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10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0]
江西省莲塘一中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莲塘一中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
高一语文
供题人:万斌
大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满分值 12 12 12 16 8 40 100
实得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氓隶(máng)     瞋目(chēn)    朱拓(tà)     游目骋怀(chéng)
B.参乘(chéng)     窈窕(yǎo)      谬种(miào)   切而啖之(dàn) 
C.修禊 (qì)       逡巡(shuō)     执拗(niù)    度长絜大(dù) 
D.流憩(qì)        鞭笞(chī)      玷辱(diàn)   飨士卒(xiǎng)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
    A.林阴        荫蔽        璀璨夺目       感人至深
    B. 炫目        穹隆        生机盎然       藕断丝联
    C.房檩        摞起        残羹冷灸      不期而遇
    D.自诩        睚眦        众口铄金       礼上往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领导干部决不能高高在上,应该经常下到基层去,        群众的意见。
②在家庭浓厚的美术氛围的         下,小林也深深的爱上了绘画。    
③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宏大,但是由于脱离了实际,弄得劳民伤财,                              
       没有使群众受益,       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A.倾听    熏染    不但/而且
B.聆听    熏染    不仅/反而
C.聆听    熏陶    不但/而且
D.倾听    熏陶    不仅/反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课文、辅助读物的内容纯属以讹传讹,非常不严肃、不严谨,甚至有传播伪科学之嫌。
B.我从一个淘气包,成长为莘莘学子,需要父母和老师花费多少心血呀,成长的代价到底有多大?
C.人的生命实在太短促了,相较地球诞生至今的45亿年历史,简直就是沧海一粟。 
D.不管是现在的事,还是过去的事,都既往不咎了。请你好好地谋划自己的未来吧。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首届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名校云集:牛津、剑桥、麻省理工悉数登场,北大、清华、人大各展风采,热闹非凡。


浏览完整试题    B.公安部、外交部目前发布并实施《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这标志着中国“绿卡”制度正式实施。
    C.麦收以后,别的地方都播种完了,就剩下这块地。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村民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D.在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先秦诸子散文选文增加了不少,《论语》《孟子》《庄子》……等著作中都有文章选入。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1月25日,巴以安全官员就巴勒斯坦安全部队进驻加沙中部和南部以制止巴武装派袭击以色列目标一事达成协议,迈出了通往恢复巴以以政治接触的实质性的一步。
B.作为美国的盟友,谁能说在伊朗核问题上欧盟不可能完全不考虑美国的态度呢?何况它自身也不会坐视伊朗拥有核武器,因此在谈判中欧盟同样会对伊朗施加压力。
C.连日来,各地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理解,增强了学习教育的效果。
D.“和为贵”“和气生财”“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所体现的“和谐”这一中国的传统人文精神,有望在2005年的中国社会得到推广和实践。
二、(12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8分,每小题2分)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馀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故幸来告良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百倍
C.欲呼张良与俱去             吾其还也,亦去之
D.沛公旦日从百馀骑来见项王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8、指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项伯杀人,臣活之              舞幽壑之潜蛟
B.范增数目项王                  函梁君臣之首
C.常以身翼蔽沛公                人皆得以隶使之
D.素善留侯张良                  巫医药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9、下列语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一项是(2分)
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②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④何辞为    ⑤皆为龙虎    ⑥则思三驱以为度    ⑦若属皆且为所虏       ⑧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⑨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A.①③/②④/⑤⑨/⑦/⑥⑧        B.①/②⑤/③/④/⑦⑨/⑥⑧
C.①③/②⑤/④/⑦/⑥⑨⑧        D.①/⑦⑨/②⑤/③/④⑥/⑧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后长达五年斗争的开端,一开始从刘邦和项羽的兵力对比,可以看出项羽占有绝对的优势,战争的主动权在项羽的手中。故事的开端是曹无伤告密。
B.刘邦面对张良传来的项伯秘报一时间显得手足无措,但面对项伯时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言行举止我们又可见到刘邦很有心计、善于随机应变的一面。
C.刘邦借项伯的嘴向项羽表明自己“日夜望将军至”、“不敢倍德”,可见刘邦对项羽由衷地尊敬。来到鸿门后的一番道歉之词更可以看出刘邦对项羽非常恭顺、虔诚。
D.宴会开始“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气氛始趋紧张;项羽却“默然不应”。范增不肯罢休,离席叫项庄进来以舞剑为名,试图“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于是宴会顿时充满杀机;却又因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项伯”没有成功。鸿门宴情节曲折,一张一弛,引人入胜。


展开余下试题    (二)将下面的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4分)。
昔郑之间,有躁人焉,射不中则碎其鹄,弈不胜而啮其子。人曰:“是非鹄与子之罪也,盍亦反而思之乎?”弗喻,卒病躁而死。
[注]鹄(gǔ):箭靶子
11、
译:                                                                          
                                                                              
                                                                          
三、(12分)
12、文学常识填空(2分,每空1分)
①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          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②鲁迅的小说集有《        》、《彷徨》和《呐喊》。
13、默写(4分,每空1分)
①在《过秦论》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                
②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③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④木欣欣以向荣,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十 五 夜 望 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 这首诗写了我国哪一个传统节令?(2分)
 答:                                                            
(2) 最后一句中的“落”字能否改为“在”字?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                                                            
                                                                 
                                                                 
四、(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雁的悲剧(节选)
天要黑了,一群南飞的雁落在湖畔。饥饿、劳累和寒冷让他们非常难受。
雁儿们望着西沉的太阳,情绪低落,昏昏欲睡。这守夜的雁奴,便自然摊在
最新丧偶的寡妇名下。为什么这样安排,不大清楚。打孤雁,便是他们那个王国
的宗法。越是凄苦义务越多,连睡觉的权利也要贡献出来。不过雁奴似乎无意去
计较那不公平的待遇,她伶俐的站在土丘上,机警地歪起脑袋,一只耳朵捕捉危
险的信息,另一只耳朵倾听在草堆栖息的伙伴的动静。啊,那一对对夫妻多么幸
运,或许正在梦中憧憬着明天能落在食物丰盛的好地方吧!
夜渐深沉,风声凄紧,一种古怪的声音远远传来,几个小黑点仿佛在朦胧中
闪动……这是梦吗?不对,昨天不就是这样的小黑点夺走了我最亲爱的伴侣吗—
—从那里喷出一股火焰,铺天盖地的沙子打过来,于是它张开臂膀遮住我的胸脯,
一刹那间便从天上掉进了无底的深渊。她不禁慌忙发出本能的警告:
“伙伴们醒呀,危险——”
雁儿们骚动了,纷纷探出头来,可是大家什么也没有发现,那古怪的声音和
小黑点霎时隐没了。“我们睡得好好的,你瞎咋唬什么!”“想你死鬼了吧!也不
害臊!”“这家伙一准是患神经病了,给她治治……”
那群因未能吃饱而满心怨恨的小生灵,立时鼓噪起来,扑过去拔她的毛,拿
她出气。她本想申辩的,不过,最好还是把头埋起来吧,说不定这还真是我自己
的过错呢!
好久好久,喧闹平息了,傻瓜们又渐渐进入梦乡。这倒霉的哨兵才把脑袋从
泥草里拔出来,忍住浑身的伤痛,跛着脚重新爬上土丘。哎呀,不好啦!那些小
黑点又闪出来了,还有几条绳子在晃动!发警报吗?假如又跟方才那样闹鬼呢?
他们会把我杀死的。最聪明的办法,当然就是趁那些黑洞洞还没有喷出火来的时
候独自逃走,藏到安全的角落去……可是,此刻她绝不再怀疑她的眼睛了,那巨
大的网子明明正在顺风的方向拉起来,乌黑的枪口却从逆风的方向迅速逼近。
“逃命吧——逆风飞呀——”那可怜的雁奴嘶喊起来,衔起一块泥巴掷过去。
在发出震耳欲聋的第一声巨响的同时,傻瓜们全部逃跑了。只剩下这悲惨的
守夜者,她也想飞,可是扑腾了两下,原地不动了——那羽毛早已被同伴们拔光
了。当她侧起垂死的头,望着已重新集合起来的人字形队伍在自由的天空向南飞
去的时候,一只大手掐住脖把她拎起来:
“瞧这只没有毛的丑鸟,就是它坏了事!”
“狠狠的煮!拿它下酒!”
15、这篇小说中,对群雁的称谓,作者用的是“雁儿们”“小生灵”“傻瓜们”,对雁奴的称谓,作者用的是“倒霉的哨兵”“可怜的雁奴”“悲惨的守夜者”,从这些称谓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每空1分)
答:对群雁的感情是:                                                    
对雁奴的感情是:                                                    


展开余下试题16、简要分析下列语句在“人物描写”方面的方法及其作用。(4分,每空1分)
(1)“我们睡得好好的,你瞎咋唬什么!”“想你死鬼了吧!也不害臊!”“这家伙一准是患神经病了,给她治治……”
(2)她侧起垂死的头,望着已重新集合起来的人字形队伍在自由的天空向南飞去。
答:(1)描写方法是:               ,作用是:                               
(2)描写方法是:               ,作用是:                               
17、这篇小说的题目是《雁的悲剧》,联系全文看,雁的悲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三条作答)(6分)
    答:
①                                                                      
②                                                                      
③                                                                      
18、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这篇小说讲述了雁的故事,主旨只是对人类滥捕滥杀破坏生态行为的控
诉,是环保题材作品中一篇别出心裁之作。
B.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通篇写的都是雁。可实际上处处在写人。处处让
读者联想到人间的某些悲剧,这便是作品的深刻意义之所在。
C.这篇小说写得冷峻、悲壮,雁奴为了雁群的生存,忍辱负重,坚守职责,
最后为救同伴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她的死可谓重于泰山,令人肃然起敬。
D.这篇小说心理描写非常成功,如第三段中写雁奴仿佛看见几个小黑点在
闪动,其实是她的一种幻觉的描写,很好地表现了雁奴的丧偶之痛。
E.这篇小说以猎人恶狠狠的两句诅咒作结,既从情节上交代了雁奴的悲惨
结局,同时也渲染了一种浓重的悲凉气氛,发人深省。
五、(8分)
19、仿照示例,另外构设情境(不再写游泳),另选描述对象(不再写水与鱼),写一首小诗。(4分)
    示例:一个人游过水,就不再怕水。
          不经意的啄开波圈后,漩涡是诱惑的酒靥,
          在水中畅游成一条鱼。
    仿写:             &n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江西省莲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