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392  
标签:语文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92]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川绵阳语文版)
"绵阳外国语学校初2005级摸底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11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准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堆砌   休憩   沏茶   锲而不舍
B.侥幸   绕口   妖娆   不折不挠
C.嗫嚅   怯懦   糯米   相濡以沫
D.糟粕   湖泊   逼迫   居心叵测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详   出奇制胜   事得其反   树欲静而风不止
B.锤炼   花姿招展   首当其冲   倦鸟思巢,落叶归根
C.沧桑   食不果腹   冥顽不化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D.倾倒   大相径庭   忧柔寡断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愿一切生命不至于因        在石缝间而凄凄切切。
(2)我仔细       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盛。
(3)可是,说也奇怪,在人生的旅途中,尤其是歧路徘徊的时候,那瘦骑士和胖随从 
_____追随在我后面。
(4)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       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A.飘荡     观察     却     可能 
B.飘落     观赏     总     也许
C.漂泊     鉴赏     还     或者
D.飘零     欣赏     仍     肯定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强烈地拨动着听众的心弦,在极度的激动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经过四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跳进汹 涌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
C.两位优秀的有三十年工作经验的我厂工人被选为人民代表。
D.他不仅能吃透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而且还能够用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范仲淹游晋祠曾赞美说:“千家灌禾稻,满目江南田。”
B.下午她拣了好几样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
C.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到了新的水平。
D.“你好,”啸鸣说:“能借你的书用用吗?”
6.下列各项中,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B.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浏览完整试题C.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丙】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谤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以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穿
B.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地位鄙陋
C.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恤:同情
D.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特:只是
8.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A.                              B. 
度义而后动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恐付托不效                       今君实所以见教
C.                              D.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媵人持汤沃灌②遂许先帝以驱驰③至于斟酌损益④兵甲已足⑤先帝知臣谨慎⑥日再食⑦则固前知其如此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④⑦    D.③⑤⑦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以赠序的形式向马君则叙述自己的求学故事,激励后生奋发有为。该文的主旨句是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B.乙文作者向后主自述心志,表达忠于汉室的决心,从文中看来,这份决心来自两件事:一是三顾茅庐之恩,一是临崩寄臣之托。
C.丙文以书信形式答复自己政治主张,目的在于释疑。从书信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的改革遇到了来自司马迁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反对,这也预示着这场改革将以失败而告终。
D.甲文在是长者对后生真诚的劝告,语言质朴,情真意切;乙文是臣下对主上的劝说,言语之间无不是赤诚忠心;丙文用语有礼有力,以理服人,既表达了自己坚持改革之心,也向众人阐述了进行改革的理由。
绵阳外国语学校初2005级摸底考试
语  文  试  卷
第Ⅱ卷(共120分)
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8页,用蓝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三 四 五 六 Ⅱ卷总分 总分人 总分复查人
(一) (二) (三)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三、(10分)
11.按要求填写名句。(10分)
(1)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2)                  ,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展开余下试题(3)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凡事要亲身试一试才能了解其中的细微变化,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            
一句正表达了这种意思。
(6)体现出朋友之间融洽的感情的句子是            ,          。(孟浩然《过故人庄》)
(7)用阴霾的天气来烘托归人浓烈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诗经》《采薇》)
(8)你的好朋友近期紧时间认真复习,你会借用《长歌行》中的      ,       。一句诗来劝他。
(9)表达了诗人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寻找一点自由和安静的诗句是             ,
             。(韦应物《滁州西涧》)
(10)写出一首诗中表现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连续的两诗句           ,           。
得分 评卷人
 
四、(20分)
12.把试卷第2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后面问题。(5分)
材料一  2004-06-29 16:57新华网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29日说,日本政府已经决定于7月上旬派出海洋调查船只前往东海海域的“日中中间线”日方一侧开展海底资源的调查工作。而日方所说的“日中中间线”日本一侧,实际上是中国的专属经济区。
材料二  新华社东京(2005年)2月9日电  日本政府人士9日透露,日本右翼团体在钓鱼岛上设立的灯塔将作为“国有财产”收归国家管理之下,声称钓鱼岛为日本固有领土。有关手续正在办理中。
材料三  新华社东京(2005年)3月7日电  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送审的《新历史教科书》大肆美化日本侵略战争,歪曲侵华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宣传中日历次战争责任都在中国。
(1)据提供的材料,你对目前中日关系有怎样的判断?(3分)
(2)你认为应如何处理中日之间的关系?(2分)
14.回忆名著,完成下面各题。(6分)
(1)请写出“智取生辰纲”中的至少四位好汉的名字及绰号。(2分) 
(2)《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____________,最有趣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最凄惨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_。(2分)
(3)读对联,写出《三国演义》中的情节至少两个。(2分)
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15.诗歌赏析(4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中加点的词描绘出了怎样的战斗场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雄心壮志?
   (2)“可怜白发生”中“可怜”一词流露出词人怎样的心情?
五、(30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6—24小题。
得分 评卷人
 
(一)(12分)
欣赏生命
   思考生命是从认识死亡开始的。
   最初见到死亡,我还是个没有经历过痛苦的天真的小女孩。
   一天,正在外祖父院子里玩“办家家”的游戏。我的小辫上插几朵蓝紫色的喇叭花。在忙着给自己准备“午餐”——将泥土裹在叶子里做“饺子”
忽然,一阵惊天动地的哭声和悲怆的乐声传来,我愣了一下,飞快地跑出院子。一阵长长的送葬队伍正缓缓地从门前经过。小驴车嘎啦啦轧过石子路,车上停放着一口黑漆棺材,后面跟着一大群男人女人和孩子,他们脚瞪白鞋,头戴孝帽,腰间系着宽宽的白带子,女人们用手帕蒙住脸,唱歌似的长一声短一声地哭泣。
我没有像其他小孩子那样追着队伍又喊又跳,就那么呆呆地站在路边,头上还插着几朵蓝紫色的喇叭花。这事过去好久,我都不能忘记,那乐声里所诉说的生命的秘密和悲凉,是那么深那么痛地开启了我小小的心灵。
以后我长大了。在二十多年的生命里,先后目睹了外祖父、外祖母和母亲的死亡。他们三人都是我最挚爱的亲人。母亲给了我生命,而外祖父、外祖母抚养了我。
他们都曾在病痛中挣扎良久,然后默默离去,没有留下一句话。但他们今生所给予我的呵护和爱是那么久远地深植在我的生命中。十几年过去了,流在我心底的依然是一份抹不去的痛楚。
十九岁,一场车祸让我也经历了死亡,曾在生与死的暗夜里挣扎了七天七夜。当时医生告诉唯一守侯在身边的弟弟说我随时可能死去。17岁的弟弟不知如何准备后事,他只是不相信,不吃不睡一直守在我的床前。
活过来以后才明白:死亡就是对这个世界毫无感知,没有爱没有恨没有快乐,当然也没有痛苦。由此也才彻悟:那爱那欢乐,连同痛苦也都是如此珍贵,因为它标志生命的存在。
后来,我做了母亲。第一次在产院的育婴室门口看到那么多千姿百态的小生命。那些天使一样的婴儿,有的安详地熟睡,有的挥舞粉嫩的小拳头大哭,好像在抗议没有经过他同意就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站在那里我不禁泪水盈盈:这些生动可爱的小生命不同于死亡带给我的,他们在我内心深处激起一种真正圣洁美丽的感觉。我又开始问自己那个久已困扰的问题:生命是什么?然后我对自己说:生命,就是从出生走向死亡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不同的量和质。
随着阅历和经历的增加,那种对于未知死亡的恐惧变得淡薄了,我已知道那是必然。死神同每一个人签约,没有人可以违约;但结局一样,过程却截然不同。我想要说的是,由于我对于生命的爱以及对生命越来越接近本质的认识,我的生命会变得单纯明净。在学会奋斗的同时,我也得到了享受和欣赏生命的自然和美丽,而这些,多半与利欲和物欲无关,没有利欲和物欲的参与,我也照样获得许多快乐。
我喜欢秋夜,静听窗外风旋落叶的声音和秋虫的低吟,似乎听一份幽怨,又听一份安然。喜欢雪后初晴洁白的路和屋顶,喜欢听屋檐下雪水融化,滴落在松软的泥土里。喜欢清晨一两声婉转悦耳的鸟鸣,好象整个世界都被唤醒并且变得清新。
喜欢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也同样喜欢《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中那份美丽的忧伤。喜欢骑单车从高坡上飞快地下滑,让清爽的风柔柔掠过面颊将我的黑发向后高高扬起。尤其喜欢在窗外无声无息飘落细雨的时候,那细致晶莹的雨帘给我一种可以遮蔽的宁静和安全感,只开一盏台灯,让金黄的光晕暖暖地罩着我。再放下纱窗帘,拥被读一本好书,那一刻真觉得做神仙的快乐也不过如此。
我不在意世俗的名利和女人的虚荣,我只把握住实实在在的生活。
让我告诉你:拥有并懂得珍惜,这就是快乐美丽的人生了。


展开余下试题16.作者对死生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才懂得了死生之道,这三个阶段是什么?(3分)
17.作者对死亡的本质有了进一步认识后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分)
18.作者认为应怎样欣赏生命?(请陈述要点)(3分)
19.请谈谈你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3分)
得分 评卷人
 
(二)(10分)
从香菱学诗谈起
《红楼梯》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们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虚心好学。
怎样才算做到虚心好学呢?
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要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都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时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是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谦逊;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雅量。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曜,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
20.第二段叙“香菱学诗”的故事有什么特点和作用?(4分)
21.第五、七自然段的论证方法有何异同?(4分)
22.请你再补写一个能够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2分)
得分 评卷人
 
(三)(8分)
指纹——未来的万能钥匙
    ①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虽然唇纹、眼睛里的虹膜视网膜也人人不同,但指纹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中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种。
    ②指纹识别技术其实分警用和民用两大类,思路是很不同的。派出所里给犯罪嫌疑人录指纹,不但要十个指头都录,而且都要旋转180度,因为犯罪现场找的指纹往往只是残缺不全的小片,所以指纹算法上用残缺指纹在指纹库里找嫌疑人,往往会找到很多个“可能是”的结果,需要专家一一比对排除。民用指纹则不然,录指纹只录一个或两个平面指纹用于身份识别,用的时候也要求完整无缺的平面指纹,算法比对只有“是”或“不是”两种结果。但民用指纹库也可以为刑侦破案服务,比如广州市外来人口指纹库就为抓通缉犯作了不少贡献,有的还是在广州隐藏了几年的重案犯呢,改了名字改了相貌却改不了指纹。
    ③指纹识别技术最核心的是算法,通过分析指纹的全局特征或局部特征,如脊、谷和终点、分叉点或分歧点,就可以从特征值中非常可靠地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虽然从出生到老不变,但小时候的成长发育会使指纹变长,中年发福会使指纹变宽,所以指纹算法是一种高难度的技术。目前我国已经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指纹算法,在处理指纹变形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一公司前不久还花了十万美元购买了该算法的使用权呢。
    ④指纹识别的另一关键技术是指纹图像采集技术。以前基本上用光学技术,即用一个光源从棱镜反射按在一个取像头的手指,光线照亮指纹从而采集到指纹。现在越来越多采用的是电容方式的半导体技术,按压到采集头上的手指的脊和谷,在手指表皮和芯皮之间产生不同的电容,芯片通过测量空间中的不同电容场得到完整的指纹。
    ⑤第二种方式也叫“活体指纹”,采集时你把手指头涂黑了也一样可以取到清晰的指纹,但只能手和身体连着才有生物电流,否则就无法采集到。前不久西安天气很冷,某单位装了这样的指纹系统做考勤,有个女员工骑单车上班,结果指纹仪不认她那“冰冷的小手”,后来用温水洗了洗手再来,指纹仪就认得她了,别人都笑她被冻得不是“活体”了。这种采集技术
标签:语文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中考语文模”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9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