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291  
标签:上海06年文 高三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91]
06年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古诗文加强训练(一)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这是一首送别诗,其主要篇幅却重在□□。
    2.首联写诗人在建业江边送客,同时又点出了□□和□□。
    3.对全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歌以“微雨”起笔,以“散丝”结尾,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B.前三联营造氛围,后一联抒发送别之情,全诗句句含蓄而内敛。
    C.第三联对“深”和“远”的描绘,渲染了一种微雨中迷濛之景。
    D.“散丝”即“雨丝”。最后一联以雨水比泪水,写得情景交融。
    4.结合全诗,请从情与景的关系上,为“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这联诗句,写一段鉴赏文字(80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5—8题。
夜雪感旧
陆  游
江月亭前桦烛①香,龙门阁上驮声长。乱山古驿经三折,小市孤城宿两当②。
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绿沉金锁③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
    [注释]①桦烛:以桦树皮为烛。  ②此联中的“三折”、“两当”:均指地名。三折,即三折铺;两当,指两当县。  ③绿沉金锁:均指军械。绿沉,即枪杆漆成绿色的枪;金锁,指锁子甲。
    5.作者在颈联中写道:“晚岁犹思事鞍马。”从诗中的内容看,“事鞍马”具体可指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诗中原句回答)
    6.尾联“雪洒寒灯泪数行”。“泪数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诗中原句回答)
    7.对本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篇末的“寒灯”与首句中的“桦烛”遥相呼应,全诗首尾勾联,浑然一体。
    B.诗的前半部“忆旧”,后半部“写今”;前半部诗句轻快,后半部诗句沉郁。
    C.从“雪洒寒灯泪数行”的结句中,我们仍可看出诗人永不衰竭的报国热忱。
    D.诗人通过感旧,对腐败南宋朝廷坐失良机、无心恢复中原作了强烈的批评。
    8.古人评价说“当时那信老耕桑”中的“那信”两字用得好。请你分析一下“那信”两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甲
                        登岳阳楼     萧德藻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①游。三年夜郎客,一柁②洞庭秋。


浏览完整试题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注释]①浪荡:放浪游荡。这里是游来荡去的意思。 ②柁:同“舵”,这里代指船。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9.甲诗中的“浪荡游”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诗对“犹嫌未奇绝”中的“奇绝”没有展开描写,而乙诗中却有具体地描写,其诗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乙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两首诗同题为“登岳阳楼”,但两首诗的写法不同,请分析两诗的不同写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
    钱公若水,为同州推官。有富民,走失一小女奴,莫知所在。父母以诉州,委录参鞫①之。其录参旧有求于富民,不获,遂劾②其父子共杀女奴,投尸水中。法外凌窘,不胜其苦,遂自诬伏③。狱具④,上于州;州委官审复,亦无反异,独若水迟疑。录参诣厅诟骂曰:“岂公受富民钱,故求出之乎?”若水但笑曰:“今数人当死,安可不容某熟察!”又越旬不决。知州亦有语,若水终不夺,上下皆怪讶。
    一日,若水诣知州,屏人告曰:“向某所以迟留此狱⑤者,盖虑其冤,尝以家财求访女奴,今得之矣!”知州惊曰:“女奴安在?”若水归,使人密送女奴于知州所。知州垂帘呼其父母谓曰:“汝女今至,还识之否?”曰:“安有不识!”即揭帘推出,父母喜曰:“是也!”于是引出富民释之。富民号泣谢曰:“非使君,某一旦遂灭门。”知州曰:“此乃推官,非我也。”富民亟诣推官求谢,若水闭门不纳。富民绕垣而哭,归倾家财饭万僧,以为若水寿。 
     知州欲以其事闻,若水曰:“休也! 
     某初心止欲拔冤,非敢希赏,万一敷奏⑥,在某固好,于录参却如何?”知州益加敬重。未几,太宗闻之,骤加进擢,自幕职⑦不半年,知制诰;又二年,为枢密。
                                                     (选自 李昌龄《乐善录》)
    [注释]①鞫(jū):审讯,查问。 ②劾:揭发罪行的文状,这里用作动词。 ③诬伏:无辜服罪。伏,通“服”。④狱具:判罪定案。 ⑤狱:案件。 ⑥敷奏:陈述奏进。 ⑦幕职:地方长官的属吏,因在幕府任职,故称“幕职”。
    13.面对“走失女奴”一案,公文已报到州里,州官也进行了复审,本可结案,“独若水迟疑”。钱若水的想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中词句回答)
    14.知州欲以其事闻,若水曰:“休也!”钱若水这样说的原因有二。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有用自己语言回答)
    15.这则故事塑造了多个人物形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钱若水和录参两人的形象。
    钱若水:□□□□,□□□□。
    录  参:□□□□,□□□□。
    16.对全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水终不夺”是说钱若水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观点。
B.“倾家财饭万僧,以为若水寿”表现了富民感恩之情。
    C.诬告有钱人父子“共死女奴,投尸水中”的人是录参。
    D.本故事既歌颂了钱若水,也无情地批评了录参和知州。 (210.22.116.69)" 
标签:上海06年文 高三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06年文言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9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