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185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85]
2005年深圳、梅州等五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2005年深圳、梅州等五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0页。第Ⅰ卷共12小题36分,第Ⅱ卷共12小题114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小答题卡上。同时,用黑色钢笔将姓名、考号、座位号、试卷类型填写在模拟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模拟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最后,将模拟答题卡上的答案转涂到小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将模拟答题卡和小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2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完全正确、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谥号    吞噬    逝世    拾级而上    舔犊情深
B.凋敝    婢女    辅弼    惩前毖后    刚愎自用
C.清澈    覆辙    撤除    风驰电掣    天崩地坼
D.囹圄    膏腴    揶揄    向隅而泣    坚贞不逾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司马迁居然是长须飘飘的老者。既然受过宫刑为何还会长胡子?见过太监长胡子吗?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B.春节期间,漫步街头,只见不少大005年深圳、梅州等五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告:凡在本店购货满200元者,本店将热忱惠赠一份精美的礼品。
C.某市教委删除了《中学生守则》中“节俭”和“谦虚”的内容,对此人们义愤填膺,褒贬不一。
D.筹建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反复论证,励精图治,确定深圳地铁二期工程建设标准要达到日运营100万人次的要求。
 
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全球性行动,来帮助受灾地区政府应对灾难,任何国家作出的回答都是积极的和肯定的。
B.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议取消每周休息两天的“双休制”,改设月末连休四天的“小黄金周”,但此建议要被采纳尚需有关部门达成共识。
C.中国领导人获悉8名中国公民在伊拉克被挟持的消息后极为关心,当即号召中国外交部和驻伊拉克使馆等方面,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全力解救被挟持人员。
D.自1994年5月建成投入商业运行以来,核电站累计实现上网电量总共1402亿千瓦时,有利于缓解了粤港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
 
4.下面一段话中①——⑥处填写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组是
宋代的朱熹把阅读教学的序列归结为12个字①即“自博而约②自易而难,自近而远③《朱子学得》卷上第4页④意思是说:先让学生大量地读⑤先读比较浅显易懂的,再读高深难懂的;先读内容与学生比较接近的,再读与学生距离较远的。他认为做到这12个字“乃得其序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二、(12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女娲补天”源自史前一次陨石雨撞击地球


浏览完整试题 
   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民间传说或神话并非完全出于古人的想象,而往往以某些史前事件为事实依据。“女娲补天”神话的起源应是远古时期一次影响深远的灾害。最近,中南民族大学罗漫提出,著名的神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是一则典型的以陨石为主兼容其他天文、地质、气象、地理现象的事件。 
  女娲补天的神话最早记载于《淮南子•览冥训》。在远古时期,“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炼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在百姓哀号、冤魂遍野之际,一位叫女娲的女神挺身而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描述的应当是一次规模宏大的陨石雨撞击全过程。“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是小型天体爆炸后形成的大规模陨石雨;“火炼炎而不灭”是巨大撞击、爆炸及其后在地面上引起的火灾;如果小型天体是一颗彗星,其成分主要是陨冰,而陨冰融化后形成大量的地表水才会有“水浩洋而不息”的结果;冀州应当是古代河北省一带。女娲补天的神话反映的应该是灾害平息之后河北平原的景象。
  近年来在河北平原做历史地貌的研究时发现,从任丘、河间到保定、望都一带,沿着向西偏北的方向,一直到完县、满城附近,存在大量特殊的地貌现象——碟形洼地及其群体。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分析,认为它们是史前规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后,在近代冲积平原上留下的遗迹。专家推测,在史前(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全新世中后期)的某一时刻,一颗小彗星进入地球轨道,在华北北部的上空冲入大气层,在高空爆炸后落入地面。规模宏大的陨石雨在平原地区形成了大量撞击坑,后经地面流水的侵蚀和先民的改造,多个较大的撞击坑群最终形成了白洋淀,其余的较小者形成了积水洼地,最后演化成该地区的主要居民点。大部分洼地被地表水冲蚀破坏,但是河床间的高地保留了大量的撞击坑遗迹——碟形洼地及其群体。依据近代对陨石撞击的研究,这次远古陨石雨的撞击范围相当广,应当从山西北部到河北平原中部,甚至更向东,延伸到渤海湾南部一带。由于山西北部到河北西部是山区,大量的撞击遗迹未能被发现,向东则由于黄河北流的冲淤被掩埋。 
地貌和地质学的上述成果为研究分析“女娲补天”神话提供了新的基础。史前巨大的撞击事件造成了空前的天文、地质灾难,波及影响到华北平原甚至整个北半球地区,可能造成了古代环境、文化的巨大破坏。史前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应在地貌、地质和全新世地层的沉积物等方面留下可供研究的信息。大量人员的死亡和外迁造成了当地繁盛古文化的中断,灾害过去之后,又逐渐形成了新的古代文化,而这一灾害历经一代又一代的传说,最终诞生了一个美丽的神话——“女娲补天”。
(选自《新华文摘》2004年第17期,有删节)
 
5.下列对“女娲补天”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A.“女娲补天”是源于古人想象的一个神话故事,它承载了某种文化信息。
B.据《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女娲补天”神话的起源是古代一次影响深远的天文灾害。
C.据现代科学研究和推测,神话“女娲补天”描述的应当是一次规模宏大的陨石雨撞击全过程。
D.远古时期的一次严重灾难,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和外迁,造成当地繁盛古文化的中断,在原来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新的古代文化,“女娲补天”反映的正是新文化创生的过程。
 
6.下列不属于“女娲补天”源自史前一次陨石雨撞击地球的依据的一项是
A.《淮南子•览冥训》中对“女娲补天”神话的记载。
B.河北平原存在大量特殊的地貌现象——碟形洼地及其群体。
C.现代地质学的研究成果为分析“女娲补天”神话提供了新的基础。
D.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说和文人加工,最终诞生了一个美丽的神话——“女娲补天”。
 
7.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女娲补天”反映了河北平原远古时期先民战胜自然灾害的景象。
B.碟形洼地及其群体在山西北部到河北西部都有广泛的分布。
C.河北平原的碟形洼地及其群体是在陨石雨撞击、地面流水的侵蚀和先民的改造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D.“女娲补天”源于一次以陨石为主的灾害事件,反映的应该是灾害平息之后河北平原的景象。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史前一次陨石雨撞击地球为事实依据诞生了“女娲补天”这个美丽神话。多年以后,以去年底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为事实依据,也一定会产生一个美丽神话。
B.专家根据河北平原大量的碟形洼地及其群体推断此地域曾发生陨石雨撞击事件,可见碟形洼地及其群体是陨石雨撞击留下的典型的特殊地貌现象。
C.在山西北部的山区和渤海湾南部的地层中应该能找到陨石雨撞击遗迹。
D.随着人们更多获取地貌、地质和全新世地层沉积物等方面留下的信息,“女娲补天”神话所依据的史前事件将来有可能被人们弄得更清楚。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柳彧,字幼文,河东解人也。彧少好学,颇涉经史。武帝亲总万机,彧诣阙求试。帝异之,以为司武中士。转郑令。平齐之后,帝大赏从官,留京者不预。彧上表,于是留守并加泛级。
  高祖受禅,累迁尚书虞部侍郎,以母忧去职。未几,起为屯田侍郎,固让弗许。时制三品已上,门皆列戟。左仆射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后迁治书侍御史,当朝正色,甚为百僚之所敬惮。上嘉其婞直,赐钱十万,米百石。
于时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彧上表曰:“方今天下太平,四海清谧,共治百姓,须任其才。昔汉光武一代明哲,起自布衣,备知情伪,与二十八将披荆棘,定天下,及功成之后,无所职任。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前任赵州,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百姓吁嗟,歌谣满道。乃云:‘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古人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此言各有所能也。干子弓马武用,是其所长,治民莅职,非其所解。如谓优老尚年,自可厚赐金帛,若令刺举,所损殊大。臣死而后已,敢不竭诚。”上善之,干子竟免。有应州刺史唐君明,居母丧,娶雍州长史库狄士文之从父妹,彧劾之。二人竟坐得罪。隋承丧乱之后,风俗颓坏,彧多所矫正,上甚嘉之。又见上勤于听受,百僚奏请,多有烦碎,因上疏谏,上览而嘉之。后以忤旨免。未几,复令视事,因谓彧曰:“无改尔心。”以其家贫,敕有司为之筑宅。因曰:“柳彧正直士,国之宝也。”其见重如此。


展开余下试题右仆射杨素当途显贵,百僚慑惮,无敢忤者。尝以少谴,敕送南台。素恃贵,坐彧床。彧从外来,见素如此,于阶下端笏整容谓素曰:“奉敕治公之罪。”素遽下。彧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彧时方为上所信任,故素未有以中之。
彧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诏可其奏。是岁,持节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余人,州县肃然,莫不震惧。上嘉之。
(选自《隋书》第62卷,列传第27)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人年垂八十:          垂:将近
B.臣死而后已,敢不竭诚    敢:怎敢,以反问的形式表示不敢。
C.素由是衔之              衔:尊奉,接受
D.诏可其奏                可:认为可以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母忧去职                      不赂者以赂者丧
B.其见重如此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C.于阶下端笏整容谓素曰            地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娶雍州长史库狄士文之从父妹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柳彧“正直”的性格特点的一项是
① 甚为百僚之所敬惮               
② 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
③ 娶雍州长史库狄士文之从父妹,彧劾之   
④ 百僚奏请,多有烦碎
⑤ 奉敕治公之罪                   
⑥ 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余人
A.③⑤⑥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彧年少好学,涉猎广泛,跑到皇宫请求武帝对他测试,武帝很欣赏他。平定齐朝之后,武帝大赏下属官员,留守京城的官员不在其列,柳彧上表给皇帝,于是留守京城的官员一并得到好处。
B.高祖登基后,柳彧升迁到尚书虞部侍郎,因母亲去世而回家服丧。不久,起用为屯田侍郎,正好左仆射高颎的儿子弘德向主管部门申请戟门,柳彧认为:父子已经分居,儿子不能安装戟门,高颎知道后很不高兴。
C.柳彧在奏章中写道:管理百姓,必须使用有才能的人。武将上柱国和干子年龄太大,以前政绩很差,怨声载道,现在不宜担任刺史。柳彧后来因违背圣旨被免职,复职时皇帝对柳彧说:“不要改变你的禀性。” 
D.当时的官员都不敢得罪右仆射杨素。杨素犯了错误被送到南台时,他还自恃尊贵,坐在柳彧坐凳上。柳彧看见了,拿着手板严肃地对杨素说:“奉皇帝命令惩处你的罪过。”并立即查问杨素的犯罪事实。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 分)
 
四、(20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甚为百僚之所敬惮。(3分)
译文:                                                          
(2)耕当问奴,织当问婢。(2分)
译文:                                                         
(3)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余人。(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村即事
司空曙
  罢钓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1)这首诗歌的体裁是近体诗中的      ,诗的主体形象是一个         。
(2分)
    
(2)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个词语或句子,并简要说说理由。(3分)
答:                                                         
                                                                  
 
(3)诗中所反映的是一种什么生活态度或生活情调?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 4 分)
 
(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                (陆游《书愤》)


展开余下试题 
(2)秦人不暇自哀,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3)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
                               。        (李商隐《乐游原》)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有一些夜晚仅仅属于自己
曾文广
    诗人纪伯伦曾借先知之口说:“你的朋友是你的有回应的需求。他是你用爱播种,用感谢收获的土地。他是你的饮食,也是你的火炉。你饥渴时来到他身边,向他寻求平安。”这话的意思说得很明白,朋友是一种“有回应的需求”,包括物质上的和心灵上的。但如若仅仅如此,这种只索不予的友谊注定是残缺不全与极其自私的,不能算作真正的友谊。因而他又假先知之口告诫世人:“奉献你最好的,给你的朋友。”奉献在这里也许理解为分享比较合适——能够与朋友分享自己所拥有的,部分或者全部,无论是否是“最好的”,都是人生一大快事,因为“分享”的本身就是一种足以令双方身心俱悦的事。
    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更是把这种“分享”的作用神奇化了。他认为“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友谊原来有如此奇特的作用,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何对“乐于孤独的人”和“没有朋友的人”缺少好感了。他认为前者“其性格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后者干脆就是“啃啮自己心灵的人”。
    实际情况却是——包括弗兰西斯•培根在内,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拿出来与朋友们分享,有一些东西,它们仅仅属于每个人自己。这些东西既不能索取也不能给予,无论你和你的朋友在彼此心头是多么重要,双方又是如何慷慨。巴尔扎克在对“友谊”二字的诠释中就很明白地提到了这一点:“友谊是联结两颗同类心灵的纽带,它们既被双方的力量联结在一起,又是独立的。”唯其如此,我们就不应像培根那样简单地认为“朋友是另外一个自己”,毕竟在客观上“两颗同类心灵”各自是“独立的”,两颗心灵是两个不同的享有完全主权的王国。两个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距离。这也就注定了有一些东西仅仅属于自己。
    朋友一千个还太少,敌人一个也嫌多。在今天,承认自己是个“乐于孤独”和“没有朋友”的人恐怕不多。但是,不管你是“相识满天下”交游甚广之辈,抑或信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人,你是否曾经在某个夜晚想找人倾诉却发现无人可找,而几个堪称知己的电话号码就烂熟在心里?你们交往多年,经常保持着联系,在一起时无话不谈,你们都相信你们的友谊永远不会生分到必须匆匆忙忙去整补的那一天。然而就在那样一个晚上,你最终没有拨通他们中任何一个人的电话,而是甘愿独自一人面对着洁白的墙壁,把楼下的喧嚣声戛然关在门外,像那些“乐于孤独”和“没有朋友”的人一样,陷入无边孤寂的沉思中“啃啮”着自己的心灵。
    这样的夜晚,灵魂在独自行走;这样的夜晚,惟你一人独享。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在你的一生中,必须不间断地拥有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时刻——深入内心,释放自我,让灵魂得以保持属于它的纯净。这样的夜晚,朋友不能分享,也无从去分享,即使他恰好就在家里做客,正睡在隔壁的房间里。他毋须分享,他也拥有属于他的这样的夜晚。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有一些东西不能与朋友甚至亲人分享,譬如你想一个人呆着的某些夜晚,譬如你必须独自面对的人生的风风雨雨,也譬如今夜——2003年11月9日凌晨2点52分,我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在独自啃啮自己心灵的时候,这个夜晚仅仅属于我!
                                        (选自《散文》2004年第3期)
 
16.本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思路非常清晰。请用简要的语言叙述全文的主要思路。(4分)
答:本文先写              &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5年深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8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