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1137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7]
06届高考第二轮文言文阅读训练(1)
"06届高考第二轮文言文阅读(1)
(一)
麦铁杖,始兴人也。骁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性疏诞使①酒,好交游,重信义,每以渔猎为业,不治产业。陈太建中,结聚为群盗,广州刺使欧阳维俘之以献,没为官户,配执御伞。每罢朝后,行百馀里,夜至南徐州,逾城而入,行光火劫盗②。旦还,及时仍又执伞。如此者十余度,物主识之,州以状奏。朝士见铁杖每旦恒在,不之信也。后数告变,尚书蔡徵曰:“此可验耳。”于仗③下时,购以百金,求人送诏书与南徐州刺史。铁杖出应募,赍敕而往,明旦及奏事。帝曰:“信然,为盗明矣。”惜其勇捷,诫而释之。
陈亡后,徙居清流县。遇江东反,杨素遣铁杖头戴草束,夜浮渡江,觇贼中消息,具知还报,后复更往,为贼所擒。逆帅李棱遣兵仗三十人卫之,缚送高智慧。行至庆亭,卫者憩食,哀其馁,解手以给其餐。铁杖取贼刀,乱斩卫者,杀之皆尽,悉割其鼻,怀之以归。素大奇之。后叙战勋,不及铁杖,遇素驰驿归于京师,铁杖步追之,每夜则同宿。素见而悟,特奏授仪同三司。以不识书,放还乡里。炀帝即位,汉王谅反于并州,又从杨素击之,每战先登。进位柱国④。寻除莱州刺史,无治名。后转汝南太守,稍习法令,群盗屏迹。寻除右屯卫大将军,帝待之逾密。
铁杖自以荷恩深重,每怀竭命之志。及辽东之役,请为前锋,将渡辽,谓其三子曰:“阿奴当备浅色黄衫。吾荷国恩,今是死日。我既被杀,尔当富贵。唯诚与孝,尔其勉之。”及济,桥未成,去东岸尚数丈,贼大至。铁杖跳上岸,与贼战,死。  (节选自《隋书•麦铁杖传》)
注释:①使:放纵,放任。②光火劫盗:明火执仗地抢劫偷盗。③仗:皇帝的仪仗。④柱国:官职名,原为保卫国都之官,后指最高武官或勋官。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以渔猎为事,不治产业  治:从事      B.帝曰:“信然,为盗明矣。”  信:相信
C.后叙战勋,不及铁杖  叙:评议等级次第    D.铁杖自以荷恩深重   荷:蒙受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唯诚唯孝,尔其勉之          B. ①以不识书,放还乡里
②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   ①汉王谅反于并州              D. ①铁杖跳上岸,与贼战,死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②未得与项羽相见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麦铁杖“骁勇”的一组是
①陈太建中,结聚为群盗  ②铁杖头戴草束,夜浮渡江,觇贼中消息  ③铁杖取贼刀,乱斩卫者  ④汉王谅反于并州,又从杨素击之  ⑤铁杖自以荷恩深重,每怀竭命之志  ⑥桥未成……铁杖跳上岸,与贼战
A.②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麦铁杖确实去南徐州偷盗过,但皇帝感于他的勇敢敏捷而赦免了他,所以麦铁杖后来要为皇帝而死。


浏览完整试题B.麦铁杖在侦察敌兵情况过程中,不幸被俘虏。在押送途中,他却机智地杀了那些守卫的人,逃回了自家营地。
C.麦铁杖认为自己是有战功的,因而在杨素去京师报告过程中跟着杨素,杨素明白后,特意向皇帝奏请授予他仪同三司。
D.麦铁杖有感于皇帝的大恩,常常抱有竭忠效命的意念,在辽东战役中,身先士卒,奋勇杀敌,英勇牺牲。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铁杖出应募,赍敕而往,明旦及奏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卫者憩食,哀其馁,解手以给其餐。(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寻除莱州刺史,无治名。(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苏威字无畏,京兆武功人也。高熲(jiǒng)屡言其贤,高祖亦素重其名,召之。及至,引入卧内,与语大悦。拜太子少保,俄兼纳言、民部尚书。威上表陈让,诏曰:“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威乃止。初,威父在西魏,以国用不足,为征税之法,颇称为重。既而叹曰:“今所为者,正如张弓,非平世法也。后之君子,谁能弛乎?”威闻其言,每以为己任。至是,奏减赋役,务从轻典,上悉从之。威见宫中以银为幔钩,因盛陈节俭之美以谕上。上为之改容,雕饰旧物,悉命除毁。寻复兼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本官悉如故。治书侍御史梁毗以威领五职,安繁恋剧,无举贤自代之心,抗表劾威。上曰:“苏威朝夕孜孜,志存远大,举贤有阙,何遽迫之!”因谓朝臣曰:“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杨素才辨无双,至若斟酌古今,助我宣化,非威之匹也。”其见重如此。隋承战争之后,宪章舛驳,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律令格式,多威所定,世以为能。国子博士何妥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等共为朋党,上令蜀王秀、上柱国虞庆则等杂治之,事皆验。上以《宋书•谢晦传》中朋党事,令威读之。威惶惧,免冠顿首。上曰:“谢已晚矣。”于是免威官爵。知名之士坐威得罪者百余人。 (《隋书卷四十一•列传第六•苏威》)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舟大者任重   任:任务             B.后之君子,谁能弛乎    弛:放松,减轻
    C.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  值:遇到  D.上令朝臣厘改旧法    厘:订正,改正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国用不足,为征税之法/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B.威闻其言,每以为己任/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何遽迫之/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D.其见重如此/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苏威深得高祖器重的一组是(   )
①及至,引入卧内,与语大悦   ②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   ③上为之改容,雕饰旧物,悉命除毁   ④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   ⑤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曲   ⑥上以《宋书•谢晦传》中朋党事,令威读之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威以贤能著称,故高祖征召他,认为他凭着出众的才华,可以兼任多职。当言官弹劾他贪恋权位时,高祖认为即使他在举荐贤能方面有缺点,也不应苛责。
    B.苏威办主采取较轻的赋税和劳役制度,他把改变以国家资财不足而制定的重税之法作为自己的使命,以实现父亲的未竟之志。
    C.苏威的为政之才深得高祖器重。高祖认为,杨素才辩天下无双,但是在斟酌古今得失,帮助君主宣扬教化方面,是无法与苏威匹敌的。
    D.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等人结为朋党,被揭发查实后,他虽然认了错,但并没有能得到皇上的宽恕,也因此冒犯了许多当时有名望的士大夫。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2分)
    译文:                                                                 
    (2) 今所为者,正如张弓,非平世法也。后之君子,谁能弛乎?(3分)
    译文:                                                                        
    (3) 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3分)
    译文:                                                                        
(三)
  郑兴字少赣,河南开封人也。少学《公羊春秋》。晚善《左氏传》,通达其旨,同学者皆师之。
  更始立,兴为长史,奉迎迁都。更始诸将皆山东人,成劝留洛阳。兴说更始日:“陛下起自荆楚,权政未施,一朝建号,而山西雄杰争诛王莽,开关郊迎者,何也?此天下同苦王氏①,而思高祖之旧德也。今久不抚之,臣恐百姓离心,盗贼复起矣。今议者欲先定赤眉而后入关,是不识其本而争其末。恐国家之守转在函谷,虽卧洛阳,庸得安枕乎?”更始日:“朕西决矣。”拜兴为谏议大夫。


展开余下试题  会天水有反者,攻杀郡守,兴坐免。时赤眉入关,东道不通,兴乃西归隗嚣。嚣虚心礼请。而兴耻为之屈,称疾不起。嚣矜己自饰,常以为西伯复作,乃与诸将议自立为王。兴闻而谓嚣日:“《春秋传》云‘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②,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问者诸将集会,无乃不道忠信之言;大将军之听,无乃阿而不察乎?昔文王承积德之绪,加之以睿圣,尚服事殷。高祖征伐累年,犹以沛公行师。今令德虽明,世无宗周之祚;威略虽振,未有高祖之功,而欲举未可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惟将军察之。”嚣竞不称王。
  嚣后遂广置职位,以自尊高。兴复止之曰:“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孔子日:‘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不可以假人者,亦不可以假于人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
  侍御史杜林荐之日:“窃见河南郑兴,执义坚固,宜侍帷幄,典职机密。”乃征为太中大夫。兴好古学,尤明左氏、周官。世言左氏者多祖于兴。(节选自《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
注释:①王氏:王莽,这里指王莽暴政。②嚚:yin,奸诈。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攻杀郡守,兴坐免     坐:坐视      B.嚣矜己自饰           矜:夸耀
C.常以为西伯复作       作:发作      D.嚣病之而止           病:患病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同学者皆师之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B.兴闻而谓嚣日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后遂广置职位,以自尊高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无益于实,有损于名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郑兴劝说隗嚣“不称王”的理由的一组是
①诸将集会,不道忠信之言    ②大将军之听,阿而不察    ③令德虽明,世无宗周之祚    ④威略虽振,未有高祖之功    ⑤欲举未可之事,昭速祸患    ⑥无益于实,有损于名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兴有政治远见,在众将领都不愿迁都的情况下,指出先平定赤眉然后迁都是本末倒置,并劝说更始帝认清形势,安抚百姓,西进入关,稳定政权。
  B.郑兴在赤眉军人关、东面的道路不通的情况下,往西归附了隗嚣,隗嚣很虚心,以礼相请,而郑兴却认为届就于他是耻辱的,就推说有病不起来。
  C.郑兴善于引经据典,他巧妙地引用《春秋传》有关言论来指出隗嚣身边将领心怀异志,并引用孔子的话,批评隗嚣大量设置官职来提高自己地位的做法。
  D.郑兴喜好古文经学,他钻研《公羊春秋》,精通《左氏传》,造诣高深,与他一起学习的人都以他为师。人们说起《左氏传》时,大多采用他的说法。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此天下同苦王氏,而思高祖之旧德也。(3分)
译文:                                                                         
(2)虽卧洛阳,庸得安枕乎?  (2分)
译文:                                                                        
(3)而欲举未可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  (3分)
译文:                                                                        
(四)
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黔国公沐朝弼数犯法,当逮,朝议难之。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不敢动。既至,请贷其死,锢之南京。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行之久,太仓粟充盈,可支十年。互市饶马,乃减太仆种马,而令民以价纳,太仆金亦积四百余万。又为考成法以责吏治。初,部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居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居正以御史在外,往往凌抚臣,痛欲折之。一事小不合,诟责随下,又敕其长加考察。给事中余懋学请行宽大之政,居正以为风己,削其职。御史傅应祯继言之,尤切。下诏狱,杖戍。给事中徐贞明等群拥入狱,视具橐饘①,亦逮谪外。御史刘台按辽东,误奏捷。居正方引故事绳督之,台抗章论居正专恣不法,居正怒甚。帝为下台诏狱,命杖百,远戍。居正阳具疏救之,仅夺其职。已,卒戍台。由是,诸给事御史益畏居正,而心不平。
居正喜建竖,能以智数驭下,人多乐为之尽。俺答款塞,久不为害。独小王子部众十余万,东北直辽左,以不获通互市,数入寇。居正用李成梁镇辽,戚继光镇蓟门。成梁力战却敌,功多至封伯,而继光守备甚设。居正皆右之,边境晏然。两广督抚殷正茂、凌云翼等亦数破贼有功。浙江兵民再作乱,用张佳胤往抚即定,故世称居正知人。然持法严。覈②驿递,省冗官,清痒序,多所澄汰。公卿群吏不得乘传,与商旅无别。郎署以缺少,需次者辄不得补。大邑士子额隘,艰于进取。亦多怨之者。
张居正死后祸发,尚书李日宣等言:“故辅居正,受遗辅政,事皇祖者十年。肩劳任怨,举废饬弛,弼成万历初年之治。”(《明史•张居正传》)
注:①饘(zhān):稠粥。②覈(hé):整顿。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吏职,信赏罚        课:考核         B.既至,请贷其死,锢之南京   贷:给予
C.居正以为风己,削其职 风:通“讽”,讽刺 D.居正皆右之,边境晏然 右:支持、帮助
10.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以尊主权……一号令为主 ②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①互市饶马,乃减太仆种马 ②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展开余下试题C.①行之久,太仓粟充盈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①大邑士子额隘,艰于进取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张居正“肩劳任怨、举废饬驰”举措的一组是
    ①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 ②又为考成法以责吏治 ③一事小不合,诟责随下,又敕其长加考察 ④帝为下台诏狱,命杖百,远戍 ⑤诸给事御史益畏居正,而心不平 ⑥覈驿递,省冗官,清庠序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黔国公沐朝弼屡次犯法,朝臣们认为他劳苦功高,不便法办。张居正于是借机调开他的儿子,才派人飞快去逮捕他,他才不敢反抗。
B.张居正采纳漕臣建议,责令运粮士兵紧急发运,避免损失,于是太仓粮食充足。受此启发,他命令事事都要按大小缓急规定期限。以后,官员们都不敢延误公事。
C.张居正有时喜怒无常,稍有不合意者,就大加责骂。给事中徐懋学、御史傅应祯请求他宽大为怀,却受到处罚,因此大小官吏怨声载道。
D.张居正还能知人善任,让李成梁镇守辽东,戚继光镇守蓟州镇,两广督抚殷正茂、凌云翼前去破贼,张佳胤前往浙江安抚。一时,边境安宁,社会稳定。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2分)
    译文:                                                                        
   (2)居正以御史在外,往往凌抚臣,痛欲折之。(3分)
    译文:                                                                        
   (3)居正喜建竖,能以智数驭下,人多乐为之尽。(3分)
    译文:                                                                        
(五)
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扁鹊曰:  “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 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 “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扁鹊仰天叹曰:“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
中庶子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曰: “窃闻高义之日久矣, 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尸厥者也。太子未死也。”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节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06届高考第”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