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497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97]
2006.1杨浦区高三学科测试语文试卷
"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杨浦区高三学科测试语文试卷(2006.1)
一.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15分)
(1)竹是大型禾木科植物,是中国最有特色的花木之一。竹青翠成林,摇曳多姿,不论风沐雨淋、晴岚寒雪都别具雅韵,极受人喜爱。竹经冬不凋,与___、____组成“岁寒三友”。
(2)传说紫竹是瑞祥的征兆,《礼斗威仪》曰:“君乘而王,政太平,蔓竹紫脱,为之常生。”关于斑竹有个美丽、凄婉的神话,说虞舜巡游江南,使二妃——娥皇、女英留居潇水、湘水一带。舜死后,二妃泪下,染竹成紫。《长相思》原名《湘妃怨》,是民间祭祀娥皇、女英时所用的乐曲。
白居易依照《湘妃怨》的节拍填词,此曲因而成为词调,改名《长相思》。最早关于竹林的记载是《穆天子传》,曰:“天子西征,休于玄池之上,乃奏广乐,三日而终,是说乐池,乃树之竹是曰竹林。”传说里凤凰食竹,《韩诗外传》曰:“皇帝时,凤皇栖帝梧桐,食帝竹实。”说的大概是吃竹笋吧。《楚国先贤传》载竹笋为孟宗的孝道感动,长出来供他作母亲的祭品。
(3)在风花雪月的文人诗中,竹的生活实用价值消隐了,文人的目光是纯粹审美的,真实地写
出了竹的形貌和神韵。竹因________、竹节中空、________、经霜不凋等特点,而与人的正直、虚心、不慕荣利、艰苦自洁等高尚品质相类。竹常是隐士、贤人的象征。魏晋时有竹林七贤之聚;东晋时的王子猷为人卓异,不拘礼法,清高自洁,生性好竹,每居一处,定广植翠竹,日夕游居其间,外出遇竹林都留恋忘返,常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耶”。历代吟竹的诗文也多得难以计数。
(4)中国文人喜爱竹还有一个更深刻的原因,即竹能创造一个理想的清静环境,或隐或居,或供或游,非常自得。植竹在房屋墙壁四周,一丛一丛的,映得屋子青翠可人,生气盎然;或植竹于窗前,在夜深人静时,隔窗听寒雨打叶声;或在有雕阑的庭园中栽修竹,偶尔散步其中,数竹间流萤:或植竹当篱笆,西窗下,凝神聆听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秋天的竹易招萧索秋风,竹风凉,檐露滴,此时羁旅异乡独宿怀人,该是多少凄惨动人。竹林会友而置酒、弹琴、吟诗,抒发抑郁之志,也是雅事。
(5)文字终究是隔了一层,视觉艺术所呈现的竹更直观,文人的画、雕刻或其他一些民间工艺里的竹形象大大丰富了竹文化的内涵。画中之竹是形、韵皆备。与苏轼同时代的画家文同是善画墨竹之人,他所追求表达的是竹的“清而真”,即要画出融入自己思想的真实生动的竹。中国画重神似而非形似,画竹到后来越来越多地渗入个人主观意象,创意别开生面。画竹大家柯九思师法文同而有独创,更重主观意象而能表现出竹的晴雨风雪、荣枯稚老的种种生态。倪瓒又是有一位画竹名家,他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为人有“洁癖”,当时士大夫们钦慕他,称其为“高士”,到明代,“江南人家以有无(倪瓒作品)为清浊”,可见影响很大。明清工艺品以竹为主题的花纹,或墨或彩,或浮雕或阴刻,有枝繁叶茂的竹,有寥落数枝的清瘦竹,或配兰石,或配松梅,素朴、清朗而高洁。
(6)竹字头的汉字几乎都与竹有关,与竹字头有关的古代常见字多达一两百个,可见竹在古人生活中必不可少。《论语》曰:“乐然后笑。”即听到丝竹音乐,愉悦而笑。“箭”,《家语》曰:“山南之竹,不扶自直,斩而为箭,射达革。”竹可以做成舟或筏子。竹还能做成炊具,原始人会用一端带竹节的竹筒做“锅”。广西、云南傣族的竹楼,轻巧美观。竹的实际用途实在说不完,现在南方农村里竹椅、竹席、竹篮等竹制物品还常用。竹的广泛用途之所以能形成一道亮丽的竹的实用文化风景,还与竹作为其他文化艺术的载体大有关系。
浏览完整试题
(7)书是精英文化的体现,是文化传承和文化活动的主要舞台,竹与书联系在一起,竹便有了更浓厚的文化意味了。古代的书叫“简牍”,简,是指竹木制成的简册;牍,是指木制的版牍。商代甲骨文中有“册”字,“册”像竹木简编连之形,简是细长条的薄片,用绳把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通常以刀刻写或用毛笔蘸墨在上面书写。竹简青皮的一面称“篾青”,另一面称“篾黄”,文字一般写在“篾黄”的一面。新竹水分多,须烘干水分,“杀青”后再写,“杀青”也叫“汗青”、“汗简”,后人将写定书稿称为“杀青”、而常以“汗青”,“汗简”代称书籍。 (8)我们把南方古乐称为丝竹,源远流长。竹笛、箫等是丝竹中的代表乐器,箫在战国时也称籁,笛出于波斯语nay,原是竹子的意思。古人最初用竹管定律,据说是因为风吹竹声,能自成宫商。
(9)竹文化之可观非此文所能全部概括,但其脉络大致如此,竹文化的三大部分并非孤立存在与发展的,而是相互渗透与丰富。竹是中国精英文化的象征。
1.在第1段的空格内填上恰当的内容:( )( ) (2分)
2.根据文章下文加点的内容,在第3段空缺处按顺序填上相应的词语。(2分)
3.第5段中的“洁癖”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4分)
A.关于竹的传说凄美动人,虽然其未必具有真实性,但却给“竹”增添了神秘美丽的色彩。
B.竹文化最根本的核心就在于文人风花雪月的诗中,这也就是竹文化流传至今的原因。
C.竹子所渲染的凄惨的环境在文人眼里也是很有审美意味的。
D.因为视觉艺术对竹的表现更直观,所以画家对竹的感知比诗人更深入。这也是竹画比竹诗影响更大的原因。
E.竹子在我国的运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它还是其它文化艺术的载体。
F.竹与书的渊源深厚,这就使竹更具有文化的内蕴了。
5.根据文章对“竹”的三大部分的介绍内容,请对“竹文化”进行概括说明。(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6—12题。 (25分)
走向盛唐
(1)我数十年前初上乡间的中学,语文老师教我们背诵王勃的《滕王阁序》。 当时年纪虽小,然而对唐代那位青年才子已是心向往之,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雕刀一样一字一句镂刻在我的心版上。
(2)及至年岁既长,方知南昌滕王阁,巴陵岳阳楼和武汉黄鹤楼,同为“江南三大名楼”。巴陵是我的旧游之地,岳阳楼的栏杆,我在春日楼头秋鸿声里早已拍遍了。黄鹤楼前的三月烟花和浩荡长江呢?惊喜过李白的双眸,也不止一次照亮过我的眼睛。唯有滕王阁,却始终无缘造访。半个世纪过去了,年华向老而王勃的背影也越去越远,我终于有幸在一个高秋之日,和友人洪亮一起,在唐代的遗风和王勃诗文的余韵里,飞身直上滕王阁那新建的楼台。
(3)王勃在序中不是说:“地灵人杰”,而是说“人杰地灵”,他是率意而书的吗?我眼前的景物本已是江山如画了,但假如不是王勃登高一赋,怎么能如此地显其灵,名闻遐迩?时间,是绝不循私的公正严明的终审,且不说王序的全篇,即以“落霞”与“秋水”这一联名句而论,“贪官与污吏齐飞,良心共煤炭一色”,旧时代就有人仿作以讽刺当时的现实。新时代的诗人则高歌“七杯酒,豪情与大雪齐飞;十杯酒,红心和朝日同辉”,也是脱胎自王勃之句。但古已有之于今更为多见的是,自我吹嘘和请人吹嘘的速朽之作不知多少,如同水上的浮沤泡沫,空中的薄雾轻烟。真正杰出的文学作品是不朽的,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如果不是王勃千古不磨的妙序佳诗,今天我们还能看到滕王阁的只砖片瓦吗?
(4)王勃作为“________”名居榜首的人物,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走到前台,在时代的聚光灯下庄严报幕:中国诗歌正在走向盛唐,中国诗歌黄金时代的金灿灿的帷幕,已经徐徐开启。
(5)在王勃等人联袂登台之时,以上官仪等人为代表的宫廷诗人,承袭了齐、梁以来绮媚轻艳的形式主义文风,文坛得到的是绮靡浮华的传染病,许多人身罹绝症还仍然在敷粉涂脂,自我感觉良好,而作为新兴中下层知识分子代表的王勃等人,他们不仅怀有强烈的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而且崛起于唐初的文坛,高举革新的旗帜,逆风而行。
(6)我和洪亮都与诗缘分不浅,对文学和当前的文坛也都有许多彼此相通的看法。在秋阳朗照的滕王阁最高处,我们自然有一番快论清谈:
(7)“‘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这是位高名著的上官仪的《画障》诗,除了华丽雕琢的辞藻和空虚冶艳的情思,还有什么呢?”我说。
(8)“‘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俱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的诗题材领域全新,感情昂扬刚健,与上官仪之作简直判若云泥!”洪亮也诵诗作答。
(9)“我初上斯楼,登高送目。你看王勃序文一开篇,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一支笔兼写江山与人文之盛,境界阔大,感情激扬,泱泱然已一派大国之风,这是‘盛唐之音’的先声呵!”
⑽“王勃他们的创作走在了时代的前列。闻一多曾说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从宫廷走到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洪亮引经据典,“盛唐时代,诗人的主体精神和艺术个性得到了空前的张扬,王勃虽然命途多舛,但他仍然高唱‘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不是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前奏吗?”
展开余下试题
⑾“四杰之中,有三位是北方人。唐代文学的繁荣,原因之一是南北文学的合流与融会,南方柔婉清丽,北方质朴刚健,从王勃之序的壮美与神韵兼而有之,也可见此中消息吧?”
⑿ “现在的文坛,阴柔琐屑平庸世俗之风日炽,格高调远黄钟大吕之作难逢。有资料统计,目前长篇小说年产八百部左右,诗七八万首,散文约两千万字,作品倒是成千累万,但有哪些能进入‘永恒’呢?有的人却热衷于‘自吹’与‘他吹’,甚至年纪轻轻就什么‘划时代’、‘里程碑’呵,什么‘获国内大奖数十次’呵,什么‘随手拈来,皆成绝唱’呵,俨然文坛的一方诸侯。其实,是否有一行文章能流传下去还很值得怀疑。要是王勃读到看到这些,不知会作何感想?”
⒀ “已小寐千年的他,也许会惊起而扼腕长叹,或者会忍俊不禁,笑出声来。”洪亮说。
⒁王勃当年序惊四座的滕王阁,据他说已是层台耸翠飞阁流丹,而今天新阁的瑰伟壮丽又远胜当时。劈面仰视,它蔽天塞地压弯你的眉睫,登临其上,九重飞檐土。凌空的羽翼,托着你衣袂飘飘地向上界飞升。滕王阁上,秋日楼头,我和洪亮的对话,真可谓高其谈阔其论。等到从忘形尔汝中回过神来,我们忽发痴想:要是能和王勃在高楼之上把袂谈心,把酒论文,那该有多好!但我们在厅堂里回廊上四顾彷徨,逢人便问,却始终不见他的踪影。天高地迥呵,宇宙无穷,只有楼下的滔滔江水,把他的故事从千年前说到如今。
6.联系下文,在文中第4段空格处填上恰当的文学名词“_______________”(1分)
7.请写出文中涉及到的主要两处对比,并分别说明其作用。(4分)
8.文章第3段巧到“王勃在序中不是说:‘地灵人杰’,而是说‘人杰地灵”’,这句话强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6分)
A.江南二人名楼中滕王阁在作者心目中的位置最高,情感上最贴近,因为《滕王阁序》曾像“雕刀一样一字一句镂刻”在作者的心版上。
B.文中引“贪官与污吏齐飞,良心共煤炭一色”,是为了针砭时弊,引起人们对现实的反思。
C.王勃走上中国的前台,标志着盛唐时代的文学已经达到了最高峰,他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
D.王勃等人刚健昂扬的诗风对当时风靡文坛的绮靡浮华之风是一个有力的冲击。
E.初唐诗歌从宫廷诗走向市升,走向江山与塞漠是因为诗人的主体精神和个性得以充分的张
扬,这是文学的进步。
F.文章重刚健质朴的文风,轻柔婉清丽的文风,因为柔婉消丽的文风过盛会导致阴柔琐屑平
庸世俗之风的产生。
G.当今文坛萎靡浮躁之风是受到了唐代上官仪等人的诗风的影响。
H.王勃等人要是活在今天,一定会对今人的肤浅平庸的文风非常沛恨,并付之轻蔑一笑的。
10.文章重在巧初唐的文学,然而为什么再三提及“滕王阁”? (3分)
11.文章结尾处的划线句很有特色,请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12.文中对当今文坛提出了批评。为了不使这种现象蔓延,请你谈谈作为一名学生在阅读利写作中的建议。(6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五句) (5分)
13.
(1)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___(《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2)三山半落青天外,________________(《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3)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若山其里。(《观沧海》曹操)
(4)素骥鸣广陌,__________________(《咏荆柯》陶渊明)
(5)予谓菊,_________;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_________(《爱莲说》周敦颐)
(6)_________,_________?有朋白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四)阅读下列这首词,完成14—16题。 (8分)
江城子
(金末元初) 段成己
阶前流水玉鸣渠。爱吾庐,惬幽居。屋上青山,山鸟喜相呼。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月边渔,雨边锄。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谁唤九原摩诘起,凭画作,倦游图。
14.这首词的上片前部分写的是__________,下片前部分写的是__________(2分)
15.选出下列选项中与上词中划线句包含的思想最贴切的一项:(2分)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清水山芙蓉,天然去雕饰
C.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D.微斯人,吾谁与归?
16.“闲”是全词之“眼”。联系全词,谈谈你从这“闲”字中读到的内容。(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 (14分)
瞿松涛传 毛祥麟
邑北郭闸镇瞿氏,称素丰①。有瞿松涛者,幼好音律。童时就塾,恒以曲本藏书袱中。既长,则笙笛三弦,不离座右;吹弹度曲,无不尽妙,而于鼓板尤为独绝。盖其镂心②南曲,已数十年,迎头拍字,彻板随腔,不失分黍。且其鼓法以清点③取胜,不染花乱④俗习,故其品独高。
器必自制,费百金成一器勿惜也。室有檀几,长丈馀,雕刻精工,非出时手,贾人许以五百金勿售。或谓几木坚细,作板声必佳,瞿立锯之。其所制鼓,扁形纤腹,板质薄而轻,声甚清越,号为“松涛鼓板”,梨园都仿其制。
时吴门叶广平精辨四声五音,著《南曲谱》,名闻四方。瞿曾偕友往,各奏其长。叶曰:“诸贤所学,仅可悦时,若瞿君者足以名世矣!”
瞿性朴讷,寡言语,音乐外一无所好,并不解治生,巨万资因之罄。暮年贫益甚,惟削竹为鼓椎,得百钱以自给。余少与瞿君有同僻,曾识瞿于豫园之罄亭,须发已间白,衣敝组,携一竹烟管而陶陶然有自乐之色。余时歌曲,瞿为按板,谓余转喉押调,吐纳自然,殆精于四声者。
瞿卒年六十馀,箪瓢屡空,未尝乞怜于戚友,安贫自得,有古君子风。然则若瞿者当不仅以技称矣,噫!
注释:①素丰:没有官爵而家境富裕。②镂心:深深爱好。③清点:鼓点清越。④花乱:花腔。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贾人许以五百金勿售( ) (2)或谓几木坚细( )
(3)瞿性朴讷 ( ) (4)巨万资因之罄( )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①惟削竹为鼓椎 ②而于鼓板尤为独绝
③而于鼓板尤为独绝 ④未尝乞怜于戚友
A.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 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 ⑧与④不同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诸贤所学,仅可悦时,若瞿君者足以名世矣!
展开余下试题
(2)然则若瞿者当不仅以技称矣,噫!
20.上文重点从瞿松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作介绍的。(2分)
21.作者认为具有“古君子风”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用自己的话作答) (2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 (13分)
A文
跋黄鲁直书 宋濂
右太史黄公书李白《秋浦》诗,凡十七首,笔势潇洒,皆超轶绝尘。观公所自题,谓写此时“云日流焕,移竹西牖下,旋添新翠。有携幽禽至者,时弄新音,嘐嘐可听”。则其情景相融荡,而生意逸发于毫素间,至今如玉飞动。当是时,公方谪涪州别驾①,自常情言之,必憔悴无聊,所见花鸟,溅泪惊心。公乃能藉之游戏翰墨,无一发陨获②之意,非行安节和、夷险一致者,有弗能也。昔人称公以草木文章发我杼机、花竹和气验人安乐,虽百世之相后,使人跃跃兴起者,岂欺我哉?
绍圣二年,公年已五十二,故此书苍劲,比举学官丞秘书时如出二手。当时钱穆父不能深知,犹病公为拙。公尝谓李致尧云:“书要拙多于巧,近时少年作字,如新妇子妆梳,百种点缀,终无烈妇态。”呜呼,公言其有所感也夫!
——《宋文宪公文集》
B文
题《兰亭帖》 刘基
王右军抱济世之才而不用。观其与桓温戒谢万之语③,可以知其人矣!放浪山水,抑岂其本心哉?临文感痛④, 良有以也,而独以能书称之后世,悲夫!
——《诚意伯文集》
注释:①别驾:州府佐吏。②陨获:处境困苦而灰心丧志。⑧与桓温戒谢万之语:指王羲之曾写信告戒桓温,认为谢万矜豪傲物,未可人用,但桓温不听。后谢万率军北征,果遭败而废。④临文感痛:《兰亭集序》:“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22.A文中“所见花鸟,溅泪惊心”出典于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处运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3.A文中王鲁直所批评的“巧”即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风。(用自己的话作答)(2分)
24.A、B两文相同点都是由谈论__________而引发感慨的,文中的两位人物也都有□□□□(运用一成语作答)的遭遇。(2分)
25.A、B两文作者对黄鲁直和千羲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对黄鲁宜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对王羲之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二、(70分)
29.写作
据《文汇报》报道,2004年春节上海一地互致问候的手机短信仅除夕夜就多达1.9亿多条;2005年除夕,上海人用“拇指”送走灵猴,迎来金鸡,短信业务量高达2.6亿条;2006年的除夕又将来临,“拇指运动率”又将创历史新高。
在如此惊人的短信中包含着大量的复制短信。面对这一现象,各方反应不一。一些重要媒体从感情传递的角度赞赏这种“拇指体操”,认为“短信拜年是中国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造的新民俗”,具有科技、文化和情感三者融合的特性;而有些专家却大唱反调,作家冯骥才说:“就我收到的众多新年短信而言,还没有一条让我有审美的快感。”郜元宝先生态度更是强烈,他甚至认为这种短信是“语言的灾难”,“情感的空虚”,暗藏着危机,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离得更远。
或许你就是“短信一族”,对此问题颇有自己的思考。请就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章1000字左右,不要写成诗歌。)
2005年度杨浦区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松、梅(不分前后)(2分)
2.身躯挺拔、青翠不华(外表朴素)(基本意思对即可)(2分)
3.品行清高自洁(需点出“洁癖”的特殊意义,具有品格、品行这层意思)(2分)
4.B、D(4分)
5. (竹文化三大部分:一,关于竹的故事与传说:二,文人咏竹诗篇和竹画,抒写了竹的正直虚心、清告自洁的精神风貌;三,竹的实用文化很壮观。)(如果写:一,关于竹的传说故事和文人与竹的关系;二,竹与画家;三,竹的实用文化很壮观,也可)(一点1分:2分语言分,语言要求概括、通顺、达意。)(5分)
6.初唐四杰(1分)
7.对比①以王勃为代表的“初唐四杰”的文风与以上官仪为代表的的形式主义文风作对比;
作用:鲜明地反衬出“初唐四杰”在文学上倡导的刚健质朴的文风具有开创意义。
对比②初唐四杰显示的文风与现代文坛的不良风气作比。
作用:对比鲜明,反衬出现代文坛的平庸肤浅之气。(4分)
8.强调人的因素的重要:人杰才能地灵,工勃的妙序佳诗是滕于阁闻名的原因。(2分)
9.D、E(6分)
10.①滕王阁因王勃的诗闻名,因此滕王阁与初唐文学有着具体的联系。
②滕王阁高耸雄伟的形象象征着初唐文学大气开阔的气魄。(3分)
11.此处用了假设虚拟的手法,充分地抒发了作者对初唐文学风尚地强烈追念和向往之情,增加了文章地感染力,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倒了高潮。(3分)
12.(阅读建议3分,分三个等第;写作建议3分,分三个等第。要抓住要害,有针对性。)(6分)
13.(5分)
①江月何年初照人?
②一水中分白鹭洲
⑨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④慷慨送我行
⑤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君子者也
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4.诗人居室的环境;诗人的日常生活(2分)
15.D(2分)
16.“闲”字在词中具有几层意思。它既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自得;同时“闲”字也暗藏了对“功名空自许”和年纪渐渐老去的无奈和欲逃避官场人世纷扰,欲“唤九原摩诘”作“倦游图”的倦淡之情。(4分)
17.(4分)
①商人②有人③不善言辞④用尽
18.D (
上一篇:
现代文阅读训练一则
下一篇:
2006.1上海浦东新区语文模拟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6.1杨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9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