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01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8]
200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200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殷红(yān) 自缢(yì)   纤云(xiān)  商贾(jiǎ)
B.暮霭(ǎi) 窈窕(tiǎo)  怆然(chuàng) 慰藉(jí)
C.转徙(xǐ) 歆羡(xīn)   陨身(yǔn)  迸发(bìng)
D.还酹(lèi) 李煜(yù)   罗衾(qīn)  葳蕤(ruí)
2.下列词语的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夙兴夜寐   耳根清净  义无反顾 轻拢慢捻
B.鼓瑟吹笙   如愿以尝  误落尘网 反复无常
C.云霞明灭   五陵年少  苍海月明 一枕黄粱
D.长歌当哭   风餐路宿  穷困潦倒 以逸待劳
3.下面四副对联写的分别是谁?正确的一项是(  )
(1)何处招魂  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  湘流应识九歌心
(2)酌酒苑间磨针石上   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4)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A.贾谊    李白    杜甫    辛弃疾      B.屈原  李白  杜甫  辛弃疾
C.贾谊    陶渊明  白居易  苏轼        D.屈原  杜甫  李白  苏轼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誓天不相负       儿已薄禄相     叶叶相交通 
B.君家妇难为       为仲卿母所遣   阿母为汝求
C.其黄而陨         二三其德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D.适得府君书       始适还家门     少无适俗韵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B.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C.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D.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6.下列句子,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二、(20分)
(一)阅读下列诗歌,回答诗后问题。(8分)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以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清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7.诗中描写了龙、鸾、霓衣等想象中的事物,这些与表现现实有什么关系?  


浏览完整试题                                                        
8.“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9.与“天姥连天向天横”一句相呼应是哪一句?
                                                                                                                                                                                                  
10.下列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中,不当的一项是(    )
A.主体部分描绘的是梦幻中游天姥的情景。
B.诗人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描绘梦幻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
C.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理想的寄托,是与丑恶现实完全对立的。
D.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生活经历的曲折反映,是现实世界的缩影。
(二)阅读下面唐诗,回答诗后问题。(6分)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①,我言秋日胜春朝②。
晴空一鹤排云上③,便引诗情到碧霄④。
【注释】①寂寥:寂寞,空虚。②胜:超过。春朝:春天。③排:这里是冲的意思。④碧霄:碧蓝的天空。
11.诗前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1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这有何深意?
(三)阅读下面宋词,回答词后问题。(6分)
武陵春①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②,也拟泛轻舟③。
只恐双溪舴艋舟④,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①调名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述武陵渔人游历桃花源事。②双溪:水名,在今浙 江金华城南。 ③拟:准备。 ④舴艋舟:小船。 
13.“物是人非”,在词中你作怎样理解?
14.“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写出了词人什么样的生活情景?
三、(14分)
15.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6.默写填空。(任选8题)(8分)
(1)大江东去,浪淘尽,              。
(2)               ,二情同依依。
(3)月明星稀,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4)少无适俗韵,              。
(5)                         ,使我不得开心颜。
(6)明月松间照,              。
(7)                     ,不尽长江滚滚来。
(8)映阶碧草自春色,                。
(9)                 ,只是当时已惘然。
(10)早岁那知世事艰,                。
四、(8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①什么是“乐府”?它的涵义是有演变的。两汉所谓乐府指的是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这是它的原始意义,但魏晋六朝却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于是所谓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一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六朝人虽把乐府看成一种诗体,但着眼还在音乐上。至唐,则已撇开音乐,而注重其社会内容,乐府又一变而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有称词、曲为乐府的,则又离开了唐人所揭示出来的乐府的精神实质,而单从入乐这一点上出发,是乐府一词的滥用。
②乐府成为大规模的专署是在汉武帝的时候。作为一个供统治者点缀升平,纵情声色的音乐机关,汉乐府的任务,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外,它不同于后代的一个最大特点,或者说一项最有意义的工作,便是采集民歌。这件事在文学史上也是有其重要意义的。白居易说:“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和周代一样,汉代也是采诗的,当时采诗的范围遍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比周代还要广。两汉某些头脑比较清醒的统治者较能接受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教训,也颇懂得反映人民意向的民歌民谣的作用,经常派遣使者“使行风俗”、“观纳民谣”。这种政治措施,说明当时乐府采诗虽然为了娱乐,但也有作为统治者之借鉴的政治意图,即所谓观风俗,知薄厚;而在客观上也起了保存民歌的作用,使民歌得以记录、集中、流传。
③据《汉书•艺文志》所载篇目,西汉乐府民歌有一百三十八首,这数字已接近《诗经》的风,东汉尚不在内,但现存的总共不过三四十首。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类,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相和歌辞”、“鼓吹曲辞”和“杂曲歌辞” 三类中。在音乐上,这三类各具特色。“相和”是一种_________的演唱方式:“鼓吹”是________;“杂曲”则是_________。
④汉乐府民歌继承并发展了周代民歌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这表现在它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上。这种精神像一根红线贯串在从建安到唐代的诗歌史上,俨然形成一条以乐府为系统的现实主义传统:“缘事而发”(汉乐府民歌)——“借古题写时事”(建安古题乐府)——“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杜甫创作的新题乐府)——“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白居易所倡导的新乐府运动)。


展开余下试题⑤汉乐府民歌的主要形式是杂言诗与五言诗,这两种形式对后代乐府诗的影响很大。这两种形式与《诗经》的四言体、《楚辞》的骚体,成为古诗的主要语言形式,一直到近体诗出现并兴盛起来,五言诗与七言诗才占据了主要地位。
17.“十代采诗官不置”的“置”字意思是(  )
A.放置    B.设置   C.弃置   D.安置
18.第②段的作用是什么?正确的选项(  )
A.说明汉乐府的主要价值。      B.说明汉乐府形成的原因。
C.说明汉乐府与民歌的关系。     D.说明汉乐府对民歌的影响。
19.第③段末尾横线处应填以下句子的顺序是(  )
①一种声调已经失传的曲牌;②有丝竹伴奏的或人声相谐;③北方民族的主要用作军乐的器乐合奏曲。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20.文中说唐朝人揭示出乐府的精神实质,这种精神实质指的是什么?
五、(6分)
21.调整下面语句的语序,使其结构一致,语意自然连贯。
秦汉的征战,纷乱着的春秋,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鼓角争鸣,让这片土地和与它相依为命的百姓饱受摧残。
22.将下列三个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单句。(不得遗漏要点)
①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是一个科学事实。
②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③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这一科学事实还认为,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漠。
六、(4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盲人在马路边迟疑,我紧走几步搀扶他过了人行道。“你上哪儿?我送你去吧。”那天我的心情很好。盲人笑了笑:“不麻烦了,你送我一程,可你不能送我一辈子呀!”他轻点木棍,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
遇到困境,总是环顾左右、希望别人拉一把的人,可能会较快地逃离暂时的不幸,但人生还有无数的困境仍在不远的前方等待着,他们一旦失去外界的援助,大多会在困境中不能自拔,甚至自甘堕落。而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注定要靠我们自己一步步走过去。没有谁能做你永远的救星,即使是我们最亲近的父母。
请以“做自己的救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要求:(1) 文体自选;(2)题目自拟;(3)800字左右。
命题:苗金德 
1.D 
2.A 
3.B 
4.C 
5.D 
6.D 
7.诗人写了如此多的想象中的事物,意在虚构一个充满幻想、五彩缤纷的神仙世界,并与丑恶的现实对比,从而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丑恶现实的鞭笞。
8.承上启下。
9.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10.D(现实让他不满)
11.诗前两句表露了刘禹锡乐观豁达的心境。用了对比的手法。
12.借鹤冲天表明自己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而是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精神。
13.春光依旧,山水依旧,而人已变了,(如尘香花已尽,如她丈夫离她而去)。
14.词人因晚景凄凉而满怀愁绪,这愁有重量,竟担心船载不动,其实词人已要被愁所压垮了。
15.(1)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2)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要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而不能尽情享受游洞的乐趣。
16略。
17.C 18.B 19.B 
20.反映社会内容,有感而发,具有批判现实的讽刺性。
21.春秋的纷乱,秦汉的征战,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鼓角争鸣。
22.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样一个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或一度是沙漠。(必须是单句,没有遗漏要点)
23.略。 (60.183.142.255)"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2005学年第”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