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模拟卷
阅读:893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93]
邵武市2005~2006学年中考语文
"邵武市2005~2006学年中考语文
模拟试题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 明鸿中学 张家贵)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一、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把汉字写在括号里。4分
台湾省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应胡锦涛主席之邀来访,受到大陆同胞由zhōng( )的热烈欢迎,树立了中华民族同脉同宗,团结奋进的里程bēi( )。宋楚瑜先生说,他这次来,寻求血缘之根,祭黄帝陵,yè( )中山陵,湘潭祭祖,访岳麓书院,圆了他50多年的一个梦。这让jújú( )独行的“台独”分子陈水扁异常烦恼。
二、默写填空。10分
1、《使至塞上》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名句是 , 。
2、《游山西村》包含在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的哲理的诗句是 ,
。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作者对天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4、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
5、故虽有名马, , ,不以千里称也。
三、名著阅读题。5分
1、“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 》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 ,豹子头指的是 。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精神: 。事例: 。
四、用一句话提炼出下面语段表达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2个字)3分
老师坐得高一点,不是为了让你们向他祈祷,而是为了使你们彼此看得清楚一点。老师不是教官,也不是上帝,他不是一切都知道,也不可能一切全知道。假如他装作知晓一切的样子,那么你原谅他,但不要相信他。相反,他若承认他不是一切都知道,那么你要爱戴他,因为他是值得你爱戴的。 。
浏览完整试题
五、根据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经过一番新闻炒作,这位歌星已经名声大噪。
炒作
2、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我们要通过不断充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充电
六、仿照前后例句,再写两个句子,与之构成排比句。4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②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③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2、翻译下列句子。4
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细读原文,回答下列问题。4分
①文中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②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招待客人的句子是 。
4、本文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3分
(二)儿子的鱼
①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②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③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使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④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⑤一秒钟后,男孩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起鱼网向那孩子走去。
⑥“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⑦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鱼网。
⑧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预备着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
⑨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拔向一边,男孩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⑩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14公斤重的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展开余下试题
⑾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粗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1.第⑥段中“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很有韵味,试分析一下父亲为什么会这样做?这句话表现了男孩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2.文章在刻画人物的同时,在描写河水方面颇费心思,“寒冷的河水”、“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河水的怒吼”,这些描写在文中有什么积极作用?2分
3.有人认为文章结尾处写保罗携秤称鲑鱼的小事是多余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阐述自己的观点。3分
4.这篇小小说成功塑造了一对父子的形象。4分
①如果你想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你的父母阅读,试阐述一下你推荐的最佳理由。
②如果你想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你的同学或者朋友,谈谈你认为最值得他们学习的是哪方面?
(三)禽流感病毒如何危害人体
随着2005年冬季的到来,人们的周围环境也日渐增加了许多寒意。但是,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最让人们担心的还是禽流感H5N1病毒是否最终会演变成一种人际之间传播的流感病毒。当然,这种担忧尚需时间和事实去加以证明。在目前已出现人被感染上H5N1病毒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是了解禽流感H5N1病毒进入人体后,是如何损害人的免疫系统的,以及这种危害程度究竟有多大。
最近,香港、越南和美国的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当禽流感H5N1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可以激发人体内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产生大量的炎症蛋白,而普通感冒病毒刺激人体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所产生的炎症蛋白量仅为其十分之一。这一发现足以说明禽流感H5N1病毒对人体可能产生的致命作用。
研究人员介绍说,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活动的加强,可以使人的气管出现炎症,继而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这两种因子的频繁活动还可以使感冒病情加重,诱发会威胁生命的肺炎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数字,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发生了125例人类感染禽流感H5N1
病毒的病例,其中已有64人死于该疾病。所有这些病例均发生在东南亚地区。尽管这些病例尚属动物传染给人的个案,但是专家们警告说,如果禽流感H5N1病毒进一步变异,成为一种可在人际之间传播的流感病毒,那人类将面临一次严重的全球大流行。
为了证实禽流感H5N1病毒的剧毒性,科学家们将H5N1病毒与一种叫做H1N1的人类流感病毒做了比较。研究发现,与H1N1病毒相比,H5N1病毒所刺激产生的炎症蛋白要多得多。当被H5N1病毒感染后,人体支气管上皮细胞内的趋化因子IP—10的浓度是被H1N1病毒感染后所产生的十倍以上。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研究结果与目前从人类感染禽流感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所获得的数据十分吻合。当禽流感H5N1病毒接触到人的气管和肺部小气泡后,会刺激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则会导致这些部位发炎,以帮助人体抗击病毒。但问题是,有时这种被激发的炎症会大大超出正常所需,从而引发对人体的间接损害,、这种间接损害又可再次引起炎症,对人的肺部产生损害作用,最终使人难以呼吸。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研究结果还解释了一个常人并不十分理解的现象,即那些免疫功能很好的人,一旦被感染上禽流感H5N1病毒后,其免疫功能所受到的损伤往往会比那些免疫功能较弱的人要严重。这是因为免疫功能很好的人,其体内“超量”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也很强。一旦这种能力被禽流感H5N1病毒激发起来后,所产生的破坏作用也就自然要胜过那些细胞因子产生能力较弱的人。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新的研究结果从理论上验证了临床上所得到的一些结论,并为人们更全面地了解禽流感H5N1病毒对人类的危害,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以及对开发有关的新药,都打开了一条很有价值的通路。 ——北京青年报(05/1/14)
1.阅读全文后你一定知道了禽流感病毒是如何危害人体的吧?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
2.1997年香港禽流感曾使12人患病,其中6人死亡。有一位身强力壮,免疫能力强的人比另两位免疫能力弱的人先死亡,许多人对此都难以理解。你能找到科学依据解答这个疑难吗?3分
3.第二自然段“这一发现足以说明禽流感H5N1病毒对人体可能产生的致命作用”中加点的词语“可能”是多余的,还是作者有意为之?3分
4.为了证实禽流感H5N1病毒的剧毒性,拿H1N1的人类流感病毒作比较有什么作用?3分
5.联系全文,研究下面几则资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3分
资料1: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
资料2:目前在韩国和日本等地流行的禽流感病毒属H5N1型,通常只在禽类中传播,很少感染人类。
资料3: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径主要是接触感染,目前尚未发现由于吃鸡肉和鸡蛋而受到感染的病例。
资料4:同学们应注意身体健康,保持良好免疫力;食用禽类制品之前要高温充分烹煮,以杀灭病毒。截至目前,我国内地从未发生过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例。
探究结果:
(四)学会忘却
①人一生需记住的很多,但许多事情也应忘却,譬如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快,以及他人的各种得罪。忘记这些,不仅是一种大度,一种超脱,更是一种为人美德。
②学会忘却是明智之举。因为有了忘却,就不会在斤斤计较的“情绪漩涡”里迷茫和徘徊,心境便有了一份愉快和轻松,从而就能够把充沛精力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列子•周穆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宋人华子患了健忘症,“朝取而夕忘,在途则忘行”,“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后来有高人将他的病治好了,谁知他又把平生数十年的得失好恶都记起来了,以至于责妻罚子,操戈逐邻,搞得鸡犬不宁。由此足见,不会或不能忘却,有时还会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绊脚石”,安享人生的“阻路钉”。
③学会忘却是崇高之本。因为懂得忘却的人,往往胸中装着大局,追求远大理想和未来,尊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信任和团结,能够除却私心杂念,坦荡面对人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与王安石同朝为官,他很欣赏王安石的才学,想结谊修好,但王安石自视清高,让欧阳修吃了闭门羹。后来欧阳修担任了朝廷要职,却竭力推荐王安石当宰相。有人提起往事,欧阳修却哈哈一笑:“我早就不记得了。”这种“早就不记得了”的大家风范,很值得我们学习。
④学会忘却是快乐之源。当我们受到误解和责备时,正是因为有了忘却,才使我们能够淡然处之,不念于思,得以保持一颗平常心,让整个身心沉浸在无虑的宁静里。
⑤学会忘却,丢掉的是伤痛,留下的是美丽。蹉跎岁月,人生如歌,我们又何必过分地留恋和计较那些过往的东西?何必把那些无谓的怨恨、懊恼背在肩上,让心灵去承受挤压和负载,让精神遭受折磨和打击?
展开余下试题
1.写出文章论述的中心。(2分)
2.第②、③、④三段论述内容证明了第①段中的哪句话? (2分)
3.文章层次划分正确的是(2分)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4.第②、③两段中各用一个事例做论据,如果将这两个事例互换,是否可以?为什么?(4分)
5.第⑤段中反问句式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分)
6.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你是否有切身的感受?请你举一例并加上你的分析。(3分)
三、作文 6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 一天,上帝带一个教士来到地狱,教士发现地狱中的人们围着一口盛满粥的大锅呆坐着, 虽然他们每人都有把勺子,但由于勺柄太长,他们谁也无法将食物送到自己的嘴里去,只能挨饿。上帝又带着教士来到天堂,这里的人们看上去既快乐又满足,虽然他们也是围着一口大锅,每人手里也拿一把长柄勺子。上帝见教士迷惑不解,便对他说:“难道你没看出来这里的人都学会喂对方了吗?”
请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 请在“我是个 迷”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可填上电脑、足球、电影、书、歌、象棋等等)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以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结合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附: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一、衷 碑 谒 踽踽 二、略 三、1、《水浒传》 鲁达(鲁智深) 林冲 2、例: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如大闹天宫(或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 如三打白骨精) 四、老师不可能一切都知道 五、1、炒作:为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而通过媒体做反复的宣传 2、充电:比喻通过学习补充知识、提高技能等 六、提示:可比作“和煦的春风”“温暖的阳光”“汩汩的清泉”等
阅读理解
一、1、①繁多的样子 ②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③交错相通 ④指小孩 2、略3、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②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4、描写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纷扰、没有战乱,和平、宁静、平等,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二、1.父亲这样做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独立坚强的个性。这句话从侧面刻画男孩倔强勇敢,尽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意近即可) 2.对寒冷、波涛汹涌的河水的描写侧面烘托了男孩勇敢坚强的个性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意近即可) 3.不同意。最后一处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既显示了父亲对儿子的尊重,也体现了他因为儿子的出色表现而自豪,使父亲的形象更丰满。 4.①结合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儿女独立精神来谈即可。(也可针对家庭教育联系文章来谈。只要言之有理,注意说话对象即可。)②结合中学生朋友应该怎样面对困难, 怎样成为一个勇敢坚强的人来谈即可,或者谈一个人的价值应该在逆境中得到体现。(只要言之有理,注意说话对象即可。)
三、1.当禽流感H5N1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可以激发人体内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产生大量的炎症蛋白,使感冒病情加重,诱发会威胁生命的肺炎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征,继而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2.免疫功能很好的人,其体内“超量”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也很强。一旦这种能力被禽流感H5N1病毒激发起来后,所产生的破坏作用也就自然要胜过那些细胞因子产生能力较弱的人。 3.不是多余的,是作者有意为之。“可能”表示推测的语气,从文中看,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禽流感H5N1病毒对人体一定产生致命作用,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这里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在比较中能更清楚地把握禽流感H5N1病毒的剧毒性。 5.答案要点:禽流感病毒传染性很强,主要在禽类中传播,很少感染人类,只要我们注意预防,禽流感病毒是可以控制的。(只要言之有理,符合材料和选文的有关信息即可,鼓励独创性的见解。)
四、1.人应该学会忘却 2.“忘记这些,不仅是一种大度,一种超脱,更是一种为人美德。”3.B 4.答案要点:不能。第②、③两段论据分别论证两个分论点:其一,学会忘却是明智之举;其二,学会忘却是崇高之本。两个分论点角度不同
上一篇:
2006高考模拟试题
下一篇:
江苏海安隆政初中初三月考试卷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邵武市2005”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9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