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05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05]
徐汇区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2005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学习能力诊断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2006.1
此卷为试题卷,答案请做在答题卷上
阅  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8题。(21分)
《时间与传统》序言
张光直
①布鲁斯•坎格尔教授的《时间与传统》是一本讲考古学理论的好书,在美加考古学界也是受人尊敬和重视的一本书。它的中译本对现阶段中国考古学的进展应当是有积极影响的。
②考古学理论在中国一向不大受人重视。最近两年来出版的《中国考古学年鉴》对当代中国考古研究活动固然是很可靠的反映,但里面却根本没有涉及“考古学理论”这个范畴。可见,“理论”这件东西在当代中国考古活动中可以说没有什么地位。我相信中国考古学界对理论的漠视不是偶然的,而有它历史上的因素。黑格尔曾经说过:“中国人的历史只包含赤裸裸的、明确的事实,而对它们不加以任何意见或推论。”这种论断固然很不可靠,但传统史学的确有特别着重记述客观史实的一面。它的另一面则是利用史实的选择和描述来表明历史学家的价值判断,所以自孔子以来便有“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现象。这种凭主观判断来解释历史的作风,自有它趋于极端的一面,所以近代西方史学输入中国以后,便首先以传统史学的这一特征为打击的对象。
③其实,要讨论考古学理论在中国考古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得说清楚在使用“考古学理论”这个名词的时候,我们所指的概念是什么。最近在《考古学专题六讲》这本书里,我把自己对几个常用名词的用法说明了一下:“资料”是研究历史的客观基础;“技术”是取得资料的手段;“方法”是研究资料的手段;“理论”是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性认识的总结,并反过来指导具体的研究工作。上面这个对理论的定义,我想一般是可以使用的。但这个定义比较狭窄严谨,因而在一般的运用中,我们不妨把它放宽些。我们可以说,考古学上的理论是在考古作业的每个步骤上指导我们做何选择,如何做此选择的、关于文化现实、社会现实的有系统的一套看法和想法。换句话说,在考古实践中,我们应当先知其所以然才能决定其然。使我们能知其然的便是考古理论。口口声声说他不相信考古理论,或者说他没有考古理论的人,并不是真没有考古理论,而是只有未经检讨的、不成系统的、或者甚至是迷惑混乱的理论。进行考古实践并不是遵循一条不变的道路向前走,而是每一个步骤都会碰到岔路,需要加以选择。有理论的人进行这种选择是有根据的、有信心的;没有理论的人,进行这种选择是盲目的。
④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考古实践离不开考古理论。我们到野外去调查遗址的时候,应该如何调查?考古调查不是只有一个不变的方式,而是根据我们调查的目的和对古代文化社会生活的不同了解而有所区别。有人看到不同的遗物群便把它们当做不同的文化;另一些人则把它们看做是同一或不同文化对不同生活需要所做的不同适应。这两种不同的看法便与我们调查的范围、深度、顺序以及发掘与否等诸决定,有很大关系。考古发掘更是一套复杂的程序,从打桩子到回填之间一步步的工作应如何进行,有着许多不同的方式。怎样能忠实地记录资料,同时又能提供回答特定问题的资料,这就要看考古工作者在发掘的具体地点、范围、各种专业人员的使用、发掘的细密程度等等问题上进行怎样的选择。发掘出来的遗物如何进行处理?有哪些可以留下来,哪些可以抛弃?对器物进行分类是为了什么目的?为了这种目的又应当使用哪些分类标准?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是每个考古工作者必须回答的。无论是否意识到自己的理论体系,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在进行自己的选择时,考古学者是一定要应用他对历史认识的理论的。这几个例子应该可以说明考古理论与考古实践不可分割的关系。理论并不是一种空洞的主观成见,它需要与客观资料相对照。


浏览完整试题⑤四五十年来,世界考古学理论的中心很显然在美国。这并不是说美国有最好、最正确的考古学理论,而是说美国考古学界的理论是多元化的,也是特别发达的。因此,考古学工作可在许多丰富的理论体系中做适合自己立场与见解的选择,并且在这些体系中不断得到启示和刺激。
    ⑥《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编委会选了布鲁斯•坎格尔这本书翻译并介绍给中国读者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布鲁斯•坎格尔是加拿大人,在蒙特利尔的马克给尔大学任教。他的博士学位是在美国耶鲁大学得到的,而且多年来,他在美国考古学理论界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所以为人重视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他不仅有精深的见解,而且持论公平,不属于哪门哪派,对当代各种新旧说法都能客观地做正面、反面的检讨和批评、整理。读者读他的文章,能中肯地把握理论上的一些基本窍门,对各派学说的要旨优劣都能掌握,最后可以作明智的抉择。现在这本书的中译本出版在即,所以很高兴地写这几段话以志同声之欣悦。
  1987年4月于美国哈佛大学
1、“中国考古学界对理论的漠视不是偶然的……”一句中,“漠视” 意指                。“中国人的历史只包含赤裸裸的、明确的事实,而对它们不加以任何意见或推论。”一句中“它们”指的是                        。
2、从“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可见孔子作《春秋》的目的是                               。
3、作者分析中国的传统史学存在哪些不足?请简要说明。
4、联系上下文,解释“在考古实践中,我们应当先知其所以然才能决定其然”这句话的意思。
5、上文列举了几个实例来说明考古实践与理论的关系,请对照前文关于几个考古学名词的说明,完成下面填空:
“野外遗址中的遗物群”属于    ;“调查的范围、深度、顺序等”属于    ;“从打桩子到回填的一整套复杂工序”属于    ;“对遗物群的看法,对发掘与否的决定,对发掘地点、范围、程度、人员的选择,对器物分类标准的确定等”属于    。
A、资料        B、技术        C、方法        D、理论
6、从上文看,《时间与传统》这本书对现阶段中国考古学进展的积极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说明。
7、下列各项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近两年的《中国考古学年鉴》忠实地记录了当代中国的考古研究活动。
B、声称自己没有考古理论的人,其实有的是不成体系或迷惑混乱的理论。
C、考古学理论并不是一种空洞的主观成见,相反它是和实践紧密关联的。
D、因为有最好最正确的考古学理论,所以世界考古学理论的中心在美国。
8、请根据上文,概括出“书序”的内容要点。
二、阅读下文,完成9——14题。(18分)
柏林墙的碎片[注]
刘小枫
①柏林墙上曾有过一种文化,如今这种文化变成了碎片。 
②自从民主德国的一些公民在柏林墙东侧掘开了几个大口,让东西柏林人自由往来,柏林墙开始变成历史的废墟。柏林人纷纷涌到柏林墙,用铁锤和铁砧在墙上敲下几块碎片,作为历史遗物的纪念品珍藏起来。 
③在柏林墙的西侧,存在着一种文化。上面有用油料涂满的图画和语言,一些地方甚至层层重叠,不断更新创作。但在柏林墙的东侧,却只有空白。
④如今,柏林墙西侧的图画和语言被人们用铁锤敲成碎片。谁知道这些带有各色油料的碎片在几十年或几百年以后会值多少钱呢?如今,巴掌大的一块碎片售价已高达十个西德马克,谁知道以后会升值多少?除此而外,用小小的碎片做成的精致耳环和胸针,已在柏林墙前出售。不难想见,以柏林墙的碎片做成的艺术品种类会日益繁多。
⑤人们带着欢庆的心情涌到柏林墙,在这里漫步或敲击碎片。对柏林人来说,这似乎是今年最佳的圣诞礼品。然而,我在著名的布兰登堡门的柏林墙西侧,见到一篇写在大木板上的优美散文。上面的文字告诫人们:“柏林墙被掘开了,但是,这并没有伴随着胜利的凯歌,只有沉重的记忆带来的苦涩思索。” 难道人们一定要用种种政治意识把人类敲击成碎片?难道只是在政治领域才会有一座座柏林墙?难道这个世界上筑起的高墙要永远存在下去? 
⑥令人深思的是,把人在地理上、生理上、心理上隔绝开的柏林墙,是由主张整个人类拥有解放和幸福的政治理想筑起来的。这一现象绝不仅只具有讽刺的意味。值得庆幸的是,如今神话在其帷幕之内已变成了碎片,这些碎片不知与多少活生生的人的肉体和精神碎片掺合在一起。柏林墙文化是人类之耻辱的符号,柏林墙的碎片亦是人类之耻辱的记忆符号。作为一种艺术品,柏林墙的碎片是非常独特的,它意指的或蕴藏着的绝不是人类的欢悦,而是人类永远洗刷不净的污秽和永远消退不了的悲哀。
⑦柏林墙绝不是一种仅在德国出现的现象,它不过是在世界之中处处存在着的各种隔绝人身、诋毁人身的有形和无形的墙的凝聚。柏林墙是用钢筋和水泥铸成的,这意味着现代技术可以构筑隔绝人身、诋毁人身的墙的原材料。墙在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柏林墙作为一个普通的象征绝不仅只具有政治意味。
⑧唯一能穿透那隔绝、诋毁人身的墙的,是爱。然而,令人悲哀的是,如今爱本身也成了碎片,甚至也经常成为一种墙。人的爱不是神的爱。一旦人的爱与那自我牺牲的上帝之爱相分离,就必然变成碎片。这难道不是我们的现实?
⑨我也来到柏林墙前,用铁锤敲下了几块碎片,把它们收藏起来。对我来说,我收藏的不仅是柏林墙本身,更是这个世界本身,这个时代本身,以至我自己。不管是这个世界还是我自己,都是碎片——涂有各色油料的碎片。当我敲下几块碎片收藏起来时,我觉得是收藏了我自己。 


展开余下试题(选自《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注]1949年,美国与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成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美苏两极格局形成。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各自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首都柏林也同样分裂为东、西两部分。随着冷战的加剧,1961年,民主德国政府沿西柏林四周筑起了一条长近一百七十公里、由水泥墙、铁丝网和瞭望塔组成的封锁线,用以阻止居民外流和西方势力的渗透。这条封锁线被称为“柏林墙”,它成为德国分裂的标志。
9、柏林人纷纷敲下柏林墙的碎片是因为(1)                  ;(2)                    。
10、第五段最后的划线句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说明。
11、“如今神话在其帷幕之内已变成了碎片”,这里的“神话”指什么?请概括说明。
12、作者在第八段最后反问:“这难道不是我们的现实?”他所说的“现实”包括下列哪一项?(  )
A、人类变得只爱自己,而不再热爱上帝了。
B、人的爱和神的爱不同,因此成为了碎片。
C、人类的狭隘、自私的爱,造成了相互之间的隔阂。
D、即使是爱,也已经无法超越人类相互之间的隔阂。
13、从全文看,柏林墙有哪些文化含义?请概要阐述。
14、文中说“墙在这个现代世界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试就这里所说的“墙”,另举一例,谈谈你对“墙”的看法。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
15、(1)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2)         ,须行即骑访名山。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泪眼问花花不语,                     。(欧阳修《蝶恋花》)
(4)                     ,霁光浮瓦碧参差。(秦观《春日》)
(5)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论语•学而》)
四、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6——18题。(8分)
(甲)凉州词  王翰                  (乙)从军行  王昌龄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6、从题材上看,这两首诗都属于________ _诗,在两首诗中渲染了西部风情的都是__________ 。
17、 对《凉州词》后两句的理解历来颇多分歧:有些评注家以为是厌恶征战,悲凉感伤;而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却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你对这两句中的情感作何理解?简单谈谈你的看法。
18、有人说: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之美,只有当你吟到最后一句时方能真正体会到。对此,你怎么看?
五、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16分)
南公①某文所书皆建昌②南城人。
曰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与猾驵③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④终日不得被,始谢逆焉。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策不与罗绮。其人曰:“向见君帑⑤有之,今何靳⑥?”策曰:“然,有质钱而没⑦者,岁月已久,丝力糜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曰:“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
曰危整者,买鲍鱼,其驵舞秤权阴厚整。鱼人去,身留整傍,请曰:“公买止五斤,已为公密倍入之,愿畀⑧我酒。”整大惊,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又饮驵醇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
曰曾叔卿者,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而不果行。有人从之并售者,叔卿与之,已纳价,犹问曰:“今以是何之?”其人对:“欲效公前谋耳。”叔卿曰:“不可,吾缘北方新有灾荒,是故不以行,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遂不复售。而叔卿家苦贫,妻子饥寒不恤也。
(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南公:即吕南公,北宋学者。  ②建昌:郡名,今江西南昌一带。  ③驵:音zǎng ,市场经纪人。  ④亢亢:指骡子的脊骨高。  ⑤帑:音 tǎng,库房。  ⑥靳:吝啬。  ⑦没:同“殁”,死。  ⑧畀:音bì,给予。
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得不可被鞍者              (2)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3)有质钱而没者              (4)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20、下列各句中“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     B、自追及,告以不堪
  C、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    D、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
2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
(2)今以是何之?
22、陈策“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是为了                            。(用自己的话回答)
23、上文提到的三个人,他们身上共性的特征是                                         。
六、阅读下文,完成24——27题。(12分)
订鬼
王充①
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凡人不病则不畏惧。故得病寝衽②,畏惧鬼至。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何以效之?传③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病者困剧,身体痛,则谓鬼持箠杖殴击之,若见鬼把椎锁绳,立守其旁。病痛恐惧,妄见之也。初疾畏惊,见鬼之来;疾困恐死,见鬼之怒;身自疾痛,见鬼之击: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
夫精念存想,或泄于目,或泄于口,或泄于耳。泄于目,目见其形;泄于耳,耳闻其声;泄于口,口言其事。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独卧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展开余下试题(节选自《论衡•订鬼篇》)
[注] ①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今属浙江),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无神论者。  ②寝衽:卧床不起。衽,音rèn,卧席。  ③传:这里指《吕览》。原文是:“伯乐学相马,所见无非马者,诚乎马也。宋之庖丁好解牛,所见无非牛者,三年而不见生牛,用刀十九年,刃若新(磨)研,顺其理,诚乎牛也。” 
24、上文提到的“传”即《吕览》,也被称为《          》。
25、“庖丁解牛”这个典故本身要说明的道理是                                   。文中举“伯乐相马”和“庖丁解牛”这两个例子的目的是                                         。
26、从上文内容看,标题“订鬼”的意思是(  )。
A、对“鬼”加以研究
B、就“鬼”进行讨论
C、修正人们关于“鬼”的认识
D、给“什么是鬼”下一个定义
27、在作者看来,“鬼”是如何产生的?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
写  作 (70分)
28、阅读下面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在澳大利亚考驾驶执照,有关交通法规的书上,第一条就是交通部长给初学驾驶的人的忠告:“学习交通规则的本质是懂得和别人分享道路。”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也对“分享”进行过思考?有没有关于“分享”的经历、感受?
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2005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学习能力诊断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阅读(80分)
一、(21分)
1、不重视,忽视(2分) 赤裸裸的、明确的事实(2分)
2、褒贬是非,惩恶扬善,使乱臣贼子看后能有所警惕畏惧,不敢为非作歹。(2分)
3、(1)只着重记述客观史实,但对史实没有推论和评价。(2)利用史实的选择和描述来表明历史学家的价值判断(凭主观判断来解释历史)。(2分)
4、应当首先具备考古学的理论,这样在考古实践中才能对现象有正确的认识,对技术和方法作出正确的选择。(意思对即可。3分)
5、A  C  B  D(3分)
6、影响体现在:(1)推进中国考古学界对考古学理论的重视;(2)使读者能中肯地把握理论上的一些基本窍门,对各派学说的要旨优劣都能掌握,最后可以作明智的抉择。(写出一点2分,写出两点3分)
7、D(2分)
8、(1)介绍书籍内容、书籍性质、特色或价值。(2)阐发一些与书籍内容相关的问题。(3)介绍书籍著作者的资历和学问造诣。(写出其中的两点即可,2分)
二、(18分)
9、(1)作为历史遗物,具有纪念和珍藏价值;(2)具有经济价值(2分)
10、(1)运用反问和排比,把对柏林墙的思考,进而对各种隔绝人们身心的高墙的质疑表达得更加鲜明,有感染力,引发读者的深思与回味。(2)结构上承上启下,由散文中的告诫语引出对“政治意识的墙”“其他领域的墙”“如何消除种种高墙”等问题的思考,并以这三个问题总领下文。(写出一点2分,写出两点3分)
11、以人们在地理上、生理上、心理上的隔绝为代价来实现整个人类的解放和幸福的所谓“政治理想”。(3分)
12、C(2分)
13、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标志;是人类之耻辱的记忆符号;它意指的或蕴藏着的是人类永远洗刷不净的污秽和永远消退不了的悲哀;它是在世界之中处处存在着的各种隔绝人身、诋毁人身的有形和无形的凝聚。(写出两条即可,4分)
14、举例恰当,言之成理即可。(举例2分,阐释2分,共4分)
三、(5分)
15、(填出5空即可)
(1)唯见江心秋月白   (2)且放白鹿青崖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乱红飞过秋千去
(4)一夕轻雷落万丝   (5)檐牙高啄;勾心斗角   (6)敏于事而慎于言
四、(8分)
16、边塞诗   琵琶(各1分,共2分)
17、两种理解均能成立,取其一,言之成理即可。(3分)
观点一:这种感情本应是很沉痛的,却用豪迈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只是用旷达来显示对生死无常的深层次的沉痛罢了。豪华的场面和美丽的字句掩盖下,战士们以醉醺醺的豪言壮语言泄露他们的内心。
观点二:诗人满怀激情写下这沙场之宴的劝酒词,笔端洋溢着浪漫悲壮与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豪壮。从盛唐时期将士们的豪情及全诗的风格来看,似不宜有忧伤情绪的。
18、“高高秋月照长城” 是宕开的一笔,是写景,但景中含情,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壮阔而悲凉。包含了无限的乡愁,也有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等复杂的情感。营造出一个渺茫而悲凉的境界。因此,“秋月照长城”是全篇情感之凝结处。这时离情入景,奇想层出,使诗情得以升华。将征戍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大意如此,言之成理即可。3分)
五、(16分)
19、(1)通“披”,加上鞍子的意思   (2)隐藏   (3)抵押   (4)使……忧虑,担忧(4分)
20、D(2分)
21、(1)你只想要点酒罢了,为什么要欺骗贫困的人呢?(而已,欺,何……为,3分)
   (2)(你)现在把这些东西运到哪里去呢?(以,是,何之,3分)
22、验证银器的真伪(2分)
23、都不贪图物质上的小利,为人诚实不欺。(2分)
[译文]
吕南公有一篇文章所写的都是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徐汇区2006”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0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