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383  
标签:语文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83]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篱下( lí )    亵玩( xiè )     曳屋(zhuài)
 B淤泥( yū )     陋室( lòu )    大骇( hài )
 C齁声( hǒu )    德馨( xīn )     鲜有闻( xiān )
 D窥之( kuī )    噬己( sì )     案牍( dú )
2.下列诗句书写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3分)
 A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解释下列加点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最是一年春好处(  处所 )  香远益清(更)   惟吾德馨( 香气 )  
B山气日夕佳(气象、景色)  驴不胜怒( 胜利 )    群响毕绝( 全 )  
C有龙则灵(灵活 )         问君何能尔( 这样)   绝胜烟柳满皇都( 远远胜过 )
 D谈笑有鸿儒(大)        濯清涟( 洗涤)     亭亭净植( 竖立 ) 
 4.下列诗句划分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 。 (3分)
  A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C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5.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4分)
 虎因喜,计之日:“技止此耳!”
  A老虎因此高兴起来,计划着说:“技能只有这些了!”
  B老虎于是高兴起来,心里盘算:“本领不过这样罢了!”
  C老虎因为特别高兴,计算着说:“技能到此为止吧!”
  D老虎于是特别高兴,计划着说:“本领不过如此了!”
6.找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4分)
  A无丝竹之乱耳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染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是(     )。(3分)
   A凯歌 凯旋       B轻捷 捷报
   C修长 修葺       D处决 处所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怎样理解“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3分)
答:
 
 
(二)、对《陋室铭》的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先以山、水起兴,引出所吟咏的对象——陋室。
B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因为陋室里有香味。
C文中引圣人之言作结,暗示自己就是诸葛亮、扬子云一样的“君子”,深化了主题。
D文章表现了作者不求名利,不慕荣华,不随俗流,淡泊自处的生活情趣。
(三)请说说《爱莲说》采用怎样的手法来达到突出中心,立意深远的目的的?(3分)
答:
 
 
 
(四)、阅读选文,完成文后各题。(12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这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浏览完整试题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责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文章描写莲花外部特征及内在气质的句子,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莲花的。(3分)
答:
 
 
 
2.作者在第二段中为何还要写菊花、牡丹,赋予了它们怎样的品格?(3分)
答: 
 
 
3.你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意义?(3分)
答:
 
 
4.文末一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答:
 
 
(五)、认真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各题。(6分)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      第一句的景物有什么特点?(2分)
答: 
 
 
2.      诗中“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2分)
答: 
 
 
3.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六)、阅读选文,完成文后各题。(10分)
河南王卜怜吉歹①为本省丞相时,一日,掾史②田荣甫抱牍诣府请印,王留田侍宴,命司印③开匣取印至前。田误触坠地。王适④更新衣,而印朱溅污满襟,王色不少动,欢饮竟夕。又一日行郊,天气且暄,王易凉帽,左右捧笠侍,风吹堕石上,击碎御赐⑤玉顶,王笑曰:“是有数也。”谕令毋惧。噫!此其所以为丞相之量。
【注释】①卜怜吉歹:人名,即河南王。②掾史:官职名。③司印:掌管大印的侍从。④适:正好。⑤御赐:皇帝赏赐。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分)
王适更新衣(      )          是有数也(       )
2.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
命 司 印 开 匣 取 印 至 前
3.上文叙述了河南王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个俗语来概括河南王的度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你喜欢河南王这个人吗?谈谈你对他的看法。(3分)
答:
 
 
 
 
三、口语交际与作文(40分)
1.  请为深陷电脑游戏的同学出点主意,怎样才能从沉迷中走出。
2.  写一篇寓言,题目自拟,可以是自己的独创,也可模仿课文和其它读过的寓言。
 
 
 
参考答案:
一、1.B 2.C 3.D 4.C 5.B 6.C 7.A 二、(一)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正采撷着菊花,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远处的南山。这两句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的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和情趣。(二)B (三)采用表现方法是独具匠心的,主要以衬托和拟人比喻来托物明志,以品评形象代替说理论证。(四)、1.从生长环境来看,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莲而不妖”的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2.作者是运用衬托手法,连用三个拟人,把菊花比做“隐逸者”,用它的抗霜表现人的孤傲,呼应文章开头“晋陶渊明独爱菊”,这是正衬;作者把牡丹比做“富贵者”,用它的富丽浓艳表现世人的庸俗,这是反衬。由此来突出莲的高贵品格。3.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慨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4.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名逐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五)1.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让人产生悲凉之感,惹动旅人思乡之情。2.“断肠人”应是荒凉古道中,孤独地骑着瘦马前行,太阳下山了,人还在漂泊,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的游子。3.C (六)1.更换 这2.命司印/开匣取印/至前3.①被溅污新衣不责怪部下②击碎御赐玉顶不生气。4.宰相肚里能撑船5.喜欢,河南王有度量,有涵养。(谈到不喜欢,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222.218.164.63)" 
标签:语文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语文版)”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8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