抒发了苦痛无法排解之情。
4、吟诵《泊秦淮》中“                  ,                  ”,诗人杜牧借题发挥,抒发了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之情。
5、吟诵《过零丁洋》中“                 ,                 ”,诗人文天祥写出自己几十年的风雨历程。诗的尾联“                 ,                 ”,表明诗人文天祥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和赤诚之心,成为千古绝唱。
6、用工整美观的书写默写下面一首诗并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诗人        
                              ,                  。
                              ,                  。


浏览完整试题这首诗巧妙地把现实和梦境联系起来。写梦境的诗句是                。诗中“风吹雨”三个字照应了诗题,又引出了下一句。因为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 、说话得体的是(     )(3分)
A老师对小明说:“这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明白?”       
B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C昨天是我的16岁诞辰。    
D老师,你上课讲得太快,我根本没听懂,再给我讲一遍。
二:阅读与欣赏
(一)现代文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15分)
母爱
母亲一天比一天老了,走路已经显出老态。她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各自忙着自己的事,匆匆回去看一下她,又匆匆离去。往日儿女绕膝欢闹的情景如今已恍如梦境,母亲的家冷清了。
那年我去湖南,去了好长时间。我回来时母亲高兴极了,她不知拿什么给我好,又忙着给我妙菜。“喝酒吗?”母亲问我。我说喝,母亲便忙着给我倒酒。我才喝了3杯,母亲便说:“喝酒不好,要少喝。”我就准备不喝了。刚放下杯子,母亲笑了,又说:“离家这么久,就再喝点儿。”我又喝。才喝了两杯,母亲又说:“可不能再喝了,喝多了吃菜就不香了。”我停杯了。母亲又笑了,说:“喝了5杯?那就再喝一杯,凑个双数吉庆。”说完亲自给我倒了一杯。我就又喝了。这次我真准备停杯了,母亲又笑着看看我,说:“是不是还想喝?那就再喝一杯。”
我就又倒了一杯,母亲看着我喝。
“不许喝了,不许喝了。”母亲这次把酒瓶拿了起来。
我喝了那杯,眼泪就快出来了,我把杯子扣起来。
母亲却又把杯子放好,又慢慢给我倒了一杯。
“天冷,想喝就再喝一杯吧。”母亲说,看着我喝。
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上来。……
我搬家了,搬到离母亲家不远的一幢小楼里去。母亲那天突然来了,气喘吁吁地上到4楼,进来,倚门喘息了一会儿,然后要看我睡觉的那张六尺小床放在什么地方。那时候我的女儿还小,随我的妻子一起睡大床,我的六尺小床放在那间放书的小屋里。小屋真是小,床只能放在窗下的暖气旁边,床的一头是衣架,一头是玻璃书橱。
“你头朝哪边睡?”母亲问我,看看小床。
我说头朝那边,那边是衣架。
“不好,”母亲说,“衣服上灰尘多,你头朝这边睡。”
母亲坐了一会儿,突然说:“不能朝玻璃书橱那边睡,要是地震了,玻璃一下砸下来要伤着你,不行不行。”
母亲竟然想到了地震!百年难遇一次的地震。
“好,就头朝这边睡。”我说,又把枕头挪过来。
待了一会儿,母亲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又突然说:“你脸朝里睡还是朝外睡?”
“脸朝里。”我对母亲说,我习惯右侧睡。
“不行不行,脸朝着暖气睡太干燥,嗓子受不了,你嗓子从小就不好。”母亲说。
“好,那我就脸朝外睡。”我说。
我的眼泪一下子又涌上来,涌上来。……
我的母亲老了,常常站在院子门口朝外张望,手扶着墙,我每次去了,她都那么高兴,就像当年我站在院门口看到母亲从外边回来一样高兴。我除了每天去看母亲一眼,帮她买买菜擦擦地板,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的母亲!我的矮小、慈祥、白发苍苍的母亲……
8、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和母亲之间发生的两件事。(4分)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9、   文中“母亲”的哪一处语言或行动最使你感动?为什么?(4分)
10、   文中两次在提到眼泪“涌上来”后用了省略号,你能揣摩出作者此时的心理活动吗?请选择其中一次,用具体的语言把省略的内容描述出来。(3分)
    第(   )次:
 
11、   生活中,我们都曾经接受过别人的关心,这种关心来自于父母、朋友、老师,甚至陌生人。翻开我们记忆的画廊,撷取其中的一个瞬间,把它生动地描述出来,不少于60字。(4分)
 
(二):古文欣赏阅读《人琴俱亡》,完成下面(11——15)四道题。(15分)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12、这篇古文的作者是  (       )(2分)
13.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何以都不闻消息  (           )
(2)语时了不悲      (           )
(3)子敬素好琴      (           )
(4)因恸绝良久      (           )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语时了不悲。
                                                   


展开余下试题(2)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15、本文表现的是兄弟情。人们一般在形容兄弟之情深厚时,用人身上的某部位来打比方。你知道这个比方吗?把它写出来。(2分)
                                                   
16、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这个“不调”说明了什么?(3分)
                                                                                 
 
三:作文
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要说真话,抒真情;(2)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500个。
答案:
1.    pang bó   yā qián   quán   gū lu  
2.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人生自苦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铁马冰河入梦来;在陆游听来,窗外的风雨声与战场的马蹄声是很相似的;满腔爱国热忱
7.B  8、母亲劝我喝酒又怕我多喝;母亲关心我睡觉的方向和姿势。
9、例:(语言)“天冷,想喝就再喝一杯吧”写出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惟恐儿子受一些委屈。(行动)“母亲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母亲把早已成人的儿子看作一个小孩子,在生活小事上予真切的关心。
10、第一次:这就是母爱,在母亲的心中汹涌,却又怕给儿子带来伤害,于是,给与的方式也变得如此谨慎。第二次:我无法想象,昨晚的漫漫长夜,母亲是怎样入睡的。在母亲眼里,只要和儿子相关的,不没有小事。11.略
古文欣赏(11——15)
12. 刘义庆13.   (1)总、竟   (2)完全   (3)弹琴    (4)痛苦;极度悲伤
14.         (1)说话时完全不悲伤。(2)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
15 手足情16        提示:“不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说,言之成理即可)
标签:苏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苏教版2005”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